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32章

作者:漫客1

古来下葬,先讲棺木的材质,然后讲轻重,厚薄,越是沉重,厚实的棺材越好,皇室王公下葬,棺材外面还会有椁,沉重无比。

不过这些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自然是不现实的了,对于老百姓来说,能有薄棺一副就是个不错的下场了,弄不好就会像李信的舅公一样,只有一张草席裹着身子。

现在李信有钱了,卖炭翁的这个棺材相对来说花了他几十贯钱,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这个老人家先是救了他的性命,然后也算是间接的因为他死了,李信心中多少是有些不好受的。

他从木板车上取下一把铁掀,朝着舅公坟墓的方向走去,然后再舅公坟墓不远的地方,选了一块空地。

当初李信答应过老人家,等他走了的时候要给他也挖一个墓坑,这是男人的承诺,李信并未忘记。

尽管他现在,大可以雇人来做这件事情,可是不亲自挖,他总会觉得于心不安。

卖炭翁的死,虽然不是他做的,但是跟他脱不开干系,如果平南侯府的人没有来烧了这座屋子,那么事情绝对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

铁掀深入土里,一块块泥土上下翻飞,李信面无表情,心里对平南侯府的憎恶又重了一分。

那一次平南侯府来派人烧房子,直接把老人家伤到躺在在床,动弹不得,如果不是因为几乎丧失了行动能力,老人家无论如何也不会用寻死的法子,来把李信跟卖炭妞绑在一起。

想到这里,李信心中的怒气终于有了一个发泄的口子。

快到中午的时候,一个长方形的墓坑已经初现模样,李信满头大汗,坐在一旁歇息。

小丫头一边抹眼泪,一边帮李信搬着墓坑里的土,不时伸手给李信擦汗。

一辆马车,从京城方向驶来,在墓坑不远处停了下来,一身黑衣的魏王殿下,迈步从马车上走了下来,身后跟着风姿绰约的崔九娘。

这位七皇子走到李信面前,微微叹了口气:“方才才收到消息,所以来迟了,老人家前些日子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

李信沉默了一会,然后抬起头看向七皇子,面无表情的说道:“平南侯府的人来烧房子,打伤了老人家,老人家年纪大了,久治不愈,昨天病情恶化,就去了。”

七皇子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他看了看已经李信身后初见规模的墓坑,摇头道:“这些事你一个人哪里能做得来,跟我打个招呼,我派人帮你处理就是了。”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从地上站了起来,拿起那把铁掀,跳下了墓坑。

“有些事,自己亲自做才能见诚心,不然李信半夜会睡不着觉。”

此时,他的双手已经被磨出了几个血泡,每一次用力都是钻心的疼痛。

这一次事件,让李信对这个未知时代的认知清晰了不少。

如果没有力量,就只能像卖炭翁这样,任人拿捏,最后只能用自己的性命,当做最后的手段。

七皇子背负双手,看着在墓坑里挥汗如雨的李信,面色有些复杂。

这个永州的年轻人,与京城里那些薄凉的年轻人,大不一样啊…

第40章 态度

这一个葬礼,办的十分俭朴,俭朴到了有些过分的地步,李信甚至不知道这个卖炭翁姓什么,就连小丫头也不知道自己的阿爷姓什么,无奈之下,李信只能臆测他姓钟,在墓碑上刻上了四个字。

钟翁之墓。

在古代,这个墓碑其实是极其不合规矩的,这个时代的墓碑,最起码要有先考,先妣然后才是姓氏名字,比如说钟公讳什么什么,如果是在朝中有官职有追封的,还要在墓碑前面写上官职之类,很长一大堆字才是正经,没有哪个墓碑会像这个墓碑一样简单甚至是简陋,但是李信对于卖炭翁的生平姓名一无所知,只能就这么简单写上几个字。

就连这个钟姓,还是他根据卖炭妞的姓氏硬加上去的,在李信估算,老人家姓钟的可能性不大。

在带着小丫头在墓碑前磕了几个头之后,李信舒展了一下身子,忙碌了一天的他此时疲惫不堪,他蹲下把跪在地上的卖炭妞扶了起来,轻声道:“丫头,咱们回去了,以后有空再来看望祖父。”

卖炭妞眼睛都哭的肿了,她抱着李信的一个胳膊,泪眼婆娑。

“哥哥,阿爷他是不是永远都出不来了?”

李信摸了摸这个可怜小姑娘的脑袋,轻声道:“丫头别怕,阿爷不在了,还有哥哥保护你,阿爷只是去了天上,以后他会一直在天上看着你的。”

小姑娘眼泪更多,她呜咽道:“哥哥,我害怕…”

一个小姑娘,相依为伴的老人突然没了,产生不安全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种感觉李信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也经常会有,不过李信上辈子是个三十岁左右的人,心性早已经成熟,他不太可能像丫头这样说哭就哭就是了。

李信伸手把这个丫头抱进怀里,轻声道:“别怕,阿爷会在天上保佑丫头的,以后哥哥也会保护丫头,没人能够害得了你。”

卖炭妞被李信抱了起来,她脑袋钻进了李信肩膀里,仍旧流着眼泪。

老实说,这个丫头跟着卖炭翁这几年,过得并不好,但是她没有怪罪老人家,反倒对卖炭翁感情很重,说明这是个心地很好的女孩。

三岁看老,一个人的性格,虽然不能说从小就定型,但是从小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是真的。

距离坟堆不远处的官道上,一辆紫色的马车等在那里,李信掀开车帘走了上去,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车里的一男一女缓缓点头。

“殿下,崔姐姐,久等了。”

这会儿天差不多快要黑了,等他们回到城里,天色绝对会黑下来,到时候城门闭合,没有七皇子的话,李信连城门也进不去,所以这位七皇子就一直静静的等在这里。

魏王殿下对着李信点了点头,轻声道:“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太难过。”

崔九娘也出言宽慰,声音轻柔:“李公子是个重感情的人,但是事情毕竟已经这样了,还是要节哀顺变。”

李信看着怀里已经沉沉睡去的卖炭妞,轻轻吐了一口气。

这一天下来,不止是他累,这个小丫头也累坏了,趴在自己怀里,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李信抬头看向七皇子还有崔九娘,声音平静:“当初李信进京的时候,被平南侯府赶出京城,流落到破庙里,若非这位老人家,恐怕李信已经冻死在了那座破庙里,老人家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却……连累他丢了性命。”

李信自然不会跟这两个人说卖炭翁是自尽的,他必须要让这两个人认为自己与平南侯府势不两立,这样以后才有机会跟这魏王府借力,去应付平南侯府。

魏王殿下脸上虽然没有表情,但是心里却暗暗叫苦。

他之所以这么看中李信,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把李信送进平南侯府,让他认祖归宗,换句话说,他需要的是平南侯府的二公子,而不是李信这个人,现在李信却有些与平南侯府不共戴天味道,让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这位魏王殿下的意思,崔九娘都是清楚的,她轻轻叹了口气,开口道:“李公子,这件事确实是玉夫人做错了,以后必须要让玉夫人给一个说法才是。”

她说话很奇妙,并没有把这件事上升到平南侯府这个层面上,而是止步于玉夫人,潜台词是这件事与平南侯府无关,是玉夫人一个人的行为。

七皇子眯了眯眼睛,轻声道:“等平南侯回京,本王亲自出面,替信哥儿向那位玉夫人要一个说法。”

这两个人三言两语,就把矛盾全部转移到那位玉夫人头上。

事实上,玉夫人的确是七皇子的敌人。因为玉夫人的那个儿子李淳,与他的三皇兄姬桓走的很近,而七皇子找到李信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把他送进平南侯府里,就算不能夺权,也要帮着看住平南侯府,不能让平南侯府手里的兵权为他人所用。

如果能扳倒玉夫人还有那位小侯爷,让李信继承平南侯府的爵位,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李信伸手缓缓的拍着怀里的小丫头,抬头看了七皇子一眼。

“殿下的意思是,我不应该怪罪平南侯府?”

魏王殿下叹了口气,声音诚恳:“本王这是为了你着想,一个人到最后,总是要归根的。”

中国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想法,尤其是古人,对于自己的根,或者说自己的家族看的极重,有时候你把一个人踢出家族,从族谱里把他消了去,甚至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所以才有这么多人,为了自己的小家慨然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