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970章

作者:漫客1

“西南有利器,随手扔进人堆里,就有开山裂石之威,如敌人天雷数量足够,非三倍于敌不可当。”

元昭天子看完这封信之后,脸色十分不好看。

非三倍于敌不可当,西南目前明面上大概有十万人,也就是说朝廷最少要有三十万军队,才有可能拿下西南,这还是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再加上剑门关天险,朝廷在拿到天雷之前,几乎没有可能拿下西南。

更可怕的是,撇开那些鞭长莫及的边军不提,朝廷在京畿的左右两营禁军加在一起,也不过勉强三十万人,假如西南凭借这种利器杀向京城,禁军正面碰撞,可能也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元昭天子把谢敬寄过来的书信,随手丢进火盆里,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气。

“朕的这个老师,还有许多手艺没有教给朕啊……”

他心里觉得有些无力。

京城的乱局持续了几个月,他这个天子无力弹压,而李信甫一回京,就用雷霆手段把京城的乱局处理的明明白白,只三天时间,朝堂里就再也没有了之前废帝的声音。

元昭天子本来以为自己手段上不如李信,现在来看,他可能在力量上也不是李信的对手。

其实这是谢敬那封信里给了天子一个错误的信息,那就是“以一当三”。

西南军现在远远做不到以一当三,首先就是他们对火器的作用还不够纯熟,目前只止步于扔简陋版土炸弹地步,这种土炸弹威力非常有限,阵型一散开,几乎就没有太大用处了。

再一个就是产量问题。

现在,为了保密,是陈十六一个人在锦城里负责“生产制作”天雷,虽然他有一百多个帮手,但是这种速度制造出来的天雷,用来守卫城池还可以,是远远不够一场大型战争使用的。

西南军只要敢出蜀,纸老虎的模样就会原形毕露。

即便如此,也不影响这一次西南军与汉中军碰撞的结果,沐英等人打出来成绩,完全符合了李信想要达成的效果。

西南与朝廷在暗地里早已经撕破脸皮,没有了缓和的余地,在朝廷眼里,西南越强,李信在京城里就会越安全,说话的声音也会更大。

元昭天子把谢敬寄过来的书信烧了之后,一个人坐在未央宫里沉默了很久,过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之后,他才开口道:“萧正。”

一直在附近伺候着的大太监萧正,立刻弯身小碎步走了过来,对着天子恭声道:“陛下吩咐。”

“咱们在西南,还有多少人可以用?”

萧正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开口道:“原先先帝在西南安置了不少人手,加在一起有将近一千人,想要拿到西南的秘密,但是前段时间他们办事出了差错,给人发现了跟脚,被清扫了许多,到现在锦城里的梅花卫还有不到三百人,能够放心用不会被发现的,恐怕只有一百多个。”

天子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传朕的旨意,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到西南天雷的方子!”

“没有钱,朕从内帑里给他们出!”

萧正有些心虚的点了点头:“是,奴婢这就吩咐下去。”

梅花卫的暗记是他给李信的,如果不是这个,锦城里的梅花卫不会被发现几个,甚至一个都不会发现,这时候说到这件事,哪怕是他这个心思沉稳的大太监,心里也难免有些发颤。

这桩事情,会成为那位李侯爷拿捏他的把柄,而且是致命的把柄,只要轻轻一提,元昭天子就会要了他这个内侍监大太监的性命。

萧正刚想下去办事,没退两步,就听到了元昭天子的声音。

“让人,把李师请到宫里来,就说朕有事情跟他谈。”

“是,奴婢马上派人去请李侯爷进宫。”

…………

永乐坊距离京城很近,不到一个时辰,李信就被内侍监的少监萧怀请进了宫里,进了未央宫之后,李信躬身行礼,然后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名册,开口道:“陛下,这是臣昨日与今日在京中拘捕的乱党名册,共有五十七人,俱是朝廷官员,现在已经全部拿到了京兆府大牢里去,如今从刑部借来的几个审案主事,正在京兆府大牢审问他们,其中已经有十几个人承认与沈宽串通勾联,意欲改天换日。”

天子深深地看了李信一眼,然后开口道:“老师辛苦。”

“臣不辛苦。”

李信面色平静,开口笑道:“其实都是谢郎将带着羽林卫在做事,臣只是跟着他们,站一站场子,没有出什么力气。”

“老师能跟着站一站,就是天大的力气了。”

李信的奏书被呈上去,天子随手翻了翻,发现大多是五品六品的官员,偶尔有几个四品的大鱼,不过都不是要害衙门。

大致翻完了之后,他抬头看向李信,开口问道:“老师,这些人里,可有人说与我六弟有联络的?”

靖安侯爷愣了愣,随即开口道:“陛下,六皇子与陛下同父同母,父族母族都是一样的,除了山阴谢氏没有人会支持六皇子,而陛下尚在,山阴谢氏也不会有什么二心。”

“沈宽等人要立六皇子,多半是缓兵之计,要借用六皇子嫡出的身份,不是互相勾联。”

“至于别的皇子……”

说到这里,李信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臣以为,这件事应该止于大臣,不应该涉及宗室,一切等朝局稳固之后,再提不迟。”

“那就依老师。”

元昭天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看了一眼李信。

“老师这一次劳苦功高,非是老师,朕恐怕已经被人从这个位置上赶下来了。”

天子面色诚恳。

“朕给老师升个官如何?”

第931章 陛下想看?

官做到李信这个份上,老实说品级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论官品,他已经是正一品的当朝太傅,再升无非是好听一些的太师,论官职的话,他先前的实职是兵部尚书,后来辞了兵部尚书,身上的职位也只剩下一个禁军右营的将军,再往上升只有两条路。

一是做禁军的大将军,就像当年的裴进一样,权掌左右二营,总揽京畿禁军,成为真正的天子剑。

再不然正一品的武官实职,大就只有都督府右都督了。

大都督府有左右两个都督,左都督的实掌大都督府,被坊间称之为大司马,这个位置一直被姬家人垄断,外人一次也没有做过。

而右都督就有不少外姓人做过,比如说当年从征北周回京的叶晟,再比如说太康初年的裴进。

这两个人被放在这个位置上,都是为了架空他们手里的权力,这个右都督的位置,可以理解为荣誉头衔。

李信刚刚帮着元昭天子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问题,天子自然不可能现在就过河拆桥,把他扔到大都督府养老,至于禁军的大将军,那就更不可能了。

这个位置,只有深得天子信任的人才能做的上去,侯敬德以从龙之功深耕禁军十几年,尚且止步于禁军左营将军,不得更进一步,李信这个与姬家有龃龉的人,更不可能被放在那个位置上了。

思来想去,天子要给李信升官,无非也就是把他这个太傅,变成太师而已。

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口笑道:“陛下,臣蒙先帝圣恩入朝为官,十余年时间已经位极人臣,对于官职官品,已经没有什么奢望了,此次臣之所为,实乃分内之事,不敢与陛下要什么官了。”

元昭天子对着李信眨了眨眼睛。

“朕的意思是,要不给老师,封个国公?”

大晋从开国以来,就对爵位非常吝啬,因为这玩意儿一旦给出去,就要给钱给地,如果是那种世袭的爵位,还不是给一代人,而是世世代代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