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231章

作者:漫客1

“你担心朕会迁怒他,断了你们李家的另一条血脉是不是?”

李慎摇了摇头,没有答话。

天子冷笑道:“朕现在不会杀他,也不会杀你,你既然回京了,朕也会给你封个官做,以后你就在京城里老实做官,哪里也不要去了。”

承德天子双手揣在宽大的袖子里,冷声道:“朕告诉你,你既然进了京城,便不可能出得去了,这一次即便南蜀的反贼裂土建国了,你也不可能出得去京城!”

对于这个结果,李慎心里多少有些心理准备,他低头道:“多谢陛下不杀之恩。”

“朕不是不杀你,是现在不好杀你!”

这位皇帝陛下面色冷然:“你且在京城里等着就是,这把杀你的刀子会悬在你的头上,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有落下来的一天!”

如果两个人不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这个时候多半还会做一做表面功夫,不会把这些不该说的话统统说出来,但是他们两个彼此都十分了解,再加上承德天子心中怒气难平,直接就把话给说明了。

李慎仍旧跪在地上,叩首道:“臣,多谢陛下暂时不杀之恩。”

承德皇帝毕竟身子不太好,说了这么一会话就有些倦了,他坐回了龙榻上,在手里报了一个暖手炉,然后有些怏怏的看了李慎一眼。

“你父李知节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当初你在京,朕为太子之时,先帝多次与朕说过,要朕寻机会杀了你。”

承德天子闭目道:“朕当初年幼,尚念及旧日情分,不曾动手,及至近年,朝堂争斗日甚,朕意欲在承德朝收拢蜀郡,但即便如此,亦不曾对你动过杀心。”

平南侯跪在地上,低头道:“陛下,事已至此,臣如何分说,陛下也是不会信的,但是陛下应该可以想的明白,如今这个局势,臣大可以不用回到京城来,在蜀郡可以安安稳稳的待时而动,但是臣还是回来了。”

李慎声音低沉:“臣回京城,不为其他,只引颈就戮而已。”

天子冷笑不止:“亏你有脸说出这句话,你要是真愿意死,为何还要朕放李延出京?”

柱国大将军沉默许久,最后低头道:“陛下,李淳可以死,臣也可以死,但是先父留下来的平南军并未犯罪,他们不当死,若臣与李延都在京城里,平南军上下将官,最多五六年,就统统都要死了。”

话说到这里,两个人都抛却了那些伪装,说的很坦诚了。

天子深呼吸了一口气,看向这位跪在地上的柱国大将军:“李慎,你还记不记得你父给你取的表字?”

李慎跪地叩首:“臣记得。”

李慎,字晋臣。

天子低喝道:“你如今,还是晋臣么!”

柱国大将军垂泪道:“臣此生都会是大晋的臣子。”

“只是臣不止是一个李慎,臣的身后有的是先父遗留下来的家业,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当死,也不愿意死。”

天子冷冷的看了李慎一眼:“只要你们投降,平南军的将士大多都不会死!”

“可是平南军将官会死。”

李慎低眉道:“他们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不会投降,也不会愿意臣投降。”

天子“嗬嗬”冷笑:“所以你们就谋刺朕!”

李慎摇头道:“此事是李延一人胡作非为,绝非李家的意思。”

他深深叩头。

“事及今日,臣种种所作所为,大多身不由己,陛下也是一家家主,应当深有体会才是。”

每一个利益集团,都会有一个自己的主体意志,这个意志并不会被首领改变,反而会改变首领。

李慎,就是平南军这个利益集团的首领。

而承德天子,就是大晋朝廷的首领。

两个利益集团互相冲突的时候,就会不可避免的带着两个首领进行冲突。

他们两个,在二十年前,的确是手足兄弟一般的朋友。

但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突然不是了。

或许是在十九年前承德天子即皇帝位的时候,或许是在十四年前李慎出京继任平南侯的时候,到今天,孰是孰非,早已经说不清楚了。

天子喘了几口气,最后死死地盯着李慎。

“你回京城来,就是为了与朕说这些?”

李慎低头道:“只是为了求一个心安,若是陛下杀了臣,臣也算没有对不起蜀郡的平南军。”

“滚!”

向来温和的承德天子,此时怒发须张,他两只手捧起手里的暖手炉,狠狠地朝着李慎头上砸去。

李慎不闪不避。

咣当一声,这位柱国大将军头破血流。

暖殿里的巨响,立刻惊动了守在殿外的陈矩等人,这些人冲进来的时候,承德天子因为用力过度,瘫倒在龙榻上不住喘气,而李慎则是满头的鲜血,艰难从地上爬了起来,再次对着承德天子跪下。

“遵陛下之命,臣…告退。”

他不顾满头鲜血,缓缓退出长乐宫。

次日,这位柱国大将军被封为兵部尚书,挤掉了四皇子姬桓的位置。

第250章 乱臣贼子!

早在李慎进京之前,他就已经估算到了皇帝会如何对自己。

这场长乐宫里的谈话,只是走个过场。

李慎知道自己不会死,所以他才会跪地求死。

这场谈话里,他们两个人固然坦诚相待了,但是也多少隐晦了一些不能说的事情。

李慎被封为兵部尚书的消息,很快在朝野之中传开。

最不好受的自然是四皇子姬桓,他本来是兵部尚书,虽然不能有兵部尚书所有的职权,但是坐在这个位置上,兵部就要受他钳制。

现在,一个尚书的位置平白无故的飞了。

他这段时间在京城的圈子里,来回奔走拉拢群臣,这个消息一传开,一些正在观望的大臣,就会放弃他这个选择。

毕竟圣心所在,才有可能会是新帝。

这是承德天子对四皇子的“薄惩”。

原本在清河公主府养伤的李信,接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