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1038章

作者:漫客1

…………

晚间时分,三千骑兵陆续从大营出发,李信与叶茂两个人打头,坐在一匹大马上的李信,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三千个将士,沉声道:“此地距离乞圭部,大概只有五十里路,子时之前务必赶到,不得延误!”

“沿途无论碰到任何人,就地格杀!”

大晚上分不清敌友,此时附近多半有不少乞圭部的人在巡逻,只要路上碰到人,一刀杀了就不太可能杀错人。

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夜生活,大半夜不睡觉在草原上游荡的,一定有问题。

叶茂第一个点头答应,高声喝道:“末将,遵将令!”

三千人浩浩荡荡的朝着乞圭部的族落冲了过去。

到了差不多亥时左右,三千人就已经到达了乞圭部附近,不过此时的乞圭部附近,到处都是巡逻的鲜卑族人,这些人手里拿着火把,弯刀,每个人身上都背着长弓,四下警戒。

这些草原人一辈子跟马匹打交道,晋人都会的地听之法,他们不可能不懂,有一些草原上的老牧民,甚至不用俯下身子,仅凭土地的震颤,就可以大致感觉到有多少匹马在草原上奔跑。

因此,哪怕是夜晚,李信等人的行踪也不太能隐瞒的住,李信也没有想要隐瞒什么,眼见乞圭部在望,他拔出腰间长剑,怒喝了一声:“冲杀过去!”

三千骑兵都是禁军出身,虽然以前是步卒,但是他们的纪律性都很不错,听到李信的吩咐之后,立刻骑马,朝着乞圭部的方向冲了过去。

沿途碰到举着火把的乞圭部族人,都是就地砍杀!

同时,乞圭部那边也开始反击了。

他们不顾还在外围的族人,便开始对着李信这边的方向弯弓射箭,一簇簇箭雨,立刻落在了李信等人的队伍中,不少禁军死在了箭下。

但是毕竟是晚上,对弓箭手来说是天大的削弱,这些禁军的队形又相对分散,几轮阵型下来,只聪马上射下来一百多个人,等到这些鲜卑人还要再弯弓的时候,一马当先的叶茂,已经冲到了他们的面前!

叶茂手持长枪,只一个横扫,便把几个四十来岁的鲜卑汉子,扫在了地上,骨断筋折,生死不知!

当然,像叶茂这样的猛男毕竟不多,和他一起冲到乞圭部阵前的将士大多数都没有选择叶茂这么做,他们距离乞圭部还有十几米的时候,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然后从自己腰里,取下一个青色的陶罐,用火折子点燃,远远的对着乞圭部本部的防线扔了过去!

几十个“天雷”,瞬间在乞圭部的阵型里爆开!

此时,乞圭部剩下来的人,本就没有多少青壮,大多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人以及四五十岁的老年人,军事素质普遍不高,大半夜的他们又没有骑马,被几十颗土炸弹一炸,立刻阵型大乱,被这几十个天雷,硬生生炸开了一条口子!

这时候,又有数十骑禁军,顺着这个口子,冲进了乞圭部的营地!

在来之前,这三千禁军,每个人都从李信那里领到了一颗天雷,他们在马上虽然不能射箭,但是在马上点火,显然并不是什么难事。

于是乎,片刻之间,乞圭部营帐里,轰隆雷鸣之声大作,几十数百个天雷,在乞圭部本部里炸开!

这么多天雷,立刻就引起了明火,从禁军冲阵到现在,不过顷刻之间,乞圭部本部便四下起火,不少老人孩童被天雷炸伤,躺在地上哀嚎!

第1008章 把握人心

鲜卑人是游牧民族,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放马牧羊,他们上战场打仗,一般也是骑着自己从小养到大的马匹,这样的马不用训练,直接就可以当做战马来用。

马场是大规模豢养马匹,训练战马的地方,因为家家户户养马,本来鲜卑人是不用专门养马的马场的,但是北周灭国之后,狼狈逃出蓟门关的鲜卑人大量缺少马匹,在最开始的十几二十年时间,只能在水草肥美的地方设立马场,从而让马匹数量尽快提上来。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鲜卑人的马匹数量已经足够多,但是几十年前设立的马场,依然没有撤销,宇文四部各有马场,乞圭部的马场规模比小,只有数千匹马,宇文昭本部的王帐,有四五个马场,一共养了七八万匹马。

李信趁着乞圭部力量空虚,只一个照面就把乞圭部的队伍冲散,但是乞圭部并不是什么特别小的部落,他还有八九万的族人在族群里,李信只是冲散了他们的战士,假如恋战下去,在这些家家都有弓弩的鲜卑人面前,三千人是不太够看的。

所以李信在占了便宜之后,立刻下令后撤。

几百个天雷扔下去,乞圭部至少有上千人受伤,这里不是关内,关内还有烈酒消毒,有大夫医治,在关外,不管是什么伤口,都要靠你自己的身体硬抗,即便是被天雷的陶片划伤,也有可能因为破伤风丢掉性命。

而且李信下令四下放火,这个时候已经是秋冬季节,火势将会很快蔓延,这样一来乞圭部的伤亡,恐怕要到两千人,甚至更多。

更关键的是,乞圭部的青壮已经被宇文昭抽调走了,今天出来与李信作战的部族战士,是乞圭部最后的能战之人,除了这些人之外,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老幼了。

乞圭部最后剩下的战力大为受损,他们就一定会想着把宇文昭抽调走的一万青壮唤回来……

三千骑兵说少不少,但是也说不上太多,撤退起来还是很灵活的,李信下令之后只小半个时辰,这些骑兵就全面从乞圭部里撤了出来,在一个穿着鲜卑服色的中年人带领下,朝着乞圭部的马场奔去。

此时,已经是凌晨,月光铺洒下来,隐约照亮着前方的路。

叶茂骑马跟在李信身后,叹道:“师叔,咱们好容易才摸到了乞圭部附近,才打了大半个时辰,我的手都没有热起来,便撤了,实在是太不合算了。”

叶公爷看了李信一眼,然后继续说道:“方才乞圭部的防线被……天雷直接炸开,我等杀进去,不说把乞圭部打到灭族,最少也要让他们死个一两万人!”

李信坐在马上,回头看了叶茂一眼,淡淡的说道:“方才小只大半个时辰,咱们就在乞圭部那里丢了三四百条人命,这些鲜卑人几乎人人善射,再打下去,用不了多久,咱们都会在那里变成刺猬。”

叶茂挠了挠头,继续问道:“那咱们去马场做什么?”

“去弄些吃的,然后把马场的马给抢了。”

说到这里,李信眯了眯眼睛,呵呵一笑:“一个乞圭部,份量是不够的,接下来是赫兰部,如果咱们能够再搞定赫兰部,宇文诸部就一定会起矛盾,宇文昭也会提前撤出蓟门关。”

宇文部加在一起,也就百万人而已,宇文昭这一次在蓟州附近,已经集结了接近二十万兵力,按照一户五口来算,也就是说每家每户都已经出了一个人去打仗,这种规模的征兵在关内是绝对做不到的。

关内能十丁征一,甚至二十丁征一都颇为困难。

宇文部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个规模,一来是因为大家的确都没有粮食吃了,不得已只能去大晋抢,二来是宇文昭自己的王帐出了一大半兵力,这才能号召其余三部出人出力。

但是……也就止步于此了。

他们迟早会乖乖退出蓟门关,回到关外去。

没有办法,强横的战力可能能够让一方在一场战争两场战争之中取胜,但是这种上升到国战级别的战争,最终打的并不是战力,而是人口,国力和财力。

这些决定了战争到底能够打到什么程度,打多久。

以宇文诸部现在的能力,他们拿下蓟门关之后,哪怕大晋不做任何抵抗,他们也就是在北疆多抢点粮食,抢点人而已,等抢够了自然就会退回关外去消化这一笔财富,不太可能威胁到大晋的江山社稷。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京城那边对于北疆的局势并不是特别看中,因为不管是未央宫的天子,还是尚书台的宰辅心里都明白,北边闹得再如何凶,无非是北边多死一些老百姓,威胁不到大晋的江山社稷。

而西南那一支可以对抗禁军的反军,才是切切实实的威胁!

北边的乱局,将来腾出手的时候可以慢慢收拾,而西南的局面,却是一天也耽搁不得!

当然了,如果朝廷不加以遏制,宇文部经过这件事之后将会飞速壮大,此后如果能经常入关,十年乃至于几十年后,那个曾经马踏中原的宇文周,很有可能会再一次复现。

叶茂跟在李信身后,皱了皱眉头。

他开口道:“师叔,赫兰部是除了宇文昭王帐之外最大的一个部族,不要说三千人,就是咱们这一万多人一起上,也不太可能对赫兰部造成什么威胁……”

赫兰部,是人口接近三十万的大部族,虽然被宇文昭抽调了三万多精壮出去,但是部族里估计仍有数万战力,李信想要再像对付宇文昭那样对付赫兰部,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李信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然后缓缓说道:“宇文昭为了打下蓟门关,出了大力气,他的王帐最少出了十万人,现在王帐极其虚弱。”

靖安侯爷一边骑马,一边淡淡的说道:“宇文昭是北周皇室不错,但是北周已经灭国四十多年了,没有几个人会认他这个皇室,赫兰部既然是宇文诸部之中的老二,那么便没有不想做老大的道理。”

“把握住这个心思,便很好找突破口,最多就是让朝廷给赫兰部也封个王就是了。”

两个人边走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