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第474章

作者:江南说书人

只可惜,两年过去,这只明火机早就没有油了。

而且稀薄的空气,导致点火这件事也变得困难起来。

虽然已经想尽办法避免日晒了。

但在高原上磨蹭了两年之后,杏贞还是不可避免地黑了,瘦了。

如果朱富贵在这里,一定会发现,当年珠圆玉润,多少有几分姿色的杏贞,正在飞快地朝着他印象中的那个,存在在各种教科书和历史照片中的那个“慈禧”的形象。

说实在的,有点哈人。

所以邢博士其实也不能排除,是因为每天晚上越来越加大的剂量而亡的。

高原反应只是一个辅因。

就在德川庆喜胡思乱想的时候,前面忽然有一队骑着矮脚马的斥候飞奔而来。

他们身上的乞丐装,在风中摇摆。

在高原之上,德川庆喜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这么有精神的小子了。

只见他们脸上带着不可抑制的狂喜,大喊道:“管领大人,管领大人,前方有牧民说,再翻过一个山口,有一座大湖,叫做措木昂拉仁波,便是舆图上的班公湖,沿着班公湖向西,便是拉达克土邦,此乃藏地最西之所在,乃是华夏故地,再往西和南,便是天竺所在的西贺牛州了!”

第698章 山口

静谧的班公湖是祖国西南边陲最美丽的明珠。

它在藏语中的名字,是“美丽的长脖子天鹅”。

这生动形象地比喻了班公湖的形状。

修长的湖水犹如天鹅之颈,优雅而美丽。

班公湖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因为湖水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中间仅有细长的水道连接,所以两端的湖水盐度相差很大。

隶属于某东方大国的,是东段充满生机的低盐度湖,约占全湖的2/3。

而隶属于某世界大国的,是西段较为死寂的高盐度湖,约占全湖的1/3。

在后世,这里是敬爱的子弟兵与狡猾多诈,且没有诚信的印军对峙的最前沿。

围绕着这座高原明珠,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然而,在德武十二年,西元1874年初春,衣衫褴褛的鞑宋大军路过这里的时候,根本看不到任何一个吃咖喱的人!

这里,本就是属于汉藏民族的传统疆域。

理论上,这里是吐蕃的一部分,就是清朝的直属领地,连藩属都算不上。

但实际上,自从莫卧儿帝国成立,信奉藏传佛教的拉达克土邦便一直遭到来自于北方、西方和南方的巨大压力,时常在中华和莫卧儿之间左右横跳。

不过本质上来说,如同当年清俄在尼布楚地区争锋一样,当地民族基于最朴素的敌我判断,在文化和人种属性上,是愿意与清政府合作对抗一看就是外来者的沙俄的。

只不过,清政府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根本起不到东方民族主心骨的重任,被各个列强一锤再锤,最终让小小的倭岛,生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野心,落得一地鸡毛。

而在拉达克地区也是如此。

1819年,印度锡克族土邦查谟王国入侵达拉克。

拉达克民众虽然组织兵力对抗,多次起义,但都以失败告终。

当时拉达克曾派人到拉萨,请求西藏和清朝中央政府派兵援助,但驻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却拒之弗纳。

1846年夏天,在没有满清代表参加的情况下,英国单方面划定了伪查谟—克什米尔土邦的东界,拉达克也随之被吞并。

这一次,鞑宋大军越过班公湖,面对的第一个敌人,正是这个由英国人扶持并册封的土邦,查谟王国。

当庞大的鞑宋军民进入拉达克时,他们早就衣衫褴褛,形如乞丐,饿得眼冒绿光了。

明靓宗的内帑虽然是深不见底的,但班公湖这种艰苦卓绝之地,靓宗老大哥是真的鞭长莫及了。

在后世那场局部战争中,稚嫩的新中国以举国之力才能保障西南边陲的战士们的补给供给,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想要做到这一点无疑是痴人说梦。

因此,在雪域高原盘桓两年有余的鞑宋大军,军中方便面之类的,已经消耗殆尽。

仅剩下的少量压缩饼干,也是高层军官和贵族才能享用的东西了。

反倒是子弹之类的军用物资还剩下了不少。

只要有枪有子弹,粮食还会缺吗?

但现在还不是他们露出獠牙烧杀抢掠的时候。

拉达克当地的牧民能有多少油水?

这毕竟只是一个面积不到1T。人口不到10万的小地方。

而且北有喀喇昆仑山脉、南有喜玛拉雅山脉,西南则是克什米尔山谷,全境居世界屋脊之上,粮食产量更是低得惊人。

在拉达克首府列城,藏民首领战战兢兢地杀羊宰牛,让这些远道而来的“王师”吃顿好的。

被印度人统治了半个多世纪的达拉克牧民,终于等到了日盼夜盼的“王师”。

只是这些“王师”未免也太多了一点。

而且拖家带口,老幼妇孺全部带过来了是怎么一回事?

小小的拉达克,就算是把牛羊都杀了,也供养不起这么多带清老爷啊!

不过很快,拉达克人就发现,自己不用担心自己的牲畜了。

因为他喵地,他们很快就被鞑宋大军裹挟,连人带牲畜全部打包带走了。

由德川庆喜亲自动手,鞑宋将一面保存妥帖的日月旗帜挂在了列城宫殿的屋顶上,并将大明慈父朱富贵的巨幅照片也让人挂了起来。

“此地是大明的领土,尔等都受大明天朝之庇佑。”

德川庆喜举着大喇叭,让人翻译喊话道,“不过尔等久受毛人欺凌,怎可如此作罢?如今本特使上代表大明天子,下代表索特那征夷大将军,在此带领尔等,杀过大山去,讨伐毛人,亲手抢回属于自己的牛羊牲畜,至于此地,日后自有大明天兵前来接收,尔等勿要担忧!带走!”

就这样,大约六万达拉克牧民也在鞑宋的明呲花和刺刀之下,赶着牲畜尾随大军继续向西。

有了这些当地人的协助,也因为看到了希望,这一次鞑宋行动地很快。

大约两周后,开伯尔山口便遥遥在望了。

开伯尔山口是“杀死印度人”山脉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山口。

印度次大陆实际上是一个极其封闭,易守难攻之地。

相比华夏与北方游牧民族漫长的边境线,处处都是烽烟,处处都是战场不同。

印度次大陆北方、西北方都有着高山峻岭作为天然屏障,而西南和东南全都是大海,外敌想要入侵印度,唯一的突破口便是这个最窄处不超过600米的开伯尔山口了。

(如图)

上古时期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二千三百多年前亚历山大帝国入侵印度,几百年前莫卧儿入侵印度,以及其他诸如贵霜帝国,伽色尼王国,恺加王朝,杜兰尼王朝,统统都是从开伯尔山口一路南下入侵印度的。

可以说,除了英国人是从海上来的,数千年来,我大印度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被来自这个山口的敌人反复蹂躏,轮流统治。

若是中华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在此,哪怕就是大宋本宋在这里,不也得倾国之力在这个山口修满要塞和城墙,堵上这个口子啊?

但三哥的脑回路就是这么惊奇。

我就是不修。

我就是玩儿。

你敢来征服,我就敢投降!

第699章 东京湾

这一次,鞑宋沿着雅利安人、波斯人、希腊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等,一众三哥野爹的足迹,再一次轻而易举地翻越了这座世界级天险。

宽阔富饶的恒河平原与印度河平原,已经遥遥在望了。

当然,比起前辈们,这一次鞑宋遇到的对手要难啃许多。

因为这个查谟王国是由英国人武装起来的锡克王国。

锡克人,也就是红头阿三,算是阿三中武德最充沛的一支了。(如图。)

也正是因为他们武德相对充沛,所以英国组建的印度师中锡克人的比例相当之高。

但本身,锡克人数量很少,仅仅只占印度人口的2%,也就是只有800万人。

如今英国面临欧陆、北美和远东的巨大压力,组建的印度师已经有180多个师,近两百多万人。

这些师团中的精锐,很多都被调往了中亚、马来、缅甸、欧洲,甚至是北美。

而那些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充当治安警察都勉为其难的印度师则留在了印度本土。

因为根据英国人的判断,朱富贵如果打算入侵印度,必然要先取马来和缅甸。

因为朱明最大的制胜法宝便是坦克和汽车。

朱明不大可能自断一臂,舍近求远,翻越雪域高原和帕米尔山结,从印度西北打进来。

那些地方根本不可能修建公路,机械化部队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

因此,大量的锡克人被英镑吸引,加入到英国军队前往印度以外作战驻防。

这导致了他们的老巢相对空虚。

况且,锡克人武德充沛是相对于南亚其他民族来说的。

而鞑宋拉胯至极是相对于东亚民族本应该达到的高度来说的。

如果锡克人真是武德那么充沛,后世也不会有战斗英雄发出“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愤怒之声了。

鞑宋军民对于和英国人正面冲突,是心里一点地都没有。

但去欺负印度人,那可就是重操旧业了。

看着毫不设防,空空荡荡的开伯尔山口,以及缓缓通过的鞑宋乞丐大军,德川庆喜骑在矮脚藏马上面,从腰间取出一把明军制式军刀,军刀一挥,大喊道:“入关!”

接着,来自北方的马蹄声和车轱辘声,再一次惊醒了这片古老而肥沃的土地。

……

朱富贵得知鞑宋大军居然真的活着翻过了雪域高原,并且如同蝗虫入境,横扫了印度北部多个城镇的时候,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后了。

放下手中的《泰晤士报》和锦衣卫缇骑的密报,朱富贵不得不感慨,英国记者还是跑得快啊!

他们的消息几乎和锦衣卫的密折是同时抵达御前的。

不过这也主要是因为朱富贵现在并不在凤都,没有跨太平洋电缆的保障。

无线电有时候终归不如有线电报来的可靠。

此时,朱富贵的位置是在北部湾,或者说是越南人口中东京湾之上。

朱富贵的两艘座舰定远号、镇远号,外加神州战区的数艘主力战舰,这样的强大火力,放在大西洋上或许什么都不是,但在这个“东京湾”里,想横着走,就横着走,想竖着走,就竖着走。

东京城,如今正在大明的坚船利炮之下,瑟瑟发抖。

而在东京以北150公里处的保胜地区(即如今的越南老街),大明皇家陆军二十五个师的兵力,以及刚刚归附大明的黑旗军已经枕戈以待。

黑旗军是太平天国末期,活跃在两广边境地区的农民武装,首领是刘永福。

历史上,随着太平军的失败,黑旗军也被迫遁入越南,并帮助越南抵抗法国侵略。

后在中法战争中被清廷诏安,与老将冯子材一道在镇南关重创法军,并导致法国内阁茹费理倒台。

而这支英勇的部队,最终被顾虑重重的清廷下令解散。

后来在甲午战争中又不得不重新组建,最终全军在台湾殉国。

而这一世,黑旗军的命运当然大有不同。

大约在德武四年,左李相继自立,各地汉族地主武装纷纷改弦易帜,唯有两广总督是旗人瑞麟。

他依然效忠清廷,对刘永福部队坚持清剿。

但瑞麟的力量终归有限,因此黑旗军虽然依旧活跃在两广边境,但并没有深入越南,帮助越南抵抗法国人。

而且,两广总督瑞麟的全名是叶赫那拉·瑞麟。

现在已经改名叫做赵瑞麟,跟着赵杏贞翻越高原去抓毛人去了。

因此,两广战局大明几乎是传檄而定的。

黑旗军也立刻向大明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