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8章

作者:三月啦

  而恰好,大秦拥有这个时代顶尖的造船技术,是唯一有能力进行跨海航行和打击的国家。

  二者结合,赵泗眼睛眨了眨。

  他还真不确定,大秦会不会因此踏上对外掠夺的道路,毕竟国情不同,大秦的内部压力太大,必须转移压力。

  南北两个方向,收获明显不足,大秦需要一条收获更大的方向。

  可是这个时代的大海,真的能给大秦带来足够的收获么?赵泗不知道,毕竟这个时代除了大秦和廖廖一些国家,说其余地方都是原始人都不为过。

  联想到四百多个船员籍贯单独成册,联想到蒙毅赠书,赵泗可以肯定的是,或许自己赠上世界地图的第一时间,始皇帝已经有了征服扩张的想法。

  始皇帝是不可能信奉九州说的,作为秦国的帝王,他必须信奉大九州说!

第十三章 王贲对于王离十分不满意!

  蒙毅前去处理赵泗一行人的交接事宜。

  然后又由蒙毅带领前往蓝田大营。

  蓝田大营!

  顾名思义,这个营很大!

  四周入目所及,几乎全部是蓝田大营的范围。

  “上卿,此处皆是蓝田大营?”赵泗环顾四周发出疑问。

  “哈哈,此处只是蓝田大营的一处军所。”蒙毅笑着开口。

  赵泗一顿,万万没想到如此广阔的军所只是蓝田大营一处军所罢了,听得出来,像这样庞大的军所,不止一处。

  “天下未定之时,蓝田大营乃咸阳门户,也是东出渠道之一,其余各国若想伐秦,非得走函谷关不可,唯有楚国,可走武关伐秦,武关不比函谷关地势险峻,蓝田之地常有驻军,至文王时,此地又营建蓝田大营,咸阳兵力,几乎尽屯于此。”蒙毅开口为赵泗科普。

  因为光环影响,再加上没有明显恶意和利益冲突,蒙毅也很乐意和赵泗这个后进之辈交流。

  蒙家虽然并非土生土长的老秦人,但是蒙恬蒙毅两兄弟对始皇帝都颇为忠诚。

  赵泗出海,带回来了极为重要的高产粮食,以及足以对大九州说进行实证补充的世界地图和海图,对大秦的贡献十分之大,始皇帝的看重也显而易见,蒙毅亲近一二,实属正常。

  “伐楚之时,兵力就尽发于蓝田?”赵泗开口问道。

  “差不多,蓝田大营有驰道沟通,各地征调士卒大部分皆先聚集于此,走此过武关而伐楚国。不过如今楚国已定,蓝田军寨撤裁大半,已不复昔日盛景,昔年彻侯伐楚,声势之浩大,平生之罕见!”蒙毅点了点头道,蒙王两家虽然关系不是很好,但是对于王翦,蒙毅还是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赵泗看着面前仅仅是蓝田大营的一个军寨,脑海里都已经浮现出了当年王翦师六十万伐楚的盛况。

  士卒物资尽发蓝田,由驰道直过武关,直达楚国边境!

  昔年天下未曾一统,恐怕蓝田大营的常备兵力都得有一二十万,这里也很有可能就是大秦的军事大本营。

  一来是咸阳门户,二来又是伐楚必经之地。

  其余五国,土鸡瓦狗不值一提,想要伐秦也得走函谷关死磕,唯有楚国值得重视,秦军大军囤积于此并非没有道理。

  而作为秦国的军事大本营,蓝田很有可能就是大秦大量驰道的始发点之一。

  王翦伐楚之时,于楚地按兵不动,整整一年,蓝田作为粮草始发地之一,不知道又该汇聚了多少民夫徭役。

  赵泗一边跟随蒙毅继续前行,一边打量蓝田大营,中间又途经了几个军所,直抵蓝田大营的指挥中心,由蒙毅出面和王贲完成了交接。

  赵泗等人又被安排在了蓝田大营的军所之中继续等候。

  在等候期间,赵泗等人基本上没有太多自由可言,也不能四下遛弯,类似于软禁一般。

  赵泗也只能继续阅读蒙毅送给自己的邹子著作打发时间。

  这般的状态持续了两天。

  大营之内,王贲和王离相对而坐。

  王离盘完着手里的红薯土豆看着父亲王贲开口:“这玩意能亩产五百斤?”

  “不会是同徐福一般的方士吧?”年轻的王离疑惑的开口问道。

  王贲皱了一下眉头没有回答,而是开口说道:“这几样作物干系甚大,再尚未长成之前,严加看管,另外赵泗等人一应所求,如无过重皆应之。”

  王离看父亲神色严肃,提起正形应唯。

  王贲看着自己的儿子皱了皱眉头。

  王离眼看父亲神情严肃,逐客态度明显,赶忙叩首行礼退去。

  值得一提的是,先秦时期是流行跪礼和叩首礼的。

  而且是很日常的礼节,包括朋友相互拜访亦或者主君宴请臣子等都会行的礼节。

  因为先秦时期坐姿为跪坐。

  不过当然不是耻辱性的屁股高耸的那种礼节,先秦时期的叩首礼很有讲究也并没有那么不雅。

  有虚叩,实叩,隔着手叩,也并不会五体投地,更不会屁股高耸,一些比较轻微的礼节更像是跪坐的时候欠身致意,同时身体下盘保持跪坐姿势不变。

  说白了,看起来像是跪着行礼,实际上人家是坐着行礼,只是这个时代的坐姿是跪坐。

  看着王离急匆匆离去的身影,王贲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一些。

  王家的生态链很简单,王贲怕父亲王翦,王离怕父亲王贲,王翦宠自家的大孙子王离。

  作为彻侯王翦的儿子,王贲可以说是压力山大。

  王翦的战绩太辉煌了,辉煌到他这个儿子连喘气的空间都没有。

  相应的,王贲对于王离的要求也很高。

  我不能继承父亲的荣耀,我的儿子可以!

  问题就出在这里,王翦很宠王离这个孙子。

  王翦教子,王贲挨打。

  王贲有儿子了,准备效仿王翦揍儿子,接着被王翦打。

  甚至于王离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王翦带到老家身边养着,如今王离已经长成,才回到王贲身边,而王贲又天生严肃,父子之间,竟然无多少交流。

  王贲很关心王离的学习情况,本以为在父亲王翦身边王离学的会比在自己身边好,可是王离这个家伙学的全是一些爬高上低走鸡撵狗的本领。

  军事方面当然有学,可是学的并不深入,说一句志大才疏都不为过。

  眼下的王离,官职爵位倒是一升再升,混了不少功劳,但是实际水准他这个父亲看在眼里,确实稀松平常。

  而且官职和爵位的晋升,更像是始皇帝对于王家嫡系的赏赐,说是一句关系户都不为过。

  王贲自己的爵位和官职好歹也是真刀实枪拼出来的,虽然不乏有父亲王翦的影响,但是其本身过硬的军事本领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而王离的履历,完完全全充斥着镀金的气息。

  王贲很担心,他从小就担心自己会不会玷污父亲王翦的声名。

  现在又担心自己的儿子会不会丢了老王家的脸。

  被老父亲带在身边养大的王离,完全不符合王贲的要求,就像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三代,王贲很不满意!

  他甚至曾经生出过练小号的想法,可是老爷子王翦对王离宠爱过甚,他要是敢提出来换个儿子继承家业,老爷子王翦怕不是分分钟把他屁股底下的位置踢走。

第十四章 种地

  “你便是赵泗?”逃离了父亲王贲高强度压力气场的王离重新变得活泼起来,略带好奇的打量着面前的一行人。

  “垦田种植可有甚么需求?尽管说来,都有人筹备。”王离开口说道。

  “无甚要求,只需一些田地耕具即可。”赵泗开口回答到,尔后开始思考红薯土豆玉米以及各种农作物的种植。

  土豆怎么种来着?切块,对切块发芽即可。

  红薯不能切块,红薯切块怕坏,整个种下去等着红薯藤长出来以后再行掐藤插种。

  玉米倒是简单,玉米粒往里面洒就行。

  其余辣椒番茄也都凑合种种,往地里面洒呗。

  赵泗又不是什么农学家,能让种子发芽就行,精细操持农作物这活他还真干不来。

  “需要多少田地?”王离问道。

  “百亩吧。”赵泗沉吟一下。

  他这次出海带回来的红薯玉米土豆种子还真不少。

  这三样农作物尤为重要,故而带的比较多,每条船上都单独储存了一部分,怕的就是哪条船上发生霉变,或者船只倾覆以至于三种种子付之东流。

  “好!”王离即刻派人询问此地军所剩余田产情况。

  蓝田大营也是有耕地的,算是军产地,虽然耕地相比较于诺大的蓝田大营并不算太多,但是十几倾还是有的。

  没有等候多久,王离就开口道:“随我来吧。”

  “二三子,随我布种!”赵泗去招呼跟随自己来到咸阳的船员们。

  一行船员各自背负从船上带下来的农作物种子,一行七八十人呼啦啦的跟随在王离身后。

  王离好奇,有心想要瞅瞅据说亩产五百斤的海外粮种有何神奇之处,但是考虑到自己的形象,最终没有转身偷瞄。

  一行人行约小半个时辰,来到一处谷地,谷地面积很大,两侧是山,地势稍低,但是并不影响光照,而且还有人力建设的排水沟渠和蓄水池,开垦得力,此地耕地已有数倾。

  赵泗注意到,此地早已经种上了小麦,现在已经绿油油的冒出头来。

  眼下是四月份,天气适宜,只是此地早有耕种,小麦这玩意成长周期长,种的早,一般来说都是开春前就早早种下,等到农历五六月份就可以迎来丰收。

  而眼下这地界的小麦都已经抽穗了,要看距离成熟也已经不剩多少。

  “除了吧!”王离挥了挥手,示意士卒行动。

  一应士卒没有质疑,只是略带惋惜,再等上个一个多月,这批小麦就可以丰收了啊。

  他们只是寻常应役的士卒,家中也都是种地为生,从来都是精心操持自家田地,哪里敢想这已经抽穗,长势如此好的小麦就得叫他们硬生生的除了?

  不过也仅仅是惋惜,秦朝的军法很严,秦军的职业素养也很高,他们拿起农具,套上耕牛,准备行动。

  “将军且慢!”赵泗忽然开口。

  “还是垦荒吧……”赵泗倒也算不上圣母,只是看着百亩即将收成的良田就这么被摧毁有些于心不忍,说白了还是心态没转变过来。

  “为何?”王离转身开口。

  “红薯土豆荒地也能种,不影响。”赵泗开口回答道。

  红薯土豆,除了产量以外,就是出了名的耐操。

  至于玉米,荒田也能种,无非收成的时候对标荒田小麦产量进行对比即可。

  王离也没有固执己见,赵泗说什么是什么。

  这三种农作物都是海上泊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王贲已经叮嘱过王离了,一应所求皆应之。

  王离性格跳脱但不是傻子,他们父子起的是一个监管作用。

  说白了,这三种海上泊来的种子是真是假不好说,甚至能不能种出来都不好说,王离甚至下意识的就把赵泗跟徐福这样的方士联系起来。

  真假王离不敢肯定,但是王离知道这三种农作物种出来他半毛钱功劳也没有,要是种不出来,自己又中途有什么阻拦或者不配合,对方往自己身上抹屎可太简单了。

  “可!”

  王离又带赵泗一行准备开垦荒田。

  找好地界以后,王离又调来耕牛和犁具。

  赵泗一行人好是一通手忙脚乱。

  他们是水手,几年下来陆地生活可以说少的可怜。

  又是自幼跟随徐福出海,后来徐福垦荒虽然也曾跟着开垦土地,但是距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农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行水手可以说水平参次不齐但是又都差的平均,甚至于对于如何使用大型耕具上还产生了分歧,没办法,以前也没见过这么大的犁啊。

  在目睹一番乱象以后,王离又派人接替了赵泗一行人的工作,去帮助他们垦荒。

  留下一众船员略显狼狈的站在原地。

  赵泗和荆相视许久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