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616章

作者:画凌烟

第900章 西夏参战?(第一更)

九月十四日,兴庆府。

“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嵬名安惠大一早赶到王宫,看见李乾顺出来后,更加激动,“陛下,大事不好了!”

“何事如此慌张?”

“宋军出兵拿下了东胜州!”

“宋军拿下了东胜州?”李乾顺大吃一惊,表情立刻变了,“消息可靠吗?”

“千真万确,金军已经到了阴山南麓!”

“哦。”李乾顺这才舒了一口气,“既然金军来了,问题便不大了。”

“但是汪古部叛乱,金军现在正在围剿汪古部,战局很不明朗啊!”

李乾顺一颗心又提了起来,他盯着嵬名安惠,不耐烦地说道:“你能不能一次把话说完!”

“是是是,汪古部叛乱,金军正在围剿汪古人,宋军不仅仅占领了东胜州,还大量调兵遣将,意图谋取河南地,占领阴山南麓!”

“去!去将晋王来!快去!”

“是!”

不多时,李察哥来了。

“陛下。”

“晋王,宋军现在已经开始打阴山了!”

李察哥愣了一下,思忖道:“金军必然发兵,绝不会坐视不管。”

“金军发兵了。”

“统帅是何人?”

李乾顺看着嵬名安惠。

嵬名安惠说道:“是蒲察石家奴亲率大军西征。”

“既然是蒲察石家奴亲率大军西征,还有何顾虑呢?”

“但宋人野心已经毫不掩饰了,他们占领阴山,便是要彻底切断我们与金国的联络!”李乾顺的脸色很难看。

“陛下完全多虑了!”李察哥说道,“宋军占领东胜州这一步棋,对我们有利!”

“你此话怎讲?”

“现在我们兵强马壮,别说宋人根本无法占领阴山,即便占领了,只要我们从黑山出骑兵,就能随时威胁到阴山的宋军,金军更不会坐视不理,届时宋军两面受敌,又如何能长久在阴山扎稳脚跟?”

他说得李乾顺不由得点头。

“想要在那里站住脚,必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一吹就倒。”李察哥说道,“若是宋国愿意将军费投到那里,陕西短时间内肯定不敢再乱动,若是宋国能在那里长期与金国作战,我们便可以抓准时机,主动对陕西宋军发起攻击了。”

李乾顺继续点了点头。

“臣听闻,这辽东的宋金之战还在持续,现在在阴山再打起来,如果我们在陕西又打起来,把战争时间拉长,陛下你说,宋国三面作战,能坚持多久呢?两年,三年?还是五年?打这么久,大宋内部会不会出问题呢?”

听李察哥这么一分析了,李乾顺心中阴霾顿时一扫而空。

“那现在我们该做点什么?”

“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消耗宋国的钱财,无论是商贸还是作战,都要往这个目标去靠近。”

“臣粗略算了一番,宋廷一年的财政收入现钱恐怕有四五千万贯,不过按照辽东打仗、河北驻兵,现在阴山又开始打仗,陕西还在驻兵,这样如此庞大的战线,赵官家每年要给的军费至少在两千五百万贯以上。”

“而且这个军费,只要稍微一出意外,就会再增长,赵官家是在刀刃上跳舞。”李察哥井然有序地分析着,“开支不断增加,但赵官家每年的收入已经到了极限,不会再增长了。”

李乾顺来回走动,他脑子也转得飞快,他说道:“如此说来,宋国看起来变强了,但战线拉长,内部紧绷,其实非常危险?”

“对,赵官家输不起,也无法长时间作战,就像当年汉朝打匈奴,孝武帝一朝汉军强大,可是真的消灭匈奴了吗?没有!不但没有,大汉国库空虚,内部还民不聊生,若不是汉武帝晚年罪己诏,大汉早已亡国,赵官家现在就在走汉孝武帝的老路!”

“晋王,你就说此时此刻,我们该做什么?”李乾顺眼中重新燃烧起了光芒。

“横山防线精兵云集,宋军想要攻打横山不是那么简单的。”李察哥说道,“现在我们倒是可以派遣一支骑兵从黑山威福军司出发,前往阴山,再派一使者前往东胜州。”

“前往东胜州?”

“没错,见到宋人,就说东胜州一直是我大夏国的领地!”

“这样难道不是对宋宣战?”

“还谈不上宣战,还在争论当中。”李察哥又说道,“再派一人去金国见金军统帅,与金军密谈,联合消耗宋国,把水搅浑!”

李乾顺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有道理!”

阴山这个地方,无论是对西夏的打击,还是对金国的威慑,或者将来对蒙兀鞑靼的威慑,都是绝不可或缺的战略要地。

所以汉唐时期,才在这里修建许多城池,迁移大量的民众到此。

大宋打到这里来,几乎已经触动到了西夏最后一根神经。

宋军在横山一带,如果将横山防线摧毁了,西夏人可以北逃,利用大漠的优势,在西夏北部的黑山、黑水以及河西走廊一带过游牧生活,养精蓄锐再图谋反击。

但如果阴山一旦被宋军拿下来,距离东胜只有五百里,同样在黄河边上的黑山威福军司,就直接暴露在宋军的铁蹄之下了。

那样西夏人就只能蜷缩到河西,河西成为他们最后的安身地。

失去战略缓冲,蜷缩在河西,那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对李乾顺来说,局面发展到这一步,他绝对不会再坐视不理了。

九月十六日,蒲察石家奴见到了阿剌忽失。

“参见左元帅!”阿剌忽失说道。

“坐吧。”

“多谢左元帅。”

“本来他们说要将你碎尸万段,以儆效尤的,但是本帅看在你弃暗投明,愿意归顺我大金的份上,决定饶你一命。”

“多谢左元帅再造之恩。”阿剌忽失脸上流露出感激涕零的神色,眼角甚至忍不住挤出了几滴眼泪。

“过去的误会,就此揭过,我会在陛下那里替你说情的。”

阿剌忽失连忙站起来,行大礼:“左元帅对在下的恩情,在下无以为报,必粉碎碎骨!”

“好,你现在还有多少兵马?”

“尚有一万二!”阿剌忽失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着。

蒲察石家奴心里骂道:放屁!

但他表面却很和善,他说道:“速速召集你的兵马,我们一同南下围攻宋军!”

第901章 金兀术的野心(第二更)

金军开始整顿大军。

蒲察石家奴又派出大量的斥候南下,开始全方面打探东胜州的情报。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经九月下旬。

蒲察石家奴心里开始着急起来。

派到耶律余睹那里的阿虎带杳无音信。

从这里快马到东胜州,三天足矣。

可阿虎带已经去了近十天,好像消失了一样。

“恐怕耶律余睹已经察觉到不妙。”刘萼说道。

“你是说,他已经叛变?”

“只有这一种可能。”刘萼叹了口气说道,“都是下官推断失误。”

“这事也不能怪你。”蒲察石家奴说道,“如果不派耶律余睹,让他留在云州,恐怕后果更加严重,倒是耶律余睹投降宋国,我们正好可以一网打尽,让那些国内契丹人看看,叛徒的下场!”

“大帅英明!”刘萼大声道,“不过耶律余睹没有阻拦宋人,让宋人在这两个月补充了许多粮草,恐怕我们的难度……”

“有什么难度,东胜城?”蒲察石家奴冷笑起来,“我们不是带了几座重型投石机吗,让宋人尝一尝他们自己的武器。”

九月二十五日,虞允文接到了来自吴玠的信。

“郭总管,好消息!”

“哦?”

“吴帅已经拿下云州!”虞允文说道。

“真的?”郭浩接过信来快速看完,他激动地说道,“太好了!”

虞允文说道:“不过毕竟只是打下了云州,如果想要真正占领,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这种事你就不必操心了,吴帅自有安排,若是能快速调动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吴帅肯定能真的拿下云州,如果没有办法,吴帅也不会多做停留,但打下云州,哪怕驻守一段时间,也对金军这次西征阴山予以重创!”

“蒲察石家奴还不知道,他的后勤补给可能被断掉了!”虞允文看着地图,“如果不出意外,阿剌忽失那个老狐狸现在已经投降了,很快金军就会南下。”

“阿剌忽失如此轻易便投降金人,实在卑鄙,依我看,最好连他一起打,以后的买卖也别找他做了!”

“不找他,我们在漠南找谁呢?”虞允文苦笑道。

“这家伙就是个两面派,想两头吃!”

虞允文说道:“那就让他吃,只要对我们有利,让他吃饱,等到有一天我们站稳脚跟,不需要他的时候,再拿掉他也不迟。”

“但我就是担心这家伙现在会反咬我们一口。”

“不会的,他还想着我们的茶叶呢!”

如此一说,郭浩倒也认同起来,他再次强调道:“还是你们读书人看问题看得全面。”

九月三十日,韩铎骑着马一路往东飞奔,先是到了蔚州停留半日,补充了马匹和粮食,再一路狂奔回幽州。

此时的幽州城内,兀术正在与韩常清点易州、雄州和霸州的兵力部署。

这三个地方皆位于河北,也就是中山府与河间府的北边,是金国在南边的边镇,与大宋的中山、河间,还有真定相对。

岳飞在真定、中山、河间修建大量城寨,布下横向数百里防御。

而金国,也在易州、雄州和霸州开始修建城寨,同样开始做军事纵深的布局。

这在以前的金国是不存在的,因为以前,大宋只有被动防御的份。

但第六次宋金之战结束后,连金国都感受到了攻守形势的变化。

易州、雄州和霸州的军事防御,代表着金国也开始做守势,至少金人已经开始担心岳飞等强硬派突然北上。

韩常说道:“易州、雄州和霸州的兵力都已经部署完,目前从辽东运的铁,已经足够再造十万副铁甲,三千万支箭。”

“铁都已经运到了?”

“暂时运到了一半,不过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燕京的工匠人数不够,想要完成这些,恐怕有难度。”

“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要两年以上。”韩常说道,“大部分工匠集中在内地。”

他说的内地就是指会宁府,也就是上京地区。

金国建国之后,对辽宋大量掠夺,俘虏了许多工匠和物资,全部堆积到上京。

“这件事我会安排的。”兀术说道,“我已经下令从上京调一万工匠南下,后面还会陆续调下来。”

“这恐怕会引起上京那些贵族的反对。”

“他们反对无效。”兀术说道,“我们现在必须将能利用的一切物资,用到军政上,与宋国全面对抗,打赢宋国,就什么都有了。”

“将能利用的全部用到军政上,那些贵族恐怕……”

“赵官家就是这样让宋国再次变强的,以前的宋人,将钱全部用到吃喝玩乐,这几年的宋人,将大部分钱都用到了军队里,那些官僚的钱都被赵官家挖了出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兀术说道。

“至于你说的贵族,现在新官职已经全力开始推行,契丹人和汉人都有机会。”

韩常说道:“末将总觉得契丹人不可信,萧高六和耶律余睹都要谋反,这些契丹贵族无不怀念前辽。”

兀术说道:“杀了这批人,威慑其余人,再给以利益,慢慢这些人就不会再有非分之想。”

“殿下,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