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565章

作者:漫客1

他本来以为李信是用什么离间,劝降的法子,骗开了绵竹的城门,但是听李信话里的意思,是用别的手段弄开的。

李信有些无语了。

自己手底下两个左膀右臂,在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居然异口同声的问了同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个法子能不能用第二次。

李信沉默了很久,最终微微点头。

他与沐英,算是生死兄弟,火药的事赵嘉都知道了六七成细节,那也就没有必要非得掖着藏着,瞒着沐英了。

更重要的是,对于李信来说,汉州的那五万人,比这个还没有来得及应用的原始火药重要的多。

沐英眼睛更亮了。

他声音几乎有些颤抖了。

“也就是说,锦城……也可以用同样的法子打开?”

李信微微摇头。

“锦城不行。”

“一来锦城太大了,二来锦城应该留给叶师兄去打,没道理我们一支偏师,翻越摩天岭,一股脑把西南整个吃了下来。”

“况且我们未必吃的下来。”

李信掰着手指说道:“按照保守来算,锦城里的平南军最少也还有五万,就算他们没有城门城墙,也不是我们这些人可以吃下来的。”

“就算吃的下来,我们要赔上我手底下这将近四万人,还有汉州五万人斗都要赔上去死个七七八八。”

如今的平南军,虽然已经不是三十年多年前那个啃下南蜀的平南军,按照军中十年一轮,三十多年来最少更替了两三代人,但是不管是李慎还是李延,治军都非常严格,平南军到现在为止,自然保持了极高的战斗力。

而且南疆还有很多平南军退下来的老卒,李慎振臂一呼,这些人未必不会重新披甲上阵。

总而言之,锦城这块骨头,李信并不准备去啃。

吃力不讨好,就算李信倾尽全力,真的一己之力拿下的锦城,到时候不仅叶大将军这个主将面子上不好看,京城里的天子也不知道会如何想。

李信的这两个身边人,一个沐英一个赵嘉,两个人在各自的领域,都算得上是顶尖的人才,但是他们两个人的政治敏感度,都是要远远逊色于李信的。

这个世道就是这样,很多时候有能力的人未必能出头,心眼多的人才能吃得开。

沐英咧嘴笑了笑。

“先前,卑职把汉州之兵尽出,老爹与李兴还在后面扯卑职的后腿,前些天绵竹破城的消息传过去,他们两个人当场傻了眼,话都不敢多说了。”

说到这里,沐英畅快大笑。

“侯爷你是没有看到那个李兴的嘴脸,太解气了。”

靖安侯爷面带微笑,开口道:“那个李兴,交权之后难为你了?”

“谈不上难为。”

沐英摇了摇头,开口道:“就是他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卑职做事的时候,他就会到沐家来跟我老爹多嘴两句,让人有些生厌。”

“不过老爹买他的帐,卑职却不怎么搭理他,这段时间他已经老实了不少,尤其是绵竹破城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李兴他就更没有什么威胁了。”

“终究是个祸害。”

靖安侯爷微微皱眉,开口道:“沐兄如果不方便下手,我可以帮沐兄动手,除掉这个祸害。”

李信现在,表面上是大晋朝堂的红人,但是朝堂上的他就像无根浮萍,没有根基,他真正的根基在西南,在汉州这五万人,任何威胁到汉州军的人,都是李信的死敌。

李信不介意用任何手段弄死这个人。

沐英感觉到了李信浓重的杀气,他连忙摆手,摇头道:“侯爷,李兴再怎么说,也是闵王殿下唯一的血嗣,西南十万户南蜀遗民都还在,如果他这个唯一的血嗣没了,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沐家,到时候会比现在的情况更糟。”

李信思索了一会儿,点头道:“那汉州的事,沐兄看着处理就好,如果有必要的话,这个李兴也不是死不得,我们完全可以弄出来一个假的南蜀大殿下。”

沐英连连点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侯爷放心,汉州的事我会处理好的,如果碰到有什么困难的地方,一定会告知侯爷。”

靖安侯拍了拍沐英的肩膀,开口笑道:“沐兄不用这么紧张,你我还是从前羽林卫里那对难兄难弟,兄弟情分比什么都重要。”

当初在他们两个在羽林卫里的时候,李信是一个处境危险的无名庶子,沐英是一个远赴京城的反贼,两个人在那个环境里结识,然后一路走到今天。

坦白来说,李信是的确把沐英当成生死兄弟的,不然汉州这种事关身家性命的事情,他也不会放心的交到沐英手上。

沐郎将低眉笑道:“这个我自然是知道的。”

“侯爷,绵竹已经破了,我汉州军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等着。”

“等什么?”

靖安侯笑了笑,开口道:“等叶师兄兵临锦城之下的时候,摇旗呐喊。”

“到时候,我就有办法给十万户南蜀遗民,谋一个能见光的身份。”

第541章 难以捉摸的天子

帮着汉州“义军”谋一个合法的身份,是李信必须要做的事情,只有这些汉州军不再是“反贼”了,才可能正大光明的一直存在在汉州。

也就是说,必须想办法把这些前蜀反贼,扣上“义军”的帽子。

汉州有太多事要跟李信汇报了,因此这一个大年夜的晚上,沐英都在李信的房间里,跟他说汉州具体的事务。

很快,大年夜过去了,

第二天早上,就是成康三年的大年初一。

一转眼,那位靠宫变夺位登基的太康天子,已经在位两年有余了。

这两年多时间里,李信正儿八经在京城度过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加在一起甚至都不到一年,其他大多数时间他要么是在永州,要么就是在西南征战,很少在那座大晋京城里厮混。

就拿这一次来说,李信与太康天子已经接近一整年没有见面了。

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每一刻的心思都千变万化,一整年的时间未见,谁也不知道天子现在到底是什么心思。

成康十八年的李信,有把握拿捏那位魏王殿下的心思,但是如今的靖安侯爷,已经不太有把握拿捏太康天子了。

不过该做的事还是要去做,李信一边吩咐沐英在汉州打起“襄助王师”的旗号摇旗呐喊,另一边写了一封信,把如今西南的情况,详细写在了奏书里,只是在奏书的中间,李信没头没尾的提了一句。

“汉州蜀人,多有助王师讨逆之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