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76章

作者:三月啦

  倒是荆笑了两下。

  “为王先驱嘛……兄何故如此?”

  “我都想好了,每至一处,我便带着兄弟们立碑刻文……兄想来还会出海吧?”荆偏过脑袋看向赵泗。

  赵泗点了点头。

  他最大的顾虑是始皇帝……但是未来,十年?二十年?他肯定会重新涉足海外。

  “那就不必担心……就算不能归秦。”

  “兄也总能找到我们。”

第一百一十九章 开端!

  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近海风险比较小,也是未来开发的主要目标,猎蛟事业,矿产事业,甚至是奴隶抓捕,都需要大量人手。

  远海探索去的人很少,危险性更高,时间跨度更长,故而人手不会太多。

  愿意去远海的,要么是心怀理想打算为阴阳家的大九州说进行补充的阴阳家弟子,要么就是想要一搏富贵的船员。

  而且他们的任务不仅仅再是环游世界了,还要承担起各地政治考察,人口分布考察,甚至是气候地势考察,还要寻找引进海外农作物和生物,时间跨度更长,潜在风险也会更大。

  “这样的话,我觉得按期归来更加妥当。”赵泗开口说道。

  “一些我们曾经交涉过的部落势力,如果还没有覆灭,还记得我们的话,可以将人手散布于海外,毕竟地理考察和人口分布考察以及环境考察都不是一日之功。”赵泗开口说道。

  “哦?细嗦?”驺奉眼中泛起几分兴趣。

  “你看,海外八州之地,异常辽阔,若是想要仅凭几艘海船,几百人手进行探索,就算是大致勘探,恐怕也得以几十年来论,而且人手太少,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我的意思是这样,每到一个地方,就和当地势力进行交涉,放下来一批人手于海外专司一地探索,同时船只也可以进行一些给养补充,和当地势力建立起来友好交流,船只并不过多停靠,按照路线返航。

  碰上那种没有人类聚集难以交涉的蛮荒之地,就尽量不要过于深入,进行大概预估即可,同时尽量沿海岸寻找一下有没有适宜船只停靠的地方以做标记。

  按照这种方法,大概三年,船只就能顺利返航,这个时候,大秦第一批新式海船就建造的差不多了,届时就不需要这么为难,虽然不可能大规模涉足海外,但是派个二三十艘海船探索海外,和海外势力建立交流亦无不可。

  这样一来,带上更多的人手和船只,继续按照原来的航线行进,接替上一批人手的工作,进行人员替换和情报数据回收以及种子交接。

  如此,每三年就是一个来回,危险性更小,能够收集的情报更加即时,也能够和海外进行更多的联系,海外虽然暂时无法大规模涉足,但是像小规模的船队,三五十艘的话,做一些奢侈品贸易,想要自给自足,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且这样一来,大秦获得的情报也更加及时,不会落后太多,每隔三年就能更新一次情报。”赵泗认真的说道。

  驺奉闻言若有所思,尔后开口道:“之前一直听船员说海外过于贫瘠……”

  赵泗笑着摇了摇头:“贫瘠确实贫瘠,大秦大规模涉足海外现在也确实得不偿失,但是海外也并非没有势力和成气候的国家,如果可以建立良好交流,做点跨海贸易,保证一支人手一两千人的船队自给自足是没甚么问题的。前景比较好的话,甚至还有得赚。”

  “当时过迎州和玄州(美洲)之时,本地土著热情好客,曾有一些互贸,为了感谢对方热情款待,一解燃眉之急,我们曾以军械相赠,对方以金石回馈……赚头还是有的,现今大秦的缣帛,丝绸,娟布,青铜器,漆器,在海外都是奢靡之物,用这些东西换些金银不是什么难事。”赵泗笑着说道。

  海外目前的情况是人口分布尚且不够密集,跨海出兵后勤压力更大,大秦又是异地作战,又没有碾压的科技树,殖民肯定是不用想了。

  玩贸易说实话也只能赚些金银,大规模商品贸易根本玩不转,但是小规模贸易,养活一个船队探索世界问题不大。

  美洲的印第安人可太喜欢大秦的武器装备了,印第安人有点尬,这地方地表铜铁矿太少了,以至于压根没办法点出来什么像样的武器科技树,本土又没有战马……

  大秦的青铜器丢过去那对于他们来说妥妥的神兵利器稀世珍宝。

  海外再贫瘠,也耐不住玻璃球能卖出来翡翠价啊。

  金银这玩意全球通用,回国以后用来买断被贵族们浪费的生产力更好,回头大力倡导贵族死的时候用金银等奢侈品陪葬,陪葬的金银器越多,金银才能更加保值。

  实在不行弄个陪葬法出来,严格规定陪葬多少金银器才能修多大的陵墓。

  没有金银器陪葬统一修个坟头算了,陪葬越少葬礼规格就越小。

  平民百姓本来就只能挖个坟头,没啥影响,贵族之间肯定攀比成风,谁想自己死了只能住小房子?除了有点影响阴德以外,这一招倒是可以有效抵消大量金银流入而导致的金银购买力贬值。

  用海外的金银刺激大秦本土的生产力,避免生产力浪费的同时大规模建设大秦国内,完成基础农业开发普及以后,有了充足的人口基础和足够先进的工业体系,大秦的造船业和航海业也得到了长足的生长,同时近海已经大致完成基础开发,民间航海开始冒出萌芽,这个时候大秦才能开始尝试涉足远海。

  赵泗的预估是……最低二十年!

  伴随着三种新粮的推广和普及,大秦的人口一定会出现一段爆炸式增长。

  人口翻倍问题并不是很大,不要小看古代人的生育能力。

  二十年,大秦如果能够完成从青铜器到钢铁器的转变,就可以尝试插手和涉足海外,抓农具修长城什么的操作也可以正式展开。

  “这样……倒也不是不行……”驺奉点了点头尔后沉吟。

  “只是这样一来……第一趟航行的危险和难度就会更大了。”赵泗看向荆。

  赵泗的提议很中肯,且更具有可持续性,获得的消息和资源也更具有时效性。

  但是第一批船员承受的压力也就更大了,每到一地都要分散出去一些人手,还要和当地势力进行密切接触和交涉,危险性也就更大。

  远在海外,大秦的名头可唬不住太多人,天高皇帝远,谁管你什么大秦不大秦?

  当然,和土著接触的越密切,可以操作的空间也就更大。

  随着联系越加紧密和频繁,还有奢侈品贸易的存在,对方就算远隔重洋也会认可大秦这个国家的存在,大秦能够获得的消息也会更加详尽。

  甚至他们来一手异国参政都未尝不可。

  而第一趟船,受限于船只不够的因素,人手必然不会很多,大秦对于海外的土著部落以及国家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想要完成这些事情,荆作为船长,任务更是艰巨。

  而且随着随行船员越来越少,荆作为必要的返航人员,危险也就越来越大。

  但是这事如果成了可持续的事情……十年……乃至于二十年,等到大秦开始涉足远海的时候,就是荆封侯的时候。

  当然,前提是荆能够安然无恙的活下来。

  赵泗知道荆想要一个富贵,他干脆给荆一条通天大道。

  只是这条路,很坎坷,难度并不亚于在军中摸爬滚打。

  荆没有说话,只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朝议过后,用不了几天就要出发……”荆看向赵泗。

  “兄,倘若真是回不来了……”

  赵泗指了指荆的嘴巴摇了摇头,这种时候可不能插旗子。

  “不要说屁话!喝酒!明日朝议过后,我们不醉不归!”

  二者举杯……

  驺奉在一旁摸了摸胡子脸带笑意。

  荆虽然不如赵泗心思敏捷,但是也是好学之人,为人踏实,但是又有向上之心,认准方向就不会回头,很对驺奉的脾气。

  这个弟子,驺奉很满意!

  一场饮胜……荆喝的有些醉了……

  歌姬舞女仍旧不知疲倦的舒展些曼妙的身姿。

  “兄,明日还要朝议……”荆举起酒杯,却被赵泗强行放下。

  “好了,明日再不醉不归!”

  荆这个状态也不适合开车,赵泗干脆让家中隶臣开车去送。

  “先生……”赵泗站在门口,忽然有些犹豫。

  驺奉背着手看向赵泗。

  “先生也要去嘛?”赵泗最终还是问出来了这个问题。

  驺奉闻言大笑之……

  “我这一身老骨头,莫说海上漂泊了,就是走到琅琊,怕是都要爬不起来了。”

  赵泗眨了眨眼,有些尴尬,驺奉一直以来表现的那么热络,他还以为驺奉也打算不顾身体奔赴海外献身理想呢。

  “我会在咸阳等着弟子们回来。”驺奉看着靠坐在车架里醉醺醺的荆沉声开口。

  “老夫的身子骨动弹不了几天,但想来还能等几年。”

  这次奔赴海外的,不止有他新收的小弟子荆,还有很多很多……他亲自教导,收入门墙的弟子也都去了大半。

  阴阳家政治竞争力较弱,卷不过其他学派是事实。

  但远海,专业对口,又是一片尚未开发的蓝海。

  诸子百家,各有政治诉求,得先有权,才能实现。

  “正正好……也能留在这里,给你补补课。”驺奉笑眯眯的登上车架,摆了摆手。

  隶臣催动马车,车架消失于夜色之中。

  ……

  直至翌日,赵泗早早的穿戴整齐。

  是朝服,而且是新的朝服。

  今日,是召开朝议,庭议出海的时候。

  也是大秦,第二次出海探索的开端!

  整理妥当收拾体面的赵泗也想看看,诸子百家,以及大秦的一众朝堂大佬,对于海外,是怎么样的看法。

第一百二十章 海事朝议,大秦的狠人!

  车架行进,赵泗亲自驾车!

  入宫以后,自有宫人接过车架。

  行至内里之时,已经有十几个人站定,赵泗来的不算早也不算晚。

  刚刚进去,一眼就看见王离出挑的身子正左顾右盼盯着门口,看见赵泗以后立刻向赵泗招手。

  “如今做了侍郎到底是不一样了!”王离笑着把住赵泗的臂膀。

  “我最近日常都要随侍宫中,哪有清闲日子,便是休沐也没我的份了。”赵泗摊了摊手。

  他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始皇帝的身体健康,兼职始皇帝贴身秘书的同时还是始皇帝的私人健身教练,正常官员自然有休假,赵泗却是没有。

  主要始皇帝身体情况实在堪忧,赵泗也担心自己两天不来,始皇帝的身体再次出现恶化的迹象。

  “倒是你,不说来咸阳见我,我的宅子都是你家送的,总不能找不到路吧?”赵泗笑着拍了拍王离的肩膀。

  “近段日子看的严,不让出去……”王离无奈,最近老爹不知道犯了哪门子病,看他看的很紧,连正常休沐时间都不准他踏出蓝田大营。

  “你倒是好,还能夜夜笙歌!”王离话语之间明显带着一股子幽怨。

  王离也是壮年棒小伙,生理需求大是正常的,平白被锁在军营,营里面最多的雌性就是动物,按耐不住是正常的。

  “对了,蓝田负责造纸的军匠昨日已经移交文书至郎中令了……”

  王离赵泗二人压低声音闲谈,闲谈之间,入内的人越来越多,现在朝议还没召开,没那么多规矩,只要不无故大声喧哗,或者做出十分不礼貌的行为,基本上没人管,基本上所有人都在和周边之人窃窃私语。

  有的在讨论政务之事,两个不同体系的好不容易见面,平日里堆积的矛盾可以当场争辩……说着说着就眼红脖子粗了。

  更多的也是在讨论出海之事……

  直至稀稀拉拉的大厅之内,人员逐渐变得密集,三公九卿皆至,有份量的郎官,博士,学士,基本上都已经完全到场,闲谈的声音反而越来越少,直至王翦李斯等重量级人物到来于前站定,整个大厅逐渐恢复了宁静。

  赵泗瞄了一眼,今日来的人物和上次收割新粮来的人有所不同。

  上一次以官员为主,这一次除了三公九卿等重量级人物以外,反而是以学士为主。

  约莫又等了一会,直至天色大亮,赵高于侧走出唱奏,群臣立刻躬身行礼,始皇帝这才走出,于案几之前坐定。

  待始皇帝坐定以后,赵高再次唱奏,群臣才一道起身。

  尔后乐手鸣宴宾之奏,御史大夫冯劫代群臣奏秉。

  “天下……九州也!”

  冯劫的开场白又臭又长,一看就是准备好了腹稿。

  大概意思就是,天下九州,一直都是固有的看法,臣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唯有齐人邹衍认为天下九州不过是小九州,臣向来不敢苟同,后来陛下派遣侍郎赵泗出海,求得三种仙种,赵侍郎游历天下,画出了世界地图,臣一时之间不敢相信,三种仙粮出产,亩产高达千斤,臣才相信了这种说法,如今群臣对此都产生了疑惑,大家的想法都不一致,想要向您禀报,陛下您看要不要听一下?

  “啧!这发言水平,要不人家是三公呢!”赵泗闻之啧啧称奇!

  虽然说三公的实权被始皇帝收走很多,眼下近乎处于九卿直接越过三公对接始皇帝的程度,但是能当上三公的哪个不是人中龙凤?

  冯劫的对话暗改了始皇帝派遣徐福出海求仙的事实,变成了派遣赵泗探索海外,同时还明里暗里捧了一下阴阳家,把自己放在了因为无知而被震惊的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