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479章

作者:飞花逐叶

  剧痛,痛入骨髓,陈岗忍不住惨叫出声。

  “王爷,锦衣卫千户宁万福求见!”

  听到禀告,朱景洪说道:“他倒来得及时,让他进来!”

  “是!”

  等待宁万福的时间里,陈岗依旧在受罚,但朱景洪却注意到了妙玉。

  “妙玉法师,你这是……”

  只见此时,妙玉盘腿坐在地上,正对着赵贵念诵着经文。

  眼见朱景洪询问,妙玉答道:“超度亡灵!”

  听到妙玉这般答话,在场众人皆佩服其胆量,竟敢当着王爷为贼人超度。

  虽然妙玉蒙着面纱,但只看她曼妙的身形,且在夜里留宿银安殿……众人也就理解了原因。

  “这些贼人,也要超度!”朱景洪语气有些不善。

  这丫头胆子未免太大了,难道就不怕暴露自己身份?朱景洪暗暗道。

  妙玉答道:“无论善恶,皆是众生!”

  话是这样说,但妙玉已识趣的起身,不再为赵贵多诵一个字,毕竟她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但为了把戏做全,妙玉看向不远处两名宦官的尸体,说道:“若王爷允准,贫尼还想为两位内臣超度!”

  两名小宦官,说到底也是因朱景洪而死,此刻她又岂能不允。

  当然,朱景洪不愿被妙玉牵着鼻子走,所以他干脆一句话都没说。

  在向朱景洪行礼后,妙玉自顾往小宦官处去了。

  此地已无再留的必要,于是朱景洪转身往银安门内走去,同时说道:“让宁万福进来见我!”

  这件事要查清楚很简单,比如直接把妙玉给拿了,拷问之下自然事事清楚。

  问题是他不能这么做,毕竟妙玉牵涉着老六和老四的斗争,对朱景洪来说留着比拿了更好。

  毕竟抓白莲教虽重要,却比不上那二位相互倾轧,给朱景洪带来的利益更大。

  当朱景洪殿内端坐时,宁万福便来到了殿内。

  “臣锦衣卫千户宁万福,叩见王爷!”

  示意宁万福起身后,朱景洪问道:“你那边的线索,可查到了什么?”

  白天见的朱景洪,到现在不过半天,宁万福那边基本没有进展。

  所以朱景洪问起这件事,便让宁万福以为是在问罪,所以他又重新跪了下去。

  “臣无能,未能及时捕获贼人,致使王爷遇险……死罪!”

  “行了,这个时候不要说虚的,此番侍卫们抓了活口,其他人我信不过……交给你来审问,不要让我失望!”

  此刻,宁万福既高兴于朱景洪的信任,又忧惧自己不能完成好任务。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他都会全力以赴,给人到中年的自己再博一次。

  “是!”

  “去吧!”

  “臣告退!”

  待宁万福离开,诺敏和甄琴找了过来,纷纷询问他有没有受伤。

  刚才诺敏被限制在房间内,不似妙玉那般无所顾忌的出去,对外面的情况她也不太清楚。

  以至于此刻,朱景洪还要安抚两个女人,所以后面他没出银安殿,只是让人传话侍卫们各归其位。

  且说宁万福出了银安门,先是与何武等侍卫统领沟通,然后才命手下带走人犯和物证,也包括两名遇害宦官的尸体。

  随后朱景洪命令传来,王府侍卫便各归其位。

  锦衣卫走了一批人,但只隔了半个时辰又派了一批人来,了解夜里应对此刻的过程和细节。

  这一夜,燕山千户所上下非常忙,尤其是对陈岗进行拷问的人。

  最终陈岗没扛住,交代了其行凶的过程,为立功活命还把杨炎供了出来。

  于是宁万福立刻命人抓捕,但他却不知道,杨炎这厮狡诈无比,行动开始后就转移了香堂。

  只过了不到两个时辰,下面人就回报说已人去楼空,这让宁万福大失所望,一时间又急躁起来。

  此时,他在大堂内来回踱步,正好外面有一百户赶来。

  “千户大人,这是王府侍卫人丁证词,您看……”

  连陈岗都刮不出有用线索,宁万福不认为王府侍卫的证词能有用,所以他根本没有的查看的心思。

  何况证词是厚厚的一摞,他宁万福根本看不过来。

  “你们下去仔细分析,看能否找到线索!”宁万福沉声说道。

  “是!”

  于是这百户出了大厅,刚好迎面遇着一名总旗,便是此人负责审讯陈岗。

  “王总旗!”

  “拜见百户大人!”

  “这些是王府侍卫的证词,你拿去仔细看看……若有发现便来报我!”

  “是!”王总旗接过了任务。

  他已知道案情进展遇阻,所以很希望自己能找到突破口,如此便能给自己搭上进身之阶。

  再说千户所大堂内,宁万福已气得摔了本子,再度严令审讯之人拷打陈岗,逼他说出真正的线索来。

  但有时候,幸福总会从天而降。

  在宁万福心中焦急之时,一名总旗脚步飞快跑了进来,神色之间的喜悦简直溢于言表。

  “千户大人,有线索了……”

  审案的事,宁万福交给了最信任的下属去办,前来禀告这人并非他的心腹。

  这人说有线索,宁万福第一反应就是,或许是关于其他案子的事。

  “何事?”

  宁万福终究还是报了希望,否则此人不是他的心腹,区区一总旗连越两级上报,首先就会遭到他的呵斥。

  “启禀千户大人,白莲教行刺一案,卑职有重大发现!”

  听到这话,宁万福几以为自己听错了。

  但在下一刻,宁万福就站起身来,问道:“有何发现?”

  “卑职勘验贼子尸体,在其左脚靴内发现了纸条!”

  赵贵是心细且思虑周全,当然不会留这么大的破绽,纸条其实是妙玉所留,就是在气“做法超度”之时。

  说话之间,这名总旗将纸条递到宁万福跟前,后者连忙将其打开后查看。

  上面是蝇头小楷,足足有六七十字,上面圈出了每行首字,显示出这是一封藏头信。

  “宛平陈家庄,事成可来藏!”宁万福低声呢喃。

  “陈家庄……”

  这时来报的总旗答道:“大人,卑职已经查过,宛平有个陈家村,里面是有个陈家庄!”

  再度看一遍纸条上的字,确定自己没有眼花之后,宁万福立即向门外喊话:“传令张昌,让他立刻集结麾下所有人!”

  至于集结后去哪儿,出于保密宁万福没有说,反正到时跟着他一路走就是了。

  这个时候,宁万福看向眼前人的目光已变,只见他笑着说道:“徐总旗,这次你可立下了大功!”

  “此皆仰承大人洪福,卑职岂敢居功!”

  眼见这人如此上道,宁万福便接着说道:“有功就是有功嘛……本官向来奖惩分明,必定会重赏你!”

  客套话也说尽了,便听这位徐总旗说道:“多谢大人!”

  二人又闲聊了一阵,主要是这位徐总旗在说,非常有分寸的在推荐自己。

  他二人说了一阵,此时外面人手已集结完毕,最终由宁万福亲自带队,乘快马朝着宛平县赶了去。

第561章 妙玉:我何不反客为主

  宁万福带着兵马,亲自去捉陈富礼,此时他还不知此人便是“北王”,白莲教巨头之一。

  再说燕王府这边,得知朱景洪遇刺,燕山的文武官员齐聚于此,一个个神色之间分外凝重。

  白莲教两次行凶,且一次比一次猖狂,说明布政司治民不善,说明按察司执法不严,说明御史们巡视不力……

  消息传到京城,皇帝必当震怒,届时所有人都可能被问罪。

  所以他们神色凝重,也就可以理解了。

  除了他们,燕藩有爵者也都来了,他们心态要稍好些,但也都表现得的心情沉重。

  人群之中,唯有朱怡锂心态放松,只因他是拯救朱景洪的大功臣。

  这一点朱怡锂没有宣扬,但消息已经在“不经意”间走漏,伴随而来的还有对大宗的质疑。

  朱景洪入住燕王府这么久,朱怡锂负责采买从未有差,偏一换上了王臻就出了事。

  这说明什么?说明宗主朱怡镔用人不当,以致差点儿将燕藩送上绝路,好在最后有朱怡锂力挽狂澜。

  可以说,燕藩众人对朱怡锂有多感激,对宗主朱怡镔就有多痛恨。

  这些情况,朱怡镔也知道,对此他也是无可奈何。

  “爹,眼下舅舅已经被拿,若是牵连到咱们……”

  本来朱怡镔心情就差,听到这话他就更难受了。

  朱怡镔相信王臻跟白莲教没有瓜葛,但不管怎么说人是他王臻在接洽,出了事他都负有重大责任。

  而王臻又是他的小舅子,且得到他允许才接替朱怡锂,意味着他朱怡镔也也有罪过。

  在这样的罪过面前,小小一个镇国将军,根本保不住他自己。

  难道这就是报应?

  想到这些年,自己干的那些强取豪夺,草菅人命之事……朱怡镔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爹,布政使杨云光他们进去了……”

  朱怡锂还是没说话,心中苦思着对策,然而他的内心却如一团乱麻……

  接见燕山地方官,朱景洪首先是要告诉他们,这件事情的性质很严重。

  众人心有戚然之际,他又话锋一转亮明了态度,说是要让大家统一口径,尽可能把事情影响降到最低。

  前后转变之间,众人感受到了朱景洪的大度,并验证了他能“抗事”的品格,便让众人对他态度大为改观。

  当朱景洪与众人商议之时,另一边的锦衣卫千户所内,检查案卷“王总旗”发现了异样。

  “陈岗二人藏身的柴房,留有他二人吃剩的干粮,他二人又何必去厨房偷馒头吃……”

  “这个朱怡锂的种种行径,未免太过反常……”

  本来朱怡锂夜入王府就反常,他还给出了陈岗偷吃馒头的线索,然后领着侍卫去找人……

  案卷是非常干瘪且枯燥的东西,要分析出这些结果来,非得仔细看过全部案卷,才能在碎片中拼凑出。

  可见这位王总旗,思维不是一般强大,且有常人缺乏的毅力。

  “待我去问问陈岗……”

  说做就做,王福山抱起案卷,朝着看押陈岗的牢房走了去。

  进到牢房深处,他就听到了惨叫声,正是陈岗还在受刑。

  北王陈富礼已暴露,但因宁万福走得急,所以没有跟审案的人交代,以至于陈岗现在还在受刑。

  “我说停……停……”

  负责审讯的也是一名总旗,此人乃是宁万福的心腹,就连百户也得给他几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