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183章

作者:三月啦

  自己应该问始皇帝要些什么?或者始皇帝会给自己什么?

  赵泗思来想去,忽想到今天是春节,虽然,只是自己一个人的春节。

  “陛下不若给臣点赏钱?”赵泗笑了一下。

  “想要多少?”始皇帝笑眯眯的问道,他还真不怕赵泗要钱,其实从情理上来说,他也确实应该多给赵泗一些赏钱,始皇帝已经做好了大掏腰包的准备。

  “就,一金吧!”赵泗笑了一下。

  上一辈子的春节,倒是有向长辈拜年讨要红包的习俗。

  很可惜,赵泗在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长辈。

  如果硬要说的话,或许驺奉算半个,真正能勉强算得上长辈的,恐怕也只有始皇帝了。

  事实上,赵泗又不是傻子,他如何感受不到始皇帝对自己的维护?

  除了君恩,少有的也让赵泗感受到了几分似是而非的亲情。

  “一金太少了!”始皇帝摆了摆手。

  “不少了不少了!臣就要一金!”赵泗嘿嘿一笑。

  多了就不对味了,哪有拜年红包要几个亿的?

  始皇帝就算真赏个几万金对赵泗而言也不是那个味。

  “不过除此之外,臣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赵泗笑道。

  “说!”始皇帝好整以暇的看向赵泗。

  “就是这一金,能不能用红布包着。”

  始皇帝没有回答,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侍者去准备。

  赵泗的要求十分简单,不消一会便准备妥当,始皇帝顺手从侍者那里接过红包递向赵泗。

  “陛下稍等……”

  赵泗当即躬身行礼,又给始皇帝即兴发挥了一段祝寿词,给始皇帝弄的不明就里,不过还是很配合的开怀大笑。

  赵泗则美滋滋的接过红包揣进怀里。

  虽然这个新年是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但是也收到了红包。

  “这么开心?要不我也给你包个红包?”王离见赵泗肉眼可见的变得精神凑过来轻声问道。

  “这是长辈包给晚辈的,你包甚么东西?”赵泗推了一把王离。

  “哪来的习俗……”王离不明就里嘀咕了一句。

  而始皇帝,再给赵泗派完红包以后就飘然离去。

  “予侍郎赵泗,另赐千金!”

  赵泗只要了红布包着的一金,始皇帝又怎么可能只给一金?那对于始皇帝来说未免也太过小家子气了。

  侍者躬身领命,始皇帝悠哉悠哉的躺在躺椅之上,旁边的火炉散发着炽热的火气。

  赵泗这小子,心里头,藏着事呢……

  不过自打始皇帝派过红包以后,赵泗小小的烦恼消失的无影无踪。

  三天之后,雪停,始皇帝的驾撵再次起行。

  直奔楚国而去……

  “汉初天团啊……韩信啊,项羽啊,还有虞姬……”

  驾撵之上,赵泗执鞭,催动缰绳!

第六十八章 胯下之辱!

  驾撵兜兜转转,时间稍纵即逝。

  伴随着冰雪逐渐消融,寒冷的冬天安然度过。

  随着驾撵的不断行进,春天缓缓道来。

  或许是始皇帝于东郡的杀戮震慑住了心怀不轨之辈,一路直上平平稳稳,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这一路上过于安静了,甚至连刺杀都没有发生过一次。

  第一批播种的红薯土豆和玉米已经收了,产量依旧一如既往的高,始皇帝下令由官府统一于各地进行红薯土豆玉米种子回收和推广。

  三种仙粮产量很高,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多两年,就能够彻底普及大秦全境。

  至于针对于南越乃至于楚国南部地区的开水令也已经下达。

  瘴气比较少的地区喝生水死亡率没那么高,但是岭南一带不能喝,必须强制推行。

  那地方还处于开阔时期,地广人稀,没几个人愿意往那里移民,现在岭南一带每一条人命都是宝贵的资源。

  而石涅的普及应用逐渐进入正轨,不过因为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石涅矿产,赵泗一路宣传,目前使用石涅生火的人越来越多,不过还局限在石涅矿产产地附近。

  想要等到石涅完全普及和薪柴木炭并驾齐驱,必须得等着石涅开始大规模开采,由官府参与石涅的市场流转。

  石涅矿产如今算是被整体收归国有,目前各地官府也已经开始筹备开采,同时官府也在进行蜂窝煤制作和煤炉制作。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明年的冬天,石涅就可以初步通过官方售卖和运转在大秦流行起来。

  高门大户用不用石涅不好说,底层百姓肯定是用的。

  这玩意便宜耐用,仅这两点优点就足以撕开市场了。

  大秦的将作少府也算是又多了一项进账,毕竟烧火也算是千家万户之所需,虽然定价比较低廉,但是胜在需求量比较大,要细水长流。

  而来自于扶桑的金银矿产正在源源不断的朝着大秦继续运输,今年冬天刚过,大秦方面又紧急派遣了三十艘大船参与扶桑金银运输。

  目前大秦初期筹备再次建造两百艘大船,资金刚投入进去没多久,扶桑那边运输回来的金银矿产已经给大秦回了一半的血,用不了一年时间,大秦就相当于一毛钱没花白多了两百艘大船。

  “秦国……变了!”

  张苍看着陈平,眼中闪过一丝沉凝。

  “平,如果是以前,我或许会觉得,将希望寄予主公身上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事情。

  但是现在不同,平,你看到秦国的变化了么?”张苍脸上带着笑容开口问道。

  “我自然看到了。”陈平点了点头。

  他们所说的变,不是什么仙粮,也不是什么石涅。

  而在于秦国官盐降价,石涅这样的官方完全垄断的矿产定价居然如此低廉。

  以及新增的两条律令,约束百姓使用石涅要及时通风,约束百姓在瘴气繁杂之地要多喝热水。

  “秦国的粮食产量越来越高,就连麦子都已经出产了,据说亩产也在五六石了,如今五谷的产量翻了足足一倍,更不用说有红薯土豆玉米三种高产仙粮,可是徭役赋税迄今为止却一点没有涨,始皇帝甚至没有召开朝议商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陈平认真的开口说道。

  秦国之变,变在原本残酷的秦法忽然多了几分温和。

  在于秦国对于黎庶无休止的压榨和索取忽然就停了下来,甚至对于黎庶多了那么几分宽容。

  秦国的变化是悄无声息的,最关键的是,秦国目前的治国手段,开始逐渐背离了商君的驭民五术。

  甚至就连始皇帝本人,都不急躁了。

  而这一切,是赵泗一人带来的改变,这是不可置信的。

  甚至已经不是赵泗来针对大秦二世而亡的命运来力挽狂澜了。

  而是赵泗说自己打算怎么做,始皇帝点头就同意了,甚至不需要召开朝议,直接下令。

  始皇帝在做出改变的同时,甚至还主动的帮着赵泗挡住了压力。

  大秦的这些改变,要是放在朝堂上去讨论,没个三天三夜都说不明白。

  “是啊,多亏了主公啊!”

  张苍点了点头,看向车架之中不显眼的那一辆正在晃动的马车。

  春天到了,动物们忙着繁衍生息,赵泗也没闲着。

  略微清洗了一下身体,赵泗将手指指向舆图,借着烛光仔细分辨。

  “淮阴,明天就要到淮阴了!”

  这可是兵仙韩信所处之地!

  ……

  大秦在张苍陈平二人眼中,发生了剧烈到了足以翻天覆地的改变。

  可是对于天底下万万千千的黎庶来说,他们能够感受到的变化还是极小的。

  充其量也就是,今年好像,没那么难过了?

  这些东西,还不足以让他们切实的感觉到大秦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大秦了。

  社会的变革,越往下,反应的也就越慢。

  比起来这种国家大事,他们更在乎的是有没有好处落在自己身上,如果没有的话,他们宁愿入关注家长里短,在一天的繁忙过后,去找一些乐子。

  对于屠户硙来说,大概就是如此。

  硙的母亲生他的时候是在石碾旁边生的,所以他生下来就叫硙,没有姓。

  真正的黎庶大部分就是这种人,生的时候看到了啥就叫啥,也没有姓氏。

  硙如今于城中学习屠户手艺,如今已经和众多学徒混了个熟悉。

  韩信一如既往的衣冠端正,腰间佩戴者宝剑在大街之上经过。

  韩信的卖相着实很好,他身形高大,面如冠玉,整个人虽然贫穷,但是衣服却干干净净,腰间还佩戴着宝剑,一眼看过去就像是公子哥,不像是穷苦到吃饭都吃不起的人。

  然而韩信确实吃不起饭了,现在他的肚子还空空如也。

  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又不懂得从事生产,如今早已经是一穷二白。

  以前尚且可以靠着南昌亭长混吃混喝,后来被南昌亭长的妻子挤兑一番,韩信也不好再去。

  如今就纯纯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候会去渔猎解决一下自己的生存问题。

  但是,这些都不影响韩信将自己收拾的板板正正。

  人虽是微末之身,处于草芥之间,但心依旧要如鸿鹄,而不能视自己于燕雀。

  韩信是心有大志的人。

  他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尽管有过迷茫,但是韩信依旧相信自己不会蹉跎一生,总有一天会飞黄腾达。

  然而韩信的作态落在所有人眼中也就是假清高,穷讲究,不事生产,游手好闲罢了。

  只不过,韩信并不在乎这些评价,他听的太多了,流言蜚语影响不到他什么。

  这一天,韩信一如既往的走在淮阴的大街之上。

  几个年轻屠户推推搡搡的挡住了韩信的去路。

  韩信眉头一皱准备绕开,却不料又被团团围住。

  “何故阻路?”韩信手下意识的扶住剑柄。

  这不是这群屠户第一次来找韩信麻烦了,只不过韩信大多数都会刻意避开。

  客观来说,韩信目前就是被校园霸凌的那一个。

  “又穿戴的这么整齐,韩信,你今天吃饭了没有?倘若还饿着肚子,我们这里还有下水,且送给你吧!”一个屠户故意围着韩信转了一圈。

  围观人群皆忍俊不禁。

  该说不说,韩信风评确实有点一般。

  浅水养不出来真龙,根本问题不在于浅水没有真龙种子,而是在于真龙在成长的过程中,浅水里的王八鱼虾会想尽办法的把真龙变成泥鳅。

  这里是难以容得下异类的。

  左右谈论的都是家长里短,韩信自然无法合群。

  乃至于他被霸凌的这一刻,大多数人也只是觉得好笑。

  反正也就是口头上欺辱一下,找个乐意,又不会掉一块肉。

  至于动手?秦国严格规定,私斗是要犯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