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第992章

作者:tx程志

当占领陈应占领松邦堡城的同时,他就打听清楚了从康延居城到松邦堡城,其实只有两条路,如果是冬天,河面冰封,那么可以前进的路就多了。

关键是现在是夏天,吐蕃人可没有庞大的水师可以运输军队。陈应就命令郭孝恪部提前布置,以逸待劳。

松赞干布和吞弥阿鲁都傻眼了,两人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对视了一眼,他们甚至都以为自己耳朵坏了,咋可能啊,一夜都不到,怎么可能被敌人包围了?在包围松赞干布之后,事情就简单多了面对松先干布这么一条大鱼,陈应就刻意围而不攻,当然也不是全部不进攻,只是骚扰性质的进攻,只要松赞干布不突围,他们绝对不进攻。

松赞干布原本以为这一仗会非常顺利,所以他准备的辎重并不多,连牦牛与羊群全部算上,他们只能吃一个多月。

他们的肉干和粮食即使节省着吃,也只能吃上两个月左右。为此,松赞干布急忙派出人信使突围,向吐蕃各部下达了勤王诏书。号召各部前来勤王。

这下乐子更大了,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吐蕃各部远近不同,实力也不相同,勤王之师,来一支消灭一支,来一两支,消灭一对。

在坚持到了开元三年的六月底,箭矢耗尽,饿的皮包骨头的松赞干布,袒露着上身,牵着一只饿得皮包骨头的绵羊,向陈应投降。

为此,历时半年的大唐与吐蕃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

以大唐全面胜利而告终。

现在李建成更是苦笑不得,他和大唐朝廷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做好接收吐蕃的准备,这边陈应已经把吐蕃拿下了,直接列土开疆数千里,将近二百万吐蕃人在松赞干布的带领下,向唐朝投降。

看着这个奏疏,魏征沉吟道:“战争已经打完了,吸收、消化吐蕃的工作,恐怕三五年都难以做到,特别是争夺人心,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

房玄龄苦笑道:“谁说不是呢,原本安西是胡多汉少,虽然现在大唐可以借助安西军的感想有力,能够暂时做到以汉统为主导,但这种人口情况若不改变。一两代人以后就要出大问题。”

魏征接着道:“汉武帝开拓西域以来,移民屯边这是解决问题的惯例,可是……眼下不光是安西缺人,吐蕃也缺人……”

李建成此时是痛并快乐着。

魏征望着李建成道:“西周的京畿在关中平原。东进灭商以后,国土在函谷关以东的也有二三千里。但武王、周公没有东迁,只洛阳营造了一个陪都。秦国灭六国,形势也是一样。可秦国也没有将都城东迁。汉高祖扫平天下以后,选择定都地点。没选地理适中却格局偏小的洛阳,还是选了地理上很偏的关中,陛下你说是为什么?”

李建成道:“其实地理偏不偏,应该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立都所在必须形成足够强势的力量来压服附属州镇,周、汉两代,立于长安的都比较强势,立于洛阳的都比较衰落,这里头的教训,我们不能不吸取。”

魏征指着陈应的奏疏道:“如何回复陈大将军的奏疏?”

李建成沉吟道:“行台建制不能取消,否则以安西之广,辖地万里,如果事事请示长安,用陈大将军的话说,黄瓜菜都凉了!”

房玄龄苦笑道:“谁说不是呢?”

李建成道:”陈大将军就会给朕出难题……他是天下间有名的聪明人,一定会想出办法,让他派出一支军队把所谓松赞干布送到长安来,与颉利可汗做个邻居!”

第一百零三章白旌黄钺节度安西

第一百零三章

李建成沉吟着道:“那吐蕃的事务……就按陈应的意思办吧!”

魏征与房玄龄几乎异口同声的道:“陛下,不可!”

李建成疑惑的望着魏征和房玄龄这个两腹心重臣,不解的道:“为何?”

“打仗的事情,可以假手陈大将军。”房玄龄道:“但是,施恩天下,万民敬仰的事情,陈大将军绝对不可以再做了!”

李建成郑重的道:“这个……朕相信陈大将军。如果没有陈大将军,朕恐怕早已是一堆朽骨,陈应有能力做好此事!”

“此事,除了陛下,没有人可以做!”魏征正色的道:“除非陛下愿意留下后患!”

在李建成的设想中,吐蕃和西域,都是不毛之地,特别是西域,都没有成片的大块水土,全都是零零散散的绿洲,都是小国的规模,别说制霸天下,连作为偏霸府的资格都没有。

至于,吐蕃则更加荒凉,唐人就算去了吐蕃,也会头昏眼花,四肢无力。

虽然,吐蕃这场战争,陈应打得非常漂亮。可是,在李建成看来,这根本就不能算是军事上的胜利,而是政治上的胜利。

因为,参与攻打吐蕃的主力人马,除了安西大都护府的骁骑军一万余人马,背嵬军六千人马,其他则是反松赞干布联盟的一百多个大小部落,这些吐蕃人才是真正的主力。

在李建成看来,吐蕃也好,西域也罢,大都是鸡肋之地,唯有河西汉四郡,以及西域中的高昌、龟兹、沙州、伊州、疏勒这些地方,还算有些价值,甚至什么康延居、松邦堡、那曲、多达、雅隆诸城,恐怕还没有长安城的一个里坊大。

房玄龄看着李建成沉默着,向魏征使了一个眼色。

魏征会意,向李建成躬身道:“陛下,是否还记得当年的誓言!”

李建成愕然。

他发的誓不少,还真不记得魏征所说的是哪一个。毕竟,政治家的誓言,就好像花心大少哄女孩子的蜜语甜言,听听就算了。

魏征朗声道:“我们要建立盛世大唐,这个大唐对外消灭了战争、对内建立了秩序的大唐,她将让老弱者可以终老,让壮健者有所用其长,让幼弱者得到抚育,让贤能得以上位,让公平与信义畅行人间,让天下有公正的法律可以遵守!”

房玄龄接着道:“天下人的大唐,乃治天下人人因为这份大业而受益,同时人人也为这份大业而出力,将是一个大公的国家,而不止是某个家族的庙堂,这将不止是汉家子弟所期盼的大唐,更是万国万族所期盼的大唐!”

“朕希望我们的国家将来能够变得如此。”说到这里,李建成苦笑道:“可是那样的国度,离我们还非常,非常的遥远……”

“不远!”

房玄龄道:“我们已经在做了!”

魏征不假思索的道:“根据目前,进行左民部统计的人口,天下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共三百六十七州,共计三百八十三万户,共计两千二百三十三一千九百九十一人,比武德七年天下共计二百一十九万户,多了足足一百六十四万户,这其中并没有统计安西大都护府,如果按照陈大将军统计的安西都护府三辖三镇十九州一百七十六县,拥有户七十四万三千六百五十四户,共计三百七十一万八千二百七十人。”

在历史上,哪怕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永徽三年(652年),唐朝人口刚刚三百八十万户。主要得益在这个时空,因为陈应这个异世蝴蝶的影响,河北之乱快速平定,死难人数大幅度减少,最重要的是,因为杜伏威没有死。

同样的历史上,历时将近一年才最终平定的辅公祐之乱,死难人数不足历史上的三分之一,最最重要的是,唐朝远比历史上,扩张的更快,更加顺利。特别是河北之乱、关中粮食危机,这让陈应向安西迁徙了三十余万户,让安西汉民比历史同期,多了二十倍都不止。

采取了新式的耕具、农具、大唐的粮食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虽然关中粮食危机刚刚过去不过两年,关中十六座长平仓,已经超过八成存满,朝廷控制的长平仓,储存了超过一千二百万石粮食,哪怕一年之内,关中颗粒未收,关中将不会出现粮食危机。

由于对东突厥、西突厥战争的持续胜利,缴获的牛马羊、猪等牲畜也非常多,现在天下三百八十三万户百姓,至少超过五百万头成年耕牛,九百余万匹挽马。这还不算朝廷太仆寺位于陇右、河湟、并州、幽州、代州、云州、以及青州、瀛洲等七十余座官营马场,哪怕历史上,在开元盛世时期,李隆基也最多拥有七十余万匹战马。

可是现在,朝廷的战马数量突破一百三十万匹,如果,李建成需要,随时可以从天下征召到四十万骑兵,三个月内,将百万百姓武装成百万大军。

不一样的大唐,给魏征、房玄龄极大的信心,特别是关中的驰道与伊州的驰道将会预计在三个月内接通原州,最迟开元四年春季,全线贯通长安至伊州长达六千余里的驰道。

通过驰道运输,关中大军将可以以每天二百里的速度,最多三十天抵达伊吾州,如果是轻装前进,这个时间会缩短到二十五天,甚到更短。

除了这条向西的战略驰道,从长安向东的驰道已经修筑到了宋州,这条重在的驰道,将在宋州进行分岔,向东继续修到不其城(今山东青岛),向北经到涿州、易州、幽州抵达辽东的营州龙城(既今天朝阳市)。

特别是看到了驰道的庞大运输能力以及运输效率,自长安向西南经子午谷,进入巴蜀、抵达剑南道的驰道也已经提了上计划。

将来,利用十年时间,大唐将修建四纵四横的战略驰道,将天下三百六十七州与四大都护府联通起来。

李建成沉吟道:“陈大将军在吐蕃这么一打,虽然大胜吐蕃,固然欢喜,只不过凡事有利皆有弊,魁魅勉勉就会蛰伏起来不敢动了。”

魏征想了想道:“太子远在安西,太上皇也甚为想念,不如,让太子与平阳公主、陈驸马回长安……”

不等魏征说完,李建成摇摇头道:“玄成,朕懂你的意思,朕现在要尽快打通丝绸之路,以获取富国的资金,朕要留西突厥一条狗命做眼中钉,好让朕不会安于逸乐,我要陈大将军暂时蛰伏待机。”

看着房玄龄与魏征不解的样子,李建成道:“朕要让天下诸国,都恨朕入骨,朕要让萨珊、拜占庭、西突厥他们串联我们的敌人,以作为我们大唐强兵的对象。待朕收拾了高句丽这条豺狼,腾出手时,就是我们大唐倾国之力西顾之时。朕要让拜占庭的七山之城,在朕的马蹄下瑟瑟发抖,朕要让西海(既秦汉魏晋时期,中国对里海的称呼)成为大唐的内海,朕要让阿尔卑斯山成为大唐的西境!”

听着李建成的话,魏征与房玄龄二人都热血沸腾。

魏征道:“吾皇圣明!”

李建成沉吟道:“中书舍人何在!”

上一篇:带着商城去大唐

下一篇: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