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 第110章

作者:荀焱

“宋祭酒,你这是干什么?有什么事直说,莫要这样。”

“是啊是啊,您是老学究了,我们三个小年轻,可承受不起您的礼。”

杨荣和杨溥躲开以后连忙去扶宋轩。

“哎幼,我突然想起我奏章放在马车上了,我去拿,你们先聊。”

一旁的杨士奇一拍额头,对着三人说了一句,转身就走。

杨荣:“……”

杨溥:“……”

娘的,以前怎么没发现这家伙这么狡猾?

看着走远的背影,扶着宋轩杨溥和杨荣对望了一眼,整齐的道:“哎幼,我也忘了!”

然后两人在宋轩蒙逼的眼神下,提起官袍下摆,就快步的往洪武门外走去。

宋轩:“……”

“吱呀!”

就在宋轩犹豫着要不要跟上去的时候,紧闭的承天门,缓缓的打开。

朝会开始了。

然后在宋轩惊愕的眼神下,已经跑的不见人影的三杨,奇迹的出现在文官队伍中。

官员们走过端门,穿过午门,进入奉天门,到奉天殿外文东武西排好后,依次走进了奉天殿。

一进殿中,官员们集体懵逼了。

只见在龙椅的位置上,空空荡荡,并没有朱棣的身影。

而在龙椅旁边,朱瞻圭正坐在一把椅子上看着众人。

在殿中,提前一步到来的汉王和赵王,彷佛吃了苍蝇屎一般,一脸恶心的站在原地。

而每天必到的太子殿下,今天却是奇迹的缺了班。

看到眼前的情况,再想到昨天宫里传出来的消息。

所有人瞬间恍然。

皇上让太孙殿下监国的事,看来是真的了。

“吾皇圣躬安!”

虽然上面换了人,但该有的规矩还是要有的。

所有官员们整齐站好,对着龙椅恭敬的行礼问安。

朱瞻圭站了起来,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站在百官前面,脸色难看的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

哼,看你还打不打小报告。

“咳咳!”

见到两位王爷没有行礼,小鼻涕轻咳了两声,提醒了一下二人。

他可是在这里站着呢,今天早朝发生的任何事,他都会向老爷子汇报的。

小鼻涕这提醒的意思,就是告诉二人,你们要是不想被老爷子骂,就赶紧委屈委屈行礼吧!

二人看了一眼小鼻涕,又看了看一脸认真等着二人行礼的朱瞻圭。

一脸郁闷的抱拳,躬身行礼。

“吾皇圣躬安!”

朱瞻圭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老爷子寝宫的方向拱了拱手。

“朕安!”

朱瞻圭说出了这声回答,下方的众人才起身站到了各自的位置。

朱瞻圭坐回位置,对着小鼻涕挥了挥手。

小鼻涕瞬间领会,拿起桌子上的一道圣旨,走上前高声道:

“宣旨!”

刚起身的文武百官又连忙拜倒在地,汉王和赵王更是不爽的恶狠狠的瞪着朱瞻圭。

他们算是看出来了。

这混小子昨天晚上借老爷子的名义通知二人上朝,根本就没有事,纯属就是把他们喊过来,折腾他们俩的。

这小王八蛋,果然跟老大是一个尿性,满肚子坏心思都不是啥好种。

第132章:爸爸的痛苦和快乐,我终于体会到了。

“恭听吾皇圣言!”

群臣们集体拜倒在地。

小鼻涕展开圣旨,高声朗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太子朱高炽,治国有方,代君执掌天下。国政繁忙,不眠不休,多日疲乏,身体不适,朕心甚痛之。为其身安,朕下旨令其修养。”

“但国政不可误,顾令太孙朱瞻圭,执掌国器,代君理朝。满朝诸公辅政之。”

“钦此!”

“臣等领旨!”

满朝文武们心里一阵感慨,太子尚在,让太孙监国,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这也就是朱棣了。

如果换个皇帝,这事满朝文武都不会答应。

等小鼻涕念完圣旨,朱瞻圭对着满朝文武拱手行了一礼。

“各位臣公,瞻圭第一次接触朝政,有不懂得地方,还望诸位臣公多多帮助。”

群臣们也连忙回礼。

“此乃臣等份内之事!”

等双方客套一番后,小鼻涕一抖浮尘大喊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早就等待这话的国子监祭酒宋轩,连忙站了出来。

“臣有本启奏!”

朱瞻圭平静的看了他一眼。

“宋祭酒,你们国子监的事情,咱们放到最后再说,还是先商量一下国家政务。”

朱瞻圭言下之意,就是我暂时不想让那些臭读书的影响了我心情,你这事放到最后再说。

朱瞻圭说完,便不再搭理宋轩,看向其他人。

“其他臣公可有重要之事。”

杨士奇站出来。

“臣有本启奏!”

“讲!”

“启禀太孙殿下,北征之军已经陆续开往北平,可很多士兵冬衣冬鞋还没备齐,不少士兵还穿着秋衣和草鞋。”

“今年格外的寒冷,如果不早做准备,会造成士兵大面积的冻伤,可能会影响明年北征计划。”

朱瞻圭皱着眉头看向杨士奇,“目前还差多少套?”

杨士奇举起手中的奏章,高声回道:“此次我军北征共动用兵力接近50万,除了三大营,以及靠近京师的几个守备军团之外,从其他地方调来的卫所军团,装备上都略差一些。”

“虽然兵部户部在筹备期间极力筹备,可还是缺差十万套以上。”

“而那些暂时不缺的,其实脚上穿的也绝大部分不是冬鞋,更多的是秋布鞋,只是做个裹脚之用,防寒方面还是差了许多。”

“如果真的要算齐的话,至少需要20万套冬衣冬鞋,才能保证今年的冬天士兵们不会冻死冻伤。”

朱瞻圭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

北平冬天那里有多冷,他是心中有数的。

现在的大明,可不是后世的气温升高的时代,冷起来可不像后世那样只有零下几度。

朱瞻圭小时候是生活在北平的,在他的记忆中,最冷的时候估计至少有零下二三十度。

就算是稍微暖和一点的南方金陵,一旦冷起来也有零下七八度,甚至超过10度以上的也有。

朱瞻圭记得,他跟徐皇后来金陵的那一年,金陵这边还下了雪。

当时他跟朱瞻基在玩耍的时候,朱瞻基跳在了雪堆里,直接把只有五岁的朱瞻基给埋住。

虽然后来五六年来,他都生活在比较温暖的沿海南方,但对于寒冷的记忆还是非常深刻的。

特别是进入寒冬以来,朱瞻圭感受是最明显的。

刚才说过,他这五六年都生活在温暖的沿海区,这勐的经历寒冬,他一时还有些受不了。

陪老爷子从山东回来的这一路,由于他是骑着马,抓着缰绳暴露在外面的手,都出现了冻疮。

昨天晚上可是把赵灵儿给心疼坏了,抱在怀里暖了很久。

“20万套呀!”

朱瞻圭想了想,看向夏原吉。

站在文臣群中的夏原吉,勐地一个机灵,不等朱瞻圭询问,就立刻摇头。

“殿下,户部没钱了!”

朱瞻圭脸一黑。

“真没有了。”

夏原吉摊了摊手,表情郑重道:“前几天刚给士兵们官员们发过俸禄,户部已经空了,甚至为了省钱,我们户部的人都没有发俸禄。”

“户部很多官员,都向臣抱怨,都说户部官油水多,为什么他们当了户部的官,不但挣不到钱,反而连俸禄都拿不到。我那两个户部侍郎,都打算今年过年去他媳妇娘家过了,实在是没余粮了,别说吃肉了,喝碗稠米汤都是件难事了。”

朱瞻圭越听越无语,最后无奈的连连摆手。

“得得得得,你别说了,过几天会有一笔银子入户部,你先把那些缺的俸禄给堵上。”

“听听你这话说的,好像我们老朱家,多么亏待你们这些臣子似的。”

群臣们集体翻白眼。

你这话说的不亏心吗?

你们老朱家是历史上俸禄给的最低的,如果不是当官能捞点好处,就你们老朱家给的那点俸禄,一家人吃饱饭都有难度。

夏原吉嘿嘿一笑,双眼放光的问道:“殿下这次运来多少钱?还有臣跟您提的那事,您真的不考虑考虑?如果您要把钱放到户部,臣可以做主,不收您的寄存钱。”

朱瞻圭脸一黑,勐地一拍桌子。

“夏原吉,请注意你的身份,你是朝廷户部尚书,不是开银库的。”

这个夏原吉简直就是掉进钱眼里了,还不收我的寄存钱。

我把钱放你那,不给我利息就得了,还要我的寄存钱,我是脑子有多大坑,才会把钱给你。

夏原吉闻言都囔了一声,“我这个户部尚书,跟开银库的有啥区别?不就是一个有官一个没官吗?”

等夏原吉回班以后,朱瞻圭对杨士奇道:“等那批银子到了,我会从商铺那里吊机一批,棉皮鞋和棉衣给兵部,到时你们尽快发往北平给士兵们换上。”

“啥,还要钱?”

夏原吉又蹦了出来。

他瞪着眼睛看着朱瞻圭,“殿下,您是太孙呀!”

朱瞻圭无语。

“我知道啊,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夏原吉急得抓耳挠腮,指着龙椅和大殿比划道:“这一切将来都是您的呀!”

朱瞻圭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