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第379章

作者:神桦周

“没兴趣。”

方源冷冷一笑回应。

开玩笑,颉利可汗武力值超群。

自己不过是三脚猫功夫,会傻乎乎和他过两招?

“唐人这么没种?”

颉利可汗眉头一挑,嘲讽道。

话落,现场不少人露出愤怒之色。

“不和你过两招,就是没种?”

“那这样,文斗武斗都是过招,你先和我文斗比诗词,文斗你赢我,我就陪你武斗过两招,敢不敢?”

方源嗤笑。

一眼就看破颉利可汗的激将法。

武斗是自己的弱项,以弱项对战颉利可汗的强悍,这是愚蠢。

“我只想武斗,对文斗没有兴趣!”

颉利可汗眉头皱了皱,沉声道。

他熟读兵法,看过不少书,但不会大唐的诗词。

和方源比诗词的话,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可言。

“没兴趣?”

“是不敢吧?”

“颉利可汗没种乎?”

方源呵呵一笑。

肆虐地看向颉利可汗。

“放肆!”

颉利可汗神色一怒。

伸手就要向方源抓去。

这一抓,方源恐怕会重伤。

“颉利,你过了。”

李世民淡淡说道。

颉利可汗的手就僵硬在空中。

这一刻,李靖,李勣,李君羡等高手的目光都锁定他。

颉利可汗感觉,如果自己这么一出手,那么将会被无数高手雷霆出手。

“哼!”

“我记住你了。”

颉利可汗重重一哼。

甩了甩手,往自己位置走回。

他大感丢脸,因方源而丢脸。

“颉利可汗,我叫方源,方正的方,源头的源。”

方源朝颉利可汗叫道。

众人看着,又是一脸怪异。

真彪悍,敢对一国君主这个样子。

哪怕是对方已经亡国,但依旧还有些身份。

皇帝怎么处置还没有确定,搞不好还会地位高尚。

“胡闹。”

“还不回去?!”

李世民瞪了方源一样,驱除方源回去。

尽管声音带着呵斥,但明眼人都看得出皇帝没有责怪方源。

这一刻,众人看着方源的眼神又变了变,感觉皇帝出奇地宠信方源。

方源行个礼,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原本一副笑吟吟的样子,回到后慢慢沉了下去。

今日算是彻底得罪了东突厥王室这支势力,希望它未来皇帝不要给他们太多好处。

接下来的宴会就没有多少看点了,时间也已经过去很久,已经到了傍晚,用不了多久就会天黑。

此时,有太监宣布宴会结束,众人准备离开。

方源原本准备和长孙冲等人一起回去的。

但刚出皇宫,襄城公主以有事支开长孙冲等人,单独让方源上她的车辇。

第214章 科举后续与研究院招募

襄城公主将方源拉走,一直到深夜才放方源回去。

次日开始,方源就开始发请帖,四品以上的大臣和皇亲国戚都先后收到方源的请帖。

中午的时候,李靖等将军终于交接工作,从皇宫出来,各自回家。

而李绩,则是火急火燎赶往方府,见他的家人。

刚好,方源今日请假,在府内安排一众布置。

“爹,爹!”

李丹秋和李思文两人激动围着李绩。

李夫人也走出,神色也很开心,但没有李丹秋姐弟那么夸张。

“夫人,我回来了。”

李勣大手在李丹秋姐弟两人的肩膀上,看着李夫人,神色温柔道。

“回来就好。”

李夫人点点头,没有接受李勣的眼神。

而这个时候,方源和巨子几人从府内走出。

“李都督,恭喜凯旋而归!”

方源人还没有到,声音就先到。

多日不见,李勣看上去又成熟了不少。

从他春风得意的样子来看,这次战争得到不少军工。

“谢谢!”

“方令,谢谢照顾我家人。”

李勣放开李丹秋姐弟,向方源行礼表示感谢。

同时也心中感叹,一别多日,方源又再一次升职。

长安令,这可是能够直接见到皇帝的管制,意义非凡。

再加上昨天晚上杜如晦隆重介绍方源,李勣更觉得方源不一般。

杜如晦病重时日不多这件事属于机密,除了皇帝和杜家少数人知道,知道的人不多。

“不客气。”

“快请到里面坐。”

方源摇摇头,邀请道。

“这...会不会打扰到你?”

李勣有些犹豫,没有立即动身。

他已经知道方源的婚礼是八月十五,剩余时间不多。

今日在方府看到方源,那说明方源应该是请假,安排婚礼应该挺忙的。

这个时候自己到来,说不定是打扰到方源,最好是直接待妻子女离开。

“不会。”

方源轻笑道。

“我擅作主张,和丹秋两人帮忙方源布置婚礼,这些天我们要留在方府帮忙的。”

“不如夫君也留在方府住一段时间,顺带帮帮方源布置婚礼,反正我们在长安城也没有好的住处。”

李夫人这个时候插话道。

“应该的,那我也打扰一段时间了。”

“方令,没问题吧?”

李勣一愣,随即笑容更盛。

挺好的,能帮到方源,算是还点人情。

“欢迎至极。”

方源哈哈笑道。

多一个人,多一双筷子而已。

但多一个将军住在方府,多的不仅是一个人那么简单。

这无形之中告诉长安城的权贵,方源不仅有杜相这个岳丈,还有李勣这样的朋友。

请李勣进来之后,方源稍微招待一下就不再理会,也不给他安排住宿,毕竟李夫人已经有单独房间。

方源很忙,继续安排人手发请帖和各种布置等等。

长安城不止方源婚礼一事,科举中榜人员官职安排也井然有序进行着。

吏部根据中榜名单,考察着考生们的各种标准,相继地给他们安排官职。

一般前三甲是县令,前五十是县丞,其他是主簿或者其他有品级的官职。

其中,张继虽作为第三甲,但经过吏部的面谈之后,张继就被丢在荒废的一列中。

荒废的一列不是说这个人就不能做官,而是现在没有他的份,等到什么时候有空位再安排。

但往往就是这个样子,这个人的资料会一直丢在荒废的行列当中,三五年的等待是很正常的,甚至更长。

不过吏部很快就接到皇帝李世民的口谕:辽州考生抵御东突厥铁骑有功,凡中榜者皆需安排之位,不得空置。

口谕到达吏部,吏部选拔的官员们就议论不止。

“辽州抵御东突厥铁骑我们知道,但那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参与抵御吗?”

“陛下说是那就是,安排他们就任就行,但这个叫张继的第三甲,长相不符合选拔标准,不在其中吧?”

“我也感觉张继不符合人材标准,不应在其中,不过万一陛下的意思是包括他呢,我们是不是请示一下上面比较好?”

选拔的官员举棋不定。

最后带着李世民的口谕去见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作为吏部尚书,不会关注到一个小小考生的。

从选拔官员口中得知情况之后,他亲自召见张继,确定张继长相当真不行。

但几番交谈,发现张继谈吐不凡,颇有才气,再深入思索李世民的意思,决定给张继一次机会。

“学生拜谢尚书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