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1174章

作者:漫客1

他战战兢兢的在赵嘉面前坐了下来,只坐了小半个屁股,一如臣子面圣一般。

坐定之后,他抬头看向赵嘉,脸上挤出一个笑容:“不知道相爷召下官来,有何吩咐?”

“是有一件事要跟你谈。”

赵嘉看向这位只有七品,却搅动了京城风云的殿中侍御史,缓缓开口道:“周御史近来做了不少事情,震动朝野,连大都督也多次与我提起你,真是了不起。”

周游艺心中一喜,随即立刻收敛了一些,强忍住脸上的笑意,对着赵嘉低头道:“相爷过奖了,下官只是做了一些……当做之事而已。”

“周御史当真以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当做之事么?”

赵嘉面无表情。

“你怎么知道,自己没有下错注,走错棋?”

周游艺愣住了。

良久之后,他才愕然抬头看着赵嘉,磕磕巴巴的说道:“相爷,如今天下将要改朝换代的事情,京城里的人都可以瞧出来,既然大势已成,下官……做个逐浪之人,想来应该没有什么不妥罢……”

“你也说了,京城里的人都可以看出来要改朝换代,但是为什么只有你周御史站出来做这个出头之人?永乐坊里这么多显贵,眼光都不如你周御史?”

“若是必赢的赌注,这些人岂会让你一个没有半点背景之人,来卖这个好?”

赵嘉面色平静,继续说道:“除开京城里这些显贵之外,如今朝堂上从西南来的人也有不少,他们在京城里也做了一年多的官了,这些人与大都督都是自己人,他们知道的消息,怎么也比周御史多罢?”

“迄今为止,可有一个西南人跳出来,呼应周御史半句?”

周游艺被赵嘉这一番话直接问得懵了。

他愣在原地许久,最终才抬头看向赵嘉,声音结巴。

“那……相爷您的意思是…”

赵嘉低头喝了口茶,淡淡的说道:“你虽然胆子很大,但是也不算太蠢,没有看错局势,如今你做的事情没有错,但是做得时机不对,大都督碍于身份,不方便与你说些什么,但是本相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你再这样胡作非为下去,必死无疑!”

“现在京城里还有数万姬姓之人以及不知道多少姬家的亲戚,周御史不妨想一想,这些人里有多少人想要你死。”

“大都督一日没有点头,大晋就还是大晋,这些人就还是皇亲国戚,他们奈何不得大都督,但是想要杀你泄愤,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周游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抬起头看向赵嘉,然后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相……相爷救命!”

“我自然会救你,不然今日也不会把你喊到我府上来。”

赵嘉因为看书太多,有些近视,这会儿他眯缝着眼睛,轻声道:“我们这些西南出来的人,心里也想让大都督早日登基,正好与周御史不谋而合,所以我才把周御史喊到府上来,目的就是为了搭救周御史。”

周游艺叩首不止:“多谢相爷救命之恩!”

“你且起来说话。”

赵嘉面露笑容:“只要你听我的吩咐,别的我不敢保证,你一家人身家性命,一定是可以保住了。”

“将来大都督正了大位,朝堂之上定然有周御史你的一席之地。”

周游艺再一次从地上爬了起来,语气颤抖。

“请相爷吩咐……”

……

两个人在书房里说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的话,周游艺才擦着汗水,从赵嘉的书房里走出来,临走之前,对着赵嘉千恩万谢。

“来人。”

等到周游艺走远之后,相府的书房里传来赵嘉平静的声音。

“把这把椅子,丢出去当柴火烧了。”

“把地也用水仔细擦上一遍。”

第1167章 这孩子就姓姬

做升斗小民与做官,是大不一样的,普通老百姓,只要率性一些的,就可以做到爱憎分明最低可以不与讨厌之人往来,但是做官就大不一样,有些时候哪怕已经鄙视一个人到了极点,也不得不与他谈合作。

赵嘉现在就是这个样子。

假如他现在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哪怕他还是一个小小的溧阳县令,也不会与周游艺这种小人说上哪怕半句话,甚至于见面都不会见。

但是现在,他是执掌朝廷中枢的宰相,是李大都督门下的谋主,他需要考虑的事情非常之多,哪怕对周游艺厌恶到了极处,当着面也不得不和颜悦色的与他说话。

毕竟这个人,是朝廷里第一个献祥瑞之人,也是第一个“劝进”之人,留着他以后还有大用处。

人就是这样。

随着年纪增长,很可能就会做出少年时最厌恶之事,乃至于成为少年时自己最厌恶之人,被世事磨圆搓扁,然后变得八面玲珑,终年戴着一张张面具做人做事。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太多人张口闭口就是初心二字,其实少年时候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往往都过于浅薄片面,那时候意志昂扬,说下的豪言壮语,立下的壮志雄心,绝大多数都十分偏激幼稚。

随着年龄增长,少年时的初心也会随着认知不断改变,这是一个人的成熟的过程,成熟从来都不是罪过。

戴着一张张面具在外人面前行走,也并不是什么悲哀的事情,只要不被面具同化,面具之下仍然可以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心中留有一些原则,一些红线就好。

这个世界上,少年时期能够寻到清凉如水,皎洁如月的,大有人在,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终生如此,真有人做到,也可能是天上谪仙,不是人间俗物。

李信是人间俗物,赵嘉也是。

京城里每个人都是,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奔忙,都在为一家老小辛苦,都在红尘之中浮沉。

…………

延康二年四月。

上一次周游艺等人劝进之后,京城里许多人都觉得第二次劝进很快就会到来,有不少人也打算加入这个“劝进”的群体之中,以便讨得那位大都督欢心,也为将来谋个前程。

令人诧异的是,周游艺在第一次劝进之后,便就此安分下来,每日乖乖的去尚书台点卯报道,只不过尚书台再也不敢安排他去未央宫上班,这位殿中侍御史就此清闲了下来,除了去御史台点卯之外,便闲在家里照顾花花草草,仿佛京城里的事情,与他毫无关联。

皇城里的天子与靖安侯府里的大都督,也当做这件事全然没有发生过,京城里明面上一点波澜都没有,静谧到了诡异的地步。

不过京城里虽然相安无事,但是从劝进之事过去之后,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大晋各地一共起了七处义军,都要进京勤王,扫清天子身边这些西南的逆贼。

这些义军,大多不成气候,有六处被地方衙门清理干净,只剩下一处广陵赵王殿下率领的义军,总共裹挟了近十万军民,意图打进京城里来,清除李信这些姬氏的叛徒。

这一支广陵义军,带兵的便是李信的旧相识,曾经的赵王殿下姬桓。

本来太康朝的时候,太康天子就几次想要弄死他,但是碍于各种各样的事情,一直没有动手,后来太康天子身子出了问题,便只能把这件事搁置一边,以至于这位曾经与太康天子夺嫡的四皇子,一直活到了今天。

不过现在西南军大势已成,京城几十万禁军都没有拦住李信,这些广陵的反贼最多也就是蹦哒一两个月,就会被朝廷轻易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