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风华 第81章

作者:丰本

  “对,这个试验是你自己完成的,虽然之前受到过其他人的指点,可前天的试验是你一个人完成的——”

  “以后你跟着教授做实验后,那就不一定会有你执笔的机会了——”

  “郑,写完可以让托马斯教授帮忙修改下再投——”

  接二连三的提醒声过,郑建国是没想到这些“壮丁”会如此的热情,脑海中泛起沈云辉和陶野的面颊,当即笑道:“好,那你们继续忙,我这就开始写,写完了我请大家吃饭——”

  “啊,这个,怎么好意思——”

  “郑,这个太不好意思了——”

  “郑,你还是先写出来吧——”

  “对,吃饭随时可以吃的——”

  又是阵此起彼伏的叮嘱声过,郑建国也就找出笔记本到了旁边的小桌上打开,掏出笔开始在上面打起草稿,身后显微镜前的几人又看的看撕的撕测的测过,借助着已经写了不少论文的经验很快就收了尾,剩下的数据就需要等重复试验出来再填进去了,转身瞅着进来的托马斯道:“托马斯教授,我打算把今天的重复试验发表出去,不过需要拍些照片——”

  “这个你等下,我去叫摄影师过来。”

  才进了实验室的托马斯当即拿起旁边的笔和纸写过,到了门口旁的玻璃前把纸按在上面,敲了敲玻璃吸引过外边人的注意力,冲着纸条上的字指了指。

  看到外边的人点了点头离开,托马斯这才回身到了郑建国旁看着他又誊抄了遍的论文稿,笑道:“不错,不错,很标准的论文行文方式,不过这里面的某些单词,用简拼替代就可以了,比如这——”

  与普通的研究生相比,郑建国写的论文并不多,包括打响名头把中文发到《柳叶刀》上的《螺杆菌初探》在内,到这会儿半年的时间也只发表了三篇论文,只是这三篇无一例外的都是发在《柳叶刀》上面,质量方面就不说了,随便拉出一篇都足够让普通医生吃一辈子的。

  只是所有了解郑建国研究的人,都明白他这是在吃老本的行为,自打来到美利坚后他是再没进入过消化科的实验室,而这也是他在齐省医学院捐建实验室的主要原因,你们不让我进去我就自己建一个,直到凑上了选修的基础物理实验课。

  曾经,郑建国是想过什么时间把石墨烯这个核弹级别的发现放出来,这是他早在国内还没把螺杆菌找出来时就想到的晋身捷径,只是在上了医学院后好似能够心想事成般一路走到了这个时候。

  又考虑到最近来找他的记者们越来越倾向于白银危机和黄金上涨以及卡米尔小丝与游戏方面,郑建国也就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于是在考虑了一个月后将石墨烯发现扔出,算是彻底把自己放在了FBI的放大镜下。

  是的,郑建国认为将石墨烯放出,那么传说中的FBI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找上门来,甚至会对他的这个研究从头到尾的查个底儿掉,所以在从选修课到揭露石墨烯存在的所有环节中,只有选修基础物理课和指出石墨烯是在胶带上两个关键点属于他选择的结果,其他包括试验材料的石墨都是西莉亚选出,其配合的程度甚至一度让他以为这姐姐是不是也和自己一样,属于重生者?

  直到研究结束,布莱迪粘了石墨粉的胶带扔进垃圾桶里,郑建国也没有去当即揭破这灯下黑的重磅谜底,直到又回去后等了个多月时间,确定自己“发现过程”从头到尾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也就决定踏出这一步。

  原本历史中,石墨烯的研究是基于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及常温条件下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来做为切入点,却不知霍尔效应虽然诞生于一百年前的1879年由霍尔发现,可直到1980年也就是明年才会由德国人冯·克利青发现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并在五年后的1985年获得诺贝尔奖。

  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则由华裔物理学家崔琦和史特莫于1982年发现,并在次年由劳夫林提出新的理论进行补充,最终形成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量子霍尔效应,并在1998年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再加上后面撕胶带出现的石墨烯充分验证了前两者的理论研究获得的诺贝尔奖,总共三块诺贝尔奖牌才算是打开了凝聚态物理学崭新的大门。

  基于此,由于郑建国的主观上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懵懂操作,便导致了后面出现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果,当然这会儿按照托马斯教授修改过论文的他,还在怀疑这个能不能发:“这篇文章,能发到学院报上去吧?”

  “这个我让人帮你投过去吧。”

  托马斯露出了个温和的笑将论文揣进怀里,接着瞅了瞅旁边撕胶带的“壮丁”们,开口道:“光谱仪结果出来了吗?”

  “还在等拍照,过后再用半个小时就应该可以了。”

  其中一位开口说过,托马斯转脸瞅了瞅郑建国,开口道:“那你在这里盯着点就算是学习了,我先回办公室,你们有结果了发给我。”

  “好的,教授你慢走。”

  郑建国屁颠屁颠的到门口送走托马斯,发现他直到换下衣服出了门也没再说什么,倒是外边呼啦啦跑来个人,脖子上还挂了个古怪的照相机,到了早就准备好的显微镜前噼里啪啦的拍过,他也就在旁边算是学了不少的东西。

  论文早就拿走,等到光谱仪的结果出来,郑建国和这些只看到脸的人也算是熟悉起来:“郑,这二十组结果上的峰值和你说的差不多,你前天做了多少组??”

  “五十。”

  郑建国想起前天自己的忙活,到了这会儿算是有了初步的收获:“你们辛苦了——”

  “这不叫辛苦,没有收获的付出才叫辛苦,咱们把结果给教授送过去就去吃饭,我知道有家中餐馆还是不错的,叫什么yunnanmixian?”

  说话的人动作有点浮夸,不过郑建国已经熟悉了某些美利坚人表达起感情时的直白,接着想起要去的地方是中餐馆,也就开口道:“去唐人街?那有点远——”

  “不是,是在学校北边,开车的话也就几分钟——咱们收拾实验室吧,这都差不多点了。”

  随着这人的建议,已经有人到了旁边拖过个大家伙接上电源开开,呜呜的吸尘器就开始打扫起卫生,六个人倒是没费多少时间就清理完毕,换上各自的衣服后也就算是认识了:“我是劳伦斯·博伊斯,他是华莱士·比姆斯,这是博迪·查林诺,科尔温·柯克比,兰斯洛特·阿尔曼,我们都是物理系的大三,现在该是大四的学生,很高兴认识你,郑——”

  劳伦斯·博伊斯长的比较矮小,倒是脸盘浓眉大眼的:“我们早就听说过你了——”

  华莱士·比姆斯双手绞在一起点头道:“对,哈佛医学院最小的医学生——”

  博迪·查林诺留着头金黄卷发:“没想到你的观察这么敏锐——”

  科尔温·柯克比满脸的雀斑:“我们也曾经到实验室里给人打过下手,也见过别人扔掉的胶带——”

  兰斯洛特·阿尔曼身形最高,一米九的他俯视着郑建国道:“但是没人注意到扔掉了什么,他们——包括我们当时就好像认为那些东西不重要似的。”

  “现在想来,这应该就是羊群效应,顺服于权威而没有去拥有自己的思考——”

  劳伦斯·博伊斯啪的竖起手打了个响指说过,转身瞅着空荡荡的走廊到了电梯口按下按键,他才又开口道:“郑,你有车的吧?咱们开车去,快去快回。”

  “有,一辆普利茅斯轿车——”

  郑建国耸耸肩说过,他来到这里半年了还没去中餐馆吃过饭,绝大多数不是在学校里面就是在住处,偶尔上街也都是好像走马观花似的打量,仿佛内心深处对于中餐馆有什么抵触,这会儿听到劳伦斯说起过桥米线,他也就心动了。

  只是很快随着六人开了三辆车到了劳伦斯口中的中餐馆坐下,没多久郑建国就知道自己心中的抵触是怎么一回事,操着生硬普通话的老板显然是认出了他:“郑建国,你知道留学就是学完了留下来吗?你会留下来吧?”

第164章 还是不碰的好

  若干年后,当郑建国面对专访镜头时提起这次和餐馆老板的讨论,他给出的回答是:“谈到留下这个话题,我认为家是从小生长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会因为你成为王侯将相而改变,即便是在美利坚那块土地上的总统们,也都会在谈起这个话题时说我家里是哪里哪里的。

  比如当时的卡特总统,他家就是佐治亚州的,他个人虽然不抽烟,但是当时烟草种植在佐治亚州属于经济支柱,所以当有人问他可以抽烟吗,他是不会拒绝让你抽的,你能说他在华盛顿定居后就会留在华盛顿吗?这不会,他在华盛顿成为总统,但是那只是他停留的地方,就像人们踏青时看到美好的景象时会驻足观赏。

  而对于我来说,我的家在齐省余泉地区的善县,嗯,现在是善州市了,而我求学过的齐市医学院,哈佛医学院,麻省理工这些地方,都是足以吸引到我驻足观赏的地方,也许那时候我就认为,未来的地球会变成现在的地球村,去美利坚就像去齐市那么近。

  当时从善州市到齐市需要坐8个多小时的火车,而从首都去美利坚则需要经过转机的30多个小时,但是现在从善州市到齐市只需要2个多小时,而我从首都去华盛顿也只需要8个多小时,所以要问我留不留下这个说法,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只是在来到美利坚后吃的头次中餐时,郑建国却并未和餐馆的老板去说什么,而是露出了他许久不见的腼腆笑,瞬间变成了不善言辞的葫芦娃,以至于老板和几个服务员瞅瞅他,便将这事儿揭了过去。

  倒是吃过饭和“壮丁”们分开时,面对和记忆中某个快餐品牌同名的华莱士追问下,郑建国才耸了耸肩道:“我现在那么有钱,还用和他们一样为了钱留下来吗?”

  “这倒是真的,郑,据说黄金又涨了,你现在是躺着都在赚钱啊——”

  劳伦斯满脸兴奋的说过,郑建国笑笑钻进了自己的车里熟练的点火启动上了大马路,白银期货在经过哈兰特家族的操作成功变成了危机,只是这场危机的收场方式和郑建国想象中有些不同。

  以美联储为首的财团们不知脑门是抽了还是有其他想法,眼瞅着就在白银价格跌到个位数要把哈兰特家族带进“十亿负翁”行列时,竟是以低到可怕的利息给了哈兰特家族11亿美元的长期贷款,算是给这场白银之战画上了句号。

  妄想挑战全世界的哈兰特家族偃旗息鼓,市场上的白银期货也就恢复了正常的交易,原本下滑的价格从不到10美元很快恢复到了金价的十五分之一33美元后再次下挫,不知是回归了理性还是投资者们已经认可了这个比例。

  倒是黄金自打郑建国买入现货后稳步上涨,这会儿每盎司的价格已经突破了400美元大关,以他账户上持有的11万盎司来算便比买入时上涨差不多1000万,当然这些消息虽然在报道上看不到,可上涨的价值就在那里,举凡留点心去估计下也知道赚了不少。

  明面上,黄金是因为白银的影响上涨,只是在郑建国看来却和中东的动荡有直接关系,油价进入下半年以来也仿佛成了年初时的白银,价格稳中有升的高歌猛进,也就是因为哈兰特家族挑战全世界的动静太大搞成了灯下黑,当然媒体报道上没有出现并不代表财团们没有发现——

  脑海中闪过乱糟糟的信息回到哈佛医学院的住处,郑建国没想到宿舍楼门口的台阶上就见江路拿着个报纸在看,旁边的赵亮亮发现他到了近处后抬脚踢了下才把他踢起来:“建国来了。”

  “赵哥你回来了。”

  郑建国说着看了看江路站起后他屁股下面的东西,接着往里面让了让道:“走吧,这次可以请你们到里面坐坐了,上次出事儿后学校给我找的房子,不过就是花的有点多。”

  自打一个半月前的枪击事件上过报纸,郑建国的安全就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虽然尤娜不满他搬家有损害灯塔街的治安形象,可也知道这货的身份实在是太敏感,抛开各种名头不说,单是有钱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就够县警察局上下焦头烂额,更何况这货的住处算是在枪击事件中彻底暴露,后来见过他两次也没找他麻烦。

  至于放到哈佛医学院来说,之前让范戴琳照顾他是因为前者的身份,而这会儿随着范戴琳办完了离职手续就扔下了他一个人,于是在接到郑建国的请求后学院便给他找了个距离教育中心不超二百米的教师宿舍,七十多个平方的代价是需要支付部分费用,月租金达到了五百美元。

  好在郑建国并不缺钱,搬完家就把地址寄给了大使馆和范戴琳,这才让赵亮亮摸了过来:“你们吃过饭了?”

  “吃过了,你来之前才吃了份鸡肉汉堡。”

  赵亮亮拎起脚下的皮包跟着郑建国进了走廊,上下打量过他的穿着开口道:“你的摄影机呢?”

  “又不是去上课就没带,今天去了麻省理工做了个重复试验,有了点新的发现。”

  每个月五百美元租金的位置就在一楼,郑建国到了门口打开进了屋后走向旁边的冰箱,从里面摸了两瓶可乐开开,到了赵亮亮的面前道:“洛克菲勒的布兰科怎么说的,生物所的协议签完了?”

  “已经谈的差不多了,不过布兰科自己决定不了,他嘴上说和政治没关系,可咱们都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就和喝你这瓶可乐一样——”

  将手中的包放在屋里的桌子上,赵亮亮接过可乐后打量了下屋里,歪了歪头又耸了耸肩满脸是笑的开口继续道:“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电视游戏机冰箱煤气罩,还有录像机摄影机——”

  “这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郑建国到了桌子边上拿过包说着打开,就听赵亮亮继续道:“生物所的规划图我也给你带来了,还有那个——瑟琳娜·杨让转交的实验设备报价单,剩下的就是信件和杂志,听说你和卡米尔·小丝接上头了?”

  “又不是搞地下工作,只能说是认识了。”

  拿起厚厚的信封看过,郑建国又瞥了眼赵亮亮后将信放在旁边,接着拿起生物所的规划图看了看也收起,直到拿起报价单才打开看看,目光在汇总处扫了眼,发现和自己的心里价位倒是差不多少,便感觉这姐姐干的也是太慢了:“你怎么和瑟琳娜认识的?”

  “我没见到她,这些东西是齐省医学院寄过来的,先前我以为你会趁着放假四处走走看看。”

  一瓶可乐吨吨吨的喝完,赵亮亮自顾自的到了电冰箱前拉开又拿出两瓶开了,到过桌子旁递给江路后扫过门窗上的插销,开口道:“你的安全还是要注意的,再加上现在那么多人都知道你有钱了——”

  “这个我已经准备了,主要是年龄不够,不过还有4个月,到时候就能申请防身武器了。”

  郑建国收起报价单放好,他还在想怎么报价单会寄给赵亮亮的朋友,没想到这是瑟琳娜留给齐省医学院的,不知怎么就被魏建然寄了过来,这时听到赵亮亮的提醒,也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留学生没办法申请手枪,但是可以申请狩猎用的长枪,不过要等到我满了18岁才行,考过证后就能去买了,以后谁要是再拿枪进门,我就有办法对付他们了——”

  “枪,还是不碰的好。”

  自打见面一声未发的江路开口接上,郑建国也就笑着点了点头道:“不碰肯定是好的,但是遇到要钱不要命的准备进门,我也得有个应对才行,哦,我申请了五件防弹衣改装了下,现在听说市面上还有种钛合金头盔,不过现在还没打听出来哪有卖的——”

  “——”

  默默的打量了下郑建国的小脸,江路是知道美利坚防弹衣属于限制用装备,使用的话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当然以这位的名头和上次的枪击事件来说应该没啥困难,接着又想起这位要买的钛合金头盔,也就看了眼旁边的赵亮亮,后者也正回过头看他,当即眉头挑起:“江路知道这个钛合金头盔?”

  “瑞士产的PSH-77头盔。”

  江路将喝掉的瓶子放在桌子上说过,便见郑建国飞快找出笔记在了旁边的信封上,也就点头道:“你知道长枪的误伤率比手枪要高吧?就是你在摆弄的时候,很多人拿到枪的时候会当成玩具,安全课上会要求枪口朝下和不要对人,在确定真正的要使用前——”

  “江路怕你自己伤害到你自己。”

  脸上的温和敛去,赵亮亮满是正色的强调过,郑建国也就点了点头道:“这点我已经在自学了,尤娜给了我几本书,都是讲枪支使用安全的,她还建议我在路上不要久留,开车的时候在路过道口不要把车窗玻璃降下来,最好把那个透明的玻璃换成黑色的,如果不是我搬到了学校里面,我都在想买辆防弹车了——”

  “这就好,你有这个警惕比什么都强,当然在波士顿还是比较安全的,毕竟这边的枪支管理比其他州强的太多。”

  赵亮亮缓缓的说过,发现郑建国神情间没有什么异样,也就继续开口道:“当然我的建议是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去反抗,身上还是带点现金以防狗急跳墙,真想对你下手的也是为了钱财,可对你来说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被人念叨,郑建国也知道这是关心自己,接下来又和赵亮亮说了几句将他送出门外,再次回到屋里后就将门后的插销插上,到了桌子边上开始拆信,出乎预料的第一封信竟然是寇清凯的,更让他出乎预料的是信并没有单独的信封,而是和郑冬花寇阳两人的放在了一个信封里,打开后便见到行楷体字:“建国,你好,喜闻你已在万里之外的美利坚扬名,这也算的上是名扬天下——”

  眼前闪过夹杂了威严的国字脸,寇清凯的信中所说的也是对郑建国在学习上的肯定,当然末了的位置还少不了应有的勉励,脑海中想起自己当时问这位要表的举动,郑建国在看完后脸上也就露出了笑。

  第二封信,郑冬花在里面先是表达了暑假考试里出现了挂科的郁闷,其次便说起了关西公社的变化,全公社已经实行了大包干不再集体劳作,每月初一和十五的集上做生意的越来越多,曾经的红旗知青点也早已人去楼空,两层的知青小楼变成了公社卫生室的地盘。

  而放在三里堡大队,去年副产业中还不明显的楼板厂愈发的红火,郑秋花还成了楼板厂的出纳,郑富贵在上个月已经从关西卫生室调到了善县人民医院,倒是村子里大包干后没了家里的地,这会儿全家在三里堡大队也只有杜小妹和郑秋花还有地,老娘认为这就亏大了——需要郑建国下次打电话时安慰下。

  说过家里的情况,郑秋花的信也算是过了三分之二,剩下的则是谈起了前面说过的郑秋花,字里行间都在表达罗刚是怎么认识这位三姐的疑惑,最后说起自己的学习偏科比较厉害,为了英语废寝忘食的耽误了其他的课程,末了又加上了个电话号码,说是郑富贵让他有急事就打这个电话。

  “老爹不给自己写信,就是想让自己给家里多打电话。”

  脑海中瞬间闪过这个明悟,郑建国又拿起了下面寇阳的信,开头间便是唠叨:“郑建国,我的代数挂科了,我从小到大都没有这么丢人过,你知道吗?当我的名字出现在公告栏里需要补考的名单上时,我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我揉了又揉看了又看,就在这时冬花姐掐了我一下,问我疼不疼时,我才看到她的化学也挂了——”

  恍然间眼前闪过张白皙的小脸,郑建国脸上露出了抹温情的笑,心头尖尖也涌上了暖暖的甜甜的东西,就好似寇阳站在了面前般喃喃细语着念叨着抱怨着时,郑冬花探手掐了她一下——

第165章 文化差异

  怀着对遥远之人的念想,郑建国便将剩下的信全部看完回过,确认了布兰科的洛克菲勒基金还不知什么时候有消息,那么剩下最牵扯精力的也就是齐省医学院的实验室,好在这会儿有瑟琳娜在港岛可以帮忙分担这部分,他剩下的精力也就都投入到了石墨烯的研究和对基础物理的补习中。

  不知是托马斯对郑建国因材施教的原因,还是被寇阳的呢喃之信触动了智商的开关,接下来在经过个多月的研究和学习,就在1979年8月份的哈佛医学院与麻省理工进入开学季前,以托马斯教授为首郑建国为辅的实验团队终于拿出了成果。

  研究发现石墨烯的力学特性中理论杨氏模量达1.0TPa,固有的拉伸强度为130GPa,即是利用氢等离子改性的还原石墨烯也具有非常好的强度,平均模量可达0.25TPa,由此做成的石墨纸则会异常坚固强韧。

  就在郑建国跟着其他人神情欢快的鼓着掌时,再次确认过重复试验结果的托马斯向他指了指,开口道:“郑,由于你写的高端论文经验比较多,这篇石墨烯的力学特性论文由你执笔,遇到不懂的可以问实验室的其他人——”

  “谢谢,托马斯教授。”

  郑建国神情微愣之后面上现出喜色,一双漆黑的眸子扫过教授发光的脑门,恍然间仿佛回到了齐省医学院时叶敏德的面前,只以为托马斯是看在他发到《柳叶刀》上的多篇论文份上安排他来执笔时,实验室透明玻璃窗外突然跑进来个人影,黢黑的脸上满是兴奋的双手拿着杂志啪的拍在了玻璃上面,距离不远的劳伦斯瞪大了眼睛瞅了瞅,接着回过头来满脸惊喜:“郑,是《Science》!”

  “就在封面!《胶带撕出来的奇迹,原子级石墨层的发现》!zhengjianguo!!”

  当另一边的华莱士跟着叫起的时候,郑建国顿时满脸惊喜的转头看向了托马斯教授,后者满脸温和的笑开口道:“恭喜你,郑,想必物理系其他教授不会再阻拦你凭借这篇论文获得硕士学位,当然十七岁的硕士在学院里你并不是第一个——”

  “哗哗哗——”

  爆响的掌声出现,郑建国发现自己竟然眼眶发热视线模糊,满脸失态道:“这,这,这就是硕士学位了?”

  “恭喜你,郑!”

  “恭喜你,郑建国!”

  “恭喜你——”

  眼瞅着其他人围着郑建国开始道喜,托马斯脸上温和的笑容化作了灿烂,开口道:“这已经是有些低的待遇了,其他学校里面一篇《Science》封面论文给个博士也是不过分的,只是谁让咱们是麻省理工,嗯,这下费舍尔教授该知道你的发现了——”

  “费舍尔教授——”

  郑建国脸上露出了个苦笑,他当时选修基础物理专业的时候也打听过,毕竟作为哈佛医学院的医学生,他是不可能不知道哈佛大学也有物理系和基础物理选修课的。

  只是哈佛大学的地址有些足够远,从医学院过去的话需要路过麻省理工两倍的路程,那就出了波士顿到了剑桥市,确切的位置是在剑桥市的郊区,那会儿他还没有车就选了个近的。

  而费舍尔教授则正是哈佛大学固态物理学的正教授,也是郑建国选修基础物理课程的授课老师,这时的他甚至是可以想象哈佛大学领导们的反应:“选修课也能选修的这么惊天动地?”

  “现在别想了,你想拿博士学位吗?那就把咱们的研究写成论文吧——原子级石墨层的力学特性!”

  托马斯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说完后转身换过衣服走了,郑建国也就明白当时为啥他能那么快火速入学了,哈佛大学属于常春藤之一,麻省理工这会儿还没有因万维网以及计算机发展而闻名天下,专业方面还以工程学为中心,想想石墨烯在四十年后的风光,也就明白一张硕士学位证书太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