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570章

作者:画凌烟

十抽二的商税不过分吧?

商业海商的商税可以每年再抽近50万贯。

一半在中原销售,可以便宜一些。

就按照便宜一半来算,每年赚100万贯,再加上抽20万贯的税。

总收入近400万贯。

辽东的军费不就出来了?

再加上现在东南诸路、川蜀一带,都在大量进行茶园种植。

过几年,仅仅从茶叶的收入,每年恐怕至少一千万贯以上。

若是东南改稻为桑也完成了,出口到海外,以及内销的丝绸和陶瓷,每年收入同样能超过一千万贯。

有如此庞大的产业做后盾支持,赵宁还能做什么呢?

当然是往北边撒钱!

用钱把燕云和西夏砸回来!

用钱把西域砸回来!

用钱将大量的民众转移过去,让汉民定居在那里!

这些都是要用钱的!

想要临时占领,只需要强大的军队就可以了,但是想要长时间将那些地方融入,就必须要有强大的财政做支撑。

这才是赵宁下的一盘棋。

当然,要做到茶叶、丝绸、陶瓷等的年收入超过一千万贯,单纯的海外市场肯定不够。

海外单价高,但需求量是有限的。

国内市场,需求量极其庞大,只是现在大部分普通民众没有钱消费。

没有钱消费?

那就想办法让他们有钱!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问题都是一个个解决的。

赵宁心中盘算着,见众人不说话,他说道:“西南之事,到此为止吧,国库的事情,梅尚书会有办法的。”

说完,赵宁起身离去。

“恭送陛下。”

群臣从大殿内出来,不少人都来赵鼎这里说道:“恭喜赵相公,西南大捷,赵相公又立了大功啊!”

“陛下有大相公这样的贤相,真是大宋之福。”

赵鼎说道:“诸位太抬举我了。”

王次翁凑过来说道:“大相公,之前那些反对讨伐大理的人,下官认为,他们都别有用心,该查一查!”

他这么一说,周围人耳朵立刻竖了起来。

赵鼎说道:“反对未必就是错,歌颂未必全是对。”

说完,他也不理会王次翁了。

蔡懋在一边冷笑,心里道:王次翁这个小人,居然还想给赵鼎下套,自己什么级别,也敢在赵鼎面前玩这种小伎俩,还真是因为赵鼎有公心,不然你王次翁早滚蛋了!

无论如何,大理首捷,对赵宁来说,压力小了许多。

接下来,大理的操控空间就灵活多了。

赵宁心中猜想着,如果不出意外,大理国很快会派使者过来,甚至使者已经在路上。

接下来他赵宁干什么呢?

还能干什么?

赵宁坐在文德殿,掰着手指算了算,秦桧和钱喻清的政策,应该都差不多见成效了吧。

桑苗这种东西,几个月就可以长出桑叶来。

改了多少田,长了多少桑叶,是可以用肉眼看出来的。

当然,三年后,移植到别处,成为桑树,那就另外再说了。

现在第一步就是改出桑田来。

至于江宁府的粮食,赵宁并不担心,他今年已经安排唐恪从荆湖调派了,无非就是沿江而下。

正在赵宁思忖之时,王怀吉在门口说道:“官家,江东有密奏发来。”

“哦,拿进来。”

赵宁用匕首切开封条,取出李光的密奏。

看完后,他愣了一下,随即舒了口气。

秦桧还是很难搞的,这家伙的政治手腕相当厉害。

青州案没有抓到他的尾巴,这一次江东改稻为桑,抢粮一事,也没有抓到他的尾巴。

为什么抢粮一事也抓不到秦桧的尾巴?

因为秦桧不可能参与到这件事里,他没有那么蠢。

如果朝廷发现了,秦桧必然会立刻马上在江东大开杀戒,装出一副他刚发现的样子,找几个替罪羊砍了。

然后写一封请罪书回来,说都是自己的疏忽,请赵官家罢免了他的官。

一般情况下,只要智力是正常的皇帝,都不会罢免他的官。

为什么?

如果下面的人一搞事情,马上把宰执罢免,那每一任宰执基本上坐不稳一个月就会下台。

那将引起大宋政治灾难。

为什么崇祯短短十七年换了五十几个首辅?

是他蠢吗?

没错!确实是他蠢!

稍微一有问题,立刻拿首辅和总督们开刀。

这样的皇帝,就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首辅的预备人,只需要花一些钱,买通下面,把事情搞砸,就会让皇帝把首辅换掉。

这样的后果就是,辅佐君王的宰相们不敢再放心大胆做事情,只想明哲保身。

所以,赵宁不会因为抢粮案,就罢免了秦桧。

但是,这件事的关键并不在抢粮案。

而在于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傍晚的时候,汪博彦到了梅执礼的府上。

梅执礼将李光的信给汪博彦看。

李光写给梅执礼的信非常委婉,自然不会像汇报给赵官家那样犀利地指出江东的问题。

但是,仅仅是抢粮案,便让汪博彦捕捉到了重要的信息。

天黑之前,告病已久的梅执礼,突然容光焕发,一身官服,进了宫,要求陛见。

第831章 倒秦?(第一更)

赵宁正准备洗洗去找朱琏喝点小酒,谈谈秋月,没想到梅执礼这个怪老头突然跑来了。

老实说,赵宁现在不想看见这家伙。

朕又不是个机器人,只知道公事。

朕也想有点个人私生活啊!

“臣参见陛下。”

“梅尚书的身体好些了么?”

“多谢陛下垂怜,臣好多了。”

“这么晚来找朕,有何要事,简单点说。”

“陛下,近日国库紧张,用度还是需要调整调整。”

“哦,如何调整?”赵宁心中微微一动。

“臣这里做了一份测算,请陛下过目。”

赵宁接过来,仔细看起来。

赵官家向来忠实财政,对梅执礼的各项财务报告都十分关注。

梅执礼也不负赵官家的重托,给上来的各项财政,都是按照重点来划分的,往往一目了然。

那些更细的,就到了政事堂,由宰执们去盘算了。

“国库已经空了?”

“今年还能勉强发出俸禄,岳飞的军费也勉强可以支撑,但如果一旦北边再起战事,就必须用折中法去做兑换,这是在透支未来,未来变数实在有些多,不可取。”

赵宁一边看一边说:“你的意思是,暂停对江东改稻为桑的款项拨发?”

“是的,陛下。”

“说出你的理由来。”

“秦桧的政策,没有效果。”

赵宁敏锐地察觉到,梅执礼可能掌握了什么消息。

梅执礼是做财务的,他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做事谨慎,说话更谨慎。

一个不谨慎的人是无法做财务工作的。

如果不掌握一些消息,他是不会如此笃定说出这句话来的。

赵宁故作惊讶地问道:“此话怎讲?”

“臣听闻,江东地方上,有人以新政的名义,抢夺百姓家的粮食,秦桧的政策,给贪官污吏太多机会了!”

“竟有此事?”赵官家平静的语气中略带几分惊讶。

“是的。”

“你是如何知晓的?”

“是地方上的人户部在收集今年秋租的时候,提到的。”

赵宁立刻知道梅执礼在撒谎。

梅执礼这家伙是个性格比较耿直的人,一心管理财务,他就不会撒谎!

不过赵宁也没有细问,他大概猜出来是谁给梅执礼写信了。

看来李光有动作了。

而且李光给梅执礼写信,无疑是找对人了。

梅执礼一直不太想给秦桧拨款,如果不是改稻为桑的国策立得很高,梅执礼绝对会故意拖延。

梅执礼最痛苦的是啥?

他仇恨秦桧?

不!他谁都不恨!

在他眼里,作为户部尚书,替赵官家把账算清楚,是他唯一在乎的。

秦桧如何结党营私,赵鼎如何公正无私,吕颐浩现在如何骄横跋扈,蔡懋如何油滑,都跟他没关系,他就是个算账的。

那他为什么要在这时候捅秦桧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