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别杀了 第446章

作者:不曾见秦时月

  “但...在这个钱货两清的过程之中,将一笔钱财运送,其中需要的花费,风险,损耗的人力物力,于商贾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所谓工商钱庄,本相的想法之中,便是由你沈三千牵头,在大秦三十六郡,每一个郡城之中开设一个钱庄,让商贾存钱,而后给一张钱庄专门出具的小票并且设置密语。”

  “想要去别的地方提取存钱,必须要凭借小票和密语方可。”

  “如此一来,钱财的运送,就多了安全,方便之能。在商贾贸易之中,自然也能有促进作用。”

  这一番话语,也算是难为柳白了。

  要将钱庄的作用和具体操作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说出来,这绝不是什么简单的活计。

  饶是沈三千这样的巨富商贾,在听到柳白这一番解释后,也是感觉脑瓜子嗡嗡的:“柳相您的意思是....做钱的生意?”

  反倒是曹参这个小子,在东海郡操作过具体事务之后,成长了不少,比沈三千反倒是看的更加远了一些:“柳相,您是想要沈兄创立这个工商钱庄,为商贾提供便利。”

  “并且,这也不单单是促商这么简单,也是在缓解大秦的铸币压力。”

  “商贸繁荣,钱财不够,大秦势必要多铸钱,否则国内的钱币压根儿不够。但有了工商钱庄,这个钱,反倒是可能成为一张小小的纸片小票。”

  曹参此话说出,柳白的眼眸之中也是有了些许赞赏的目光。

  虽然说的并不是完全正确,但柳白确实有给大秦‘提供’一个‘经济宏观调控工具’的意图。

  封建时代的商业繁荣,那是一个极有可能走偏的事情,必须要上保险,以确保可以及时掉头,最起码也要保证老百姓手中钱,还能值钱!

  就连萧何,也是一边喝着茶,一边脑海之中不断思索。

  一国兴盛,无非三点:政、军、财!

  工商钱庄若是当真可以创办成功,说不得这个‘财’字会有长足发展。

  而且....此事放在沈三千的手中,比之自家柳公亲自创办,确实要好得多。

  丞相亲自插手商贾之事,且不说名声如何,至少这些商贾会心怀戚戚,心中总是担忧自己的家资会直接被国家拿走,掠商之事,在春秋战国可不少见。

  反倒是沈三千出面,是最好的人选!

  因为....他便是东海郡首富,推动此事无可厚非。

  再加上和曹参的关系,就会让这些心眼子甚多的商贾心中多加猜测,认为这就是沈三千的后台,反倒是会放心不少!

  说到底,这就是人性!

  明明白白展露出背景,会让人觉得你另有所图。但以盈利为目的,顺便展示一下背景,反倒会让人心甘情愿,觉得你实力雄厚。

  你要这点儿利,我要个心安!

  这就是沈三千的作用!

  “不知柳相以为,这工商钱庄,当如何具体创立?”

  “沈某目光短浅,如此商贸,闻所未闻,故而不明其中。”

  沈三千面容之上升腾起惭愧之色。

  他原本觉得自己乃是东海郡的巨富,且不说能帮得上这位柳相,至少对于商贸之事自己是精通的。

  但是....

  他也没想到,这位柳相非但在聚财之事上如此精通,甚至是随口提出一个‘工商钱庄’的概念,都让他一时之间无法琢磨透其中奥妙!

  现在不请教,他怕是要当真把这件事办砸了啊!

  “倒也没什么难的。”

  柳白轻笑一声,倒也没有怪罪沈三千。

  毕竟这种跨时代的产物,让人家在短短时间之内理解透彻,那也太强人所难了。

  “你创办钱庄,以诚信为本,为他们保管钱财家资。”

  “与此同时,曹参的增驿铺路之事,多与地方官相接触,偶有言语,官吏何等聪慧,自会暗中照拂。”

  “如此一来,商贾便是为了给曹参面子,也会开始试探着朝你的工商钱庄存钱。”

  “这,”

  “便算是做起来了!”

  柳白深深看了一眼曹参,语气显得极其轻松。

  然而这一番话,让曹参低下了脑袋。

  他知道,柳相这就是让自个儿去‘浊’一下呢。

  看来....他曹参还要去大秦各个郡接受‘宴请’啊!

  “不知柳相准备将这个钱庄的存钱保管费用,定在几成?”

  听到柳白如此解释,沈三千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工商钱庄开办最难的一点:没人来存钱,就这样被柳相给轻易化解了。

  如今自然是要定下这保管费用。

  只要保管费用不要太离谱,那么有了第一批商贾为了示好曹参来存钱之后,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真正为了家资安全以及贸易方便来存钱。

  这一些,才是工商钱庄的真正客户,也是要实现柳白调控大秦经济的宏观工具。

  柳白微微一笑,伸出三根手指。

  “三成?”

  沈三千一下子就急了:“柳相,万万不可啊!三成的费用,让人畏而却步啊!”

  这不是保管钱,这压根儿就是明摆着抢钱啊!

  若是真的定在这个费用,那....第一批商贾咬牙存钱,就当是给曹参‘进贡’之后,就绝对没有第二批,第三批了!

  大秦工商钱庄,反倒是成了曹参的‘受贿工具’了。

  “非也。”

  “乃是...三息!百中取三!”

  柳白轻笑着摇了摇头。

第557章 九出十三归

  “三息?”

  听到柳白的话语,别说是沈三千这样的资深商贾了,便是曹参这样只是在东海郡‘游荡’了一圈,也是惊叫出声。

  一百个大钱,一年就取三个大钱的保管费。

  这不是高,而是....太低了!

  钱财所在,易遭匪盗,而且也需要专门的钱库,以及武力把守。

  每一件事,带来的都是极高的花费!

  三息,

  这种保管费若是报出去,别说是这些个商贾想着要通过沈三千来讨好曹参这位未来的大司农,就连小本经营的那些个小贩,恐怕都会动心。

  毕竟....

  钱财的安全,一直都是他们的心头大患!

  放在工商钱庄,有官府背景,还不用担心被官吏挪用。沈三千自己也是个商人,家资雄厚,完全可以放心!

  “这...柳相,沈某这些家财,怕难以支撑。”

  沈三千面露难色,也是实话实说。

  不是他推辞,而是...量力而行。

  他这样的巨富,自然能懂柳白口中所言的‘促商’对于大秦国政有多么重要。

  可要是因为他支撑不下去了,导致大秦的国政出了问题,那他沈三千,就是这个国家的罪人啊!

  他....将会对不起大秦的万万子民!

  “柳公怕是另有生财妙计。”

  萧何目光沉凝,缓缓开口。

  他不懂这工商钱庄的模式,但是他了解自家柳公。

  无论是什么事情,自家柳公对于敌人向来是狠绝,但对于自己人,万万没有让其受损的道理。

  公子彻,嬴高,曹参,哪怕是那个正在东海郡造船的赵怀真,自家柳公也从未亏待过。

  如今一开口就让这个沈三千破产支援国政?

  那也太过于小瞧自家柳公的格局了吧?

  “萧何,你此言不错。”

  “这三息,还是本相往高了说的。”

  柳白微微一笑,倒是对沈三千的惶恐没有丝毫意外。

  三息的保管费,哪怕是唐宋之时,那都是低得可怜。

  一般情况下,还真的会达到一至二成。

  可是,如此一来,那就是只肥了钱庄,反倒是让天下商贾多得了一个安心。

  钱财不在市面上流通,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

  “三息,哪怕是全部用在保管的费用上面,都是略显不足。”

  “但是...这些商贾们存进来的钱,三千,你还是可以放出去的。”

  柳白微微一顿,想了一想开口问道:“坊间商贸,商户之中,钱款一时短缺乃是常态,也有借钱之举,三千,你对于商事较为了解,可知这些借钱的利率几何?”

  此话说出,沈三千瞬间就明白了!

  原来....工商钱庄的赚钱,不止是保管钱财的费用,还有将这些钱财给借出去的费用!

  如此一来,自身钱庄之中的现钱,只要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便可,既减少了保管的成本,又能将这些钱财给放出去,以作收益!

  此乃实打实的两头赚钱!

  “启禀柳相,如今坊间借钱,较为常用的说法是九出十三归,核算下来,约莫三成一息。”

  沈三千思索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坊间之中的常用规矩。

  当然,像他这样层次的巨富拆借钱财,或者是借钱给别人,就不是这么算的了。

  九出十三归,甚至已经算得上是比较良心的算法了。

  若是狠心一些,甚至还按照月份来算,那可就要将利息再算利息了。

  这种方式,在以前也时常用作借粮之中,也就是农民失去土地的一大途径了。

  “既是如此,那么借贷出去钱财,就定做七息,暂时只借商贾,要以产业为抵押。”

  柳白略微思索,决定还是将步子给收一收。

  不是不想借给普通百姓,而是.....百姓们对于借贷,如今是极其抵触的!

  饶是如此低息,百姓们也不愿意借!(这个事儿可以参考近代的一些案例。哪怕是零利息借贷,老百姓也不愿意去借。咱们神州大地的根儿里面,说白了就是不愿意欠人家的。)

  只有商户有经营压力,在如此低息的情况下,才能逐渐将钱庄慢慢给推行起来。

  “七息?!!!”

  沈三千失声惊呼,一脸难以置信!

  一年用一百个大钱,只需要还七个大钱的利息?

  这别说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有足够实力保障的钱庄了,哪怕是两兄弟之间的借款,都不可能会如此低息!

  说的难听点,这简直就是免费在借!

  “不要小看七息,也不要小看那三息的保管费。”

  “只要经营得当,这大秦工商钱庄,日后就是我大秦的钱袋子。”

  “天下之财,尽入其中。”

  柳白叹气一声,有点儿无奈得开口。

  指数爆炸这种理论,是很难从无到有去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