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1088章

作者:漫客1

沐英恭敬低头:“这个自然没什么问题,末将明天就让火器营的都尉,去李将军那里报道。”

第1066章 人心惶惶

庐州被西南军破城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京城上下一片哗然。

要知道庐州城距离京城,不过三百多里,甚至可以说已经是京畿,只不过不归属京兆府管辖而已,庐州府与京城往来甚密,不少庐州人在京城安家落户,也有许多京城人士在庐州有产业,两地之间多有亲属,庐州城一破,有亲戚在庐州的京城百姓,各个忧心不已。

而且,据传闻,庐州城只守了五天的时间,便破城了。

庐州守军超过十万,也没有撑住多长时间,可想而知,即便是京城,也未必能挡住西南军兵锋,一时间,京城里人人自危,甚至就连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此时大多也惴惴不安。

更重要的是,有人趁着半夜把西南军的起兵檄文,贴在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西南军的檄文,是赵嘉亲自起草的,里面的内容很简单,也很直接,那就是攻击当今的天子失德,淫乱宫廷,迫害胞弟,纵容宇文部作乱等等,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晋人,赵嘉特别知道如何攻击皇帝,他把从元昭元年到现在五年时间,各地发生的干旱,地震,蝗灾,水灾等等一系列天灾,统统写在了檄文里,一眼看去,触目惊心。

按照天人感应的说法,老天爷降下灾祸,就是皇帝不称职。

毕竟皇帝是天子,是代替上天管理人间的天之嫡长子,老天爷发火了,自然是你这个嫡长子没有做好。

最致命的是,檄文里还写了有关于六皇子的事情,里面有非常关键的一句话。

“苍天震怒,兆民蒙灾,先帝六子,为人中正,德行深厚,若能嗣位,定天下太平,万民康泰。”

这句话明面上的意思如果六皇子做了皇帝,天下便不会再有这么多灾劫,老百姓也不会跟着现在的皇帝受苦了。

然而这句话,暗地里还有更深层的意思。

那就是只要六皇子登基,西南军就会撤兵。

这第二层意思,小民百姓或许看不明白,但是朝堂上的读书人,大多可以一眼看出来,事实上这一层意思,也是写给这些人看的,很明白的告诉他们,只要更换天子,大晋还是大晋,朝堂也还是朝堂,你们这些官老爷,也还会是官老爷。

这种贴大字报的法子,还是李信少年时用过的招数,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法子经过十多年时间,还是很有用,最起码在这个消息传播并不怎么迅捷的年代,这个法子可以让一件事迅速传遍大街小巷。

当然了,面对这种动作,京兆府也不是全无作为,第二天一早,京兆府就开始全城收缴这些被人贴出来的大字报,并且张贴了告示,明确说明若有人敢私藏反贼文书,直接下狱,与反贼同罪论处。

京兆府努力的数天时间,才把京城里的“大字报”收缴了九成有余,不过还是有一些檄文在京城里偷偷流传,相比于大字报来说,更可怕的是口口相传,毕竟赵嘉檄文里写的,虽然把天子骂的很惨,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靠谱的,而老百姓的口口相传就大不一样了,几个人下来,就有可能把原本的一件事传的面目皆非,夸张到可怕的地步。

因为这件事,京兆府在全城抓捕几十个乱说话的人,城中的老百姓一方面担心西南反贼会不会打进京城,另一方面还要时刻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京兆府抓进大牢里去,一时间人人自危。

与此同时,京城的朝堂,也暗流汹涌。

本来,不管是大晋的百姓还是大晋的官员,都对朝廷颇有信心,毕竟几十年来大晋的实力已经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但是西南军这几个月来,势如破竹一般从西南打到了京城附近的庐州,已经颠覆了所有人对于大晋军力的认知,这些骨头本来就不硬的官员,现在心里已经开始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了。

京城十二个城门,早在十天前就悉数关闭,现在所有人都很难进出,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达官贵人,或者托关系或者使钱,想尽一切办法离开京城。

西南军还未进城,京城里便已经人心惶惶。

朝堂上也受了些影响,元昭天子已经数日没有召集宰辅们议事,而这一天的大朝会,文武百官齐聚未央宫准备朝见天子的时候,一身红衣的大太监萧正,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走了过来,走到房子微面前之后,他微微欠身,开口道:“房相,陛下身体抱恙,今日的朝会便罢了吧,陛下吩咐了,有什么事情便送到尚书台去,尚书台需要呈送御览的,可以交给咱家。”

房子微左右看了看自己的同僚们,无奈低头苦笑:“敢问大公公,陛下身体如何,需要臣等探望否?”

萧正微微摇头:“房相放心,陛下只是偶感风寒,过些日子便好了。”

“那便好。”

房子微吐出了一口气,转身对着文武百官开口道:“大公公的话,诸位也都听到了,有什么需要送上来的奏书,就都送到尚书台去,事情着急的,尚书台今日就可以给诸位回复。”

“好了,有奏章的随老夫去一趟尚书台,无有奏章的,便各回衙门办差。”

“都散了罢。”

老公羊离开朝堂之后,这位房相变成了朝堂中资历地位最高的文臣,他这一番话说出去之后,文武百官对视了一眼,纷纷散去了。

等到所有人都走了之后,房子微才回头看了萧正一眼,微微低头问道:“大公公,陛下……无碍否?”

“房相放心,不碍的。”

房子微点了点头,继续开口道:“大公公,眼下朝局复杂,京城之外还有大敌环伺,老夫作为尚书台的左仆射,有事情要面呈陛下,请大公公带路。”

萧正面露为难之色,他低头苦笑道:“房相,非是奴婢不肯带着房相去见陛下,实在是陛下现在,不在未央宫里。”

“不在未央宫里?”

房子微皱眉道:“那陛下在?”

“回相爷,陛下在……将作监。”

此时,将作监里,一个一身普通衣裳看起来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前一堆灰色的药粉,眼睛里密布血丝,目光兴奋。

“这东西……能用么?”

躬身站在他身边的将作监监正低着头,恭声道:“陛下,臣等已经试过了,虽然仍旧谦逊西南天雷的药粉,但是已经相差不大……”

“好……很好。”

天子目光兴奋,咬牙道:“朕给你们一天的时间,给朕弄出第一批天雷出来,明天晚上,朕要在校场,看到我大晋的天雷!”

第1067章 焉能辜负?

现如今,天子已经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天雷身上,指望弄出天雷,可以完成绝地翻盘。

在他看来,西南军能够以少胜多,一路从西南打到京城城下,靠的全是天雷,只要朝廷也能弄出天雷,即便短时间内不能战而胜之,也可以用天雷从容守住京城,然后再大规模制造天雷,击退西南叛军。

再以后,打进西南,一鼓作气把这些西南叛军扫荡干净。

其实他这个想法,是很有问题的。

首先李信能够势如破竹,几个月时间就从西南打到京城,天雷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投石车充当炮弹的那种天雷,以及这些年西南总结出来的火器用法。

而且即便现在朝廷真的把天雷制了出来,时间上也有些来不及了,西南那边有专门制作天雷的匠师,并且有的已经制作了十多年以上,技术成熟,从太康九年开始,西南就在慢慢储备天雷,到现在这么些年过去,西南火器的数量已经到达一个惊人的数目。

这也是沐英能够一路上狂轰滥炸的原因。

再一个就是,西南的火药质量,也是要胜过京城的,就算京城连夜赶工,一两个月时间能制作出来的天雷有限,况且有投石车这种利器存在,城墙上很难站人,一旦给西南军攻破城门进入京城,双方短兵相接的情况下,朝廷一方没有西南军专有的投掷兵,也没法子应对火铳等火器,总体还是占有极大劣势的。

现在,对于西南军来说,问题不在于朝廷有没有火器,而是如何能够突破驻扎在京畿的二十多万禁军,要知道这是大晋最精锐的中央禁军,仅凭西南军的十来万人,如果在没有火器的情况下正面碰撞,可能会被禁军一下子冲散阵型,即便西南军拥有火器,也需要全力应对。

有时候运用到极致的冷兵器军队,要比还处在初级热武器阶段的军队,强大的多。

这也是在另一个世界里,两宋就开始大规模使用火器,而一直到清末弓箭大刀依旧在使用的一部分原因。

李信进驻庐州之后,开始让汉州军与宁州军对调,驻扎在皋城的宁州军,慢慢开进的庐州城,接替的汉州军的工作。

而奋战了数月的汉州军,也终于可以好好歇息歇息,李信亲自下令搜集庐州待宰的牲口,让这些将士们好好的沾了几顿荤腥。

李朔带领着宁州军,一部分在城外扎营驻扎,另一部分进驻了庐州,接手了城墙的守备工作。

而李朔本人,也在夜色之中,赶到了李信的住处,向李信汇报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