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361章

作者:画凌烟

赵宁最终图穷匕见:“依朕看,全面推行新农政势在必行!”

“若是全面推开,恐怕民间反对的人会很多,这些反对者大多是官户和形势户,在地方上有权有势。”

“卿不必担心,张伯奋即将抵达江陵,若是地方反抗,那就军改!对地方厢军重新整顿,以军镇来维持地方稳定。”

赵宁继续给唐恪打气:“朝廷要在北线打仗,你可知现在的真定府、河间府已经成了哪般景象?”

“臣愚钝。”

“赤地千里,包括燕云!金辽战争,宋金战争,北方多地凋零,朝廷若是要恢复燕云,就必须要向北方源源不断输送粮食、物资和钱财,仅仅是靠北方那几路,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南方改制,已经迫在眉睫!荆湖交给你,朕放心,希望你能用强力的手腕,给朕将荆湖两路的新政拿下来!”

唐恪顿时有些感动:“臣本是戴罪之人,承蒙陛下不弃,必万死不辞!”

“对了,要在江陵组建一个两湖粮食商社,负责将荆湖两路的粮食调运出去,这个商社由你来亲自负责,京畿现在正在整改商社登记新政,很快会下来,布局从现在开始。”

“是!”

“朕再给你一个支持,这个商社先免税二十年,其中收入,朝廷拿一半,剩余的一半,留作地方做基础建设。”

君臣谈话间,已经到了江陵大学。

赵官家在万众瞩目中出现了。

见到赵官家后,大家都激动起来。

尤其是这两天排队领到第一批新田的。

所有人大声高呼着。

不知过了多久,声音才陆陆续续落下来。

“诸位一定在疑惑,朕为何突然到江陵来。”

下面很安静,没有人说话。

“朕可以很直接的告知诸位,朕这次来,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有饭吃,有房子住!”

“如何做到?”

“百姓身上的负担太重,要给百姓减轻负担,要给百姓田种,要开出更多良田,要修更多道路、桥梁,建更多船只和学校。”

第513章 雷霆起而风云动(第三更)

“如何做到这些?”

赵官家提出了一个疑问。

“要坚决地整改吏治,肃清贪腐,严惩以权谋私者!绝不姑息!并且朝廷往后只会更严的查处贪官!”

赵官家的讲话非常照顾在场的农民和工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深的道理。

只有最直接简单的一些话。

我们要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这么做,我们如何做到。

往往简单的,才是实用的。

赵官家的讲话被《江陵快报》刊发,又有邸报从江陵送往荆湖北路各个州府。

一时间,在江陵府刷足了民望。

靖康六年五月,赵官家在江陵的讲话,仿佛一道惊雷,落在了混沌之处,劈开了层云。

赵宁倒是没有继续在江陵待多久。

他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这对荆湖是最大的支持。

接下来一揽子新政,自然是要依靠政事堂的。

哦,对了,截止到目前,一共抄出价值高达五百万贯的家产。

赵宁离开荆湖的时候,阳光破开层云,洒落大地,尽情地沐浴着这片山河。

前方的青绿和苍翠之间,是铺开的金黄。

农民正在收割麦子。

很快,将不会再有人逼他们去私斗,不会有人拿出三倍的高利贷去威胁他们。

风中,赵宁闻到了稻香。

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官人,我们现在去何处?”荆超忍不住问道。

赵宁骑着马,朝北边飞奔。

长衣在风中飞舞。

这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帝王。

在他的治理下,原本孱弱的大宋,正在脱胎换骨。

雷霆起而风云动,气贯九霄,百虫落,九州清。

赵宁望了一眼来时的路,大声说道:“回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

他知道,襄阳府一事大概已经传回京师,并且在京西北路、京畿路传开。

在不久的将来,还会传到淮南西路、淮南东路,以及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两浙路、福建路,甚至两广路。

之前南方各路一直在商议的减免赋税,大家都在等待赵官家的态度。

现在赵官家的态度已经再明显不过了,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了他对南方的态度!

襄阳府和江陵府的杀戮后果如何?

后果很明显!

南方利益集团必将先后起来反抗。

金人细作的渗透,在这种关键时刻,大宋内部将迎来一次舆情的决裂。

六月初,赵宁抵达汴京城外。

他倒是没有通知百官前来迎驾。

毕竟大夏天的,出城外迎驾,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比起这些面子工程,赵宁更愿意官员们能多干点实事出来。

更何况,有些年事已高者,是经不起这种折腾的。

但是还是有人来了。

秦桧来了,并且还准备好了马车,马车上还有各种冰饮,甚至还有一个美女。

“秦相公竟知朕回来了?”赵宁看见秦桧,第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秦桧吓了一跳,连忙说道:“陛下进入京畿的时候,消息已经传到东京,臣只是担心陛下一路劳顿。”

赵宁却没有继续多问,笑道:“秦相公有心了。”

赵宁下了马,登上马车。

马车上一女子连忙要行礼,赵宁问道:“这是?”

秦桧连忙说道:“担心陛下劳顿,臣擅自决定,此女子精通穴位,能为陛下舒缓疲劳。”

“哈,秦相公倒是想得周到,先让她下去吧,朕与你有要事相谈。”

秦桧连忙对那女子使了一个眼色,对方失落地下了马车。

赵宁让秦桧上马车,一路向城内行去。

“交钞下乡如何了?”

“一切顺利。”

“借贷出去了多少?”

“目前京畿路、京西北路、京东西路已经推开,截止到一个月前,借贷出去了500万贯,每户均田承租的农民平均借贷两贯。”

“够吗?”

“够,农民购买农具和种子,绰绰有余。”

这500万贯可不是从国库出来的,而是银行印出来的。

若是没有实物产品,印出来的钱相当于纸。

但是现在贷款给有田的农民,农民种地,屯粮,卖粮,产生的财富,就是今天银行借贷出去的。

“借贷两贯,以十年为偿还周期,十年间每一户总共产量500石,这500石粮食价值350贯。”

赵宁计算着。

“一共250万户,十年一共产出价值8.75亿贯的粮食,12.5亿石。”

“按照新政,收上来的租金625万石粮食,十年收上来的利息为500万贯,加上500万本金,1000万贯。”

“假如要农民完成这个数字,十年时间朝廷还要花了200万贯投入道路建设加快粮食流通,又花50万贯培植牛和农具。”

赵官家脑子飞快地转动。

“那这个时候,从原本没有到多出了1000万贯交钞,加上250万贯的其他投入,一共1250万贯,但是粮食却多了12.5亿石。”

众所周知,通胀是当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品产出。

秦桧心里震惊于赵官家对这些的了解,他说道:“按照目前投入产出,暂时可能不会有交钞贬值。”

秦桧继续说道:“最多是这里面农民可能中途又要借贷钱买牛,可能同样体量,买牛的贷款涨到1000万贯,本息加起来2000万贯,最后印出来的是3250万贯的交钞。”

这对于12.5亿石粮食产出,也远远没有达到通胀的地步。

赵宁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可能还有其他的投入,毕竟经济复杂且多变。”

但目前算来,暂时不会有贬值的风险。

赵宁说道:“暂时先给新政租田者借贷,其余先不准放开。”

“是。”

如果借给一个无业游民,就相当于在没有任何产出的情况,给了他一笔钱弄到市面上。

这意味着,市面上的产出没有变化,但却多了一笔钱。

若是这个口子一破开,通胀就来了。

所以,往下面撒钱可以,但必须要有产出。

这样经济才是正向循环的。

“朕不在的这段时间,京师有发生什么?”

秦桧想了一下,说道:“辽东传来捷报。”

“哦?”

“韩世忠夺下复州,击退金军!”

这他妈的真是及时雨啊!

这对赵宁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

他要的就是这个!

这意味着韩世忠已经稳定下来,意味着短时间内,金军内部必须经历一次调整,绝不敢贸然南下。

整顿南方的空窗期来了!

“但是有部分人却想让朝廷将辽东还给金国。”秦桧继续说道。

第514章 主和派抬头?(第一更)

“哦?”赵宁问道,“是哪些人想要让朝廷将辽东还给金国?”

秦桧说道:“门下省左司谏余大均就上堂札子提过此事。”

“他提此事的缘由何在?”

“余大均认为,国朝征战数十载,已经民困国穷,现在辽东事端一起,意味着宋金将全面开战,好不容易促成的和平局面,将付诸东流。”秦桧小心翼翼地说着,“所以他建议归还辽东,以平定事端,维持两国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赵宁心中颇为不屑。

余大均?

不就是正史上靖康之乱的时候,典型投降派的那一批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