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第565章

作者:江南说书人

甚至直至今日,大明的捕鲸船依然活跃在南太平洋的磷虾群落之间。

但毫无疑问,大明加速科技发展,对鲸鱼和其他海洋哺乳类有大大的功劳。

只可惜此时的森下却不觉得这些北大西洋座头鲸有任何可爱之处。

他甚至认为户部渔业司的捕鲸限额政策实在是多此一举。

这种麻烦的生物就该杀掉吃肉。

因为一群不知死活的座头鲸正在不停撞击他所在的新型高速护卫舰“尔康”号。

森下不太清楚尔康是哪路神仙,不过能和赵光义级、李景隆级并称为海军三大高速快舰,这个“尔康”想必也有过人之处。

甚至尔康级高速护卫舰的巡航里程还是三种快舰里面最高的。

尔康级护卫舰原本的设计初衷是为了针对英法商船进行无限制海战。

海军总部原本的计划是期望能够实现可实战潜水艇的开发。

但很显然,潜水艇这种东西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还是太过梦幻了,经历几轮失败之后,海军方面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求一款能以速度见长的水面舰艇。

尔康级轻型护卫舰总重量约800吨,巡航速度16节,最高速度22节。

虽然它有限的火力无法洞穿英国人那些前前无畏舰的装甲,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所有商船的噩梦。

今天森下亲自指挥这艘小船当然不是来袭击商船的。

也不是和座头鲸群角力的。

根据“云南”号航空母舰舰载侦察机的发现,以及前期白色猎犬的情报,大明大西洋舰队终于找到了英国人在北大西洋上露出的破绽。

相比陆军对英国人摧枯拉朽的碾压,大明海军与英国皇家海军的较量不得不说是比较艰难的。

作为一个传统海权国家,英国海军的素质很不错,而且他们具备较强的仿造能力。

造坦克的话,英国工程师或许没有办法生产合格的柴油发动机和拖拉机底盘。

但生产军舰,英国人只要牺牲一些载重,增大锅炉体积,就能仿制一些大明战舰。

目前英国人的战舰已经搞出了高干舷,距离前无畏舰已经只差临门一脚了。

要不是大明本身军舰制造就相对拉胯,还在用原始的火炮布局,英国人可能都要抄作业直接搞出双联装线膛主炮了。

只可惜,他们终究还是点歪了技能。

很长一段时间,英国人和法国人认为大明元是依靠铝来锚定的。

为了打击大明的国本,他们加大了对铝电解技术研发的投入。

而且因为大明证明了铝的工业化生产是可行的,所以进一步刺激了欧洲商业资本的积极性。

这就导致了,在这个时空,欧洲的铝制品工业严重早熟。

以至于让军事部门看到了将铝用于武器生产的可行性。

早在五年前,英国政府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开展野心勃勃的“曼彻斯特计划”。

这一计划说白了,就是铝制武器研发工程。

之前在君士坦丁堡表演空降叉烧的R-1型航空飞艇就是这一工程的产物。

但是极少有人知道,英国海军部真正的杀手锏是“盎格鲁”级高速战列舰。

“盎格鲁”级战列舰一共建造了三艘,分别是“盎格鲁”号、“朱特”号、“撒克逊”号。

作为一个没有自己历史文献的蛮族,盎格鲁—撒克逊人1000年以前的历史都靠侧面描述与神话故事。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主要源头是来自日德兰半岛的盎格鲁人和朱特人,以及来自下萨克森州的撒克逊人。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我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你们”的存在。

大明依靠西方强盗作为“你们”,凝聚了囊括华夏、朝、倭、越、殷等诸夏民族的“我们”。

英国人当然也在利用大明作为“你们”,来凝聚属于他们的“我们”。

只可惜,毫无包容性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根本没有办法扩大“我们”的概念,连近在咫尺的爱尔兰、苏格兰都搞不定,遑论其他。

理论上,诸夏—印欧,华夏—日耳曼诸族,汉族—盎撒,这些才是较为妥帖的对应关系。

可大明这边都建成诸夏命运共同体了,英国人弄了半天还在盎撒窝里转悠。

在以黑化达尔文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的反复鼓吹之下,英国政府才勉强将北美十三州、澳大利亚、南非等地的英裔难民识别为本国公民。

所以他们的新型战舰为了壮壮声威,用了盎撒三个祖源作为名字,其实仔细一看就是一群老乡,放在华夏都出不了省。

虽说名字小家子气了一些,但大量使用铝材以减轻自重的盎格鲁级铝甲舰确实性能优异。

它们的设计排水量为9800~10050吨,满载排水量为10500吨左右。

主尺度水线长115.8米,全长125米,舰宽22.9米;平均吃水8.4米,最大吃水8.84-9.1米。

每舰编有舰员700人左右,最大的旗舰盎格鲁号有720人。

与此同时,它们还拥有8500马力的强大动力,续航速度达到13节,最高速度超过17节。

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神州号的14节,可以说在万吨级战列舰中首屈一指了。

英国人相信,这样的秘密武器绝对能够让皇家海军重新掌控北大西洋海域的主导权。

而今天,正是这三艘磨砺了整整五年,耗费英国政府无数人力物力,甚至让首先不得不深陷铸币丑闻的护国神舰首航的日子。

在朴茨茅斯军港上,维多利亚女皇虽未亲至,但是皇储爱德华,首相丘吉尔,新任财政大臣阿礼国等要员悉数登场。

第847章 三连击

朴茨茅斯军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侍者早就布置好了地毯和长桌,长桌上放着美酒与美食。

在压抑的战争中,贵族们已经太久没有进行一场像样的聚会了。

不过这时候还不是享用食物,彼此调情的时候。

皇家军乐团正在奏响嘹亮的《愿上帝保佑女王》,帝国的米字旗冉冉升空,飘扬在海天之间。

大英帝国王储,威尔士亲王,维多利亚陛下仅存的二位王子之一,爱德华王子登上高台。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从口袋里面掏出了冗长的演讲稿,开始阿巴阿巴地折磨心不在焉的听众们。

众所周知,女王陛下并不喜欢这个大儿子。

爱德华王子不仅仅痴肥体胖,笨嘴拙舌,沉迷女色,道德低下,同时智商也很成问题。

相比勇猛精进,但是已经化身冰冻叉烧的阿尔弗雷德王子,以及外貌酷似亡夫,但是已经被明国人控制的亚瑟王子,在女王眼中爱德华王子就是三十多年前的一个错误。

实际上,维多利亚拒绝出席这么重要的军舰首航仪式,其原因当然不是官方申明中所谓的“女王身体健康原因”。

而是因为她不想见到自己这个又蠢又笨,而且总是惹是生非的儿子。

前段时间,爱德华王子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46岁的老处女艾格尼斯小姐,对她产生了炙热的感情。

按照爱德华王子本人的说法,“当爬上她的床笫时,我每一根神经都充满了兴奋。”

这种癖好做了也就做了,公开的话,当然有损皇家体面。

这令维多利亚非常生气,准备惩罚不争气的儿子。

谁知道她还没有想好该怎样处罚逆子,伦敦的查理爵士又向法院提起离婚起诉。

他当庭指证自己的妻子哈丽亚特·莫当女士与若干男人私通,其中就有爱德华王储。

查理爵士是一个很有能量的人,交友十分广阔。

最糟糕的是,哈丽亚特·莫当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居然真的良心发现,向法庭忏悔自己犯下的过错。

在这个年代,破坏他人婚姻是一种犯罪,虽然很少有人较真,但查理爵士偏偏是一个较真的人。

这让维多利亚不得不暗中布置,让法庭宣判哈丽亚特·莫当精神失常,并将她送去了精神病院。

本以为这下逆子能够消停一阵,维多利亚没想到自己又遭到了第三轮暴击。

艾利福斯特勋爵的妻子向丈夫提出离婚,并且声称自己要与布兰特福德侯爵私奔。

艾利福斯特勋爵是爱德华王储的随从,也就是马仔。

马仔被戴了绿帽子,自然想请老大出头。

于是艾利福斯特勋爵请求爱德华王储出面为自己主持公道。

但是爱德华王储表示,公道什么的,本王是不懂的。

可X道,本王非常在行。

他非常理直气壮的告知小弟,你的老婆很不错,但是我不能帮你。

因为我和你老婆之间的感情要比和你的更加深入。

艾利福斯特勋爵闻言差点没气晕。

最后,也是维多利亚出面摆平了闹事的艾利福斯特勋爵,维护了王室的尊严。

一番三连之下,维多利亚对于儿子已经厌烦透顶,根本不想出现在他身边一里之内。

可以说,如果三十多年前与丈夫的那三分钟时间是用来做一块叉烧的话,维多利亚女王将会感到非常欣慰。

然而现实就是,爱德华确实是帝国的王储。

曾经一度,维多利亚也不是没有生出过废长立幼的念头,只不过王位继承这种事也不是她一个人能说的算的。

而现在,留给维多利亚的王子也不多了。

除了这个废物爱德华王子以外,另外一个小儿子利奥波德王子是一名重度血友病患者,根本不可能染指王位。

这样的情形下,维多利亚也不得不让爱德华王子更多参与政务,提升他的政治威望,这次的演讲也是安排之一。

只是很可惜,爱德华做得并不好。

他虽然只有36岁,但演讲水平比起80岁的美稀宗还拉胯。

而且不是单纯的口吃,而是能力上的缺陷。

爱德华艰难地将枢密院准备的演讲稿念完,台下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被掌声从瞌睡中惊醒,阿礼桧在短暂的迷茫后,跟着拍了两下手掌。

恍惚间,阿礼桧觉得眼下的情景似曾相识。

同样的张灯结彩,同样的群宾齐至,同样的气氛热烈。

像这样的贵族宴会,他已经经历过三次了。

第一次是在清帝国的古老都城,参加慈禧皇太后的生日寿宴。

第二次是在俄罗斯帝国刚刚获取的君士坦丁堡,参加亚历山大二世的加冕典礼。

第三次是在印度的加尔各答郊外,参加印度总督举办的女皇加冕纪念仪式。

而如今,在大英帝国的朴茨茅斯,他正第四次盛装出席最高规格的典礼。

虽说四场盛会,四种文明,风格迥异,但是阿礼桧很清楚,它们都将有一个共同点……

“财务大臣阁下,你觉得本王的演讲怎么样?是不是激发了皇家海军昂扬的斗志?”

看着刚刚下台,就迫不及待询问的爱德华王子,阿礼桧点点头:“王子殿下,您演讲的水平,比起您已故的姐夫强多了!”

阿礼桧口中的“姐夫”,指的是爱德华长姐的丈夫,也就是原德意志帝国的皇储腓特烈三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位姐夫都是爱德华王子的阴影,也就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再如何优秀又有什么用呢?

还不是腓特烈坐敞篷车,当场心花怒放了吗?

说自己超越了腓特烈,听到最近的政坛新星居然是如此高看自己的,爱德华王子非常高兴。

爱德华想到,自己的母亲已经57岁,转眼就要60了。

自古以来,能活到60岁的君主又有几人?

自己在40岁之前登基的机会恐怕很大。

也许可能大概,自己应该要拉拢一些心腹,为登基做准备了。

七年前股灾造成的影响还没有过去,爱德华深陷债务危机。

所以他还是觉得,通过感情拉拢人才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