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选择文化胜利 第264章

作者:江南说书人

你那首《游白宫》老夫又不是没有拜读过!

和你比,乾隆爷那就是李白在世,杜甫重生啊!

当然,这些话李鸿章也只敢和几个心腹吐槽吐槽。

然而即便如此,三天后依然上了朱富贵的小笔记本。

如果说李鸿章了解大明纯属盲人摸象、管中窥豹,那朱富贵了解李中堂,那就是史料加密探,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的渗透研究。

甚至可以不夸张的说,朱富贵比李鸿章还了解李鸿章。

毕竟朱富贵连他60岁的体检报告都有,早就准备好了一整套杀猪套餐。

……

毕竟是十九世纪中晚期了,李鸿章作为汉臣,眼光距离当年徐光启他们就算有些差距,但也足以用思潮影响力弥补。

李鸿章并不反对中国人学习西洋之器,否则当年他也不会组织留学生赴美了。

只不过术业有专攻。

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在他看来西洋之器不过是治于人者所要学的。

而真正的君子,或者说是治人者,要学的还得是圣人学问。

要不然,就算西洋学问学得登峰造极,甚至令西洋人都甘拜下风,顶礼膜拜,最多……

也不过又是个邢博士罢了!

邢博士是大才,是奇才没错,但与他接触那么久,李鸿章多多少少还是觉得此人怕不是个书呆子,似乎除了泰西学问,什么都不会。

干啥啥不行,票娼第一名!

若是这世上人人都成了邢九六,怕也不是什么好事啊!

李鸿章也曾对于留美学生抱有过很大的希望。

结果出去三百多个学生,居然没有一个回国,而带头大哥居然是自己儿子,老李他还能说啥?

虽然不是像曾国藩那样极端的儒教卫道士,但李鸿章也是一步一步从科举出身的,货真价实的读书人。

他同样认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认为四书五经和圣人教导,乃是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不二良方。

只有依靠士绅,依靠读书人,这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而大明的种种倒行逆施,虐待读书人,让他们下地种田,上矿劳动的行为,比当年的蒙元犹有过之。

蒙元也只不过排了个“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的等级,还停了科举,不给读书人做官,最终失了天下。

这朱明不但不开科举,不给读书人做官,居然还在肉体上虐待读书人,实在是骇人听闻!

难怪据说仰慕大明的士子浮海前往美洲,大失所望回来者,十之八九。

可笑那朱富贵,不知人和胜于天时地利,竟然将这些宝贵的青年才俊往外推!

马上能得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

作为淮军的统帅,大清的中堂,李鸿章当然可以重西学之用而不重中学之体,可他如今可是志在问鼎九五的唐国公!

我李某人坐拥江淮之地,广邀天下大才,到时候众正盈朝,人才济济,问鼎天下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啊!

大明必将崩溃,李唐或成最大赢家!

这朱明辛辛苦苦征洋灭虏,最后便宜的,是我李唐哒!

笃信大明崩溃论,梦想着有朝一日坐收渔利,继承大明遗产,

这便是李鸿章欣然接受大明册封,成为大明唐国公的真实原因。

第398章 与众不同的用途

说句实话,朱富贵并不太喜欢中学西学之说,就好像他并不喜欢中医西医之说一样。

后世,谈及中医,绝对是一个割席断交的话题。

网络上中医粉和中医黑二极管闪烁个不停。

然而本质上,中西医之争的基础本就是谬误的。

与其说是中西医之争,不如说是古典中华医学和现代医学的比较。

两者能够一定程度上的有来有回,足以证明古典中华医学的优秀了。

但想要证明古典中华医学完胜现代医学,那无疑是痴人说梦。

而将爱国主义绑架在这场不公平的较量上面,以现代科学技术和仪器设备来碾压一门古典医学,从而洋洋得意,指责中华文明者,就更是又蠢又坏了。

真要比较,也该是拿放血灌肠鸦片水银的古典欧洲医学来比较一番。

总之,如今的大明就没有什么中医西医,中学西学一说。

就算有,那也都是朱富贵科学宇宙的一部分而已。

在朱富贵看来,中华文明是一个早熟的文明,正是因为他过于早熟,也在客观上存在一些枷锁和缺陷。

正如中医过分早熟,过早得认识到手术风险、敬畏生命,导致在外科一途裹足不前。

在社会发展中也正是如此。

直至后世,西方依然没有真正摆脱封建的束缚,走出城邦的狭小视野。

所谓联邦制,不过就是封建城邦制的孑遗罢了。

只有在学习吸收了东方的文官制度,或者官僚制度之后,他们才有了治理大型国家的能力。

而中华,自祖龙之后,六王毕,四海一,事实上早世界两千年就已经结束了封建时代,进入了大一统的帝国时代。

这也是为什么说,龙象之争也是个伪命题。

印度不是改开迟了中国十几年,而是迟了中国2000年。

但这份底蕴也并不总是能转化为力量的,它也很可能变成沉重的枷锁,裹挟着这个古老的文明一头扎进王朝更迭的循环之中。

朱富贵自认为不是什么伟人,能够找到巧妙的办法破解这一困局。

但比起中国历史上每一位面对这份试卷的做题者,朱富贵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那就是他拥有美利坚这块巨大的白地。

原本历史上,这是上天赐给欧罗巴人的礼物,也是他们明明那么平凡却又如此自信的根本源泉。

而如今,朱富贵同样拥有之。

这是朱富贵尝试彻底革新中华,一扫老大帝国腐朽气息的底气。

北美将是中华本土的透析机和人工肾。

大明将中华本土的优秀种子提取出来,加以过滤,放在美洲扩增和优化,然后再回注回中华本土的身体之中。

不过吧,众所周知,进行体外透析,用人工膜代替肾透膜进行血液净化,最终还是会产生杂质的。

而那些杂质,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尿。

有了尿,自然需要挂个尿袋进行储存……

这尿袋必须结实耐用,性能优良,否则一旦漏尿或者干脆爆炸,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没错,李鸿章李中堂,就是朱富贵千挑万选相中的那个最优质的尿袋。

李中堂留给我大清糊窗户纸太屈才了。

给我大明当个尿袋实属大大的合适!

这位两千年旧时代王朝终焉中旧式官僚的集大成者,必然可以为大明守护好最好的地主老财和反动文人,然后打包送去爪哇岛、婆罗洲的。

……

总而言之,朱富贵对于李中堂是相当重视的。

册封李鸿章为唐国公,册封左宗棠为汉国公,两份可都是正儿八经的激光彩打圣旨,而不是2块钱五十张的墨印委任状。

这足可见我大明天子的赤诚之心,拳拳之意。

当然,比起李中堂,朱富贵对于左宗棠左公的心是真的赤忱的。

虽然据说左宗棠脾气很臭,但朱富贵是真心欢迎他来大明出仕的。

只可惜,双方并不能达成一致。

大明目前并不设丞相,而是和前明建国初时一样,以六部尚书为文臣顶峰。

不过世殊时异,如今吏部尚书算不上是什么天官,六部的权柄各有千秋,并无高下之别。

甚至原本一般的兵部还隐隐位列第一。

左宗棠提出的条件便是出任兵部尚书一职。

这被朱富贵拒绝了。

毕竟左公再是如何天纵之才,那也是与大明体系格格不入的。

他腹中的文韬武略,在大明极有可能并无土壤。

朱富贵愿意提供给他学习的机会,让他一边从军,一边参加陆军大学堂的学习。

但左宗棠认为这是大明对他的侮辱。

他就是这样一个自傲、倔强的人。

朱富贵也无可奈何。

至于李鸿章,朱富贵就从来没有想过吸收进大明的公务员体系了。

毕竟这货黑历史太多了。

历史上,李鸿章的江南造船厂是我国第一艘近代化的造船厂。

可在老李带头的任人唯亲、上下其手、中饱私囊之下,江南造船厂建成十五年,愣是一艘船没造出来。

无奈之下,老李退而求其次,将之改为修理厂。

可结果这间衙门船厂居然连修船的事情都给办砸了。

与之相比,左宗棠主办的福州船政局,仅仅用了数年时间,就自主研发出了千吨级铁甲运输舰“万年青号”,十年中更是生产大小船只24艘。

更不要说,左宗棠抬棺入疆,而李鸿章收着日俄的回扣在谈判桌上为我大清“据理力争”了。

足可见,除了为官做人,左宗棠和裱糊匠之间的差距比许多人认知的还要大不少。

不过朱富贵倒也不能确定,李鸿章会不会和历史上一样拉胯。

毕竟按照经验,明清之间转换阵营能力是会自动提升80%的。

而且朱富贵暂时对直接治理江南这样盘根错节的人口稠密区没有兴趣,所以给了唐国公府极大的自治权。

约等于贴牌工厂。

给人打工和自己当老板,心态和屁股肯定是不同的。

想来这一世,李中堂,哦不,李爵爷应该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做好尿袋吧……

第399章 大明的银子你把握不住

李鸿章易旗大明,除了些许冥顽不灵的遗老遗少哭天喊地外,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这一方面是因为太平天国之后满清朝廷对于南方的控制力大大减弱。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鸿章在第一时间就利用电报和安民告示做出唐国公府爱民惜力的姿态,表示将继续保持之前种种与地方士绅的妥协政策。

做个类比的话,此时的淮军军政府有些类似三国时入蜀的季汉和入吴的孙家。

甚至还远不如季汉和孙吴,李鸿章必须要通过对士绅的极度优待,给予许多连满清都不能给的特权而获取支持。

好在作为大明事实上的买办,淮军军政府还是很有钱的,可以顺利运转。

总之,李鸿章掌控局面并未遇到太多阻力。

他也按照计划,举行了淮军的北伐誓师大会。

随着断头铡落下,可怜我杏贞在江南地区的为数不多的分身被爆了头。

一个用了只有二十多次的杏贞娃娃原地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