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671章

作者:漫客1

萧正低着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到了书房里,萧正过去通报,随后领着李信,进了书房的里间,李信整理了一下朝服,迈步走了进去,对着天子低头行礼。

“臣李信,见过陛下。”

天子抬起头,笑着说道:“用不着多礼,朕等你一早上了,萧正给长安搬个椅子,坐下来说话。”

萧正乖乖的搬了一把太师椅过来,李信也没有太客气,就这么大大方方坐了下来。

想来是因为废太子已经嗝屁的原因,太康天子的心情很是不错,他对着李信微笑道:“秦王府那边,没有出什么岔子罢?”

李信摇了摇头,开口道:“没有出什么问题,不过听羽林卫的人上报,昨天宗府的人要进秦王府,被羽林卫的人拦了下来,陛下的意思是?”

宗府就是皇室族老组成的衙门,负责姬家内部的所有事务,一般宗室的人只要不是谋反,其他的衙门包括三法司在内,都无权过问,全部都由宗府负责赏罚奖惩。

天子皱眉想了想,随即摇头道:“给羽林卫的人打招呼,不要让宗府的人插手秦王府的事情,宗府那边朕会给他们去信解释秦王兄的事情,秦王府还是由长安你负责。”

李信点头道:“如此,臣明白了。”

天子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李慎他……”

李信沉声道:“李慎既然已经死了,那他的事情已经与臣无关了。”

天子点了点头。

“那这件事便到此为止。”

天子脸上露出笑容,开口道:“长安你向来不愿意到皇城里来,今天怎么一大早就进宫瞧朕来了?”

李信微微低头,然后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天子面前的红毯上,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

“陛下,臣今天进宫,有两件事情相求。”

天子眉头大皱,也从主位上起身,上前搀扶住李信,开口道:“长安你这是做什么?你我兄弟,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商量就是了,不管何事,你说,朕能做到的,一定答应你。”

李信没有起身,仍旧低着头,开口道:“第一件事,臣请在家赋闲几年,兵部的差事,托付给两位侍郎。”

太康天子苦笑道:“这是何故?”

“臣这两年风头太盛,太容易招惹外人红眼,臣这几天仔细想过了,臣岁齿尚浅,底蕴积累都不够,想要请在家歇息几年,一来避一避风头,二来在家里读读书,也好积累一些底蕴。”

说到这里,李信苦笑道:“不怕陛下笑话,臣农户出身,至今蒙学的书都没有读全,如果在兵部主事,恐被那些文官笑话。”

兵部,也是文官衙门。

天子哑然失笑。

“朕的靖安侯便是不读书,也屡立大功,罢了,这件事情暂且不说,长安你说第二件事,朕一并考量。”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跪伏下来。

“陛下,臣昨天去刑部大牢看忘了京兆尹李邺一家。”

天子没有开口,静静的看着李信。

李信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陛下,平南军谋反,与李邺一家无关。”

“朕知道。”

天子淡然道:“只是总要有人给这件事情负责,不然天下人没了一个警醒,将来人人都可以是平南军,朕的江山如何安稳?”

李信再次叩头,沉声道:“陛下,即便李邺一家作乱造反,活该身死,但是李邺的几个孙儿孙女,最大的也才八九岁,他们总不能参与谋反罢?”

“恳请陛下,看在李邺两朝为官,兢兢业业的份上,放过这几个小娃娃性命。”

第637章 超先帝赶武帝!

从前李信与天子相处,两个人大多数时间都是有商有量,基本上李信与天子说什么事情,天子都会应准下来,这一次,是李信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去求天子办事。

天子站在原地,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伸手把李信扶了起来。

“你我兄弟,用不着这样,无论你说什么,朕都准了你就是。”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顺势站了起来。

天子把他拉到一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然后让萧正又搬了一把椅子,两个人面对面而坐,天子看着李信,开口问道:“长安你要救李邺的家人,是因为…李家?”

从血统上来说,李邺是李信的堂伯父,李邺的那些孙儿,都是李信的堂侄,现在李信这么执着要救人,天子自然会想到这个方面。

李信沉默了一会儿,最终微微低头。

“陛下,这个世上不止是有血缘关系,利益关系纠扯,更有是非对错,也有纯净的交情,我早年流落京城的时候,有幸遇见了许多贵人,陛下您是一个,叶师是一个,这位曾经的京兆尹也勉强算是一个,当初京城人人对平南侯府敬而远之,如避瘟神,只有这位李府君主动迎了上去,帮着李慎处理后事,臣敬李邺,非是因为血亲,而是敬这一份耿直。”

“京城里,耿直的人少,能在朝堂做官的更不多,臣知道李邺一家恐怕无法脱罪,唯有祈求陛下开天恩,给他们一家人留下一点血脉。”

说到这里,李信站了起来,对着天子深深作揖:“臣代李邺,谢陛下仁德。”

天子坐在椅子上,皱眉思索了很久,随即叹了口气:“长安你这个人,朕一点也看不透,你有时明明如老狐一般老练世故,偏偏又有时候还像一个少年人一般,去执着于是非对错。”

李信笑了笑。

“陛下,臣以为老练世故是好事,但是未必全是好事,如果时时刻刻做人做事都世故,以利害看人看事,那么就会平添许多暮气。”

“臣没有那么深不可测,臣这几年所作所为,所求不过是夜半梦回的时候,扪心自问,能够无愧于心。”

天子挥了挥手,示意李信坐下来。

他长叹了一口气,开口道:“长安你能做到问心无愧,朕是做不到的。”

“这几年时间,朕经常做梦梦到父皇……”

说到这里,天子便没有说下去了。

他们两个人彼此都心知肚明,不管当初承德天子留下了什么遗诏,他们带兵闯宫兵变,就是实实在在的谋逆,这一点在太康朝本朝自然可以抹消掉,也不会有人敢提,但是当太康天子入土,将来在史书上,无论如何也是逃不过那一杆杆如刀锋一样的笔杆子的。

李信低声道:“陛下,许多事情已经无可改变,但是却可以尽力挽回一些,假使陛下以后声名千古,远胜先帝乃至于比肩武皇帝,那么不止是本朝,就是千秋万代之后,陛下光芒之盛,也足以遮掩掉一些瑕疵。”

李信这番话,倒是真心实意的,毕竟另一个世界有两个活生生的例子,朱四瓜蔓抄杀了太多人,且放下不说,只说李二,后世的人,人人皆知李二陛下是光耀千秋的千古一帝,是天可汗,却很少有人再拿玄武门之变的事情去诟病他。

这是一个很好的路子,只要太康天子做得足够好,后人哪怕知道了壬辰宫变,也不会说他是什么反贼,而是说他做得好。

天子苦笑道:“你说的容易。”

“武皇帝神文圣武,以偏安之国一统天下,是何等的雄才伟略,朕如何与之比拟?”

“不说武皇帝,单说先帝,也是百年难见的圣君,朕能够守承德朝之成便已经不易,何谈远胜?”

李信低着头,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陛下妄自菲薄的,承德朝之时西南割据,只遥尊朝廷并不归附,这是先帝朝近二十年都没有解决的弊病,如今陛下只登基两三年时间,就将西南弊病一扫而空,只这一点,后世史书上,陛下之功便不逊色于先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