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境之王 第65章

作者:红场唐人

见张郃不说话,韩湛便开始劝说他:“袁贼心胸狭窄,难以容人,儁将军在他的手下早晚比被他所害,不如”

没等韩湛将劝降的话说出口,张郃便抬手打断了他:“公子不必多言,虽然韩家对张某有些恩义,可张某如今已是袁冀州的属下,怎可轻易背主?念在往日的恩情上,我今日不对你们赶尽杀绝,你们还是尽速退兵吧。否则等到明日,张某就不会手下留情了。”

说完,他没给韩湛说话的机会,便转身朝阵中走去。工夫不大,那些严阵以待的兵士们,便纷纷转身,井然有序地撤了下去。

郭嘉来到韩湛的身边,小心地问:“小侯爷,张郃如此固执,看来要想劝降他,是非常困难的。趁天色未黑,我们不如退兵吧?”

“退兵?不行!”韩湛毫不迟疑地否定了郭嘉的提议:“就算我们现在退兵,张郃也会引军跟上来的,与其在广平城外和他决战,不如在这里把这件事解决了。黄忠、典韦!”

“在!”黄忠、典韦两人连忙响亮地回答道。

“后退五里,安营扎寨!”

“喏!”

在安营扎寨的时候,郭嘉问韩湛:“小侯爷,有件事情我一直没搞明白,想向你请教!”

韩湛听郭嘉这么问,心里不禁一愣,心说自己做的什么事情,居然让郭嘉感到困惑了,连忙说道:“奉孝请讲!”

“我看你每次派兵出战,无论由谁领兵,都是以三千为限。”郭嘉望着韩湛问道:“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是这事啊。”韩湛脸上带着笑容回答说:“很简单,奉孝你别看到我从涉国县出兵开始,沿途就不断地收降纳叛,兵马从原来的五千迅速增加到一万多人。可我手下的将领资历却太浅了,都没有指挥大部队作战的经验。职务最高的裨将军赵云,原本只是一个张郃手下的一个百人将,也就是剿匪时,有过指挥过上千人马作战的经历;典韦,不过是张邈手下一个扛旗帜的,根本没有什么带兵的经验;至于黄忠、夏侯兰二人,除了武艺高超、略懂兵法外,也没有什么实战经验。

要知道,从来没有什么天生的名将,名将都是在实战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我之所以每次派出的兵不多,无非就是想让这些将领能多积累经验,一步步地成为能独当一面的名将。”

“原来是这样。”听完韩湛的解释,郭嘉终于恍然大悟。他停顿了片刻,又接着说道:“假如能劝降张郃这样的武将,你就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我看我还是给子龙将军立即写封信,了解一下他们是否已经张郃的家眷接到了广平城。”

第0109章 夜访张郃

虽然在战场上,张郃已经表态在明日天亮以前,不会做出对韩湛不利的事情。但韩湛在安营扎寨以后,依旧加强了戒备,甚至还向四面八方派出了探马,特别是张郃营寨所在的位置,探马人数更是有十二人之多。

韩湛和郭嘉两人没有睡觉,在帐篷里等待着从广平城传来的消息。因为是否将张郃的家眷接到了广平,关系到他们能否劝降张郃。

左等右等,一直得到了三更天,韩湛终于听到了从营寨外传来的马蹄声。他猛地站起身,对一旁打瞌睡的郭嘉说:“奉孝,有骑兵进营寨了!”

听说有骑兵进了营寨,郭嘉立即变得精神起来,他坐直身体,眼睛盯着帐篷的入口,想尽快地看到刚进入营寨的骑兵。

等了没多久,典韦大步流星地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他来到韩湛的面前,拱手说道:“启禀侯爷,我们的探马在张郃的营寨附近,抓获了一名信使,这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书信。”

“信使?!”韩湛连忙接过信件打开,快速地浏览上面的内容。等看完上面的内容后,他不禁哈哈大笑,随后将信件递给了郭嘉,高兴地说道:“有了这封信,劝降张郃便又多了几分把握。”

书信是袁绍写给张郃军中的心腹校尉马延的,让他密切监视张郃,假如发现张郃有异心,便立即将其杀死,并夺取兵权。

韩湛等郭嘉看完书信后,站起身笑着说:“奉孝,我打算亲自去张郃营中一趟,劝说他归降于我。”

韩湛突然冒出的这个想法,把郭嘉吓了一跳,他连忙摆手制止:“不可,不可,小侯爷千万不可。万一张郃将你扣下,送到袁绍那里去邀功请赏”

“放心吧,奉孝,他不敢!”韩湛自信地说:“一来他是家父的旧部,二来我和他也有几分交情,以我对他的了解,他是觉得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

说罢,韩湛便将站在帐外的罗布叫了进来,让他带十名骑兵随自己一起前往张郃的营寨。典韦见韩湛真的要去张郃营寨,连忙单膝跪地对他说:“侯爷,千万不可啊,就算张郃不会对你礼遇有加,但不能担保其他人不会心生歹念,将你扣押后,送到袁绍处去换取功名利禄。”

“我意已决,不必再劝。”看到罗布还站在帐门口发呆,韩湛冲他一瞪眼,命令道:“罗布,你没听到我的话么,为甚还站在那里不动?”

受到责备的罗布不敢怠慢,连忙调头跑出了帐篷,去召集随行的骑兵去了。

典韦将无法让韩湛回心转意,便提出请求:“侯爷,请让俺亲自带人护送您去张郃营中。还有十名骑兵太少,我看还是带五十名吧。”

“不用了,典韦。你还是留在这里和奉孝一起坚守营寨吧。”见典韦如此关心自己的安危,韩湛的心里觉得暖暖的,他笑着对典韦说:“十名骑兵就足够了,要知道张郃的兵比我们多几倍,要是他要对我下手的话,别说五十名骑兵,就算我带五百名骑兵,估计也难以平安脱身。”

在半个时辰之后,韩湛带着罗布和十名骑兵,出现在张郃营地的附近。营内执勤的哨兵看到后,立即大声地问道:“来者何人?”

听到哨兵的喊声后,韩湛等人勒住了马。韩湛冲罗布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即催马上前,冲着寨内喊道:“漳水亭侯韩湛,求见你家主帅张郃!”

一名队率听到外面的喊声,知道来访的人是韩湛后,迟疑了片刻,吩咐手下:“你们小心戒备,待我去向张将军禀报。”

哨兵们听了队率的话之后,冲着外面喊道:“你们在外面候着,我们去禀报将军。不准随意上前,否则乱箭伺候。”说完,一队弓箭手张弓搭箭瞄准了寨外的韩湛他们。

队率来到了张郃的大帐,见张郃和校尉高览正在帐中议事,连站在门口冲里面大声地说:“启禀张将军,漳水亭侯韩湛求见。”

“漳水亭侯?”听到这个爵位,张郃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韩公子居然封侯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儁,”一旁的高览淡淡地说:“韩公子还在寨外等待,你见是不见,总要给别人一个准话啊。”

“深夜来访,能有何事?”张郃皱着眉头说:“无非是想劝降于我。不见不见。队率,告诉韩公子,说本将军已经就寝,让他有事明日再说。”

队率答应一声,回到了寨门前,冲着远处的韩湛喊道:“韩公子,我家将军说了,他已经就寝,没有时间见你,让你有什么事情的话,明天再来。”

声音在夜晚传得要比白天远,待在帐篷里的张郃,听到队率所说的话,恨不得过去给他一个大耳巴子,什么叫我说已经就寝了,连个话都不会传。

韩湛听到队率的传话后,不禁哑然失笑,心说张郃为了不想见到自己,居然连这样蹩脚的理由都想出来了,今晚还非见他不可。想到这里,他让罗布等人停留在远处,独自一人催马上前。

看到韩湛一人过来,那些张弓搭箭的弓箭手有些为难了,他们扭头问队率:“队率,韩公子正朝我们过来,到底放不放箭啊?”

弓箭手们为难,队率同样为难。他只好冲着韩湛喊道:“韩公子止步,要是您再朝前面走的话,我们就放箭了。”

为了不刺激到寨子里的弓箭手,韩湛再次勒住了马,冲着里面喊道:“说话的那位大哥,麻烦你再禀报你们将军一声,说我有重要的事情,关系到他的生死,等不到明日天明了。”

张郃隐约地听到韩湛所说的内容,知道要是拒不见面的话,没准他就会在营寨外待一个通宵。在经过反复考虑后,觉得还是让对方进来,搞清楚他到底想说什么。因此队率再次来请示时,他有些不耐烦地说:“知道了,打开寨门,只准他一个人进来。”

第0110章 张郃归顺

接到命令的队率,立即打开了寨门,将韩湛放进寨中。

韩湛在张郃的帐中泰然端坐,面带笑容地问张郃:“儁将军似乎不愿意见到本侯!”

韩湛的话,让张郃想起坐在自己面前的人,不光是昔日主公的儿子,同时还是一位朝廷的列侯,连忙努力在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公子被朝廷授爵之事,张某今日方知,在这里恭喜公子了。”

旁边的高览虽然和韩湛只见过两三面,对他的印象一直不错。此刻看到张郃向对方表示恭贺,慌忙也起身施礼:“高览见过漳水亭侯!”

张郃等高览坐下后,淡淡地问韩湛:“不知漳水亭侯深夜来访,有何见教啊?”

“本侯深夜至此,乃是为了救将军的性命而来。”

张郃听后冷笑着说:“多谢漳水亭侯的一番美意,张某虽然武艺低微,但谁要想在战场上取某的性命,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儁将军武艺高超,在战场上固然是罕有敌手。”韩湛反问道:“可要是袁绍派人来杀你,你又将如何应付呢?”

“邟乡侯对张某信任有加,怎会派人来取张某的性命呢?”张郃听韩湛这么说,有些不悦地说:“漳水亭侯还是莫要危言耸听了。”

看到张郃摆出一副要送客的样子,韩湛连忙说道:“儁将军,我这里有一封信件,想必你会有兴趣看看。”说完,从袍袖里掏出了信件,朝张郃递了过去。谁知张郃却坐在原位动都没动,最后还是高览看不过眼,起身接过信件,放在了张郃的手里。

张郃以为是韩湛让谋士所写的劝降信,在打开时,脸上还带着一丝轻蔑的笑容。等他看清楚信上的内容后,神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他看完信件后,朝地上一扔,站起来在帐篷里来回地走动着,嘴里不停地说着:“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

高览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张郃变得如此恼怒,连忙弯腰拾起地上的信件。等他看完后,脸上的神情也变得异常难看。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袁绍居然派人暗中监视他和张郃,并授权对方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他二人杀死,以夺取兵权。

不过出于谨慎,他还是走到韩湛的面前,小声地问:“公子,不知这封信件是从何而来?”

听到高览称呼自己为公子,而不是漳水亭侯,虽然是细微的称呼不同,但还是令韩湛心中窃喜不已,这就说明高览对自己有好感,看来可以从他这里打开劝降张郃的突破口。想到这里,他笑着回答说:“高校尉,此书信乃我军探马从一名信使身上得到的。我见上面的内容对儁将军和高校尉不利,便星夜前来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