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29章

作者:三月啦

  这些船员有一部分不愿意再离开陆地,因此在赵泗的安排下进入了大秦的地方学室,走了正统的吏员晋升路子,剩下愿意再次出海的都被赵泗塞进了航贸军府。

  航贸军府那边跟随过赵泗的船员保底有四百多,抛开又跟随荆探索世界的船员,留在航贸军府任职的船员还有一百多人,这些人作为赵泗的心腹全部都身兼要职,虽然官位可能不是太高,但是位置却颇为紧要,而且这一百多人都有越级的特权。

  是的,他们是有资格直接越级递奏给赵泗的。

  所以,仅从这方面上来看,这份奏报不可能有假。

  况且,巨车王干的窒息操作虽然很难以理解,但是一想对方是阿三……那岂不是就合理了起来?

  想想上辈子,阿三的窒息操作不在少数,人和蜥蜴都能有一腿,他巨车王扣押个大秦使者,好吧……赵泗甚至觉得巨车王还能够再阿三那里被归属为正常人的范畴。

  “既然奏报为真,那你作何打算?”扶苏沉吟着开口问道。

  “父亲您是知道的,我平生不好斗……”赵泗摊了摊手。

  “再派遣使者发国书谴责吧……”赵泗揉了揉眉心提笔。

  寥寥写了几笔,表明了自己的谴责,赵泗将笔放下开口说道:“劳烦父亲给我润色一番,孩儿恐怕得出去一趟。”

  扶苏闻声点了点头倒也不介意给赵泗帮忙,他已经习惯了赵泗的惫懒,像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赵泗很喜欢让别人代劳,当然,这个分寸赵泗把握地很好,他是懒了一些,但不会不过目,该忙的赵泗也一定会亲力亲为,因此扶苏倒从没有再这方面说过赵泗什么。

  某种意义上来说,懂得合理利用人力,也算是一种手段。

  赵泗起身离去,稽粥紧随其后。

  扶苏拿起赵泗提了个纲的谴责文书。

  无非就是勒令对方释放大秦使者,否则不日大秦将要亲自起兵将大秦使者带回来。

  语气倒是很强硬,很符合自家儿子的性格,不过毕竟是国书,不可能这么直白,扶苏勉力为其润色了一番,尔后揉了揉眉心。

  好像,有点不太对来着……

  扶苏自认为自己就算不怎么了解赵泗的性情,可是以赵泗的秉性,不可能仅仅是发一份国书谴责吧?

  而另一边,离开了皇宫的赵泗来到宫内乘车之处。

  稽粥知道自己的工作将要开始,眼疾手快的牵马备车,尔后跪伏于地,露出脊梁。

  赵泗也没有假惺惺的拒绝,径自踩着稽粥的脊背踏上车架。

  “去航贸军府……”赵泗开口说道。

  “臣……”稽粥欲言又止。

  “孤会给你指路……回头多问问宫人,你要给孤驾车,总不能连路都不认识。”赵泗笑着开口。

  “唯!”稽粥顿首应声,在赵泗的指点之下驱车赶路。

  “往前直走……”赵泗乘于车内一边思索一边指路。

  “唯……”

  “殿下……”稽粥轻声开口。

  “怎么?”

  “臣想问……”

  “想问孔雀国是吧?”赵泗闻声笑了一下。

  “日后不必这么拘谨,有甚么想问的便问,你要给孤驾车,是孤的亲近之人。”赵泗笑了笑开始给稽粥科普孔雀国。

  实际上对于稽粥赵泗的观感还不错。

  于匈奴而言,这位老上单于是个雄主,于汉朝而言,这位老上单于也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

  和匈奴的其他单于相比,老上单于奉行的政策是修好汉朝,在老上单于在位期间,大汉和匈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和平,终其一生,汉朝和匈奴都没怎么发生过大的冲突,彼此之间还互有贸易,算是难得的蜜月期。

  仅凭这一点,也值得赵泗对稽粥亲近一些了。

  甚至于,倘若按照历史上稽粥的秉性,那匈奴那边,恐怕能做的文章并不少。

  “天底下竟然还有和大秦一般伟大的国度?”稽粥听闻赵泗对孔雀王朝的描述发出惊叹。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阿育王自然算是一个雄主,只可惜他的孙子巨车王就不太行了……”赵泗叹了一口气。

  “那巨车王扣押大秦国使,殿下打算……”稽粥闻声开始思量。

  “可若要开战,远隔万里,粮草军械,恐怕难以为继……如此一来。”稽粥轻轻念叨着下意识的想要为赵泗分析。

  “孔雀国人口庞大,生产成熟,是为数不多的熟地,这地方是肯定要打开的,不管怎么说,交涉是一定要交涉的,大秦不可能放弃这里。”赵泗叹了一口气。

  “稽粥,你知道大秦为何一统天下还要发展军备么?”赵泗开口问道。

  “震慑四方,以夷不臣。”稽粥下意识的开口回答到。

  “算是吧,但如果仅此而已,就用不上航贸军府了。”赵泗笑了一下。

  “眼下陆地,富饶之地已尽归大秦,江河,日月,山川,这些远远不够,所以孤将目光看向了大海。

  可是大海太遥远了,一来一去,数年不至,通常情况下,很难动兵,一旦开战,消耗数以百倍计。

  所以通常情况下,海外作战都是赔本买卖,先前和叶调国一战便是如此,哪怕签订盟约,恐怕也得数年才能回本。”

  赵泗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通常情况下,孤不想再海外动兵,光是打通贸易关节,大秦就能够赚的盆满钵满,最起码短时间之内,孤还没有升起远征海外的心思。

  可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有些时候,遇见的人和事情并不能以常人的想法来衡量。

  航贸军府之所以一直在提升武备,就是为了有一天,遇上这种人,能够让对方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和孤对话。”

  “所以,先打吧,打疼了,他就会变得聪明起来了。”

  至于国书谴责?

  走个流程罢了。

第一百九十五章 赵泗可以叫家长!

  根据叶调国传回来的情报,孔雀王朝的总人口甚至比大秦还要庞大。

  这其实很正常,毕竟大秦刚刚统一,刚刚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而孔雀王朝在阿育王的治理下统一许久,传到巨车王这里都已经第三代了。

  距离遥远,老而不僵,说实话,赵泗真不想和孔雀王朝发生什么冲突。

  对方市场颇为庞大,距离后勤十分遥远漫长的情况下,战争反而是最差的手段。

  赵泗一直以来对航贸军府的要求和指示都是能够和孔雀王朝打通贸易渠道,互通有无,最好是走和平外交。

  可惜天不遂人愿,对方都扣押大秦使者了……

  以巨车王的脑回路,发国书谴责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阿三就是阿三……”

  “非暴力不合作是吧……”

  赵泗碎碎念地啐了一口唾沫,这还真是个出奇葩的地方。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在孔雀王朝时期都已经这么奇葩了。

  “非暴力不合作?”稽粥重复了一句似乎带着疑惑。

  “就像彼之匈奴于大秦。”赵泗笑了一下开口问道。

  “你认为大秦和匈奴有开战的必要么?”赵泗开口问道。

  “匈奴绝无和大秦作对之意!”稽粥闻声赶忙辩解。

  “不是匈奴有没有和大秦作对的意思,而是现如今的匈奴不可能对大秦主动发起进攻,而大秦对于匈奴也没有进攻欲望,二者并无相争之处,因此就可以坐下来签订盟约。”赵泗笑了一下。

  “不用紧张,只是举个例子罢了,就如大秦和孔雀王朝,也没有任何必要大动干戈,互通有无不论对于大秦还是对于孔雀王朝来说都是好事,互利互惠的事情惠而不费,对方不愿意做,非得打上门来才愿意合作,徒惹麻烦……”赵泗叹了一口气。

  “大概听明白了……”稽粥点了点头。

  经过赵泗简单的科普稽粥也认识到了孔雀国巨车王的奇葩操作。

  可是……

  动兵……

  稽粥心里依旧觉得有些魔幻。

  大秦征讨东胡和月氏都称得上跋涉千里了,他作为匈奴的王子自然清楚行军打仗对于后勤的压力。

  上千里的征程哪怕是匈奴人都难以为继……

  孔雀王朝,远隔重洋,万里之遥,甚至不止万里,这是稽粥听都从未听过的国度。

  很显然,这样的战争距离已经超出了稽粥的想象。

  这就是大秦么?

  稽粥默默想着,在赵泗的指示之下安心驾车。

  一路行进,直至航贸军府设立于咸阳的机构之中。

  赵泗踩着稽粥的脊背下车,稽粥将车马交给隶臣,侧后方跟着赵泗一路来到其中。

  “参见殿下……”

  航贸军府之内,所有臣属整齐相迎,其中大多数都是阴阳家的弟子,对于赵泗并不陌生,毕竟赵泗从航贸军府设立之初就是航贸军府的顶头上司。

  “孔雀国的事情孤已经听说了,今日孤正是为此而来,不用拘礼。”赵泗摆了摆手施施然地坐下。

  “将航贸军府的具体情况都说一说吧……”赵泗轻声开口。

  一众人闻声对视几眼以后,挨个出来汇报。

  “回禀殿下,航贸军府府库现今结余约四十万万钱,除此之外每个月开采金银约折……只是这些封库以后还要移交国库……”

  “四十万万钱……”赵泗叩动案几。

  当然不是说航贸军府有八亿铜钱,只是说现在航贸军府府库折合有这么多罢了。

  差不多也就四百万贯……

  说实话,不多……主要是因为航贸军府还得给国库交钱,而且每年都会清空余额……能有这么多结余纯粹是因为花不出去。

  “现在航贸军府下辖官吏……俸禄开支……”

  “航贸军府下辖海卒兵将合计五万……”

  “扶桑等地粮食产量为……设粮仓……结余粮食……”

  赵泗听完以后揉了揉眉心……

  扶桑等地作为大秦新纳之地,自然也已经用上了大秦的高产粮种。

  那群挖矿以及土地开发城池建设的苦力基本上来说粮食处于勉强够吃,但也没什么结余的情况。

  至于其余海外办事的人手,航贸军府下辖海军士卒全靠大秦这边供养。

  指望种地肯定是入不敷出,好在是有高产的金银矿。

  这玩意短时间之内不用考虑通货膨胀,航贸军府那么大一摊子全靠扶桑的金银矿维持,甚至还颇有盈利,给国库供应了不少金银。

  可金银毕竟不是粮食……

  甚至金银在这个时代都还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

  粮食嘛,航贸军府这边算是没有了,仅有的那些产粮地还得维持供应那群苦力和开发人员。

  如果动兵的话粮食肯定得从国库支出。

  四百万贯钱,看起来挺多……

  但是换成粮食也就四十万石罢了……

  这还得益于现如今大秦粮食高产,粮价因此才能够低廉到十钱一石。

  大秦刚刚经过动乱,还有很多地方生产工具和耕种水平还跟不上,如果再过几年的话粮食价格可能还会往下降到五钱一石然后维持在稳定的区间之内。

  四十万粮食兴兵远征肯定不够,一路上人吃马嚼,路还没走到地方粮食都吃完了。

  尽管航贸军府的海军士卒加起来也就五万出头。

  主要距离太远了……航贸军府的海卒在近海分布,光是征集统合起来都得个把月时间。

  然后再跨海远征……走到地方再僵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