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178章

作者:画凌烟

将金国有意派使臣议和的消息,传达给宗泽。

宗泽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再八百里加急传到了东京,直接送到了赵宁面前。

仅仅在两天之内,宗泽就得到了赵官家的回复:准见。

这事暗中推进得非常快,所以才有了十一月初五,金国使臣进入宋境。

其实,金国使臣进入宋境被安排得也是绝密。

但奈何来接洽的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泄露了消息,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

到了十一月初十的时候,消息已经公开传到东京,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时间,朝廷要求和的声音甚嚣尘上。

传言中,是河北、河东制置使宗泽一手推进的这次求和。

这下在京师引起了更大的波澜。

一些热血青年把宗泽骂得狗血淋头,甚至问候了宗泽祖宗十八代,骂他是汉奸、金人走狗。

甚至还编排了各种顺口溜。

直到第二日的《东京日报》刊登出来,民众才知道,原来这一次的谈判是金国主动要求,朝廷才安排了这场议和。

两日后,《河北战士日报》也刊登了这一次谈判的前因。

总算消除了一部分误会。

但仅仅只是一部分误会,毕竟在这个年代,还有大部分人不识字,他们靠的是说书先生了解实况。

而口头传达,总是容易出现偏差。

且纠正一个谣言,本身需要时间成本。

那为什么赵宁不提前通过报纸宣达出来?

这事没法提前宣达,万一宣达后,金国使臣不来东京来了呢?

岂不是打自己脸?

这反而不好收场。

所以国家大事,不到最后确认,是不会对外正式公布的。

至于现在的谣言嘛,倒也没必要非去追究到底,从古自今,谣言一直存在,没法去消除,只要不影响大局即可。

朝廷倒也没有必要事事都向民间解释清楚,毕竟没那么多精力,这件事也没有那个必要。

金国使臣锡林赫鲁在赵州一带被扣押了一段时间,被批准入境。

由专门的军队“护送”他入境。

如果没有军队护送,这货估计走不到京师,在半路就被人群殴而死。

十一月二十日,锡林赫鲁进入京畿地界。

这一路上,有无数军民都做好了弄死这家伙的准备,甚至有人就守在官道附近,吃睡都在那里,目的只有一个:弄死金国使臣。

到了十一月二十三日的时候,锡林赫鲁已经低调抵达东京。

这是他第二次来东京。

第一次是宣和四年年初。

辽国已经只剩下半壁江山,完颜阿骨打还在,辽国灭亡在即,金国派使臣向大宋示好。

明面上是示好,其实是派人前来打探大宋的实力。

锡林赫鲁第一次到东京的印象有两个:

一、繁华。

二、军备不齐,宋人不崇尚武功,喜好文辞。

那时候,金国对大宋的认识很片面,以为这个中原王朝非常强大,还不敢根据锡林赫鲁带回来的情报妄下伐宋的结论。

直到童贯率领二十万大军伐辽,被数千辽军打得全线溃败,金国才反应过来:原来锡林赫鲁说的是真的。

宣和七年,有了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两路南下伐宋,之后才有靖康一系列的事件。

锡林赫鲁进东京的时候,本来护送的人想让他和他的随从穿宋人的衣服,并且打扮成宋人的样子,他们拒绝了。

也许是护送队里有人把消息故意泄露出去,这一天,东京的老百姓群体出动。

虽说不敢攻击“护送”的军队,但各种东西已经准备好。

等金国使臣的车队一出现,各种叫骂声响起来了,稀泥巴、小石子就往金国使臣的车队上砸。

连护送的军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东京城内的衙差们本来是来维护治安的,结果也都在旁边看起热闹来。

这事汇报给赵宁后,赵宁只是说道:“民众心中有怨恨,需要发泄,这事就不要强压了。”

不过,锡林赫鲁却不在那马车上,而是走小路,到了皇宫。

客观来说,赵宁还是想跟金国谈谈的,议不议和反倒是次要,这样可以更多可能了解到目前的金国。

十一月二十四日,锡林赫鲁见到的不是赵官家,而是大司农陈东、国子监祭酒杨时等人,还有陈东的一些追随者。

陈东的级别,名义上和尚书可以平级,但最多也只是算一个侍郎,副部长级别。

杨时看起来像是教育部部长,但其实在大宋,国子监祭酒只能算厅级。

锡林赫鲁以为自己来后,大宋会立刻安排亲王接待,第二天就可以见到赵官家。

没想到第二天连个尚书都没有见到。

陈东、杨时等人,是靖康元年闹得最凶的一批主战派。

靖康元年初,赵宁还没有穿越过来,挑动太学生集体跑到皇宫前要求皇帝坚决主战、杀六贼的,就是他们。

这群人见到金国使臣后,是什么反应?

也没别的反应,就是见到后,就把锡林赫鲁围起来,轮番上阵地骂,喷了锡林赫鲁一脸的口水。

骂得锡林赫鲁直跳脚。

谈判?

议和?

大司农、国子监能代表大宋跟金国议和?

那是不可能的,喷完后,高俅就跑出来当和事佬了:这一切都是误会,误会,走,金使,咱去蹴鞠。

去蹴鞠……

也不知道为什么,高俅的人衣服里动不动掉下来奇怪的东西。

例如掉下来一把锤子。

“大家不要误会,我是一名工匠,我经常要用到锤子。”

例如掉下来一把刀。

“大家不要误会,我这把刀是用来削苹果的,我本人喜欢吃苹果。”

例如掉下来一坨已经干枯的……

“大家不要误会,我本人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农民,我这一坨……是用来施肥的。”

第247章 怼完金国怼西夏?(第二更)

金国使臣们在东京渡过了难忘的几天,直到十一月二十七日,才见到了执政蔡懋。

锡林赫鲁说道:“我要见你们的皇帝。”

蔡懋笑道:“使者,天子国事繁忙,恐怕无暇见你,有什么话,对本官说吧。”

“我代表了大金国皇帝陛下,前来与贵国和谈,岂有不见之理!”锡林赫鲁大声怒斥道。

蔡懋一脸无可奈何说道:“是你们自己愿意来的,皇帝陛下又没说一定要见你们。”

这下气得锡林赫鲁简直暴跳如雷,自己在东京待了几天,被恐吓了几天,现在却得知没办法见到宋国皇帝。

“本使是来谈议和的!你们难道不想议和!”锡林赫鲁瞪大眼睛,那样子仿佛要把蔡懋给瞪死。

蔡懋摸了摸头,做沉思状,想了想,说道:“本官暂时没有听皇帝陛下说要议和。”

“岂有此理!”锡林赫鲁本来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准备在大宋朝堂上好好嚣张一把,好好怼怼宋朝君臣。

结果自己一路南下,差点被打死,来东京又吃了几天憋,最后居然还见不到宋国皇帝。

锡林赫鲁抓狂道:“你们不怕我大金天兵再次南下?”

蔡懋一脸地无所谓道:“你们不是刚南下了吗?”

“你!”锡林赫鲁指着蔡懋,“你们这是对大金的侮辱!本使回去后,必如实转告大金皇帝陛下,你们等着我大金天兵南下,灭你们国吧!”

说完,锡林赫鲁便走了出去。

蔡懋在后面提醒道:“不要乱走,小心被打死。”

金国使者,在大宋待了几日,便悻悻然离去。

回去的路上,自然也是被“护送”北上的。

河北的军民倒是没想到这么快金国使者就撤了,以至于金国使者出境后,都没有意识到。

直到十二月的时候,朝廷的报纸发布出来和金国谈判的结果。

谈判的结果很简单:金国蛮横无礼,强迫大宋赔款割地,赵官家没答应。

这样言简意赅,民间理解起来一目了然。

赵宁不愿意见金国使者的原因也很简单。

他知道金国使者是来恶心他的,根本谈不出什么实际结果,所以根本没必要见。

但他又忽悠金使来东京,其实是想确定金使提出来的条件,或者看看完颜吴乞买的国书。

完颜吴乞买的国书,他收到了,国书里提的要求,他都看完了。

金国确实想议和,提出要开边贸,要大宋称臣,要给岁币,还要大宋嫁公主过去。

这些都是极其有用的信息。

例如开边贸,必然牵涉到贸易战和货币战争,这是正史上宋金除军事战争以外,时刻都在上演的。

高俅不解地问道:“官家,为何不杀掉金使?”

赵宁说道:“如今金国朝堂主和派上位,若是杀掉金使,必然使主和派在金国颜面扫地,主战派抬头,这对我们不利。”

高太尉听得一愣一愣的,觉得这些道理,从赵官家这里说出来,还真是言简意赅,难怪要派人一路“护送”金使出境。

“那为何官家不见金使?”

“见他们有何用?”赵宁笑了笑,“朕要告诉金人,朕不在乎他们的议和,他们想要打,朕随时奉陪,他们想要打到什么时候就打到什么时候。”

高俅心头一震,连忙趁机拍马屁:“陛下圣明,臣对陛下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

其实赵宁这番做派,却并不只是做给金人看的,而是给大宋内部自己人看的。

对内,要不断宣扬主战,宣扬危机,凝聚四方,但对外,隐秘的手段可以灵活一些: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赵宁又说道:“你放心,金国还会派使臣过来的。”

十二月初十,锡林赫鲁回到燕京,气愤地汇报了出使大宋的过程。

完颜宗望听完后,大笑起来。

锡林赫鲁疑惑道:“殿下,何故而笑?”

完颜宗望说道:“赵官家不是不愿意谈,是认为我们不想谈。”

“我们已经派了使者到大宋,怎么不想谈了?”

完颜宗望也不与他多说,只是说道:“你回上京,如实禀报便是。”

“是!”

锡林赫鲁匆匆离去,刘彦宗说道:“看来这位赵官家真不是省油的灯,王道之术和霸道之术都用得炉火纯青。”

完颜宗望点了点头,他也没想到赵官家居然连使者的面都不见。

现在看来,赵官家根本不在乎议不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