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1014章

作者:漫客1

范承皱眉想了一会儿,开口道:“云州城里里外外都是种家人,而且治军严格,又深得大晋朝廷信赖,如果大王强攻云州城,种家多半能够守得住。”

他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如果大王攻打蓟门关,胜算倒要高一些,不过即便叶家人不在蓟门关,镇北军也是他们带了几十年的军队,大王要强攻蓟门关,也会损失惨重。”

范承低头,缓缓说道:“依属下看来,大王想要入关,恢复大周伟业,最好的办法还是想法子与那位李太傅联系上,如果李太傅肯在西南呼应大王,大王恢复大周故土,便指日可待了。”

宇文昭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

“我见过李长安,以他的性子,多半不会跟我们合作,不过我已经让荻儿南下去寻他了,如果他能够点头,这件事自然好办,若他不肯点头,那也没有办法。”

宇文昭面色肃然,开口道:“不管怎么样,开春的时候,咱们都一定要想法子入关了,不然再到下一个冬天,我部就会有老人孩子饿死。”

“就算入不了关也没有关系,死一点人,也能省下一些粮食,总比一起饿肚子要强。”

范承眯着眼睛笑了笑。

“大王您在等那位李太傅带兵出蜀,说不定那位李太傅也在等您带兵入关,即便他自命清高,不肯与大王合作,等大王您真的与大晋朝廷打了起来,相信这位李太傅,一定会趁机带兵出蜀。”

宇文昭半眯着眼睛,看了范承一眼。

“何以见得?”

范承面色如常,淡然道:“根据这些年收集到的情报,那位李太傅在西南最起码建起了一支十数万人的军队,这么多的军队,养起来的耗费不知道多少,大王总不会觉得他李长安,是养着玩的吧?”

“此人,绝对是个有野心的人,大王您一旦入关,他多半就会趁机造反,推翻大晋的天下。”

范承缓缓开口:“这是大王您的机会,更是他李长安唯一的机会,只要他是个聪明人,就一定会把握住这个千载良机。”

宇文昭深深皱眉,他坐在椅子上思考了许久之后,抬头看向范承。

“范先生这话,有几成把握?”

“属下没有把握。”

范承摇了摇头,开口道:“属下也不是算命先生,只能一点一点的把局势分析给大王听,不过如大王所说,不管时候怎么样,我部等开春之后,都要跟朝廷打起来,既然如此便用不着考虑这么多,打起来之后,静等西南的消息就是了。”

“若李太傅也跟着造了反,那大王当可以借此机会南下,恢复大周故土。”

“如果李太傅没有应和大王,那大王也只能当去大晋境内抢了一些粮食回来,奉养部族了。”

宇文昭点了点头。

“范先生说的是。”

“既然如此,那我也只好认真考虑考虑这场仗应该怎么打了。”

宇文昭半眯着眼睛,声音有些沙哑。

“假如我部,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拿下蓟门关,想来远在南疆的李长安,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怎么也应该配合我部,围攻京城了。”

说到这里,宇文昭没有再说下去,他把目光看向了蓟州城方向,然后缓缓叹了口气:“足足十万镇北军啊。”

“就算真的啃下来了,攻城的人里,也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个人……”

第980章 种老将军

新年新气象。

大晋承平四十多年,除了太康初年的征西之战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战争,经年和平,京城里早已经是一副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除了少数几个将军之外,没有几个人有忧患意识。

很快,时间就到了元昭五年的腊月十五,朝廷休沐的时间结束,各衙门慢慢重启,恢复了日常的状态,而在这个时候,在北疆驻守了几十年的老将军种玄通,回到了京城里。

他因为这两年身体有些不好,所以年前的时候就跟朝廷上了奏书,把云州城的事情交给了长子种武,自己回京城养老。

种家的奏书,只要不是太过分,朝廷向来都是同意的,因此这位种老将军在十一月就往京城赶,但是北地大雪封路,在路上耽搁了一段时间,没能在年前赶回来。

回到了京城之后,老将军在家里休息了一天,然后就换上了一身朝服,进宫面圣去了。

他从承德年间就是是云州大将军,早年承德天子还曾经调他回京掌过一段时间的京畿禁军,论资历比叶鸣还要高一些,而且今年也已经六十多岁的高龄,自然很容易的进了皇城,在几个宦官的迎接下,到了未央宫里。

大太监萧正,亲自在未央宫门口迎接他,这位一身红衣的大太监,对着种玄通低头行礼,无奈的说道:“老将军来的早了,陛下还没有起身,请老将军等一等。”

种玄通默默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开口道:“萧公公,现在已经辰时正了。”

萧正咳嗽了一声,开口道:“老将军有所不知,陛下从去年开始,除了朝会的时候会早起,其他日子都会晚起一会儿,要到巳时才能起。”

种玄通摇了摇头,没有多说什么。

他是种家的家主,虽然常年不在京城,但是京城里的一些事情总归还是知道一些的,当今天子刚刚亲政的前两年,还是十分勤勉的,经常一大早便跑到尚书台去,与诸位宰相学习如何治国,后来皇帝的位置坐的久了,也坐的稳了,便没有从前那么上心。

到了去年,宫里选了一批秀女,其中一个姓郑的女子很得天子喜爱,入宫几个月之后,便被天子亲自封为了贵妃,日日睡在郑贵妃宫里。

所以才会晚起。

不过这些都是后宫宫帏之事,外臣不太方便过问,更何况天子如今二十来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京城里这些官宦子弟哪一个二十来岁的时候,不是成日睡在青楼楚馆里?

就连种玄通年轻的时候也是如此,因此还是很好理解的。

他在未央宫里等了小半个时辰,才被萧正请了进去,见到天子之后,老将军毕恭毕敬的跪在了地上,开口道:“臣种玄通,叩见陛下。”

面对这种戍边几十年的有功之臣,元昭天子还是知道敬重的,他先是揉了揉眼睛,然后连忙上前,伸手把老将军从地上扶了起来。

“老将军客气了,快,萧正,给老将军搬把椅子来。”

萧太监连忙搬了把椅子,放在种玄通身后,种玄通犹豫了一下,便坐了下来。

“老将军何时回京的?”

种玄通低头道:“昨日下午回京的,歇息了一日,便进宫面圣了。”

“老将军辛苦。”

天子感慨道:“老将军从承德十五年开始,便在云州城替大晋戍边,至今已二十多年,也替我大晋北疆挣到了二十年太平,朕要代替两代先帝,还有大晋的亿万百姓,谢一谢老将军才是。”

“陛下过奖了。”

听了这话之后,种玄通还是颇为欣慰的,他低头道:“此臣分内事耳。”

“老将军既然身体不好,以后就在京城里好好休养,等身子养好了,就算不去云州城,也可以进大都督府替朝廷做事。”

这句话就是纯粹的客气话了,种家虽然世代受朝廷恩遇,但是百多年来却没有一个种家的家主,进入大都督府这种要害衙门做事,种玄通也知道天子在画大饼,他还是从椅子上起身,跪在了地上,叩首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因为昨晚上没有睡好,天子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老将军不用多礼,快起身罢。”

种玄通跪在地上,没有起身,他低头道:“陛下,臣有事情上奏。”

“老将军年纪大了,坐着说就是,用不着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