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369章

作者:画凌烟

“据北线密探回报,金国使者最近频繁出使西夏,孙傅也送回来消息,金使在西夏频繁怂恿夏主对大宋重新开战。”

赵宁的目光又落到西北,落到横山:“西夏人在横山增加兵力,锻造铠甲,训练大量铁鹞子、步跋子,俨然有壮大的趋势。”

赵官家的语气坚定如铁:“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也没有退让的机会了,朕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

赵鼎心头一凝,他继续问道:“敢问陛下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年轻的皇帝对他的宰相言简意赅地说道:“在这种特殊时期,死一批人,在所难免。”

闪电映照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那眼神深邃,却又纯净。

这个残忍的世界,身在最高位,面临强大的外敌威压和内部庞大的利益集团,是必须保持冷静冷静再冷静。

冷静让赵宁看起来深邃得不见底。

但又必须保持初心初心再初心。

绝不能忘记初心,人一旦忘记初心,就容易自我坠落,沉迷在眼前的舒适中,不再愿意往前,更不愿意去打破看似宁静的局面。

所以苏东坡也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赵鼎继续问道:“若是有普通百姓或者士人枉死呢?”

“他们那是为天下而死,他们的死是光荣的!”赵宁语气平静,“必要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好心理准备,随时为大宋而死去。”

他的手摁在地图上,语气平静得让人害怕:“凭借北方的财力和物资,远远不能达到灭夏的地步,今日若不能清除南方的阻力,明日西夏人便会撕毁合约,后日金人便会南下,以后淮河将变成边境,金人的铁蹄甚至会踏过长江,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那些利益既得者,还有生活在舒适圈里的人们,被眼前的和平蒙蔽了双眼,他们以为这场战争与他们无关,一旦金人打到长江边,一切都晚了!”

“我们的子民,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庄稼和房子,都会在敌人的铁蹄和刀剑下,被毁灭,无数人将惨死,鲜血将染红大地,尸体必将堆积如山。”

“而作为执政者,必须要有常人没有眼界和决心,必要的时候,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用简单的手段,来扫清眼前的障碍。”

赵鼎被赵官家说得心里发沉,他说道:“若是陛下要在南方动刀子,短时间内以什么理由来让北方官民信服呢?若不能让人信服,北方官民只会认为陛下在施以暴政。”

他想了想,继续说道:“天下人心是最不可违的,我们推行新政多年,无数人日夜操劳,付出汗水,甚至流血,北方新政目前正在有条不紊扩大、深入,如果因南方而影响了陛下您的圣德和在百姓心中的声望,北方人必然也会出现质疑。”

“一旦如此,陛下必然面临着更大的危机。”

第525章 赵官家才是掌局者(第三更)

赵宁必须承认,赵鼎说的很有道理。

动南方可以,但必须要有让天下人信服的理由。

现在南方搞事情喊的口号也是一句比一句好听。

什么减免赋税,与民休息。

什么停战议和,不能再让我大宋的子民平白无故去送死了,不能再让父母失去他们的孩子,孩子失去父亲。

在这些声音中,又有人高呼,为了维持和平,表达我们大宋对和平的诚意,朝廷应该归还辽东。

南方的利益集团,现在是已经抢占了大义的制高点。

那赵宁能怎么办呢?

如果赵宁要弄死他们,岂不是在告诉北方人:朕不想减免赋税,不想与民休息?

岂不是在告诉北方人:朕不想要和平,朕要继续打仗,朕要继续送你们去死?

什么叫天下大义?

天下大义就是天下人都认可的规则。

例如仁政、尊民、公道、守信等等。

一旦敌人披上了这些外衣谋求私利,你再去反对他们,就很容易中套,陷自己于不义当众,成为公众的敌人。

而吃瓜群众们的本质就是容易被误导、被带节奏。

赵宁的目光落到赵鼎身上,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正是那种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的笑容。

“你速速去与金使谈判,答应金国,大宋可以开通榷场,只要不是违禁品,都可以买卖。”

赵鼎愣了一下,似乎立刻想到了赵官家想要干什么了。

赵鼎说道:“金使三番五次提出让我们从辽东撤兵,这是他们保持和平的一个条件,若是这一点无法达成一致,恐怕很难。”

“那你就跟他们谈燕云十六州,当年我朝花了高价从他们手里买回来的燕云之地,若是还给我们,我们可以从辽东撤兵,朕料定金使来之前已经将两国谈判全部推演了一遍,金使心中有议和的底线。”

赵鼎说道:“如果金人不愿意呢?”

“如果不愿意,便在报纸上宣传,朝廷想要议和,金人不愿意。再宣传,让吴玠从太原发兵,攻打代州,让李纲从沧州发兵,攻打河间,让李淬和张俊从河北发兵,攻打真定,与此同时,让韩世忠从复州发兵,攻打辽阳。五路北伐!”

赵鼎惊道:“这个时间,南方作乱,北线要北伐?”

“不,就写到报纸上而已,不给各路大军发发兵令。”

赵鼎立刻明白了,这是写给金人看的。

辽东剧变,金军内部正在做重新部署。

如果现在大宋五路北伐,金国在军力重新部署完成之前,必然也会非常忌惮。

尤其韩世忠那一路大军,仿佛一柄锋利的剑,对金国腹地形成了可怕的威胁。

“金国内部现在对于辽东和对大宋,肯定也有很大的分歧,我们走这一步,再抛出开商的诱饵。”赵宁脑瓜子转得飞快,“要么默认我军在辽东,要么归还燕云,拿走复州。”

赵鼎又说道:“若是金军选择全面开战呢?”

赵宁目光更加锋利,声音也变得更加坚定:“那就打!”

他补充道:“一旦战争开启,矛盾转移到外部,北方各路必然能团结一致,朝堂上下必然也再次团结,现在的主和派,将失去理由,不得不妥协,转变成主战派。”

赵鼎被赵官家清晰的思维震惊到了,他继续问道:“但南方的矛盾并未解决。”

“至少解决了一半了!”

赵鼎一时间有些迷糊,至少解决了一半了?

北线打仗能把南方矛盾一半的问题解决?

这怎么解释?

但聪明的赵鼎立刻意识到了,他忍不住击掌,喊道:“对!”

南方各路有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停战,要和平。

而赵官家刚才说,我们去和金使议和。

刚才的推演,包括宋金第六次战争全部爆发,都是建立在大宋想要与金人议和的基础上。

而之所以会全面爆发战争,是因为金人不答应议和条件。

这就把南方那些一味想要和平的人的嘴巴给堵住了。

赵宁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要政事堂去做。”

“请陛下吩咐!”

赵宁淡定自若说道:“发政令,南方各路民生多艰,朕实属不忍,决定减免南方赋税十年,减免人头税、头子钱,以及各种苛捐杂税十年!”

“陛下,这……”赵鼎大惊,“朝廷现在财务紧张……”

“朕刚才不是说要在南方推行新政了吗?”

赵鼎深吸了一口气。

这……

他忽然意识过来了。

原来赵官家心里其实早就做好减免南方赋税的准备。

但却一直压着不说,而是让有心之人跳出来自己说。

这简直就是顶级阳谋啊!

赵鼎的脑子也飞速转动起来。

就说现在朝廷在推行新农政,新农政的百姓租朝廷的田,其实根本就没有过去的农税了,而是交的租金,也没有人头税了。

甚至在交钞下乡后,百姓直接以手里的交钞交税,连耗羡都免了。

既然新农政普及之下,没有所谓的农税了,那现在在南方推新农政,免了南方的税又如何?

其实推新农政,就是将税变成租金,名义上就是免了税。

“那……”赵鼎想说,现在免了税,短时间内南方新农政无法普及,租金收不上来,朝廷将在这段时间少一大半的收入。

但他转眼又明白了。

在新农政推及的过程中,超过50亩田的家庭,要十抽五,这是相当巨大的一笔收入。

现在北方推行新农政的地方,超过50亩的地主,都被强行缴纳得差点倾家荡产。

等等,前面说在南方免税,现在又说推新农政十抽五,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起初赵鼎也以为自相矛盾,但他随即反应过来。

新政完全可以分开推,例如现在淮东和江东推新农政,其他地方全部免税,其他地方是不是又被安抚了下来?

而淮东和江东这种富裕的地方,把地主搜刮一遍,还怕没赋税?

这样矛盾就被压缩在了淮东和江东之地,不至于要面对整个南方。

等眼前的局面平稳后,再处理其他各路。

赵鼎好好捋了一下思维:与金使谈判,堵住那些想议和的人的嘴,减免南方赋税,一下子把民心全部拉拢到朝廷这边来。

大义瞬间全部掌握在了朝廷手中,这里再动江东和淮东,即便有心之人想要煽动,都后继无力了。

最可怕的是,地方上那些反对派都知道朝廷的目的,但他们却束手无策了。

被免税了的路,肯定不会再闹了。

第526章 空前仁政(第一更)

天很快就黑下来,余大均死了。

所有人都沉默着。

一场暴雨后,东京城的街道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天空依然阴云密布,东华门外街头人影寥寥。

倒是汴河之上,渔舟如梭。

宋人喜欢喝酒,更喜欢扮演角色喝酒,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在一艘不起眼的小船上,坐着两个人。

船夫正在专心致志撑船,这两个人坐在船头,正在饮酒。

这种场景在大宋朝,尤其是东京城,实在常见。

宋人喜欢别致的小庭院,喜欢泛舟湖上,更喜欢天开云雾山黛长,雨后清波翠柳香。

总之,大宋是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时代。

此时,坐在这小船上的却是两个大男人。

其中是一个大胡子,他说道:“南方送回来的消息,目前扬州、江宁已经传开,果然如二太子所言,宋人是不愿意打仗的,他们想要停战,并且他们相信我们会像辽国那样对待宋国。”

“宋国的酒很美味啊!”李善庆饮了一口,说道,“和平?谁不想要和平呢?和平是什么?和平是势均力敌的妥协,辽国和宋国双方谁都无法从战争中获得好处,而我们大金雄师百万,凭什么要跟宋国讲和平!”

张茂说道:“那为何朝廷大军迟迟不南下?”

“朝堂内部有诸多事情尚未理顺,兀术西征,打击蒙兀人,追查耶律大石,对大金内部都有所消耗,等朝廷将眼下的局势平稳后,必兴百万天兵,一举南下,踏平宋国!”李善庆豪言道,“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宋人相信我们是第二个辽国,相信未来的一百年,都将是和平。”

张茂疑惑道:“这样宋人真的会裁撤他们的军队吗?”

李善庆笑道:“你不是都说了吗?现在宋人已经要求和平,已经有人要求宋廷议和后裁撤军队。”

张茂又说道:“但如此长的谈判,宋国依然没有表露出议和的态度,莫非宋帝真的以为自己可以与我大金全面开战了?”

李善庆说道:“也许两个月前宋帝想要和我们全面开战,但现在不能了,现在南方各路闹事情,他不得不议和。”

“那谈判到底到哪一步了?”

“双方都不妥协。”

“宋军不愿意从辽东撤兵?”

“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