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249章

作者:画凌烟

这个社会结构就是启用文人治国。

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它的背后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推出大量前所未有的新政,并且结合民生、经济、军事、政治都一系列复杂的因素来做综合考量。

在过去的时代,文人在帝国的话语权是很低的。

到了宋朝,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农家学子,只要你会读书,你就能在当今天子的大殿里做题考试,并且跃龙门。

大宋历代的宰相,基本上出自寒门。

我们可以简约地称呼这个制度叫做:文人精英治国。

文人精英治国在大宋朝第一次登上舞台的成效是什么呢?

良田从宋初的2.95亿亩,到北宋末年涨到7.5亿亩左右。

然而,任何体制刚出来后,没有前人的借鉴,都容易走极端。

大宋朝就是在这么一个开创性的体制上,走向了文盛武衰的极端。

当然,这个过程中,宋太宗赵光义是个催化剂,他过分的重文而压制武将。

这才是历史的脉络。

到了明清,读书人治国已经是既定规律,所以明清基本上可以维持近三百年,中途没有大规模内乱。

即便是后世,也沿用了读书人治国。

到工业时代,世界崛起的强国,基本上是读书人精英治国的理念,从政者,也都是名牌大学毕业。

只有搞清楚这一点,才能对目前大宋朝的内部吏治做客观的整改,从而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这就是历史的真正意义。

回到赵宁此时此刻在朝堂上的安排,这份安排并不是张口胡来的。

赵鼎是建设性人才,这种人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秦桧是毁灭性人才,这种人才,其实很多,但做到秦桧这个份上的,却很少。

所以,整顿这一次的大规模官吏,需要秦桧上手。

而真正解决官员冗余、人浮于事,则需要新的制度。

这种建设性的工作,难度才是最大的。

所谓的《大宋冗余官员裁汰策论》、《靖康官员考绩条则》都是要和新政取得联系的。

例如许多多余的官员,要么滚蛋,要么去老老实实做监镇官。

也就是把盘子铺开,把官僚体系从拥挤理顺。

至于此次案件,无疑是加速了大宋朝审计院和军督府的大规模建设。

大殿内鸦雀无声,群臣惊惧而不敢言。

赵官家环视一周说道:“席贡、刘光世,斩!”

还是鸦雀无声。

长安会战的争议,是张浚主责,还是席贡主责,现在无疑是落下了句号。

席贡擅自逃跑,刘光世弃城而逃,就该死!

大宋以前的对这种人太过仁慈。

正史上,刘跑跑出了名的临阵脱逃却活到最后。

甚至还有一些官员投敌后,回来大宋继续做官。

这些就都很扯淡。

在赵宁这里,就该全部去阎王爷那里反省。

这场腥风血雨尚未结束,因为秦桧接下来会把这个案子里的无数官员搞出来,按照目前的架势,要死多少人,谁都不敢想象。

总之,这场从中央行政到地方军政的大案,将对靖康新政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天,京城张家被封,周枢的周家被封。

前一天还在云端的人物,转眼成了死囚。

《东京日报》、《京师快报》、《靖康闲话》等等报纸,开始赶工发刊。

从东府、枢密院、军政院,再到六部二十四司,京畿路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再到开封府衙门,诸多官员,都忙碌了起来。

可以说,靖康五年的开端,是血红色的。

就在东京大案爆发、陕西严肃清查的时候,正月十六日一大早,大宋与西夏交界的会州北部,发生了一件不太起眼的小事。

但正是这件小事,在接下来引发了国际大争端,甚至为此无数人丧生,并且影响了接下来的国际走势和无数家庭的命运,更改变了宋夏双方的贸易格局。

一队队商旅运输大量的货物,正朝南面的会州禁榷场行去。

按照规矩,这些货品进入榷场后,必须由大宋方面的官吏进行严格盘查,确认无误后,才允许过关售卖。

便在此时,前方突然出现了一支人马。

这支人马显然是埋伏已久,他们动作迅猛,看衣着,似乎是宋人,且人人持刀。

风雪中,传来了惨叫声,商旅们扔下货物奔逃。

正月十八日,一封紧急奏疏被传送到兴庆府,内容很简单:大夏国商旅被宋军抢劫,大夏国子民三十八人惨死宋军屠刀。

第349章 西夏大军南下(第二更)

夏主李乾顺听闻这个消息后,雷霆大怒。

大夏国子民在大夏国上层眼中,突然变得值钱起来。

在宋朝方面还尚不知情的情况下,西夏单方面悍然发动了宋夏之战。

此为宋夏之间第六次战争。

前五次宋夏之战,双方各有胜负。

基本脉络也很清晰。

仁宗时期,西夏做大,爆发了山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边寨之战。

这是第一次宋夏之战,宋夏各有胜负,但这是西夏的立国之战。

第二次宋夏之战是大顺城之战,西夏攻打大宋失败,双方逐渐进入守势。

第三次就是宋神宗时代了。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历史上不太出名但战功赫赫的名将,他叫王韶。

他是王安石提拔的,这个热血书生为了弄死西夏,自费在西北逛了好几年,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宋神宗上了一份《平戎策》。

《平戎策》的核心内容很简单:拓展西北青唐地区,在那里砍断西夏与青唐吐蕃联系的右臂,拉长战线,用前几十年在西北推行的“蚕食战略”累计的力量对西夏形成长线压制之势。

这与当年汉武帝为了砍断匈奴右臂,开拓河西走廊的战略思路一模一样。

第三次宋夏之战的前奏是熙河开边,由王韶亲自主持,王安石鼎力支持。

其结果是宋军威震西北,尽收湟水之地,招抚吐蕃诸部,对西夏右翼形成致命的压制。

随后才出现了宋神宗的五路伐夏的大动作。

第四次宋夏之战洪德城之战、平夏城之战,这已经是宋哲宗时代。

这个时代,王韶已经去世,王安石等人也都不在了。

但大宋朝堂又出现了一个战略兼战术大师,他就是被文官们骂奸臣的章楶(jie),他在泾原路担任经略使,差点打得西夏灭国。

这个时候宋夏局势,俨然已经是大宋俯瞰西夏。

第五次就是对西夏致命一击的横山之战了。

横山是西夏左翼屏障,在第三次宋夏之战的时候,右翼被王韶砍断,西夏南部全线暴露在大宋锋芒之中。

第五次宋夏之战,最富裕的横山失守,西夏亡国在即。

结果金人南下,西夏得以苟活。

在赵宁这个时间线,西夏缓了几年,国力恢复过来。

靖康五年的会州军变,不是孤立事件,它是西夏再次变强后的一次反击,是宋夏两国争端的必然结果,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正月十九日,也就是会州军变发生的第二天,五万西夏大军如同幽灵一样出现在了西安州,对西安州进行了闪电般的围攻。

仅仅一天时间,这座西北要地就被西夏大军攻克下来。

西安州守将尽数殉国,城外雪地被染成红色。

西安州并不算雄城,以前也没有这个地方,但战略地位极其特殊,它的出现因为一个人。

谁?

张叔夜。

西夏人每年冬天趁着黄河结冰过来打兰州,兰州的宋军到冬天都披着铠甲,非常辛苦,这样长久下去不是个事。

当年任职兰州任职录事参军的张叔夜发现西夏人来打兰州,一定会在天都山一带停留补给粮食,于是上言在天都山建立一座城池。

这座城池就是西安州。

西安州建立之后,兰州压力骤减。

西夏人之所以攻打兰州,是第三次宋夏之战的遗留问题。

兰州是陇右都护府的北大门,攻破兰州,王韶在熙河开边的诸州都会重新回到西夏人手里。

也就是说,西夏被王韶砍断的右臂,又重新接回去了。

所以兰州是一个战略要地。

而此次早已蓄谋的西夏人突然发动了对西安州的进攻,但其本身的目标是兰州,以及兰州以南的熙州、洮(tao)州、河州等地。

这些地方一旦被西夏攻下来,大宋的陇右都护府,也就是湟州、西宁州一带就与陕西诸路隔绝了,到时候就是西夏人囊中之物。

如果陇右都护府一失,西夏在右翼的战略压力将全部消失,更多的资源将可投入到左翼的横山,与大宋打大规模的战役。

而且赵宁还指望在湟州一带的折彦质能和西北的回鹘人交易战马。

所以,靖康五年正月十九日,西安州沦陷,标志着大宋西北战略危机的到来。

这次西夏诸将叫李良辅,这个人曾经在金辽之战中,被派过去支援辽国,结果被完颜娄室和完颜斡鲁围殴兵败而归。

正是因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西夏上层说明了西夏就应该赶紧跪在金国爸爸面前。

而这一次,他率领五万大军南下,出其不意的攻打了西安州。

“李帅,此地距离会州仅有百里,请给末将七千人马,末将一天之内拿下会州!”李良辅的副将李阿土罕豪气干云地说道。

这货当年也参与了援辽伐金之战,被打得独自一人狼狈回来。

此次,南下突然伐宋,西夏国内主战派们早已兴奋不已,眼下攻打西安州又如此顺利,阿土罕那被金人揉碎的自信心又回来了。

人们往往很容易将成功归功于自己,将失败归结于环境。

阿土罕并不认为这一次攻打西安州如此顺利是因为西安州通判任得敬透露了大量大宋内部的情况。

他认为就是自己太牛逼了,牛逼炸了!

李良辅却说道:“会州不畏惧,我们此次重要任务是在宋军反应过来之前,拿下兰州,夺熙州和洮州之地!”

阿土罕说道:“若是宋人在会州集结一批军力,趁我们西进,夺回西安州,我们回去的道路岂不是会被堵死?”

李良辅大笑道:“会州的情况上面已经说过了,宋守军仅有五千,一个叫李彦仙的无名小辈,不足为虑!”

“不如分一支兵顺带着将会州拿下?”

“大可不必!”李良辅信心满满。

既然主帅都这么说了,自我感觉牛逼炸了的副将也不说什么了。

西夏:从金国那里被揉的面子,要在大宋这里全面找回来!

当天,李良辅在西安州留守了五千兵马,然后连夜开始赶往西南部的兰州。

西夏主要兵力集中在南部,是为了拱卫兴庆府,抵挡大宋的兵锋。

这也是西夏这次能快速调集大军闪电般出击的根本原因。

正月二十一日,会州,大雪。

会州知州李彦仙正在家里烤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