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请匡扶汉室吧 第39章

作者:一颗泡芙

“战事如何?”专注于沙盘研究的刘虞,头也不台的问道。

而作为他的贴身侍卫长,同时兼职‘秘书’身份的周灵,总结道:“主战场那边吗,刘备将军对乌延四万多人压制了五天,期间只放箭投石不主动冲阵,所以这几日我军的兵士伤亡皆不足二十人,但乌延军因为我军箭矢强力,有较大伤亡,营寨的防御工事也大部分被损坏。”

“那中山郡反贼呢?”

刘备的进度完全在刘虞预料之中,所以他没有太在意,而是较真的问起另外一件相当关键的事情。

周灵将一策军报调出,一边在沙盘上给刘虞指出位置,一边说:“中山叛贼势大,鲜于银将军寡不敌众,只能往后撤退,所以丢失了三座城池。但失地皆为幽州边境县城,郡治所尚且安全。”

“意料之中…但也让人不得不担忧。”

看着沙盘上那三座已经失去的‘城池’,刘虞的表情变得有些严肃起来。

所谓战略,不能够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尤其是那种意义并不大的地方,更加能够果断牺牲。

况且鲜于银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坚守五日,只丢掉了三座幽州边境小城,战果完全可以接受。

“不过因为三城的丢失,蓟城政局有些动摇,官员多有抱怨,请求主公与公孙瓒粮草,让其驰援首府。”周灵继续道。

“没事,不用管这群NT。”

刘虞虽然嘴上这样说,但实际上这些‘弹劾’的舆论还是相当麻烦的。

因为世家不懂战法,汉庭的皇帝同样不懂,所以无论自己多么努力的在草原把胡人打成孙子,那些家伙也只能够看到一件事——刘虞丢了三座城池。

并且还会添油加醋的说上谷代郡也快丢了,连蓟城都陷于危困恐不能久守。

所以,就很几把烦。

“公孙瓒呢,还好吧?”

不再去想那些晦气的东西,转过头看着周灵,又来到了刘虞第一喜欢的环节——视.奸公孙瓒。

“公孙瓒军依旧驻军于居庸关外二十里处,并没有发现我们的斥候。”周灵非常严谨的汇报道,“而主将公孙瓒也仍然在军中,没有分兵的举动。”

“好吧。对于一般人来说,见识到那仗之后就知道该退了,看来公孙瓒还是对胡人与关内的叛贼抱有希望。”

刘虞被公孙瓒这种一个草丛蹲了五波兵的执着精神所感动。

当然,也明白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

不甘心。

如此自信的出动千人观战,费尽心思的策划着一处‘美救英雄’大戏,所有的这一切只是为了得到自己的人(指囚禁)和家业(指夺兵权)。

但这一切似乎都要化作泡影。

所以公孙瓒自然是不能忍受,必须要做点什么。

不打也不走,诶,就是玩儿。

“那你便等着吧,好好的等着吧。”

坐在座上,用手指轻轻的敲打着扶手,刘虞倒想看公孙瓒到底能给自己什么惊喜。

“主公,灵有一点点不懂。”看着相当淡定,完全没有把关内反贼放在心上的主公,周灵有些不解道,“刘将军已经将胡人大营射得千疮百孔,而且也在气势上威吓了对方。现在的话,我军如果进攻,必然能够一举拿下吧。”

“是的,但这样还不够。”

“不够?”

“赢的不够完美。”刘虞解释道,“要等到我军基本上不会伤亡,等到对方乱做一团,等到乌延把脖子伸出来给我砍时。那么,最终战役便可以开始了。”

“……”

周灵实在不明白,一场战争如何做到基本没有伤亡,如何做到对方自乱阵脚,如何做到敌人主将会主动寻死。

这怎么可能?

所以,作为跟刘虞并非‘外人’关系的存在,周灵好奇的追问道:“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面对这个问题,刘虞浅浅一笑,然后对着蜡烛的光,用双手在墙壁上做出‘马’的手影,自顾自的说道:

“那就要看看胡人的马,有多快了。”

……

深夜,乌延营寨里,一间小的帐篷中,聚集了六人。

围坐在一盏烛灯前,六人面面相觑一番后,渐渐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这么说,你们也收到了你们王的信,要求撤军了吗?”

“是的。”

“刚刚收到。”

“等下,我们被汉军包围的水泄不通,那么信是怎么被人送进来的?你们,不怀疑有诈吗?”

“不会,我记得我主的字迹,而且里面还有证明身份的信物,所以不可能是刘虞伪装。”

“但他说的也不错,信是怎么进来的?”

几个人开始陷入狐疑,直到一位相对而言走智慧流方向的胡将猜测道:“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了——刘虞故意准许我们的王将信送入军营之中。”

“为什么?”

“因为,王已经得知了我们损失万人却连汉军阵型都没有冲开的事情。”

“纠正一下,不是没冲开,是根本没冲动。”

“所以,王们全部投降了?”

此言一出,众人一齐沉默,视线都向下沉了好多,有些难以接受。

“是的,投降了,这场战争本来就不应该打。”一名本身就是亲虞派,只是强行被王派出到联军的胡将抱怨道,“我们部落的牧民,牵着牛跟羊去到上谷的集市换钱,然后用钱再去买下汉人的布匹,铁器,以及粮食。这个冬天虽然快来了,但我们并不像以往那般畏惧寒冬,因为大雪总有一天会融化,牧草也会慢慢长出来。到时候,牛跟羊会生下小牛小羊,等它们长大了,就再拿去跟汉人换……”

“闭嘴,现在不是说这种废话的时候。”

“哪里废话了?”

“哪里都是废话。精简一点,概括成一句话就行了。”

“哪句?”

“战争得停下了。”

六人再次缄默。

但这次达成共识的时间要更快一些。

“伤亡比例完全不利于我。”

“汉人的内应也不靠谱,听说他们连上谷郡的城墙还没摸到。”

“乌延根本就是一个自私的暴君,顶在前面的都是我们的人,牺牲大多都在小部落。”

“这仗打下去不会有任何未来的。”

“而且,我们的兄弟,也想回家了。”

“……”

撤退的意见便这样完成统一,剩下来的,便是行动纲领了。

如何去撤,是关键。

“有了,明日我等联名逼迫乌延,让其准许我们的军队撤出。”

“然后,帐篷里面就多了六颗死不瞑目的人头。”

“不可能,难道他会公然杀了我们?!”

“你以为呢?小部落只能依附于大部落,就算出现在这里的是我们的王,也只能跪着跟乌延说话。”

“那应该怎么办?难道就在这里等死吗?”

“等死,自然是最差的选择。”

那名智慧流的胡将俯下身,凝视着五人道,压低声音道:“反正也是死,你们想赌一把吗?”

五人彼此对视后,依次点头。

……

三更,刘备军营大帐。

“公孙范,将乌延营寨西面的军队全部撤离到东边。”

半夜突然召开军事会议的刘备,直接下达了第一条军事命令。

“将军,如若将西侧军队调离。”公孙范并未直接听令,而是费解的问道,“那万一胡人从西侧突破,或者是撤退,或者是转头进攻劫我军营寨,那时该当如何?”

“该当如何。”

刘备没有答,而是表情平淡的复述着对方最后一句话。

公孙范顿了顿,笑着说道:“是啊,该当如何?”

“该当如何。”

然而,刘备依旧重复这四个字,不带任何表情。

“……”嘴角悠然的笑容愕然止住,公孙范有些不知所措起来,“是啊…如果出错,该当如何?”

“该当如何。”

第三次,语气跟前两次没有任何区别。

“……”

而下子,公孙范终于闭嘴了,僵硬的愣在原地,一句拆台的话都没敢再说。

因为他似乎领悟了刚才刘备反复重复的意思,她在问自己:

违抗将令,该当如何?

“西侧的公孙范军将部队并于东侧,一人一旗皆不可留,而其余三面守军,则是原地不动呈防守姿态,无我命令不得擅动。”凝视着众人,刘备严肃的下达命令。

而公孙范这种刺头都老实后,其余人也不敢再有任何意见,连忙退下,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待所有人离开后,刘备独自登上汉营中的一座高台,眺望尚在安宁之中的胡人大营。

迎着裹挟寒意的夜风,她将飘扬的红发,用紫胧赠予的发带缓缓系成一股。

“这场战争,是时候结束了。”

第51章 比博燃

乌延大营,四更天(凌晨两点)。

从营寨西门塔楼上望去,能够看到原本警戒在外面的汉人军队,已经悄然撤退,且至少远离了营门三里之远。

这个信号早就被巡逻的胡人士兵发现,按照常理来说,熟睡之中的乌延也应该知晓了。

但是,守卫西门的胡将并没有让人前去禀报。

而是压着,压着。

一直等到西面的汉军完全撤离。

“刘备果然答应了约定。”

参与六人密谋,且为主导的胡将没有任何选择,他只能与敌军暗通。

毕竟刘虞承诺了——只要这个时候退盟,那么便会放他们一条生路。

既然是刘虞这种仁人君子,那应该是可以相信的。

“其余五位将军已经准备妥当。”一名心腹军官走近到胡将面前,压低声音道,“将军,就等我们信号了。”

“就等我们了吗?”

看着远处那连成一片的帐篷,胡将喃喃自语道。

“是的,只等我们了。”

军官以为将军是在问自己,于是再次重复道。

“这样啊。”

在弱肉强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以大欺小是为绝对公理的草原,小部落对于大部落的恐惧已然植入到了骨子里。

然而匹夫一怒,尚且能血溅五步!

时辰一到,胡将便将积累已久的怨恨,在这一刻完全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