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383章

作者:画凌烟

投石机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步的。

“这……”吴玠呆呆看着这一幕,脚底冒冷汗。

赵宁说道:“这是格物院最新制作出来的投石机,威力巨大,若是发动十数颗,能将城墙砸得崩塌,那麟州与府谷是边塞重镇,你想要快速拿下它们,就必须配置新武器。”

吴玠深吸了一口气,只感觉全身冒冷汗。

这东西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

这一刻,他感觉到战争完全变了。

以前是云梯攻城,攻城难度不低,尤其是遇到防御严密的重镇,例如太原城。

连完颜宗翰统帅数万金军精锐都攻打了九个多月才拿下来。

在过去的时代,攻城是很难很难的。

但随着刚才那一幕的出现,吴玠感觉到时代变了。

至于赵宁为什么不提前拿出回回炮这种东西,是因为大宋之前的野战能力太差,北线防御中,太原还在金军手中。

若是回回炮被金军学去,金军就可以无视大宋的防御体系了。

但现在宋军野战能力已经跟上来,是时候启动平推模式了。

第546章 虚假的深度和平?(第三更)

回回炮的威力很恐怖。

历史上,蒙古大军打襄阳打了七年,将无数不怕死的战士送上去,用尸体都没能堆出来。

因为襄阳护城河宽最宽的地方有250米,平均宽度也达到了180米。

和金军攻打东京城时直接攻城不一样,南方冬天是很少结冰的,即便结冰,也不能走人。

蒙古大军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啃不动的。

直到回回炮在这场战役中被制造出来,恐怖的威力直接砸烂了襄阳城墙,摧毁了襄阳守军的军心,这座南宋门户重镇才被击穿,世界历史被改变。

回回炮要制造也不难,它是利用杠杆配重原理,只需要在传统投石机上改良一下即可。

以大宋朝的科技,只要赵宁点拨一下,要制造这种东西太简单了。

别说麟州和府谷,到时候拿它去打西夏王都兴庆府,直接把城墙砸烂即可。

所以,吴玠才认为这东西即将彻底改变战争。

“这是机密。”赵宁继续说道,“工部会单独安排人为你制造一些,但你要严加保密。”

吴玠兴奋地说道:“是!多谢陛下!有了此物,臣必然能更快拿回麟州和府谷!”

赵宁心里其实已经做好了回回炮被金军学去的准备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但能延迟就延迟是最好。

这一次宋金将要进入新的议和格局,全面开通商贸。

但回回炮的出现,必然会给战争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

接下来的战争,只会更加惨烈。

八月二十一日上午,宋金双方再次进行了会谈。

秉承着两国和平发展的原则,双方人员在相互尊重、共谋福祉的基础上,进行了友好的交流。

最后终于达成了一致:继续保持和平,双方在边境保持克制。

并且这次会谈,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双方决定开通榷场,全面打开商贸往来。

八月二十一日的晚报头条,就是关于宋金议和的。

官话讲得非常漂亮。

第二天,各大报纸头条都开始刊登。

一大早,高俅就给赵宁送了一份昨晚民间议论议和的汇报。

高俅说道:“陛下,这民间开始有传闻,靖康六年的宋金议和,是第二次澶渊之盟,是宋金百年和平的开始。”

“哦?”

“臣认为,这可能是别有用心之人在乱说。”

“你此话怎讲?”

“刚刚谈判完,就传出如此夸张的传言,莫不是金人的诡计?”

赵宁看了高俅一眼,好家伙,高俅这厮还真是够聪明啊!

“我们姑且当它是金人的诡计。”赵宁说道,“金人现在不想打,想开商,金使在东京缠着我们数月,想议和,又在南方怂恿人停战,无非是想要今天的局面,继而分化我朝内部,澶渊之盟后,大宋减少军费,废除养马场,军政颓败。”

“原来官家都知道。”

赵宁笑道:“金人想用和平来使我们松懈,我们自然也可以用和平来麻痹金人,你速速去河北边境视察一番,宋金榷场开通在即,朕要知道那里民生的全部情况。”

“是!”

就在宋金议和的同时,东南的风云却没有停下来。

从赵宁的角度来看,东南现在相当于是给吴玠准备军费,不出意外,还会有一大批人被发配到边疆,填补那里的民力。

八月二十五日,江东的局面变得更加紧张。

户部、审计院、肃省院的人,先后抵达江宁,就收税一事,展开了全面调查。

八月二十六日,扬州的淮东转运司衙门,转运使王综言突然收到了秦桧的来信。

王综言皱着眉头将秦桧的书信看完,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靖康五年,王司漕与卢益在京师一起喝过茶,现在纵容淮东有人闹事,或许是同党。

这句话吓得王综言差点没有当场去世。

他不知道为什么秦桧会厚颜无耻地胡乱扣帽子,但是现在秦桧权柄极重,这一顶帽子下来,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即便他王综言和卢益没关系,可能也会殃及池鱼。

于是,八月底,之前还在扬州罢考闹事的那些人,突然罕见地消失了。

与此同时,淮东突然出现了一批鼎力支持新政的官僚,紧锣密鼓地开始收税。

到九月的时候,无论是淮东还是江东的官场,风向都变了。

反对的声音明显被压下去,歌颂和赞美变成了主流。

官场总是那般敏感,官僚们亦总是喜欢见风使舵,所以才投机盛行。

到了九月初,秋税有问题的第一批大户被快递到江宁府。

牵涉到三十户人家,并且有一半的一等户,另外三分之一是二等户,剩下的是三等户。

在户部、地方士曹、审计院的轮番核查后,这些人抗税证据确凿。

在这种时候,地主们派终于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宣州的一个叫李富的一等户希望能补齐税,然后被释放。

但是,秦桧显然不打算这么放过这第一批人。

九月初三,颇有几分秋意的中午,这三十户的家主,全部被押送到城外,不多时便人头落地。

并且,这三十户全部被判抄家,家属戍边。

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近万人被押送北上。

这次抄出来的,少说也有个两百万贯。

可是,加上之前江宁府抄出来的那三百五十万贯,秦桧报上去的总数一共只有两百万贯,少了三分之二。

九月初五,东京城。

天空一望无际的蓝,秋风轻柔地抚摸着汴河,波光粼粼。

夕阳渐渐垂落下去,宁静祥和。

王宗濋哼着小曲儿,坐上马车,不多时,抵达皇宫门口。

今日皇宫门口来了不少重要的大臣。

这个点大家应该已经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家了才对,但他们都来了。

因为赵官家要隆重地宴请金国使者。

不仅仅金国使者来了,日本、高丽、西夏、大理的使者都来了。

赵官家美其名曰“和平盛宴”,要向天下广而告之四海升平,盛世安康。

当金国使者听说后,私下不由得嘲笑起来:宋人果然还是希望和平的,不出数年,宋人必然偃旗息鼓,变回那只待宰的肥羊。

第547章 当众忽悠金使(第一更)

“我的大舅哥现在如何了?”赵宁坐在床边,接过宫女手中的鸡汤,亲自给钱槿姝喂起来。

钱槿姝在七月底诞下了一位皇子,赵宁给这位五皇子赐名赵淳。

“他已经有些时日没有来信了。”钱槿姝有些担忧地说道。

“可能是在占城忙于公事,回头我问问他情况。”赵宁轻轻吹了吹鸡汤,喂到钱槿姝嘴边,“小心烫。”

等饮完鸡汤,钱槿姝说道:“听闻官家今日要宴请各国使臣?”

“宋金议和,开商在即,宴请金使,以示诚意。”赵宁漫不经心地说道,“而且杭州市舶司既然在壮大,朕还想着与日本和高丽通商,以充实国库。”

未来北伐收复燕云,迁移大量人口过去,所需要的钱可是海量的,赵宁现在就算挖地三尺搞钱都不为过。

“两浙路的改稻为桑官家准备何时开始?”

“东南土地改制要有一个定论,荆湖开荒要看到成效,朕才有底气去动两浙。”

钱槿姝说道:“那江南西路赋税最多,倒是荆湖开荒与江南西路新政能完成,改稻为桑便可以尝试了。”

“还有一点更重要。”

“嗯?”

赵宁说道:“你兄长在占城能买的粮食总量上限在何处,若是占城能提供大量稻米给我们,东南改稻为桑是可以提前的。”

“也不知他现在情况如何了。”

赵宁站起来,安慰道:“放心,我给了他那么多水师,不会有事的,你好好休息,我要回去更衣,去升平楼去了。”

“嗯。”

从睿思殿出来的时候,晚霞中的秋风染黄了小径边的树叶。

赵宁回福宁宫换了一身常服,随后到了升平楼。

此时,高级官员们都已经聚集在升平楼,各国使臣也在。

见赵官家来了,众人行礼道:“参见陛下,恭祝陛下万岁圣安。”

“圣躬安,都入座吧。”

众人这才按照座位入座下来。

宰执们自然是坐在离赵官家最近的地方,各国使臣也坐在这个区域。

其次是尚书、侍郎,还有翰林院、开封府高官。

古代的皇帝们宴请大臣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明代以前,君臣关系还没有那么疏远。

赵官家举起酒杯,说道:“今日朕心甚慰,诸公可知为何?”

众人也跟着举起酒杯,王宗濋说道:“天下太平,天子仁德感动上苍。”

“王太尉所言只是其一。”赵宁叹了口气,“宋金交战,双方死伤无数,黎民暴于野而阡陌荒者,十有八九,社稷不安,天下沸腾。”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赵官家身上,没有一个人说话。

赵官家的音量并不高,但每一个字都十分清晰。

只听赵官家深沉而有磁性的声音在升平楼传开:“朕本是东宫一闲散太子,太上皇之时,朕于深宫读书、写字,勤俭补拙,不问朝政,春夏读书,秋冬狩猎。”

“不曾想,辽国覆灭。”

“后来,金人南下,太上皇急传位于朕。”

“朕乃愚钝之人,无意御极,然则形势所迫,朕于大庆殿继位而君临天下。”

赵宁的目光在在场每一个人身上慢慢移动,他继续说道。

“自靖康以来,守东京,诛奸臣,兴兵戈,而整吏治,推新政,定社稷,已有六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