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249章

作者:漫客1

“到时候,九公主也要受我拖累!”

魏王殿下心中一震,随即缓缓点头:“信哥儿你说的是,是我想的少了。”

他拍了拍李信的肩膀,声音低沉:“信哥儿,若是四兄正位,不止是你,我也要有性命危险,为了你我身家性命,咱们各自努力争一争罢!”

李信呵呵一笑:“说到底,还是要殿下你亲自去争,我只能在一旁出出主意,拍拍手。”

魏王殿下豪迈一笑:“我这便去兵部,总要让父皇知道,谁在真正为大晋做事。”

两个人在魏王府门口分别,李信回了大通坊,魏王殿下去了兵部。

说起来,兵部如今的尚书是那位平南侯李慎,不过李慎上次受伤告假之后,就再也没有到兵部上班,甚至上次立储的大朝会,他都没有参加。

因此兵部如今,是由右侍郎陈仲主持的。

见到了陈仲之后,魏王殿下开门见山,直接说明来意。

“陈侍郎,这祝融酒的效力,镇北军与种家军都已经印证过了,听闻种帅执掌禁军之后,又要祝融酒充作药酒,本王忝为宗室,自当为大晋出力,如今本王已经准备了一百坛祝融酒,只等兵部首肯,就可以送到禁军去了。”

陈侍郎满脸苦笑,对着七皇子弯下了腰:“殿下愿意帮忙,兵部自然乐意之至,只是昨天……宫里给兵部下了条子,勒令兵部不许再弄这种药酒,下官也无可奈何啊……”

“宫里的条子……”

魏王殿下脸色微变,伸手道:“拿来我看!”

陈侍郎无可奈何,只能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纸条,递给了七皇子。

纸条上字迹一般,内容简洁。

“酒乃五谷之精,最是耗费粮米,今大晋虽天下治安,仍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者,朝廷焉能大规模采购烈酒?”

“再有烈酒治伤一节,纯属无稽之谈,军中武人讨要,无非满足一己口腹之欲,军中本该禁酒,自今日起,兵部禁止采购烈酒充作军需!”

魏王殿下看完之后,顿时勃然大怒。

“果然是东宫的条子!”

陈侍郎满头大汗,低头苦笑道:“殿下,如今是太子殿下监国理政,您且忍一忍罢……”

七皇子怒声道:“太子就可以推翻父皇旨意了?他还未……”

还好,七皇子还是颇为理性的,一句话只说了三个字,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他心中怒极,但是又无可奈何,只能拂袖而去。

与此同时,御史台的十几位御史,开始联名上书,弹劾当今的太子殿下。

这些文人,损起人来自然极为恶毒,先是把太子殿下这几天的执政贬的一文不值,又大呼太子不孝,忤逆陛下圣意。

奏书的最后一句话,更是说的极为难听。

“位尊而德薄,鲜不及矣!”

御史台的奏书,本来应该是直接送到天子那里去,但是如今是太子监国理政,这些奏书,自然都被送到了东宫。

太子殿下看了,也是勃然大怒。

第267章 蛊惑

位尊而德薄,就是指名道姓骂这位太子殿下缺德。

他本就是皇长子,爵封秦王,是诸皇子中地位最高的皇子,如今更是被封了太子,已经是大晋的半君,如今更是代天子掌事,哪里能容得了别人这样骂他?

“抓起来!”

太子殿下在东宫里拍了桌子:“孤才掌政多长时间,这些人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分明是某些人在背后挑唆!”

“给大理寺下条子,让他们立刻抓人!”

太子殿下这句话,几乎就是指名了,是另外几位皇子搞事情。

这一下,左仆射张渠也有些不太高兴了,这位浩然公此时也在议事,闻言站了起来,拱手道:“太子殿下,御史台本就有风闻奏事之权,本朝近二十年,没有一个御史是因言获罪的,殿下初掌国事,就要抓言官,不太合适吧?”

张渠是承德朝正儿八经的宰相,就是承德天子也会称他一声浩然公,听到他这么说,太子殿下就有些怂了。

“浩然公,这些人说的话你也看到了,实在不像是臣子说的话,他们肯定是受了一些人的挑唆,这种先例开不得,先例一开,那些御史必然更加猖獗,以后孤就寸步难行了!”

不得不说,这位太子殿下虽然做事有些想当然,但是他毕竟生在帝王家,一些基本的眼界见识都还是有的。

他心里很清楚,这些御史与那三个皇帝脱不开干系。

他断绝兵部与魏王府的来往,也是为了不让老七再为朝廷做事,想要彻底断绝魏王府即位的野心。

至于给各地拨粮赈灾,甚至发放平南军的抚恤,也都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自己的太子之位。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做太子这几天进行的一系列操作,都能算是昏招。

甚至是有高人在背后指点他。

不过这位太子殿下只知道生搬硬套,连平南军与朝廷的关系都没有打听清楚,便把抚恤给发了下去,才弄巧成拙,惹恼了门下侍中桓楚。

此时,御史台的人公然挑衅太子威权,他自然无法容忍。

浩然公深呼吸了一口气,抬头看向这位胖胖的储君:“太子殿下,老夫知道你想要立威,可是立威不是你这个立法,陛下持国二十载,好容易才让朝廷上下言路畅通,政通人和,如今殿下要是因言施罪,以后朝廷上下还有谁敢说话?”

太子殿下咬牙道:“难道就要让这些人肆意辱骂孤不成?”

张渠深深的看了太子一眼,心里暗暗摇头。

这位太子殿下,连陛下的一成也没有。

如果承德天子碰到这种事情,多半会置之一笑,扔到旁边不去理会,如果御史的话说的实在难听,惹恼了承德天子,天子也不会因为这个加罪于人,最多就是在别的地方给御史穿小鞋就是。

张渠拱手道:“依太子殿下的意思,这些御史应该如何处理?”

“拿进大理寺诏狱!”

太子殿下大声道:“把他们背后的人审出来,报到父皇那里去,让父皇好好看一看孤这些兄弟们的嘴脸!”

张渠脸色一沉,正要开口说些什么,不过他又深深的看了太子一眼,冷声道:“那就随太子殿下乐意罢!”

“老夫身体不适,这便告辞了!”

张渠转身离去,很显然,他也放弃了这位太子殿下。

短短两天时间,这位太子殿下就已经得罪了两个宰辅。

见到张渠要走,太子这才慌了神,他很清楚他目前的本事,需要三省的宰相们辅佐,如果这些人都走了,那么凭他的本事,没有办法让这个朝廷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