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222章

作者:画凌烟

“是。”

此时,赵构已经在殿外恭候。

“官家圣安。”

赵宁换了一身衣衫,下面的人准备好了一些糕点。

“九哥儿近日可好。”

“劳烦官家挂念,一切都好。”

“朕听说你与陈先生相谈甚欢?”

“皆是商讨一些种田之事,陈先生有大才,臣偶尔去请教一二。”

赵宁突然严肃起来:“那接下来,你恐怕无法再经常与陈先生商讨了。”

见赵官家忽然如此,赵构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说道:“官家,臣不知做错了什么,请官家责罚。”

赵宁看着赵构,足足看了好一会儿,站起来,走过去,一把抓住他的手,大笑起来:“你何错之有!朕不过是想再劳烦你为朕做点事而已!”

“来,过来!”

赵宁领着赵构到了地图前,他指着地图中的京东西路和京东东路,说道:“你看这里,有良田五千万亩,不!还不止!”

“但是这几年打仗,民生凋零,田地荒芜。”

他又指了指沧州一带,说道:“李纲在这里屯兵驻守,南下则是齐鲁之地,麻桑之富,衣被天下,再往南,徐州乃两淮之冲要,两淮亦是国朝赋税之源。”

“朕砸了千万贯于东线,为何?为的就是保住两淮、江南!”

“而京东两路作为两淮屏障,东线腹地,重中之重,朕需要有一个人,去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安置民生,推行陈先生的农学。”

赵构愣了愣,他撇过头,正好与赵宁那双如清晨泉水般清澈明亮的眼睛相视。

老实说,赵构内心还是有些崇拜这位赵官家的。

年轻的赵构生性单纯,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只不过历史上的赵构,接了他接不起的任务,在层层重压之下,逐渐扭曲。

这对于大多数人,都实在正常。

人们在学校的时候,谈天说地,畅想未来。

只要出学校,在社会上混了几年,就知道,现实是冰冷的。

男人在象牙塔的时候,和去丛林撕咬了两年回来,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

赵构在赵宁身上看到的是热情和理想,是雄心和壮志。

他就像一个永远也打不倒的铁人一样,他正常的外表下,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金国铁蹄多次山洪海啸一般南下,都被他凝聚的意志挡回去了。

无论内部山崩地裂、风起云涌,他都不知疲倦地除旧革新。

“官家是让臣去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吗?”

“没错,朕确实希望你去,你任职这两路的农司使,与民休养生息。”

“臣才疏学浅,恐怕……”

表面拒绝,但赵构已经乐得差点原地跳起来。

在家中闲置了那么长时间,终于熬到头了。

“你可以,你不是与陈先生交流甚多吗,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你放心,朕会给你安排好人手,东京大学还有一大批学员等着去做监镇官,农政司最新编写的《大宋新农政策论》,还有陈旉编写的《农书管田篇》,都可以为你所用。”

赵宁一脸真诚:“九哥儿,你是朕少数能够相信的人了。”

赵构连忙说道:“官家放心,臣一定尽全力把京东两路的农政推下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赵构这么喜欢种田,就让他去吧。

让他去探路,等京东两路的人才配置跟上了,就推新政!

留赵构用完午膳,小憩片刻,赵宁才在垂拱殿见金使锡林赫鲁等人。

群臣在两侧,见金使不行礼,李若水出列说道:“金使见到皇帝陛下,为何不行礼?”

锡林赫鲁说道:“我代表大金皇帝陛下前来和谈,是平等相谈。”

他这话的意思就是:我和你们的皇帝陛下是平等的。

赵宁起身大袖一甩:“那还谈甚,别谈了!继续打吧,让完颜吴乞买说打多久!”

赵宁此话一出,锡林赫鲁立刻跪了:“小使参见大宋皇帝陛下。”

李若水连忙出来打圆场:“陛下,且听金使如何说。”

赵宁心中哭笑不得,这金使真是够贱的啊!非要朕发飙?

估计是前两次在东京受了憋屈,今日想找回场子,岂料这赵官家是个如此强势的主,一言不合就继续打。

第310章 宋金双方争先改制?(第二更)

赵宁依然不为所动,直到其他官员也纷纷说道:“陛下,且听金使如何说。”

赵宁这才坐回去,看着锡林赫鲁,说道:“金使免礼吧。”

“谢大宋皇帝陛下。”

锡林赫鲁这次是带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的。

这个政治任务就是,一定要与宋议和。

锡林赫鲁又说道:“小使代表大金国皇帝陛下,向大宋皇帝陛下致以真诚的问候,大宋皇帝陛下圣安。”

赵宁淡淡说道:“朕安。”

锡林赫鲁双手奉上,说道:“这是大金国皇帝陛下的国书。”

李若水走过去,将国书拿过来,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然后递给内侍王怀吉,王怀吉再走上台阶,呈递给赵官家。

赵官家取过来,看起来。

都是一些标准的套话,核心意思只有一个:停战。

岁币不要了,也不要求互市了,为了两国百姓,停战吧。

这他妈的!

说得他完颜吴乞买仿佛是和平爱好者一样。

要不要朕给他颁一个“诺贝尔和平奖”?

赵宁匆匆看完完颜吴乞买的国书后,说道:“朕同意了。”

锡林赫鲁以为这次陛见赵官家会向那些汉人文官写的奏疏一样又臭又长,岂料那赵官家答应得如此之快。

既然完成了任务,他也没有必要在东京多待。

这大宋,无数人天天蹲守,做梦都想将他们这些金使锤成肉泥扔去喂狗。

此地不宜久留。

于是,在靖康四年,这个秋高气爽的下午,宋金两国明面上的议和终于达成了。

但双方都知道,那只是写在契约上的议和而已。

人类这种生物,达成契约的时候,双方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真诚。

但转眼撕毁契约的时候,脸上的一根毛都不会动一下。

九月初三,也就是金使刚刚离开东京的第二天,赵宁便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大名府和沧州,宣宗泽和李纲回京。

九月初四,杨沂中(杨存中)正式被任命为军督府都督,统领军政监察。

九月初五,赵构被任命为京东两路农司使,立刻启程前往应天府,着手京东两路农业。

九月十五日,锡林赫鲁回到燕京,向完颜宗望汇报了此次出使大宋的结果。

听完汇报后的完颜宗望也松了一口气。

他的《宋兴论》已经派人悄悄潜入大宋,只待成效。

刘彦宗说道:“殿下,既然宋国同意停战,那接下来,榷场交易是否要多点扩大?”

“去办吧,多点扩大,将商贸进程加快!”

“是!”

宗望开始给完颜吴乞买写信。

他写的这封信,关乎到金国接下来内政。

既然双方已经停战,金国不仅仅要趁机讨伐蒙兀,还要从内部开始整顿。

金国内部民族矛盾冲突激烈,国土范围空前扩大,如若再不改革汉制,必有亡国之危。

他给完颜吴乞买提的建议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一、取消勃极烈制度,以汉人的三公,三省六部九卿制治国。

二、设立文官,笼络天下士人。

三、奉行一体制,废除辽国南北两面制。

第三点是指当年辽国在国内一国多制。

但是宗望认为,这种一国多制,不彻底汉化正是辽国亡国的根本原因,朝廷对地方控制薄弱,地方尾大不掉。

四、设立枢密院,推行募兵制。

这四点,都只有一个核心:加强皇权!

取消勃极烈议政,军国大事皇帝一人独裁。

设立文官治国,稳定各州府,修理内政,这样就能取代原本女真军事贵族对地方的干预。

奉行一体制就更加彻底,直接汉化,加强朝廷对各地的严控。

而设立枢密院,无疑是针对完颜宗翰等人。

枢密院掌军政,意味着之前的元帅府要交权。

至于募兵制,就更彻底。

女真之前的军队是猛安谋克,相当于唐朝的府兵制。

这个制度既耽误农产,又容易诞生将领的私人军队。

例如宗翰、兀术等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军队。

但募兵制就不同了,募兵的权力在枢密院,谁私自募兵就是造反。

这也是大宋朝从开国开始,就没有一个将领能造反的原因之一。

后世有人说岳飞尾大不掉,那是他们连大宋朝最基本的体制都不懂。

募兵制最大的痛点在于所有的军费都得由朝廷出。

宗望命人将这封信送到上京,这注定是要在金国朝堂掀起大风浪的一封信,这是对现有金国朝堂权力的一种全面挑战。

当然,这是一封密信,只有完颜吴乞买能看。

写完这封信后,宗望单独再写了一封公开的信。

这封信就很简单了:扶持刘豫在河间府、真定府、中山府和太原府建立一个伪政权。

现在宋金已经议和,从法理上,河间府、真定府、中山府和太原府还是大宋的,这里聚集了大部分汉人。

这些汉人经常聚众起义,不服从金国统制。

所以扶持刘豫,是为了给内政战略挑战做缓冲。

九月二十七日,上京。

寒风瑟瑟,初雪零落。

刘豫急匆匆到了完颜昌府上。

“下官参见鲁国公。”

完颜昌挺着个大肚子,正在喝酒,络腮胡上沾满了油,他看都不看刘豫一眼,继续吃喝看美女跳肚皮舞。

刘豫在一边站了半个时辰,完颜昌尽兴后,才让人都出去,只剩下刘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