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664章

作者:画凌烟

魏祥刚刚告退,吴玠立刻将自己的幕僚官杨从仪叫来,说道:“这一次一定要多带几个姑娘去代州。”

杨从仪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吴帅这是……”

“本帅不在这边,担心她们吃不好睡不好,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啊,去安排吧。”

“是!”

原本他吴玠是安排在横山以东,与刘锜兵分两路吃掉西夏在横山东线的所有兵力。

但现在大局有变。

吴玠行动得很快,因为他不仅仅接到了军政院的调兵令,还有赵官家的圣谕。

他也已经知晓,金人将在云中府集结二十万大军,重点攻伐阴山。

而这个时候,雁门关的军事部署就显得更加重要,必须他吴玠亲自出马了。

六月初一,吴玠低调地离开府州,神不知鬼不觉再次前往代州。

靖康十一年的夏风似乎格外强劲一些。

郭浩看着北方压得很低的层云,心里想着:以后我儿子一定要好好读书,要不然像老子这样,看到如此壮阔的美景,只能说一句,真你妈好看!

一队队宋军正在向北方行军,他们穿着红色的布衣,包裹着头巾。

等行驶了规定的距离后,大军就会驻扎下来。

这个时候,会单独安排一支兵马四处巡逻。

工兵队则开始挖大坑。

等挖完大坑,士兵们开始排队上厕所。

带兵打仗本身就有极高的门槛,各种突发事件和对队伍的行为规整都十分考验主将的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人以为的兵书是各种料事如神、千变万化,其实古代不少兵书会将行军打仗很琐碎的事情记录下来。

恰恰是高效地处理好许多琐碎的事情,能大大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报!”前方一队斥候飞奔而来。

刚刚拉完屎的郭浩接过来文书,差点本能地用来擦屁股了。

他打开看完后,不由得笑道:“虞知府果然是料事如神啊,知道金贼一时间拿不下安北城,就会打平戎城,开始一片片切断后勤。”

他又问耶律余睹:“耶律将军,金贼此时正在平戎城,你觉得接下来该怎么打?”

耶律余睹沉思片刻,他儿子耶律荣光说道:“郭总管,金贼现在分兵,表面看,我们该高兴。”

“哦,为何说表面我们该高兴,你这话里有话啊!”

第978章 金军主力来了!(第二更)

“金人在之前损失了一批骑兵,却对我军后勤念念不忘,此次再派兵前来,恐怕来者不善。”耶律荣光说道。

“如何个来者不善?”

“安北城陷入僵局,金军主将却急着打平戎城的主意,末将认为,金人必然派最精锐的一批士兵来打,这样既能快速有成效,也不影响安北城外的主力人数。”

“最精锐的部队?”郭浩笑道,“无妨,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有可能有硬军。”

郭浩脸色沉下来,他沉思片刻说道:“那就看是我们的火炮厉害,还是他们的硬军厉害。”

六月初三,宋军主力挺进平戎城。

平戎城在东胜城北边百里,是东胜城到安北城的后勤补给点。

这座城是砖结构,城池的规模不大。

如果攻下这座城池,东胜城到安北城的粮食运输成本将至少提升三倍,其中包括风险。

六月初三下午,在宋军主力尚未结阵的时候,一支金军骑兵突然出现,对宋军展开了突袭。

这是骑兵打步兵的经典打法,也是冷兵器时代围城打援的经典战术。

步兵军团只要没有列阵,战斗力基本上为零,一冲就会混乱,一混乱就会大崩溃。

无论多么精锐的部队都是如此。

但现在的宋军并没有那么好突袭,在金军骑兵快速从侧面推进后,宋军的骑兵也出现在了战场。

双方的骑兵开始厮杀。

金军拐子马一时间无法突破宋军骑兵的拦截,宋军步兵则快速集结队伍。

就在这段时间,金军斥候更精准地探查到了宋军的军阵和实力。

在宋军军阵集结完成之前,一支连战马都披了铁甲的硬军突然出现在了战场。

兵力大概有两千,浩浩荡荡而来,在阳光下流动着一层又一层的金属波纹,仿佛钢铁海洋一样。

他们的出现,立刻使战场变得诡异起来。

“报!”斥候飞奔而来,“郭总管,金军的具装铁骑从正北方向来了,此时在三里之外!”

郭浩爬上帅台一眼望去,果见那里有一大片黑压压的骑兵狂潮向这边靠近。

“快!火炮手准备,正北方向!”

“火炮手准备!”

“正北方向!”

命令快速传递下去。

宋军的火炮营在前面集结,熟练地准备着火炮。

三排步人甲在火炮前列阵,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很快,金人的硬军便进入了一里的距离。

此时宋军的主力才刚刚集结完,整体的防御力还没有真正展现出来,别说硬军,就是拐子马现在从两侧冲过来,也能把阵型给切开。

一大片钢铁洪流压来,那股排山倒海的压迫感仿佛山岳倾塌一样。

这个时候,火炮声响起,一颗颗铁炮向正北方向砸去。

密集的铁炮砸在硬军之间,有战马哀鸣倒地,有砸空的。

接连不断的响声响起,震得战马出现了惊惧,冲击的势头也随之减弱了不少。

但具装铁骑那可怕的冲击依然还没有停下来,很快冲击到宋军第一排步人甲。

那一刻,如同两道钢铁巨浪相互碰撞在一起,卷起了一道道“钢铁浪花”。

在一片惨叫声中,无数人被坠马和被压倒在下面。

金人的具装骑兵没有减少,而且继续蛮横地往前推。

直到推倒第三排步人甲,部分火炮也被掀翻,后面的步人甲手持铁盾,快速上前,再次形成了一排排坚固的防御。

而金人的重骑兵洪流到这里之后,冲势已经明显减弱,甚至停了下来。

如果没有火炮的狙击,正常状态下的具装骑兵用这种冲击方式,可以把宋军推平。

在受到如此强的阻力后,金军这次的具装骑兵冲锋算是失败一半了。

后面的具装已无心再冲击,有的调头迂回,有的则撞到前面减速下来的双双坠马。

金人的骑兵战术极其高明,哪怕是硬军在冲锋的时候,相互距离拉开,骑术高超。

不像欧洲那种板甲重骑兵一样迟钝不堪,硬军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迂回集结,虽然集结的速度没有拐子马快。

这在金人的史料中是有提及过的。

“郭总管,需要出动我军具装骑兵吗?”

“不用,此时如此混乱,金军进攻失败,只能撤退,他们的拐子马还有快速迂回抄杀的能力。”

金军的这一波进攻如同雷霆万钧,但败走又是如此狼狈不堪。

郭浩倒是也没有追击,他时刻谨记着虞允文的话,这次要稳扎稳打,哪怕错过机会,也要稳,求稳。

在硬军陆续撤退后,拐子马也如风云般散去,留下了一片血肉模糊的战场。

这一次交锋,金人算是围点打援失败。

郭浩的兵马快速推进到平戎城,以骑兵形成高机动性进攻,以一千具装骑兵展开对金人主力的冲击。

在六月初四的这一天,围平戎城的金军暂时退守到安北城南五十里,与王伯龙的主力大军靠近,使宋军不敢轻举妄动。

平戎城的威胁暂时解除。

不过只能算暂时,因为无论是金军的拐子马还是硬军,都没有伤及根本。

而宋军几乎动员了所有兵力,使用了所有武器。

六月初五,韩常亲率五万大军抵达云内州。

韩常已经得知安北府的大致情况,但他没有急着立刻发兵南下,而是先派人去给汪古部带话。

他说的十分委婉:如果汪古部不立刻派兵出来协助大金围剿宋军,大金将不留任何余地地将汪古人斩尽杀绝。

在如此客气的慰问之后,阿剌忽失突然觉得还是大金足够亲切,足够讲道理,于是他毅然决然集结了一批人出来,总兵力在八千。

有被西夏坑,之前也被汪古人坑的前车之鉴,韩常将阿剌忽失的人马混编进入金军中,皆以做前锋。

在六月十三日这一天,韩常亲率十万大军南渡黄河,浩荡的金军主力在草原上铺开,一眼望不到尽头。

耶律奴哥对韩常说道:“后勤路线尚未补齐,若是此时贸然扩大战况,时间拖久,于我军不利。”

“兵贵神速,宋军尚且不知我军主力压境,不需要一个月,必将宋军赶尽杀绝!”这是韩常的原话,“只要完颜撒离喝将后方守好!”

PS:大佬们,今天坐了一天的高铁,就两章在此吧,我此时此刻只想躺在床上睡大觉了,抱歉抱歉,

第979章 铁甲洪流和黄河要塞!(第一更)

六月中旬的河套平原气候干燥,阳光明媚。

这样的时节,其实很适合在无垠的草地上骑马游玩。

但此时这里却狼烟四起。

多路金军斥候分散到各地,他们高效地执行自己的任务,他们的视野覆盖大片平原,连路过的一只羊吃了几根草都数得一清二楚。

自宋军与王伯龙的金军对峙一段时间,双方进入的静默期,无疑被金军主力的到来,打碎了。

无数封紧急情报往安北城送,往平戎城送,往东胜城送。

各方面的情报都在告诉宋军一点:更多的金军来了。

至于到底有多少,没有人知道。

关于第七次宋金之战的阴山战场,后来有人在解密机密文档的时候发现,岳飞和吴玠都知道金兀术在阴山布置了二十万大军,唯独身置阴山战场的统帅虞允文不知道。

这样看来,对于虞允文十分不公平。

有人私下骂赵官家是故意舍弃虞允文,也有人称赞赵官家对战局把控之严密,并且解释说,如果让虞允文知晓金军真实兵力,对虞允文的心理会有极大的冲击和压力。

而第七次宋金之战还伴随着大宋对西夏的全面用兵,西北兵力已经无法抽出来支援虞允文,所以必须让虞允文在阴山死撑。

有时候,不知者反而更加勇敢。

六月十七日,虞允文接到了最新情报,这份情报写的不算详细,只用了“四野皆是金兵”来形容金军数量之多。

而当时王伯龙南下的时候统帅五万大军,也足以用“四野皆是金兵”来形容了。

所以,直到目前,所有的情报都无法支撑虞允文对金军真实兵力的预判。

但是,金军新一波的增兵,无疑让虞允文嗅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然而,即便虞允文有通天之才,也绝不敢肯定金国会往阴山压二十万大军。

第一次宋金之战的时候,宗望和宗翰两路大军加起来不过十万。

第二次宋金之战,也就是赵宁刚穿越过来的时候,金军总兵力达到十五万,那样已经打得河北、河东一片哀嚎。

第三次宋金之战,是东中西三路全面南下,金人也不过征调了二十五万。

至于第六次宋金之战的时候,宗望和宗翰两路大军总规模加起来也不过十五万。

要知道,军队人数只要超过一万,就是大兵团了。

战国时期那种动不动动员几十万大军的记载,谁相信谁就傻了。

《孙子兵法》有这样的记载: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