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144章

作者:飞花逐叶

  之间队伍远远靠近,在领队千户喊出向右看之后,他们铿锵有力整齐划一的端枪前劈,那腾腾杀气简直扑面而来。

  “皇帝陛下……万岁!”

  山呼声依旧传来,士兵们脸上的崇敬之色,让高台上的皇帝尽收眼底。

  “很好……非常之好!”朱咸铭给出了最高评价。

  听了这话,朱景洪不由安心许多,目前看来这次差事还算顺利。

  “大明……江山永固!”

  随着火枪方阵远去,接着赶来的就是轻骑兵,能让几十匹马维持队列,仅这一手就让朱咸铭刮目相看。

  依然是同样的口号,依然是整齐划一的抽动作,朱咸铭此刻已不再端着,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轻骑兵过去后是重骑兵,再然后便是牵引火炮的方阵,一切都是如此的整齐协调。

  所有方阵通过,重新迈着骑步列队与校阅台前,等待着皇帝陛下的巡视。

  “老十三,你这次差事办得不错!”

  朱景洪连忙来到御座旁,说道:“爹,这不算什么,再练十来天,绝对会更有气势!”

  “把那些领队的叫过来,朕有话要说!”

  “是!”

  没一会儿,十几名副千户和百户赶了过来,刚才队伍前方是由他们领队。

  这一共十四人里,有九人都是从龙禁卫外放,称得上是皇帝的自己人。

  剩下的五个人里,有靠本事硬升上来的,还有是通过武举被封的官职。

  不管是什么来路,此刻觐见皇帝都是极为难得,且是无上荣耀之事,

  正常来说,他们这些中下级军官,根本不可能得到皇帝召见。

  “臣等叩见陛下!”众人甲胄在身,依然叩首行大礼。

  “嗯……起来吧!”

  “谢陛下!”

  待众人站起后,见他们仍旧保持队列整齐,昂首挺立在原地,朱咸铭心里更高兴了。

  “此番校阅,气势磅礴,军容严整,很好……”

  “但更让朕高兴的是,这样的功绩……是你们这些年轻人所立,这等于说我大明军中后继有人!”

  “你们都还年轻,接下来要再接再厉,往后必定是前途无量!”

  将众人勉励一番,朱咸铭的话引得众人心潮澎湃,一时间干劲儿更足了。

  待这些人退下,在朱景洪的提醒之下,负责训练的侍卫们也被召见。

  对这些更年轻的后备武官,朱咸铭也不吝惜夸奖之语,也让侍卫们同样热血沸腾。

  召见了这些年轻人,感受着他们青春气息,朱咸铭也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

  看得出来老头儿心情不错,朱景洪适时说道:“爹……军士们训练辛苦,今日既然还算让您满意,您看……”

  “赏……必须有赏!”

  “传旨……每人赏银十两,稻米两石,酒一壶!”

  折算下来,这些东西差不多要十二两银子,约等于这些军士年收入的三分之一,这已经是极为丰厚的赏赐。

  一千五百多人,差不多就要两万两,皇帝此番出手也算大方了。

  很快旨意被传达下去,现场响起了谢恩之声犹如雷霆,表达着士兵们对皇帝的崇敬。

  而作为“中间人”的朱景洪,也将在这次事件中受益。

  跟着他干有好处的印象,会逐渐成为军中共识。

  “好了,伱继续好好练,半个月后你们就是大明的门面,要让列国使节……都感受到我大明之强盛!”

  朱咸铭本以为,朱景洪会慷慨激昂表态,毕竟眼下这场合确实挺合适。

  谁知朱景洪却说道:“爹……您就放心吧!”

  这简单的一句话,并不让朱咸铭失望,毕竟眼前这人是老十三嘛!

  “小子,你……好好干!”

  本来朱咸铭想夸朱景洪,可最后还是忍住了,他可不希望这小儿子飘了。

第213章 好弟弟

  当朱景洪陪着皇帝返程时,另一头的宁国府却上演着“生离死别”。

  只因今日已过最后期限,贾家没找到当晚动手的地痞,眼下必须要进宫给朱景洪交代。

  宁国府大厅内,贾家重要的族人都到了,此刻厅内气氛凝重。

  “珍儿,此番入宫,你要诚恳认错,要豁出一切表明心迹,一定要……”

  说这话的,是老道士贾敬,如今遇到这种大事,连他也在道观坐不住了。

  贾敬叮嘱之时,贾赦兄弟二人也不时提点,而尤氏等宁国府女眷们,则是忍不住的流泪。

  阖府上下戚戚然时,可能也只有贾蓉心里舒坦,甚至期望着老爹一去不返。

  被族人一番安抚后,贾珍心态稍微平稳了些,就被贾琏陪着往宫里去。

  而贾家众人则聚于前厅,愁眉不展等待着宫里的结果。

  见厅内气氛凝重,贾政忍不住开口:“也不必太过担心,秦家那边我已说好了,他们也知道其中另有隐情……不会再追究此事!”

  在衙门里不好说话,贾政一连去了秦家三次,秦业才开门让他进去。

  通过贾政条理分明解释,外加发了毒誓做保证,秦业才大致相信了他的话,相信这次的事情很可能是误会。

  当然了,秦业也只是不再追究,对贾家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差。

  只因这次风波,已然在衙门里传开,影响到了他家女儿的名声。

  说实话,就这样秦业还愿意化干戈为玉帛,确实他也算是个厚道人了。

  只听贾赦感慨道:“上次被人弹劾,后又遭圣上训斥,咱家就该引以为戒,珍儿这次……属实是大意了!”

  当着一帮核心族人,贾赦表情严肃道:“往后各人都要管好家里人再要闹出事端来……自己就去祠堂谢罪!”

  贾家毕竟是勋贵之家,所以贾赦口中所谓的谢罪,翻译过来就是拿刀抹脖子。

  在场众人都听得懂,此刻也越发自警起来,发誓一定不能再出错。

  贾家男丁们等待着,女眷们则各自散去。

  林黛玉与三春一道前行,漫步走在内宅游廊之中。

  “唉……以往我还觉得,咱们家是世上少有的富贵人家,可近来发生的这些事,却把我给打醒了……”

  迎春语气哀愁,拿着团扇轻轻摇动,说话的语气更是满带愁苦。

  探春随即接话:“十三爷一句话,就让咱家惶惶不可终日……”

  “跟宫里比起来,咱们就跟地上尘土一样!”

  听到探春的感慨,黛玉亦忍不住叹了口气,随即说道:“是啊……凡事跟宫里沾上关系,一切就都祸福难料了!”

  此刻黛玉想到了宝钗,同时不免为其担忧起来。

  当然了,在她担忧的同时,还带有那么一缕思念,毕竟宝钗这样的知己实在是难遇。

  三人正往前走着,身后却传来了一道声音。

  “林妹妹……”

  不用说,又是贾宝玉跟过来了。

  探春旋即转过身去,看向小跑过来的贾宝玉道:“二哥哥,你怎么没去学堂?就不怕父亲罚你?”

  “父亲还在东府,如今哪有心思管我!”

  解释完这句,贾宝玉又看向黛玉,笑着说到伱:“林妹妹,几日未见……你个儿又长高了!”

  黛玉没有答话,只因她记住了宝钗的告诫。

  她毕竟跟探春不同,与宝玉亲缘上要远些,该避讳的还是要注意。

  这时迎春却说道:“宝玉,亏你还有心思玩笑,就不替珍大哥担心?”

  谁知贾宝玉答道:“他威逼人家姑娘,本就有错在先,如今有这样的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罢了!”

  听到这话,探春二人都惊呆了,以至于很想问宝玉站那一边。

  这时黛玉开口道:“宝玉,这些话还是少说吧,若被舅舅听去了……少不得又要打你!”

  听到黛玉关心自己,贾宝玉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甜,脸上亦不自觉的露出笑容。

  “林妹妹,我没事的……咱们下棋去吧?”

  若是以往,黛玉定会欣然同意。

  可受了薛家母女教导,外加这一个月经历的事,黛玉已经成长了许多。

  她本就是极聪明的女子,很多道理是一点就通,眼下又怎会在行那些荒唐之事。

  只见黛玉摇头道:“二哥哥,我们姐妹已约好了读书,你还是赶紧去学堂吧!”

  说这话时,她心里还是有一些不舍,显然她对宝玉并非全无情谊。

  “额……好吧!”

  没办法,宝玉只得告辞离开,此刻的他只觉得人生一片灰暗。

  他不明白,为何宝钗离开之后,黛玉还是对他不冷不热,难道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当贾宝玉怀疑人生时,贾珍已绝望到认为人生要结束了。

  作为三品威烈将军,身袭一等男的爵位,贾珍有进入皇宫的权利。

  并无官职的贾琏,只能在大明门外候着。

  这一刻,贾琏能做的只有等待,看着高大的宫墙他陷入了深思。

  此刻他突然觉得,二叔贾政的话很有道理,他应该去走勋贵的正道入仕。

  这样才能给家族帮上忙,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干等着,什么都做不了。

  且说贾珍进了皇城,一路来到了承明院外,便向宦官表明了来意。

  关于贾珍的事,承明院的宦官们都知道,便让贾珍在外面候着,等待朱景洪回来发落。

  塞了银子之后,贾珍才知朱景洪在陪皇帝阅兵。

  得知这一消息,贾珍反倒紧张起来。

  阅兵必带有杀伐之气,十三爷若被杀伐之气影响,当场给自己一刀……

  想到这里,贾珍额头后背都冒出冷汗,逼得他取下官帽擦拭。

  另一头,朱景洪已陪着皇帝返回坤宁宫,太子本人已在此地候着。

  “儿臣叩见父皇!”朱景源跪在殿内行礼。

  然而朱咸铭根本没理会他,绕过太子走到暖阁之内。

  一边命人更衣,同时朱咸铭对朱景洪说道:“老十三,没什么事你就回去吧,朕跟太子有话说!”

  关于铠甲这件事,朱景洪并不知情,所以朱咸铭才让他离开。

  “是!”

  虽然好奇,但老头子故意支开自己,朱景洪当然要识趣一些。

  可他才走出暖阁,却又转过身来说道:“爹……儿子有件事想求您!”

  “什么事?”

  “一会儿您别骂四哥,即使骂也别太狠,他跟儿子不一样……经不住这些!”朱景洪态度诚恳,扮演着好弟弟的角色。

  听到这话,朱咸铭是真的愣住了。

  紧接着朱景洪又说道:“爹,儿子今日也算立了功,就这一个请求……您不会不答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