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别杀了 第24章

作者:不曾见秦时月

  这简直就是将鞋子脱下来,往淳于越的脸上拍啊!

  “柳白!你...这是在挑衅老夫,亦是在侮辱我儒家!”

  淳于越当即怒喝一声,整张老脸都涨的通红!

  自己已经退了一步了,这个柳白居然还如此羞辱,他岂能忍!

  况且....儒家....你柳白是法家之人,天下人皆知!你来说真正的儒家,那不就是诋毁吗?

  无论是自己个人与柳白的私怨,还是出于维护儒家的立场,淳于越都不能忍!

  “旁听还打断本相授课?”

  柳白眉头微微一皱,十分不满!

  这老皮子真是够烦人的,方才自己懒得搭理,没有只能揍他,这还主动找上门来了?

  “龙且,给他两耳光长长记性!”

  对于这种犯贱的行为,柳白可不会惯着。

  放你第一次,那是为了在诸位公子面前不留下坏印象。

  但是你再次送上门来,要是还不出手惩治,反而显得‘怯懦’了。

  “诺!”

  龙且嘿嘿一笑,便是上前。

  如此举动,让诸位公子尽皆一惊。

  特别是胡亥,此刻已经浑身发抖了。

  他仿佛又看到了昨日,自己的老师赵高惨死在自己面前的情景。

  “不可!柳先生,淳于博士只是情急开口啊!”

  “本公子不能眼睁睁看着您打淳于博士啊!”

  扶苏心中大为焦急,连忙开口。

  严格来说,柳白和淳于越都是他的老师。

  处于学生的位置,他两边都不好帮。

  但是...真要眼睁睁看着淳于越被揍,他也做不到啊!

  “扶苏公子还请闭上眼。”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本来就是来旁听的,连自己的位置都摆不正,这是为了防止淳于博士再犯更大的错误啊!”

  柳白轻笑一声,开口说道。

  七公子嬴高眼睛都看直了,这特么也可以啊?

  不能眼睁睁看着,那就将眼睛闭上?

  “啪!”

  “啪!”

  “啊!”

  还没等扶苏继续开口为淳于越求情,龙且干脆利落的巴掌便已经‘如约而至’了!

  两巴掌太快,以至于连淳于越本人的痛呼声都不够及时,第一下都没反应过来。

  龙且咧嘴,甩了甩自己的右手,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不过....柳公说好是两耳光,那就是两耳光,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也不行。

  再看淳于越,此刻连站都站不稳了!

  开玩笑,龙且是何人?在秦汉之争的时候,他可是军中少数不多能陪着项羽练两招的猛人。

  这两耳光下来,淳于越只感觉自己的耳朵嗡嗡作响,仿佛是被重锤砸过一般!

  “要么好好听,要么就去陪赵大人!”

  龙且打完之后,附耳在淳于越旁,狞笑一声轻声开口。

  这个向来对自家柳公横眉冷对的老家伙,他早就看不顺眼了。

  本身就是行伍出身,龙且的脑子思考问题一向十分直接。

  柳公的敌人,那就该死!

  而这一句话开口,也是彻底点醒了淳于越。

  这位柳相,可不是真的只会死读书的读书人,而是...坑杀降卒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狠人!

  这要是在这地方被柳白弄死了,真是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了啊!

  仅仅是两耳光,不但制服了淳于越,就连整个懿文宫的气氛都僵持住了!

  胡亥浑身抖得如同筛子一般,甚至不自觉得捂住自己的耳朵,脑袋紧紧缩着。

  “哈哈!老师,还请继续授课吧!我们诸位兄弟,还是很想知道何为真正的儒家的!”

  就在此时,一道清朗的笑声响起。

  赫然是六公子嬴彻,此刻站出来打圆场。

  他知道,此时非他不可了。兄长乃是淳于越的学生,此时又是柳白的学生,双重身份之下,根本什么话也不方便讲。

  至于其他兄弟,也是慑于柳白的威势。

  只有他嬴彻开口,方能缓解气氛。

  “六公子说得对。”

  “既然如此,为师今日便告诉你们,儒家...到底为何!”

  柳白微微一笑,走到诸位公子面前开口说道:“为师也清楚,诸位公子肯定疑惑,为何我这个平素之中对于儒家官员横眉冷对,特别是淳于越这位大儒,极为看不顺眼的人,会选择讲何为真正的儒家。”

  说到‘大儒’二字之时,柳白还眼神轻蔑得看了一眼淳于越。

  后者虽然目光愤怒,但却一言不发。

  诸位公子下意识得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他们心中疑惑的地方。

  “很简单,我所厌恶的,并非是儒家,而是儒家的官员!”

  “因为他们背弃了儒家创始人,孔老夫子的理念!”

  “昔年孔子,鲁豫两地,走了整整十四年!”

  “这段颠沛流离的时日,后人给出了轻飘飘的总结...周游列国!”

  “但是...你们何曾知道,这十四年,是风云变幻的十四年!这十四年,是儒家真正形成的十四年!这十四年...正是我等应该满目崇仰的十四年!”

  柳白语气低沉,目光看向扶苏,沉声问道:“扶苏公子,你既然自幼跟随淳于越学习儒家之道,想必也知道,这十四年,对于儒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吧?”

  扶苏虽然震惊于柳白居然崇仰孔老夫子这一件事,但还是老老实实开口回道:“《论语》之中的精华思想大成,奠定儒家基石,为我等千万后人,照亮万古长夜!”

  “前些日子咸阳城之中流出一言,不知何位高人所作。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此话说的并非孔圣贤这个人,而是孔圣贤留下的思想!”

  扶苏非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甚至还引用了最近在咸阳城流传甚广的一句话。

  如此模样,像极了后世给众位兄弟安利的八卦人!

  就连淳于越,此刻也是嘴角朝下,露出一份得意的神情。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句话什么意思?千年暗室,一灯即明!他们儒家的孔夫子,就是这盏足以照亮万古的明灯!

  这种思想上的优越感,比什么都让淳于越来的得意!

  “公子谬赞,为师倒也不是什么高人。”

  “扶苏公子说的对,也说的不对!孔夫子留下思想是对的,但是这些思想...却是为人所误解!”

  “他留下来的是.....《抡语》!这一本《抡语》,也就是当时道上的规矩!”

第30章 给淳于博士把金汁满上!

  “胡说八道!”

  “你...你这是对我儒家的污蔑!”

  “我儒家先贤,岂能让你如此黄口诋毁!”

  听到柳白这话,即便是心中有着恐惧,但是淳于越也是忍不住了,直接怒喝出声!

  这种怒喝,并没有半分犹豫,完全就是发自内心本能!

  身为儒家魁首,儒家的学说,便是淳于越的信仰。

  可以说,这是比他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

  如今...柳白却说《论语》是《抡语》,是道上的规矩?

  道上,什么道上?无非就是匪盗的道!黑道!

  即便有龙且在一旁虎视眈眈,淳于越也做不到静下心来旁听。

  这一刻,淳于越觉得自己来旁听的行为无比正确!若是自己不在,任由柳白在此胡说八道,那不是真的要坏事儿了!

  别说众位公子怎么想,单单是扶苏公子,这可是整个儒家实现‘分封改制,天下大同’的希望啊

  “哼!孔子著春秋,战国分七雄。春秋战国交接之际,天下大乱,列国伐交频频!”

  “诸位公子都是人中龙凤,自然不会迷信书中所写的那一套。”

  “还请诸位试想。”

  “十四年!难道真的是凭借口中‘仁义’,便可在列国之间辗转?即便国君以礼相待,难不成连这十四年之间所遇到的匪盗,也被感化了?”

  柳白冷哼了一声,看向诸位公子开口问道。

  此话问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一个问题...太尖锐了!

  前面先夸奖他们众位兄弟是‘人中龙凤’,那他们自然要好好思考了。

  确实...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读书人,是怎么做到在列国周游的?

  要知道,即便是父皇一统天下之前,想要在各国辗转,那也是极为困难的!

  这一刻,即便是一直以来深受儒家教育的扶苏,也是对此产生了疑问。

  他自问,即便是自己带着护卫,也不可能做到十四年间安然无恙啊!

  “你...你这是胡说!”

  “我儒家先贤行事,岂是寻常凡人可以猜测?”

  “况且,孔圣贤口中所言道理,皆是世间真理,感化匪盗,那又有何困难!”

  淳于越语气一滞,继而硬撑着开口,眼神焦急无比!

  这一刻,他突然有点怕了!

  这个柳白,似乎当真是对此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啊!

  “哦?”

  “《吕氏春秋》有云: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

  “国门之关,达四百斤!如此气力,说是天生神力也不为过!”

  “七十二门徒之中,子路乃是大将,一身武力无可匹敌,其人遇孔子之前,一言不合便是大打出手?敢问,孔子又是如何让其乖乖听自己讲道理的?”

  “无他,唯力重尔!”

  “将其打趴下,自然就乖乖讲道理了!”

  柳白淡淡开口说道、。

  《吕氏春秋》在大秦之时,其中记载的故事,已经有十分公正的定论了,基本属实。,

  而孔子乃是鲁地之人,实打实的一米九山东大汉!

  “你...这是强词夺理,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