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219章

作者:画凌烟

据说这是当今赵官家反贪的其中一环。

陆宰不由得感慨,看来反贪这事,官家是认真的,比历代任何一位赵官家都认真。

“好,本官马上就过去。”

陆宰带着几个审计院的官员,很快就到了吏部左选衙门。

大宋的吏部有四选。

吏部尚书左选、吏部侍郎左选、吏部尚书右选、吏部侍郎右选。

他们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

中高级文官,归吏部尚书左选管,例如各部尚书、侍郎、郎中的任职,都必须走到吏部尚书左选这里来,再呈递到政事堂。

下层文官,归吏部侍郎左选管。

中高级武官,则归吏部尚书右选管,例如岳飞的冠军大将军,就走到吏部尚书右选,提报到枢密院或者军政院。

下层武官,则是吏部侍郎右选管,再呈递到枢密院或者军政院。

大宋朝对于文武是有严格分界的,对于中上级官员和基层官员的人事流程也分得很清楚。

例如地方知府、知州这种中级文官,就是政事堂走吏部尚书左选这条线。

士曹参军那种州府六曹,就是地方官员提报上去,走的吏部侍郎左选这条线。

等陆宰到吏部衙门的时候,吏部衙门已经空前热闹。

他大吃了一惊,没有想到居然有这么多官员要来闹辞官。

这一眼望去,有近百人了吧,把吏部衙门堵得水泄不通。

“莫尚书,陆审计来了,在后门口。”

莫俦立刻跑到后门,脸上堆满了笑容,这可是来帮他解决麻烦的。

“陆审计,来,前面请。”

此时吏部左侍郎李纯佑正在前面讲话:“诸位想要辞官的心情本官能理解!”

“但是,诸位不要忘了,我们读圣贤之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报效朝廷,辅佐君王承治天下,教化万民!”

“诸位如此轻率就要辞官,对得起陛下对诸位的信任吗?”

工部郎中朱昌卿说道:“李侍郎,吾等正是因为读圣贤之书,为天子分忧,才不得不辞官?”

“哦,你此话怎讲?”

朱昌卿说道:“当今奸臣当道,正义之士无不蒙冤受难,朝纲腐坏,天下沸腾,吾等不愿与小人为伍!”

户部主事李常素说道:“吾等不愿与小人为伍!”

他这话一下子就把其他官员也都点燃了,一个个仿佛瞬间化身成为正义使者,情绪立刻冲上头。

还有几个人差点没有吧自己感动得当场落泪。

李纯佑说道:“诸位果然高风亮节,陛下已回京,本官必就此事,呈明陛下,绝不让诸位蒙冤受难。”

枢密院兵部郎中周益说道:“请准许我们辞官!”

李纯佑感慨道:“诸位不要冲动……”

气氛正炒起来,陆宰和莫俦等人来了。

众人见莫俦来了,纷纷说道:“莫尚书,吾等是来辞官的。”

莫俦嘀咕道:“之前不是已经递交辞呈了吗,怎么写个没完了?”

众人立刻情绪激动起来:“请莫尚书请准。”

工部郎中朱昌卿又跳了出来:“莫尚书一定要批准!”

李纯佑立刻在一边说道:“不要冲动!”

李纯佑又对莫俦说:“莫尚书,这些人也是有冤无处伸,既然陛下回来了……”

“等等,李侍郎,这件事交给本官处理。”莫俦打断了李纯佑的话。

他看向朱昌卿,说道:“朱郎中,来,过来,到本官这里来。”

朱昌卿犹豫了一下,走过去。

“这位是陆宰陆审计,自今日起,提报辞呈的官员,吏部做备录,审计院会对诸位做一个辞呈审计,包括个人钱财、良田、房产、金银、古董字画,以及它们的来历。”

他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脸色都变了。

尤其是朱昌卿,刚才还正义凛然,眼下已经神色发白。

“来,朱郎中,请站到这边,陆审计,请安排人为朱郎中做审计。”

陆宰说道:“放心,审计院的人办事向来认真,一定不会审错,每一笔都会核查得清清楚楚。”

炸锅了!

彻底炸锅了!

枢密院兵部郎中周益立刻大声呵斥道:“这是对吾等不信任,这这……这是挑拨君臣关系!”

“对!吾等读圣贤之书,严于律己,怎会贪赃无法,这是对吾等不信任!这样会使朝纲崩坏!”

“诸位不要急,近些年来,贪官污吏横行,所以朝廷需要多辞呈官员做审计,这是为了防止贪官,而不是针对诸位。”

莫俦这货不愧是状元出身,脑子转得飞快:“本官自然相信诸位清正廉明,既然诸位都是清官,又何须担心审计院审计呢?”

周益还要说话:“这……”

“莫非周郎中害怕审计院审计出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莫俦最擅长的就是把问题立刻上升到道德层面。

昨晚赵宁提出辞呈审计一事,他就当场说谁不同意谁心里就有鬼。

周益立刻无话可说。

其他人也无话可说。

周益皱起眉头想了一下,说道:“我突然想起来,今日尚有诸多公务要处理,不便久留。”

其他人一看这架势,立刻都说道:“对,还有诸多公务要处理,告辞告辞。”

连朱昌卿也跑了,吏部很快门可罗雀。

这事传到赵宁耳朵里,赵宁笑了笑。

你们说辞官就辞官,你们说不辞官就不辞官?

赵宁说道:“吏部不是有名单吗,所有名单上的官员都启动审计,直接通知他们配合,不必征求他们的同意。”

“不配合者,一律视为对抗朝廷!”

第306章 秦桧的政治野望(第一更)

赵宁向来认为,道德的制高点上站满了蠢货。

真正办实事的人,整天都在想着怎么解决问题,理顺问题,重建规章流程,使局面变得更好一些。

而真正有道德的人,更多的是用道德约束自己,对他人在日常行为上予以宽仁。

即便是施以德化,也不会站在制高点去压制他人,更多的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可大宋朝这种人还真就是一窝又一窝。

说起大宋朝这些破事的形成,绝对离不开一个人。

谁?

宋太宗赵光义。

大宋朝开国初期发生了一些意外事件,武德充沛、人品沉稳的太祖皇帝突然早逝。

上位的太宗赵光义,既没有真正打过仗,也没有能拿出手的政绩,却偏偏自我感觉良好。

老赵家的飞黄腾达,是赵匡胤在柴荣那里,凭着真刀实枪,一刀刀砍出来的。

赵匡胤这人论个人武力值,恐怕中国皇帝当中,他说第二,大概率没什么人敢说第一。

一把西瓜刀从汴京城北能砍到城南的那种。

可偏偏那就是赵光义这个沾了兄长光的人上位了。

赵光义本身是个读书人,学霸,依靠着自己兄长,属于天之骄子那一类。

结果这货上位后,把开国精锐全部陪个精光,名将纷纷陨落,辽国喜大普奔,强宋从此变弱宋。

雍熙北伐之后,大宋开国初期的南征北战大战略,被迫变成“内守”。

无法舒展出去的大宋,开始内卷起来。

赵光义本人在军中本身就没什么威信,雍熙北伐亲自指挥,打得一塌糊涂后,对军人就更加害怕,于是开启了潜邸制军的昏招。

潜邸制军一直流传到北宋末年,意思就是最高武将指挥者都是皇帝的跟班,不必会打仗,真正会打仗的必须听他们的话。

例如种师道必须听童贯的话,在伐辽的时候听童公公,玩“非暴力抵抗”政策。

赵光义一系列骚操作导致了武人长期被压制,文官大规模被提拔。

大宋朝的文官臃肿,就是从赵光义雍熙北伐,开始内守造成的。

讨好文官治国,文官规模一大,机构变得臃肿,就容易相互推诿,不干活,不办事,天天打嘴炮。

打嘴炮的第一秘诀就是赶紧往道德制高点爬,动不动抛开实事、逻辑,张口就来。

早在仁宗时期,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庆历革新,就是为了整顿浮夸臃肿的官僚。

但庆历革新胎死腹中。

后来神宗的元丰改制和王安石变法,其实都想解决大宋这一顽疾。

毕竟这些人不但不干事,还拿高薪,还阻碍办事的人,还把整体风气搞坏。

最最重要的是,他们贪得无厌,兼并土地,搜刮民财。

而且这个群体,有一个特点:他们极其擅长伪装。

你要直接大裁员,很可能被有些人的伪装骗了,把愿意办事的给裁了。

崇祯在大清洗阉党的时候,就是这么被忽悠的,许多办事的被做掉。

所以,刀子得一刀刀下。

例如这一次,这些家伙不是要辞官吗?

来啊!

辞!

谁不辞谁就是狗!

中午的时候,吏部将上一次提报辞呈的官员名单送到了审计院。

开始走流程了!

为了更好的让辞呈官员配合审计工作,赵宁专门吩咐人给审计院陪了一些“武职”人员。

就是那种一巴掌可以呼死三四个文官的莽夫。

第一个就是去审工部郎中朱昌卿。

刚开始朱昌卿还反抗,被当场扣押,强行拖拽了出去,再被扣上了对抗朝廷的罪名,于是就老实了。

第一天的审计工作在傍晚的时候结束。

工部郎中朱昌卿,家中有现钱五万贯,古董字画若干,在外城有一栋房子,价值五万贯,手中尚有一千亩地。

伪造了田地归属户籍,按照十抽一交税。

那五万贯的现钱,有一大半是走私盐和茶叶得来的。

按照流程,一旦审计出问题,立刻触发司法衙门任务。

于是,一份份材料扔到了大理寺和刑部,到了秦桧手里。

八月十七日,傍晚,秦桧正在加班。

“秦尚书,您看,这是审计院刚送来的。”刑部郎中王次翁呈递上来一些文书。

秦桧头也不抬,只是问道:“关于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