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113章

作者:三月啦

  铜矿还真是富矿,产量极高的那种,林白羽是阴阳家弟子,有勘验矿藏的本领,徐福拿下的铜矿是那种很标准的产量高质量好的铜矿。

  “恐怕矿藏不在少数,最起码能炼出来上万刀兵所用!”林白羽倒吸一口凉气。

  上万刀兵所用的铜矿虽然对于整个大秦来说意义不是很大,但是对于扶桑的开发来说意义那可就大了去了。

  “嘶……这金银矿不会就是赵侍郎所说的金银矿藏吧?”

  待抵达徐福占领的金银矿以后,林白羽再次发出震惊。

  富矿!又是富矿!

  同样是极其容易开采而且还产量十分丰富的矿藏。

  很显然,这里徐福已经开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可供开采的余地还有很多。

  “恐怕光这片金银矿……都够得上这趟耗费的人力物力了。”林白羽深吸了一口气。

  “不是……兄说了,那两个矿藏不再这个地方,大概在这片区域。”荆对着地图指手画脚。

  赵泗肯定记不清楚具体位置,他只是模糊知道区域所在,至于剩下的实地勘测,还得交给他们实际考察。

  “而且,兄说了,他说的石见银山和左渡金岛,一旦开采,产量比现今大秦的金银储量都多。”荆咧开嘴笑了笑。

  “我之前是不信的……”林白羽笑着摇了摇头。

  “现在有点信了!”

  “这地方真是邪门了……怎么矿藏都是富矿?”林白羽围着徐福占领的金银矿踱步。

  铜矿,铁矿,金银矿……目前所有见到的矿藏,都是富矿。

  大秦并不是缺矿,有的地方你明知道有矿,开不了。

  技术不成熟,目前的大秦只能做到浅开发。

  一来够不上人力物力损失,二来开采难度太大。

  而扶桑这个鬼地方,矿藏反倒是易于开采。

  要么直接裸露在地表,要么就在浅土层,目前看到的几个矿藏,全是如此。

  “得好好看看了……整个扶桑恐怕矿藏不在少数,临近岛屿也得仔细勘验。”

  “多亏了徐福啊……”林白羽感慨了一下。

  “先收拢人手,你也先别急着走了,等我回去多运几趟人,你先帮我在这里盯着……”林白羽做出了决定。

  按照原定计划,拿下徐福以后,林白羽滞留于此往返大秦,荆开走七条船去远渡重洋探索世界。

  当然,计划这玩意就是用来推翻的,林白羽认为,荆探索远海不用急那么一时半会,扶桑这个鬼地方富矿有点多……赶紧回大秦多运点人才是正理。

  “是啊……”

  “多亏了徐福!”

  荆笑了一下。

  “你来主持安抚问罪,我去再看看其他矿藏!”林白羽风风火火的抛下荆。

  “对了,虽然徐福已经死了……”

  “但是王命不可违!”

  “别忘了车裂!”

  林白羽的声音传来……

  这地不对劲!

  说实话,之前赵泗所说的金银矿,林白羽心里是不信的,他不信一个偏远之地有那么多的金银矿。

  只不过阴阳家的大九州说需要出海,故而阴阳家选择了认可赵泗的说法。

  现在……林白羽信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扶桑的收获,朝议召开!

  “耕种良田七千余顷……土著奴隶共五万有余,下辖土著六万。成年秦人共六千,大小铜矿共六处,大小铁矿共一十二处,大小金银矿三处,城池三座,虽然比较小,但是城墙城门都已经修缮完成,三座城池之间的道路已经铺设完毕。

  大港口一处,不过需要修缮,小的捕鱼港口共六处,水车八架,耕牛共两百三十头,战马三百一十二匹,铠甲共七十副,耕具……刀兵。

  现金一共九十四斤,现银两万一千斤……”荆正在统计徐福治下的所有财产数据。

  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徐福统辖的土地居然还算得上富硕。

  徐福为了在此扎根是下了真功夫的,短短十年的时间,就开垦出来了七千多顷良田,各种矿藏都没有放过,投入了开发之中。

  还有现成的冶炼场所。

  虽然徐福目前占据的地盘算不上太多,但是徐福治下已然成了气候。

  现成的文化制度,耕种技术,冶炼技术。

  相比较于扶桑其余地区尚且以部落为形式存在的土著,徐福明显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

  扶桑本土土著尚未开化,农耕技术不够先进,目前是处于半农耕半渔猎的部落生存制度。

  大的部落有上万人,小的几百人,星星点点的散布在扶桑全境。

  半农耕半渔猎,生产资料严重不足,落后的食物获取方式不足以支撑他们形成文明,制度,文化。

  徐福的到来是降维打击。

  不过很显然,徐福是真的有定鼎万世基业的想法的。

  徐福并未盲目的进攻掠夺征服,而是在不断开发的同时以秦人为主体来吸纳融合扶桑土著。

  徐福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子,最起码基础建设和开发都是完成好的。

  客观的来说,这为大秦节省的时间不止是一星半点。

  “不过眼下扶桑土著多以渔猎为生,居无定所,而且散布四周……”荆揉了揉眉心。

  “按照徐福的预估,扶桑全境土著总数加起来估计不会超过百万。”

  “有点少啊……”荆摇了摇头,这点人,修长城都不够用。

  “不过若是用这些扶桑土著,支撑起来一个军所大营,应该是够了。”

  “不过眼下这些东西已经够交差了……”

  九十多斤的黄金,两万多斤的白银,从成本角度上来看,已经抵得上这二十艘船的价值了。

  “可以报喜了!”荆眉头一挑!

  尔后跪坐下来,开始在竹简上书写。

  一份是公文,徐福的头颅和公文会一块经过驿站传到始皇帝面前,用来昭告天下。

  另一份则是单独写给赵泗的报喜文章。

  这次徐福授首,虽然赵泗并未跟随出海,但是赵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局的走向和徐福的行为跟赵泗说的一模一样。

  至于攻心之计,四面秦歌,很显然也是出自赵泗的手笔。

  甚至于荆孤身一人靠港上岸,独自受降之时,仰仗的也是赵泗的名头。

  赵泗的名字,在这片海岛之上是真的很有用。

  赵泗的人缘很好,在童子群体中拥有最大的威信,在成年人群体中也有不错的声望和名声,年纪轻轻就能够参与事务决策。

  正因为如此,荆才能够如此顺利。

  提起来荆,或许认识的人不多,就算认识也得想想,可是一提起赵泗,所有人都知道说的是谁。

  计划的成功赵泗居功甚伟,成功的喜悦当然也要同兄一同分享。

  ……

  而另一边……

  继帝星飘摇,荧惑守心,异人赠璧以后。

  三天时间,大秦已经满城风雨。

  今日,是始皇帝召开朝议,回应异象的日子。

  赵泗起了个大早,架着车架和李斯同行。

  “这才短短三天,现在别说关阴一带,就连整个关中都已经满城风雨,敌在内部啊……”赵泗在车架上和李斯并肩闲聊。

  “倒也不能这么说……一开始肯定有人幕后推动,抑制不住,确实到了该发酵的时候,六国余孽的手还伸不到关中来。”李斯摇了摇头。

  “通常情况下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召开朝议么?”

  “倒也不是……譬如之前长城谣闹了一阵子,陛下曾经派人作秦歌传颂四方,不过效果并不是太好,长城谣和阿房歌闹的算是比较大的,不过只是民间歌谣,风靡一时,不至于召集文武百官特开朝议,这次不一样,帝星飘摇,荧惑守心,历来都是大事。”李斯认真的说道。

  “不管是各家各派,基本上都认为帝星飘摇荧惑守心是有大灾祸发生,又恰好赶上了异人赠璧,有心人暗中作怪,不召开朝议回应,人心难以安定。”李斯开口回答道。

  “这倒也是……这么说来,这件事会不会成为他人攻击李相的把柄?”赵泗开口问道。

  “哈?”李斯愣了一下。

  “此乃天灾,而非人祸……”李斯摇了摇头又看向赵泗。

  “你担心有人借机以此攻讦于我?”

  赵泗点了点头。

  “不必担心,右相又不是我,况且以天象攻讦,多少有些牵强附会了。”李斯摇头笑了笑显得十分乐观。

  现在是秦朝,法家才是大秦的根源制度。

  至于儒家,已经被李斯碾了一茬了。

  现在可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也不讲究天人感应。

  否则天降异象,帝星飘摇,荧惑守心,按照天人感应的说法,李斯这丞相都得谢罪于天下了。

  眼下虽然人心动荡,舆论四散,但是不管是李斯还是赵泗都并不是十分担心,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两个已经知道了始皇帝应对的方式。

  而且不管是李斯还是赵泗,都十分赞同始皇帝的应对方式。

  抛开神神鬼鬼的天命不谈,这是最有效,也是粉碎谣言最简单的方式。

  始皇帝亲自走过大秦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匍匐在地上欣赏欣赏始皇帝的英姿,甚至不需要多说什么,只需要让他们看到,始皇帝年富力强,不光今年不会死,而且身体还很好,人心自然就会安定下来。

  赵泗和李斯二人一边谈论,一边行进,不消片刻,车架已至宫中。

  二人结伴下车,径直朝着大殿走去。

  李斯和赵泗二人来的不早不晚,此刻大殿之内已经有了二三十人。

  “这次大巡天下,巡视四方,刚好可以借此稽查各地迁移名单。”李斯站定以后继续和赵泗探讨迁贵令。

  “最终名单还是得亲自制定,贵族姻亲遍布天下朝堂,若是贸然公布迁贵令,光是迁移名单,都不知道要扯皮多久……”赵泗摊了摊手。

  “倘若采用秦吏于地方统计,说实话我也担心……怕就怕迁贵令实施,该迁的一个没动,不该迁的尽数迁走。”赵泗叹了一口气。

  “而且不瞒李相,我履历太浅,也没有收纳门客,更没有信得过的人手,陛下不以我卑鄙,对我委以重任,李相若是有信得过的人员,可以推荐一二,这次大巡天下,我也打算在地方上挑选一些人手使用。”

  李斯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赵泗迄今为止还被蒙在鼓里……

  这是始皇帝和李斯之间心照不宣的小默契。

  “你确实该有一些趁手的人员差遣使用。”李斯沉吟一下认真开口说道。

  他倒不是劝说赵泗结党营私。

  实在是赵泗的政治势力太清白了,简直干净的如同一张白纸。

  眼下的赵泗全赖始皇帝的亲近和青睐,全然没有自己的基本盘,亲力亲为并非不可,可是倘若是奔着三公九卿去的,怎么可能做到事事亲为?

  “为官,不光要会做事,也要会用人。”

  眼下李斯和赵泗因为共同的目标,倒还真算得上志同道合,二者性格也都不算怪异,眼下已经算得上熟络。

  “用人不好说,但我看人还是挺准的。”赵泗笑了一下。

  李斯闻言轻笑一下,只当是一句玩笑话,并没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