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29章

作者:画凌烟

这艘破船,搭载着一堆不干人事的投机主义者。

赵宁提笔继续开始写关于眼前战局的分析。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大局的稳定,他也不指望官员们能有回天乏力之术了。

最重要的还是维持好目前民间的士气和统一战线,并且持续传达他对局势的判断,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不至于被某些跳梁小丑趁机煽动搞事情。

十二月六日,《东京日报》的一篇新文章出来了:《论宋金之战初期》。

这篇文章客观且全面地分析了宋金之战,从空间到时间,双角度,多方面阐述了,且通俗易懂。

赵宁将宋金之战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期阶段,金军正面战场强悍。

二、僵持阶段,宋军建立纵深防御军镇,双方投入海量资源。

三、决战阶段。

而详细的内容还是聚焦在初期阶段。

大致内容如下:

一、宋金辽之战,大宋联合金国灭辽,这一战略是错误的。

赵宁彻底否定了之前的海上之盟。

二、宋金之战,大宋认为用钱可以换回燕云故地,是错误的,金人贪得无厌。

三、弱国无外交,议和是一种外交手段,但它必须建立在对等的武力上,现在国朝内部有相当一批打着议和幌子的投降派,他们想从老百姓那里压榨出钱,来送给金人,以苟且安生,他们自己却不会出一分钱!

四、速战速决派也是错误的,大宋没有与金人正面大会战的实力,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这一点,并且理智地去看待它。

同时,我们要找出金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点。

金人的弱点是纵深进入我大宋,战线过长,金人吏治能力跟不上,河北、河东各路人心无不向往大宋。

五、第一次东京之战,敌人深入大宋境内,是一次军事冒险,当完颜宗望撤军的时候,大宋应该全力反击,这样能够让金人有所忌惮,再下一次对大宋用兵的时候投鼠忌器。

赵宁又否定了今年年初的绥靖政策,当时完颜宗望六万大军没有攻下东京城,仓皇北撤,唐恪和耿南仲等人却不愿意追击,并且命令沿途各镇不许和金人交战。

等于说是直接放走了完颜宗望。

六、金人有第二次南下,是因为大宋表现出来的态度过于软弱,让金人认为我们好欺负,可以肆意妄为。

七、金人围城,采取的围城打援(此时的大宋西军被完颜娄室堵在了潼关),金人希望通过攻城武力胁迫,让我们感到害怕,然后再派人假装跟我们议和,松懈、瓦解我们内部。

这使得朝堂上滋生了一大批投降派,让我们内部彼此消耗。

我们要做的是坚决统一战线,团结所有能够团结的力量。

金人欲速战速决,我们绝不能速战速决,我们要消耗金人。

关于议和,武力不对等的情况下,议和等于投降,金人必然会开出让我们给巨额黄金、白银、丝绸的条件,甚至还要我们将女眷给他们。

八、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九、我们现在处于宋金之战的初期。

这一阶段,我朝长期武力废弛,在正面战场上会不断输给金人,这是正常的,也是我们百年来自废武功的代价,大家不必担心。

金人会利用他们强大的骑兵机动性,在河北、河东长驱直入,无往不胜。

这个阶段,他们能拿下的是河北、河东三镇。

然后以完颜杲和完颜宗翰为首的主战派,想要攻破东京城,掠夺巨额财富,以刘彦宗、时立爱为首的汉人官员为了在金国朝堂站稳脚步,必然全力协助他们。

只要我们决战到底,他们无法攻下东京城,四方勤王大军正在来的路上,河北、河东义军也在全力抗金。

他们深入我大宋境内,我河北、河东兵马可以打游击战,分散开,以不固定的方式,骚扰敌人后方,不与敌人正面对抗,使敌人疲惫。

我大宋千万百姓为我方提供情报。

十、金军疲惫后,将面临粮食危机,军心震动,而且随着气温的升高,金人将出现不适,会撤兵,撤兵之前还想着吓唬我们,想从我们这里起敲诈一笔巨款,我们不要上当。

十一、金人撤走之后,会在黄河以北扶持一个伪朝,以制衡那里的汉人,并且会重点发展太原、真定、中山三镇,为来年继续南下做准备。

这篇文章一出,直接在东京城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不仅仅民间老百姓奔走相告,连唐恪、耿南仲这些的议和派都第一时间买来看。

甚至赵楷也买了一份送到延福宫给赵佶。

赵佶看完后不屑地说道:“荒唐!这种完全不着边的论调,他也敢公开在城内宣扬,丢了我皇家颜面不说,万一事情不是这般发展的,百官如何看待他这个官家。”

赵楷说道:“父亲,官家现在越来越任性了,若是到时候事情真的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还请父亲出来主持大局,我最近几日与百官有闲聊,大家无不怀念父亲。”

第38章 朕打的是战争,玩的是政治

赵佶手里拿着今日的东京日报,他微微蹙起眉头,思忖片刻,说道:“让赵桓继续折腾,他这样折腾下去,人心尽失,不必我们出手了。”

赵楷一听赵佶这番言论,便知道赵佶对赵桓已经是彻底死心了。

之前赵佶在对赵桓评价的时候,颇有微词,但却不是说要想办法让他退位。

然而此时此刻,却已经毫不遮掩地想让当今官家退位了。

如果现在的官家退了位,自然是赵佶上位,赵佶上位后,皇太子必然是赵楷的。

这正是赵楷梦寐以求的。

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每一个人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赵佶和赵楷认为赵宁现在在作死。

而唐恪和耿南仲则心头大震。

这篇文章中,有多处地方是直接否定了这二人的政策的。

例如第一次东京之战后,完颜宗望六万大军仓皇北撤,唐恪和耿南仲不愿意追击,且命令河北沿路各镇不准打扰金人,违令者斩。

文中对这一行为进行了言辞犀利的抨击,就差骂这是卖国行为了。

还有初期所谓的议和,都是唐恪、耿南仲、李邦彦这批人提出来的,也在这篇文章中被彻底否定。

依附于唐恪这些人的官员们看到后,也感觉官家的这篇文章简直就差点他们名字了。

至于莫俦那种先前的议和派,又立刻跳到主战派,扬言要主动出击的,在这篇文章中也被批得体无完肤。

总之,赵宁用最精炼的语言,把联金灭辽到此时此刻第二次东京保卫战这段时间所发生的的全部做了一个定性,并且预言了接下来金人的行为。

这让城中一部分老百姓深信不疑,并且顿时信心倍增。

下午的时候,完颜宗翰正在视察投石机的建造,时立爱慌忙赶过去。

“元帅!”

“何事?”

时立爱手中拿着一份今日的东京日报头条,递给完颜宗翰:“元帅,您看这个,是宋军用神臂弩主动送出来的。”

宋军又送东西出来了?

完颜宗翰笑道:“他们同意议和了?”

时立爱不说话。

完颜宗翰拿过来打开,快速看完。

待看完后,脸色阴沉了下来。

他转身回到了主帅营帐,通知所有高级军官全部聚集。

完颜宗望自然也收到了,正是他让人将东西交给时立爱。

营帐内气氛很凝重。

为什么凝重大家心里都有数。

因为这篇文章对过去宋金之战做了非常精准的总结,并且对未来半年宋金之战的局势走向做了预判。

而这份预判,在宗翰和宗望等人,或者时立爱和刘彦宗等人看来,简直就是无法反驳。

这份报纸上海署赵官家的名讳。

仿佛是在告诉宗翰和宗望,朕接下来会这么做,局势会朝这方面发展,等局势这么发展后,你们会那么做。

如果是一个金军小兵知道了这些内容,一定会嘲笑赵官家是蠢货,居然告诉敌人他会怎么做。

但宗翰和宗望却绝对嘲笑不出来。

因为他们全部都感受到了这份报纸里内容的力量,它仿佛就像在告诉你冷了要加衣服,热了要脱衣服一样。

你没法反着操作。

这就是阳谋。

我明牌跟你打,我不怕你知道我接下来做什么,反正我接下来做什么,你逃不过你的情报系统,不如我来告诉你接下来我们怎么对垒。

如果说上一次那篇《金军攻城之策》只是分析了当时的情况,让宗翰和宗望多多少少认为赵官家是故弄玄虚。

那这篇《论宋金之战初期》,则彻底让宗翰和宗望不这样想了。

并且他们都知道,宋军为什么将这样一份报纸送到他们这里来。

原因很简单,让他们当中有人相信这里面的内容,然后影响金国朝堂对大宋朝的态度。

例如完颜宗望,就一直认为金国是无法吞下宋朝的,他一直都想在北边扶持一个伪政权来制衡宋朝,然后让宋朝成为金国的附属国,年年纳贡。

如果接下来还攻不下东京城,只能撤兵,局面就会按照赵官家预测的走。

那样金人的行为就被笼罩在赵官家的预判中,这对他们的心理是非常强的打击。

并且会让金国朝堂上的主和派找到理由,开始有力地制衡主战派。

所以说啊,战争是政治的延伸。

你以为赵宁只是在写文章给城内人看,但其实他更想让宗翰和宗望看到,使金人主和派抬头。

这是政治手段。

宗翰说道:“大家都怎么看待这篇文章?”

时立爱说道:“元帅,赵官家这是对我们的一种示威,下官觉得,破局的关键就在于攻下东京城,只要攻下东京城,这篇文章就是赵官家的掘墓人,不用我们动手,东京城内的各方势力都会让他痛不欲生。”

刘彦宗正要说话,被完颜宗望拦下来。

完颜宗望知道他想要说如果攻不下来怎么办。

这个问题现在讨论没有意义,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宗翰说道:“说得对!赵官家这种用文章来向我们示威的行为,在本帅看来,十分幼稚、软弱,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只有强大的武力!”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经到了十二月中旬。

高俅每天都会进宫汇报城中的情况,包括民众的状态,老百姓家中还有多少粮食,城中的治安等等。

这些赵宁要随时了解,若是有人在这个节骨眼挑唆引起大乱,是坚决要第一时间扑灭的,绝不可掉以轻心。

“皇城司现在有多少人了?”

“回禀官家,目前有320人。”

“朕还会给你加人,你做好准备。”

“是,官家放心,臣一定会好好管制。”

赵宁是想把皇城司变成明朝锦衣卫一样的衙门,进一步加强皇帝对情报的掌控,加强对特殊案件的快捷处理。

高俅刚走,赵鼎就来了,他呈递了目前军器监关于投石机和震天雷的制造进度。

好家伙,汪似的执行力不弱啊!

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制造出360台了,平均每天制造24台。

震天雷的进展也非常快,已经制造出7万枚,平均每天制造4667枚。

这样的军备速度,让赵宁非常满意。

赵宁说道:“李充的案子查得如何?”

第39章 你们在拿朕寻开心?

赵鼎说道:“刑部给出的初审,一共有五名官员牵涉其中,分别是户部度支司钱帛案主事李春河,户部度支司主簿孙志,军器监少监张道明,军器监主簿王远山,还有盐铁司铁案主簿官刘崇。”

赵宁一听,好家伙,他们还真是拿当朕猴耍啊!

这么大一个案子,审了半个月,给了朕五个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