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780章

作者:漫客1

这会儿是十一月,天气冷了下来,李信紧了紧身上的袍子,嘴里吐出一口白气。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咱们要做的是,如何把裴进这个老小子,狠狠地打上一顿。”

说着,他对沐英说道:“这里冷,我们去你的书房说话。”

沐英点了点头,领着李信进了沐家的书房,两个人在书房里点了个炉子,又搬了个矮桌,坐在矮桌的两边。

都坐下来之后,沐英伸手给李信倒了杯酒。

“天气冷,暖暖身子。”

他一边倒酒,一边继续说道:“这些天,我派出去了不少人,对于朝廷军队的人数,大概摸索了出来,粗略估计,已经是在十二三万。”

沐英一边说话,一边给自己也倒了杯酒,抿了一口之后,继续说道:“如侯爷所说,这些军队多半是西南本地的驻军,有些还是从各个县城里调过来的乡勇,还有从汉中那边调过来的汉中军,编制混乱,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很不成样子。”

“除了汉中军还有锦城的驻军以外,其他的都是充人数的乌合之众。”

沐大将军眯了眯眼睛,开口道:“我在羽林卫里待过,如果能给我两三万羽林郎,我便有把握硬碰硬把这些人冲散!”

靖安侯爷忍不住白了沐英一眼。

“三万羽林卫,亏你说的出口,整个大晋的羽林卫,也就三千两百人!”

“便是给你三万羽林卫,他们的甲胄兵器,还有日常训练消耗的弓弩,便能让你光屁股要饭去了!”

羽林卫与内卫还有千牛卫,都是天子亲军,这些京城里的禁卫军,养起来颇为费钱,就拿羽林卫来说,羽林卫里每个羽林郎那一身黑甲,成本价就要二三十贯,况且羽林卫里几乎人人善射,每天练习射箭消耗掉的弓箭,就是一笔大数目。

哪怕是大晋朝廷,也只养的起三只禁卫军,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一万人,如果是三万羽林卫,就连李信也养不起,更不要说并不富裕的汉州府了。

沐英是因为在羽林卫里做过两年郎将,所以才会对羽林卫念念不忘,寻常的地方将军,手下人能够穿整齐衣服,就算是条件不错了。

沐英咳嗽了一声,随即正色道:“其实我汉州军这几年的训练也没有落下,就算现在,让我领汉州军出去,与朝廷的人决一死战,都不是毫无胜算,只是胜算低了一些而已。”

他面色认真。

“最后很大的概率是裴进所部重创,然后汉州城陷落。”

沐英是羽林卫出身的,而汉州军建立的骨干,也是李信从京城带到西南的两百羽林卫,所以汉州军平日里的训练,大多都是按羽林卫的训练标准来的,五年下来,如果单论战斗能力。他们与京城里的羽林郎其实不会差上多少,只不过他们的装备远没有羽林卫那么好,射术之类的也远远比不过羽林卫就是了。

李信面色平静。

“如果裴进还要带兵来攻城,我有法子让他吃一个大亏,让战局扭转,现在的难处是,如果裴进围而不打,反倒不好处理。”

沐英听到了李信这句话,立刻睁着大眼睛,看着靖安侯爷。

“侯爷你的意思是……”

李信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开口道:“我这几年,在老家永州安排了一批人做事情,前些天我已经让他们往这边来了,估计再有几天,他们就能到汉州府附近,到时候还要你带人出去接他们进城。”

沐英点了点头,开口道:“没问题,正面打起来或许打不过裴进,但是有我的骑兵在,接一些人进城不是什么难事。”

“大概有一百多人。”

沐英咳嗽了一声,仍旧拍着胸脯。

“侯爷放心,没有什么问题。”

靖安侯爷点了点头,开口道:“既然这些人能够进城,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引诱裴进攻城了。”

说到这里,李信用手敲了敲桌子。

“我有一个主意。”

李信是从北疆赶路赶了十几天才到的汉州城,这一路上他心心念念都在思考着如何在汉州破局,光解围的办法,他就想了十几个,此时他要说出来的这个主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沐英咧嘴一笑:“侯爷吩咐就是,汉州军一定照办。”

李信咳嗽了一声,开口问道:“汉州城里粮食,还够吃多久?”

“省着点吃的话,大概够吃三个月,也就是明年二月份。”

“城中百姓家里的粮食呢?”

“那就不清楚了。”

沐英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汉州被围之后,我便让人控制住了米行这些买卖粮食之处,把他们的粮食一部分充做军粮,另一部分留着准备过两个月之后施粥。”

说到这里,沐英顿了顿。

“不过想来,百姓家中的粮食应该不会太多……”

靖安侯爷眯了眯眼睛。

“那从明天开始,就开放米行,对百姓放粮,”

李信面色平静:“每人每天,限买两斤米。”

沐英脸色微变。

“可这样下去,最多一个月,汉州军便没有粮食吃了!”

当了五年家,现在的沐英对粮食比谁都要敏感,他甚至不用细算,只凭感觉就可以估摸出粮食还可以吃多久。

“你先听我说完。”

李信被沐英打断之后,思路乱了一下,他整理了一番思路之后,接着说道:“除了放粮之外,还要有意无意的把消息传出去,就说城中的存粮足够,最少可以够所有人吃一年以上。”

沐英挠了挠头:“然后呢?”

“然后等着就是了。”

李信微笑道:“此时,汉州城里应该有不少人在给裴进充当耳目,当这些耳目把这个消息传出去的时候,着急的便不是我们了。”

第748章 裴进非难事

最近这五年时间里,李信都是在京城里度过的,因此京城里你人和事他都非常了解。尤其是像裴进这种掌管禁军的大人物。

裴进这个人优点自然不少,比如说带兵经验丰富,军中资历厚重,个人能力也十分不错,但是他也有个很明显的弱点,那就是出身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他不是魏王府出身。

当初的那场壬辰宫变,七皇子从一众皇子一众以黑马的姿态杀出,成功登顶帝位,同时也造就出了一批新贵,比较典型的就是李信,侯敬德,还有叶璘三人。

这种“履历”算是太康朝含金量最高的履历了,也因为这个履历,当初参与宫变的三个人,如今都身居高位,李信贵为太子太保不说,叶璘也在镇北军做了好几年的副将,等他为老父守丧结束,朝廷最少也要给他一个二品官。

哪怕相对来说,混得最不好的侯敬德,在裴进离开京城之后,他也暂时接过了禁军大将军的位置,成为大晋朝廷里,顶层的武将。

因为有这一份履历在,天子多少会念一些旧情,比如说李信现在扔下汉州军不管,光光棍棍的回京城投降认输,按照太康天子的脾气,多半不会也为难李信什么,仍旧会让他做一个太平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