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34章

作者:楚国隐士

  段兄这番话说得可谓是辛辣到了极点。

  对面刚发问的学子,被这番话说得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白最后涨成了个猪肝色,但最终还是憋了下去。

  “唉,确实啊!”

  “比不上就是比不上,这都不是努努力就能追上的,而是天份的差距。”

  “不过,这词…啧啧,真好啊!”

  “在下往日里对诗词一道,还算有点心得,可如今看来,在下那简直不堪入目!”

  这句感叹,算是落到其他人的心坎里了。

  有这种感觉的,又何止他一人呢。

  更放肆一点说,随着这首《临江仙》的传播越发的脍炙人口,竖起大拇指高声叫好或者恸哭流涕自叹不如的,又何止应天府的这些个学子?

  “落榜老学子陈近南”的大名,也随着这传奇般的故事和《临江仙》这首传世名词,一摇一晃的快速传播开来。

  连朱元璋身在皇宫之中,也同样看到了这样一首词。

  老朱农家文盲出身,连字都是后来学的。

  但他佩服那些真正有学问、有本事的。

  尤其是眼前这首《临江仙》,读起来就荡气回肠,若是专门写给咱朱重八就更好了。

  本来本届科举,还是有很多大才涌入大明朝堂啊。

  这个叫陈近南的,就很不错!

  想到又有一批才子来朝堂为官,替大明江山打长工了,老朱倍感欣慰。

第51章 胡惟庸:看来这拯救大明学子思想的重

  任,还得我来了!

  第五十一章胡惟庸:看来这拯救大明学子思想的重任,还得我来了!

  休沐一过,胡惟庸再次恢复到了上衙摸鱼打卡、下衙倚红偎翠打逆子的节奏。

  不过,也因为每日里要到礼部报道,他清楚的感受到了“文艺界”对于自己马甲以及那首唯一作品的追捧。

  对此,胡惟庸嘴角带笑、眉眼含笑、走路都虎虎生风,就差没叉着腰自爆身份了。

  这种穿着马甲出去装逼,然后换个身份回来竖起耳朵听人吹捧自己的感觉,真好啊!

  娘的,难怪但凡来到古代的穿越同行都少不了这抄诗装逼的剧情呢,当时有多尬,这回过头来就有多爽啊。

  尤其是这些礼部官员的评价,跟普通学子看待的角度还不同,听起来简直有瘾!

  “张主事,万万没想到平日里四平八稳的,居然还能写得一手好飞白啊!”

  被打趣的,乃是礼部某个司的主事。

  别看官职不高,但这可是礼部这等“清贵”衙门出身。

  放在外间,那也是无数人赶着拍马屁的角色。

  可落在礼部内里,那就只是个小字辈了。

  这不,被老前辈拍着肩膀夸赞一句,腰杆子立马就弯了下来,赶忙答道:

  “是张某孟浪了,不过这首《临江仙》确实让张某见猎心喜,忍不住啊!”

  夸人的老前辈同样是主事,不过是在这个位子一坐将近十年的老前辈,送上去、送出去的侍郎、尚书都不知道多少了。

  就冲着这份香火情,礼部上上下下也给他面子。

  关键是,这位赵姓老前辈,除了略有些好面子的小毛病外,为人处世真没的说。

  因此,得了他一句“平日里四平八稳”的评价,张主事好悬没笑得小舌头抖起来。

  赵主事夸小张只是顺便,但这幅字,有一说一,他看上了。

  “张主事,赵某轻易不开口,但这幅字实在是让赵某心醉不已啊!”

  “字好、词更好,《临江仙》雄浑大气,一手唐皇的飞白相得益彰,赵某真心喜欢!”

  “可否割爱?”

  不过是一幅自己挥毫而就的字而已,论成本几乎没有,老前辈开了口,哪还有不给的道理。

  而接过这幅刚刚出炉的《临江仙》,赵主事也是一边看着一边感慨道。

  “赵某昨日里才听闻这首词,初听之下便心悦不已,自己在家也临摹了一二。”

  “可惜…赵某的字只能道一声工整,匠气十足,配不上这等好词。”

  “飞白就好,浓淡相宜之间,配上这全篇说史却半个史字不提的文风,正正好啊!”

  “谢了,替赵某告个假,我得先送去装裱去!”

  张主事没想到老前辈对自己的字居然如此推崇。

  虽然他清楚这里面八成的功劳还是那首《临江仙》的!

  胡惟庸躲在一旁悄咪咪的看完了全程,心头那叫一个畅快。

  瞧瞧,在文化人的眼中,一般的字都配不上自己抄来的《临江仙》了。

  啧啧,要是将来马甲被掀开了,众人会是什么表情?想想都好玩。

  最重要的是,这几天在礼部胡惟庸旁敲侧击的也打听了下。

============

刺猬猫,菠萝包..全网小说资源共享,每月更新1500+,复制下面群号加入群聊

分享废鹿,刺猬猫,次元姬,菠萝包等等全网小说资源,每日更新1500+,从此告别书荒(之前群没了,以下是新群)

【千寻新小说中转群:312814139】

【千寻新免费满文件小说外群:950180909】

资源来自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小说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本仅供个人学习和试读,如果喜欢该资源,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们及时删除。

=============

  身为考官跟今科学子接触,有没有什么避讳的。

  结果,久在礼部厮混的老官僚们无一不说,此事无碍。

  说白了,人都有个三亲六戚的,尤其是官宦人家,家里、族里有个正好科考的太正常了。

  那难不成还不回家了不成?

  只要没泄题,那便无事。

  听到众人都这么说,胡惟庸最后一丝担心都放下了。

  大家都不担心,我担心个屁?

  开马甲犯法吗?

  不犯!

  那写词犯法吗?

  那当然也不犯!

  因此,他屁事儿都没有!

  毕竟,他也不知道这首《临江仙》短短时间内能火遍应天府啊。

  至于他身为科举主考官,跟几个学子结交,那就更算不上事了。

  非亲非故的还是大庭广众之下,他还能泄露考题?

  排完雷、消去心头最后一丝阴霾后,胡惟庸继续心安理得的在礼部摸鱼。

  听着路过的礼部官员时不时的一两句对于陈近南的夸奖,胡惟庸小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开心。

  如此这般的又过了几日,礼部一众考官满脸忐忑的将拟好的题目交到了胡惟庸手里,静静地站在一旁,等着胡大老爷过目后拍板。

  胡惟庸对此毫不意外,他最近天天按时上班,可就是为了这个嘛。

  拿起考卷一看,嗯,还是明经、易数那些内容、味道也同样的“纯正”。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改变,至少从胡惟庸的角度上看,难度还是上升了一个台阶的,甚至还出现了一道截搭题。

  所谓截搭题,其实就是从两句压根不搭噶的句子里各抽出几个字来,让学子去答题。

  “这种截搭题放在府试当中,会不会太难了?”

  听着胡惟庸的问题,一众礼部考官好悬没当场直接翻个白眼。

  ‘胡大人,你要不要先看看你之前出的那个圈圈题,再听听你刚刚说的是什么?’

  ‘如果伱让学子们自己选的话,怕是九成九的学子都会宁愿绞尽脑汁的对付这截搭题!’

  ‘毕竟,面对截搭题只需要绞尽脑汁,对面胡大老爷的那些怪题,那怕是要直接把脑子拿出来了!’

  看着一应官员那衰样,胡惟庸也懒得等他们回话了,略带不满的撇了撇嘴,在众人惊骇的眼神当中缓缓拿起了一旁的毛笔。

  ‘唉,看来这拯救大明学子思想的重任,终究还是得得胡某人亲自来啊!’

  ‘本老爷辛苦就辛苦一点吧,就当给大明学子们上上课了!’

  琢磨完毕后,胡惟庸再次信手在考卷上简单勾勒了两笔,而后手中毛笔往笔洗里一扔,完事。

  看着胡惟庸那就此罢手的模样,还有此时多了一道题的考卷……

  一众官员眼皮子都不禁抖了一下。

  大哥,你还来这套?

  不是,你这是要把今科学子都给弄死嘛?

  这一幕他们虽然之前就见过,但也没见过这么怪的啊!

  而且,胡大老爷你这怎么还加码了?

  这一次比一次更怪的题,你到底是从哪儿想出来的?

第52章 府试将近,考生们都麻了!

  第五十二章府试将近,考生们都麻了!

  对于礼部官员来说,上次县试的考卷因为胡惟庸信手一个“圈圈题”闹出偌大动静,可没少让他们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

  若不是之后朱元璋召见胡惟庸不但没有怪罪,反倒是奖励了几个美人儿,让一众礼部官员们知道自己没出岔子,他们怕是这会儿还得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呢。

  当时他们几乎天天都在忧心忡忡的观察着,就担心那些忿忿不平的学子们会闹出什么动静来。

  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旦闹出了什么动静,那他们一应人等怕是最少都是个发配边疆,弄不好就得人头落地。

  哪怕事情都过去一段时间了,可他们一想起之前那段心一直悬着的日子,可谓是记忆犹新。

  如今,这县试的风波算是过去了,这府试……您还来?

  而且,瞧瞧这抽象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题目,摆明了还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啊。

  不过,当先的张主事壮着胆子轻声问了句:“胡公,这是不是有些为难那些学子了?”

  胡惟庸眉头一挑,毫不在意的摆摆手:

  “放心,本官自有考量在,此题由本官亲出,那若是有了什么问题,自然也是由本官承担。”

  “尔等固然既履任礼部这等文华之地,又担着为国取士这等重责,小心一点倒也无妨,但却不能束手束脚。”

  “陛下在意的只有两点,一是考试是否公平,是否有舞弊之类的现象,二是能否为国取才。”

  “只要做到这两点,剩下的大可放手施为!”

  胡惟庸这话说得可谓是“伟光正”到了极点。

  可偏生,你还不能说他这话有问题。

  毕竟,胡大老爷,之前县试那么闹过一场后,还真就得到了陛下的奖励。

  虽然陛下的奖励在他自己的要求下,被换成了美女。

  但就问你奖没奖赏吧!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