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风华 第650章

作者:丰本

  旁边的甘丽君开口说到,其他一直没开口的人中站起来个女孩,开口道:“建国院士,能和您合个影吗?”

  “当然可以。”

  由于有着上次的经历,郑建国便没有拒绝,他知道这次见面的人里面,有九成九的人以后不会再见,于是起身挨个和人拍过才出了会议室,甘丽君突然道:“建国院士,咱们合个影吧?”

第1028章 做个笔录

  “3213,你还在睡啊,今天不想走了?”

  凭空响起的声音传来,陈丽华猛然睁开了酸涩的眼睛,左右看过发现天光已经大亮,同住一监室的3361梳着头发站在床边,连忙爬了起来:“昨天晚上怎么睡都睡不着,天亮才——”

  “我还以为你不想走了。”

  3361嘀咕着转过了身,这时房间外传来了滴的起床铃,她便又回过头看了眼陈丽华:“如果你以前没有吹牛,最好不要再招惹有钱人,他们使个眼色虽然不会把你种荷花,还是能让你生不如死。”

  陈丽华的神情有些复杂,她在一年半前入境时被抓那会儿,只以为这边的那个警察被抓,才连累自己行贿的事儿曝光,这边的廉政公署很厉害,被抓属于意外事件。

  不过,陈丽华的这个念头持续没多长时间,便从看守自己的警察嘴里听到是有人把她给举报了,当时就想到自己举报过的郑建国,却不敢相信。

  因为,陈丽华到港岛的时间是1981年1月,这个时候的郑建国虽然已经名满天下还有钱,却只是哈佛医学院的学霸而以,另外波士顿距离港岛着实有些远,隔着一个地球的距离。

  而这,也是陈丽华知道朱景宏和郝汉背后是郑建国时,依旧敢找记者泼脏水的原因,她作为四九城的老正黄旗,面对着郑建国这条强龙,也有信心去斗上一斗。

  当然,重点是陈丽华在港岛办下了身份证时,便发现家里连古董都不算的明清家具,在港岛这边竟然价值巨万,当即便以港人的身份回国,并一直在四九城里搜罗家具,没怎么回港岛关注外界报道。

  于是,郑建国推动奥黛丽成为全球慈善大使,斯宾塞成了不列颠的慈善大使,陈丽华还是在入狱后才知道的,便在和狱友们的聊天时,将被陷害的不甘说了出来。

  不想,随后郑建国拿了三个诺奖,斯宾塞成了郑超超的干妈见报,狱友们便和陈丽华保持起了距离,直到过了大半年才又缓和,将她说的当成了吹牛批。

  郑建国真想刁难你,而且都把你送进监狱了,那怎么不让监狱里的人照顾你啊?

  再到斯宾塞连续回头看郑建国被BBC广而告之,与不列颠狗仔队一脉相传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港媒开始跟进,将郑建国与亲王公主交流以及斯宾塞到古堡里过夜的报道转载,大家就更认定这是在吹牛了。

  既然和祖家王室关系那么好,想找你的麻烦还不简单?

  面对着狱友们的质疑,陈丽华却不敢再说,哪怕王室发言人解释说睡落枕,并不是像报道中那样,她能做的就是闭上嘴巴老实改造,等到出狱就回国!

  是的,一年半时间下来,陈丽华已经没了报复甚至是抱怨的念想,她在这段时间里看到的报道太吓人,从不参加列颠王室的赛马会到美利坚总统上门拜访,前不久还决定和美利坚共同上月球建基地?

  陈丽华现在只想回家!

  港岛太危险!

  只是再次面对着狱友的质疑,马上出狱的陈丽华却没再保持沉默,飞快起身道:“如果我在这里被人弄死了,你认为最大的嫌疑者是谁?”

  梳完头的3361停住动作,转头面现惊异的看着陈丽华,不少狱友都知道她和郑建国的恩怨,虽然是听她的一面之词,可如果真的被人弄死了,自己这些人就必然会去怀疑郑建国,毕竟大家都听她说过,嫌疑跑也跑不了。

  而且,动手的人要么是警察,要么是那些打手,出事后很容易找到凶手,曝光的风险着实太大,不如等到出狱后给个意外?

  想到这里,3361缓缓开口道:“你给我说的目的是?”

  “你不要担心,没想着让你当证人,那会害了你——”

  陈丽华知道人家顾忌什么,她现在都没想着去找郑建国报复回来,也不会让旁人来蹚这个浑水,更没想着和这个诈骗犯以后再有交集:“只是解释下。”

  “嗯。”

  3361点点头没再言语,陈丽华也就简单的收拾过,很快等到教员出现,带着她出了戒备森严的监狱,走进惩教处的办公室,发现还站着几个人,其中一个斯文男人打开手中文件,开口道:“陈丽华,由于你之前的违法犯罪行为,你已经被列为永久禁止入境名单,现在你的刑期结束,将会被驱逐出境遣返回大陆。”

  “这里是中国的土地——”

  陈丽华想也没想的脱口说到,面前的男人神情不变,开口道:“以我这些年处理的遣返案件来说,希望你没注销之前的国籍。”

  “?!”

  陈丽华神情陡然一变,驱逐回国是在法院判决里写明的,所以她在入狱后一年多赚了点钱,便写信给家里简单说了自己的情况。

  当然,出于对郑建国的了解,陈丽华在信里没提自己的猜测,而是将之归结为警察案发导致牵连,并注明了出狱的时间,压根就没想到过回不去的事儿。

  于是,陈丽华便慌了:“那,那怎么办?”

  男人却没搭理,转身把文件交给了旁边的狱警,头也不回的走了。

  很快,陈丽华拿回了自己被抓时的包裹,只是里面的东西放了一年半多时间,包裹里的衣物早已发霉变味,就连钱上面也发霉长毛,她却是顾不得的草草收起。

  走出宽敞明亮的办公楼,背着包袱的陈丽华又看了眼铁丝网林立的监狱,便在警察的要求下上了廓尔喀警卫的车,一路开出了监狱向着繁华的车站而去。

  离开监狱,陈丽华却没有任何高兴的感觉,先前那个男人的话给他带来来无比的恐惧,如果国家不收,她就真的无路可走了。

  好在,陈丽华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车上的廓尔喀警卫会把她送到罗湖口岸,不说她逃跑的几率为零,就是跑路成功,也没有留在这里的机会,除非想永远当个黑户。

  人在走神的状态,就不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没等陈丽华心中的恐惧消失,车子已经开到了边检站,眼瞅着即将要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她猛然想起先前应该好好看看港岛才对。

  以后,是永远的看不到了!

  患得患失间,陈丽华被带到了罗湖桥的中间,不想除了自己的家人外,还有似曾相识的一对老人,迎着对方满是惊异的眼眸,心头便陡然闪过个念头:“吴慧莲没回家?”

  事实证明,陈丽华还真忽略了这位自己的“姐妹”,随着公安和港警办理过交接,陈丽华跨过中间线回到国土上,负责交接的公安便提起了这位姐妹的名字:“陈丽华,吴慧莲有没有偷渡出国?”

  “没有——”

  好奇公安没提国籍的陈丽华开口说过,便醒悟过来这个答案她还真确定不了,当即接着开口道:“我不知道,我过境被抓时,她住在附城招待所里等我消息,她没有回家吗?”

  “没有,她跟你走了后就什么消息都没有了!”

  旁边的吴母开口嚷嚷过,便捂着脸哭了起来:“慧莲——”

  “你到底怎么回事?过去就被抓了?”

  随着陈父面现焦急的询问,陈母已经开口道:“丽华今天才出来,你不能等等再问?”

  “陈丽华,我们还需要你到处里做个笔录。”

  显然是带头的中年公安开口说到,陈丽华当即想起了国籍的事儿,面现忐忑道:“是国籍的事儿?”

  中年公安点了点头,面现正色开口道:“是,你在取得港岛居住证后注销了国籍,现在你因在国外的违法犯罪行为被遣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十三条和第十五条要求,需要到入境处开具入境证明,再到你对象居住地公安局办理国籍申请手续。”

  “啊,好,好,没问题——”

  陈丽华面现感激的连连应下,才发现自己的对象没来,不禁看了眼父母,还没开口陈母已经说道:“回去再说,回去再说。”

  “——”

  默默的点了下头,陈丽华回想着过去这一年半的经历,眼睛瞬间变红,不想旁边陡然传来了吴母的嚷嚷声:“这肯定是郑建国让人做的,肯定是!”

  才浮现出的委屈瞬间消失,陈丽华顾不得丈夫和孩子都没来的原因,连忙开口道:“吴叔,吴家婶子,这个话可不能乱说,咱们要相信公家才行。”

  “为什么不能乱说?”

  泪眼婆娑的吴母眼睛圆睁,盯着陈丽华看了看,发现她竟然比之前到家里时胖了些还白了些,接着想起闺女之所以会发那篇文章,就是信了她的话,当即开口道:“要不是你鼓动慧莲,拿去港岛来欺骗她,她哪里会被报社开除,现在还下落不明?还是说你知道她的下落?”

  “吴家婶子,您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我要是知道她的下落,我能不告诉你们?”

  陈丽华被说的有些挂不住面子,飞快冲着吴母说完,转头看了眼旁边的公安,就见三个公安面现关切的看来,其中给自己办理交接的公安开口道:“你们说的郑建国,是咱们的院士吗?”

  “是,但是吴家婶子在胡乱猜测——”

  陈丽华心中一凸的说着看向吴母,以现如今郑建国的身份和地位,即便是吴慧莲真的被他找人给种了荷花,不说能不能找的到证据去报警,就是有着人证物证的铁证也不可能会告倒他:“婶子,您都说这个事儿是因我而起,可现在我都没什么事儿,吴慧莲又怎么可能是因为这个事儿失踪?”

  “这个吴慧莲的失踪和郑建国院士有关?”

  郑良地面现警惕的时候,陈丽华顿时感觉到了不妙,作为和港岛距离最近的罗湖,甚至可以接收的到对面电视信号,连带着对于郑建国许多没见报的内容,也算的上是无比了解,如果承认吴慧莲的失踪和他有关,陈丽华用脚指头去想都会知道发生什么事儿:“没有,我不认为和郑建国院士有关,是我让吴慧莲在这里等我的,只是我在那边被人牵连,后面便断了联系。”

  “噢,那好。”

  郑良地神情不变的看向吴母,他是接到了陈家的关说才过来帮着处理的,只以为吴父吴母也是陈家人,没想竟然和郑建国院士有关,他也就上了心:“您两位也到处理做个笔录好了,这样也方便就这个吴慧莲的失踪展开调查,您两位感觉如何?”

  “好,好。”

  吴父吴母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陈丽华则是动了动嘴皮子却没开口,只感觉着这件事的发展,正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而去,却正如先前从监狱到关卡的路上那般,她能做的便是被推着走。

  于是五人到了出入境办事处,陈丽华在填入境记录时,吴父吴母则到旁边接待室做了报案笔录。

  让手下安排陈丽华做记录,郑良地便飞快的到处长丁俊鹏的办公室,不顾副处长杨茂泰正在里面,在门口的玻璃窗前冲着里面招了招手。

  “进来,老郑。”

  丁俊鹏抬了下巴招呼过,郑良地便推门进了屋,开口道:“处长,我这边接到了个线索,有人说郑建国院士和一宗失踪案有关。”

  “什么?!”

  丁俊鹏豁然转过了头,黢黑大脸上面现诧异道:“郑建国院士和失踪案?”

  郑良地点了点头,缓缓开口道:“有两位首都来的老同志,说他们失踪的女儿和郑建国院士有关,我现在让他们去做笔录了。”

  “这个事儿——”

  丁俊鹏飞快坐直了身子,手指啪啪啪在桌子上敲过,看向了旁边的杨茂泰:“老杨你和老郑去看一下,有消息再告诉我。”

  “好的。”

  杨茂泰转身和郑良地出了门,丁俊鹏便找出通讯录,飞快扒拉出了罗树强的电话号码,这还是他在去年罗树强亲自来接老婆闺女时记下的,而上个月他闺女带着未婚夫跑来打问过关业务,实则是拜码头混个脸熟,才知道两人和郑建国的关系匪浅,没想在就有了联系的机会?

  不过,由于失踪的是首都人,丁俊鹏出于慎重起见,便让发现这个事儿的手下出面,现在就等着两人把笔录做完,就能知道大致情况。

  当然,丁俊鹏顾忌的大致情况,并不是说受害人家属的指认,家属既然敢报案指控,就必然是有着其自己的理由,而且还得是逻辑严密的才行,这可是在指证郑建国,没有十足十的理由就是诬告!

  丁俊鹏顾忌的是失踪者的身份,如果个头太大就算了,他小胳膊小腿的,可禁不住神仙打架的风吹雨打。

  好在,随着杨茂泰和郑良地去而复返,失踪者的身份和嫌隙的起因都拿了过来:“晚报记者捕风捉影。”

第1029章 事实

  吴慧莲被报社开除的理由是严重失职,在整篇报道的前期采访和报道中,在没有对龙顺家具厂和存放家具的事主采访,就武断将存放于厂的老旧家具认定为明清时期古董家具,有违记者应该遵循客观真实中立的要求,并因此造成重大和极其恶劣的影响,最终被开除。

  这是吴家父母知道的,于是考虑到公安调查必然会联系报社,两人在报案笔录中除了如此描述,还如实说了采访对象之所以是郑建国,是因为出面购买这批老旧家具的人是他属下,同时标注了三人的身份。

  所以,当丁俊鹏一眼看到买家具的分别是建国公司经理郝汉,保护伞艺术的顾问朱景宏,还有郑建国是两人的上司这两家公司的老板,便眼前发亮的开口道:“这里面都是失踪者家属亲口说的?”

  杨茂泰飞快点了点头,开口道:“是,后面说被开除后遇到陈丽华,想在她的介绍下去港岛散散心,而陈丽华说是因为被那边的警察连累判刑,但是判决文书上显示她通过贿赂获得身份证,才导致那个警察和她被判刑。”

  嘴上说着看了眼旁边的郑良地,杨茂泰回过头继续说道:“老郑还说失踪者家属认定报道这件事是因陈丽华所起,并对陈丽华说出带失踪者去港岛的话,陈丽华也承认了这点,考虑到她在那边通过贿赂拿到身份证的犯罪事实,我认为她有重大帮人偷渡的嫌疑。”

  抬眼看了看郑良地,丁俊鹏在见他点头后放下了笔录,开口道:“这算得上是案中案了,老郑你去给这个陈丽华做笔录,老杨你安排人去附城招待所查下住宿记录,事关建国公司我就不多说了——”

  建国公司在羊省名声显赫,从1980年时羊城的第一座小区东湖新村开始,到后面注资羊城服装厂(进入成衣领域),开建箱包产业园(杨娜名下的箱包专利),成立玩具公司(乔安娜的喷水枪专利和游戏机组装),并为之成立注塑公司(为前几家公司配套),在去年更扩大了服装厂的规模。

  据说整个公司员工突破了一万人,而人均月收入则超过300块,达到了港岛的最低标准工资,成为全羊省人最想去的单位。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部分,私底下大家都在传言这家公司的老板,还有一家叫保护伞集团的公司。

  不过,这种传言只停留在普通人茶余饭后的闲谈里,对于像丁俊鹏这种守着国门的级别而言,建国公司和郑建国以及保护伞集团间是画等号的,现在好家伙有人在指责建国公司和保护伞集团的人违法,更指认郑建国和失踪案有关?

  丁俊鹏用脚底板去想,都知道这是在诬陷,于是指派完俩手下出了门,他便摸起电话正要按键,脑海中陡然闪过前不久罗兰拜访时提到的业务:“老旧家具仿古家具?家具也是古董吗?”

  丁俊鹏有些不敢肯定,他虽然知道古董在港岛比国内值钱,却和这时九成九九九的国人一样,只认为陶瓷书画青铜玉器才叫古董能值钱,灰不溜秋脏不拉几的桌椅板凳你说是古董?

  心中有了想法,丁俊鹏却没把这个想法扔出脑海,他和其他九成九九国人最大的不同,手边就有文物局下发的禁止出境文物名录,于是放下电话便到了文件柜前。

  很快,丁俊鹏便找出了按照部门分类归纳的要求,抱着厚厚一摞回了办公桌前,果然随着他快速翻看过,发现压根就没有提到家具的范畴,最接近的漆器类却没在禁止出境的要求里,只做了非出土的标注。

  丁俊鹏并不知道,明清家具的概念虽然早已在民国便已出现,却因首都作为这两个朝代的政治中心,在理论上这座城市范围的老宅子里,所有家具都可以算的上是明清家具。

  于是,出于数量如此庞大产生的灯下黑心理,这部分甚至在那个年代里都不会被当做文物,收集后便当做普通家具堆放处理,更别说会针对性的制定出保护措施,他当然找不到关于这部分的文件。

  上面没有要求禁止出境,丁俊鹏便对陈丽华又有了些想法,他虽然不知道这些家具在港岛卖多少钱,但是前有郑建国让人去收,最近又有罗兰在经营这个业务,这说明价格肯定要比国内高的多。

  甚至,高到吴慧莲都为这批家具眼红而抨击郑建国,甚至不惜被单位开除也要去做,这说明她只有获得了足够多的好处,才会去做这件事。

  比如,陈丽华答应带她去港岛?

  难道是在过去的时候出事儿了?

  丁俊鹏在自由心证的时候,隔壁楼下的接待室里面,郑良地则在试图还原这件事:“你和吴慧莲什么时间认识的?”

  陈丽华神情有些紧张,开口道:“我们认识和她失踪没什么关系吧?”

  “我们这是例行问话。”

  旁边的杨茂泰接口说到,陈丽华便想了下认识时间也是能查出来的,便开口说道:“是我从港岛回来后,在考察家具市场时碰到,她那时在就文物保护内容采集素材,后来我们打听到有人以普通家具的名义,在个家具厂里买了不少明清时期的家具,并且还卖到了国外,她便出于记者的直觉,认为这件事可以挖掘下。”

  陈丽华说着停住,杨茂泰转头看了眼郑良地,不说以两人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只听她说了些和问话没什么关系的内容,就能猜出这是刻意说的,而说这些的目的,要么是在掩饰什么,要么是在为接下来的内容做铺垫。

  比如,吴家老人的笔录里提到吴慧莲报道郑建国的内容,就是指责郑建国让人买了这批“明清家具”。

  郑良地黢黑的脸上现出了关切,开口道:“这批明清家具不能买卖吗?”

  “呃,不是——”

  陈丽华瞬间呆住,她先前说的都是在扯淡,真实情况是她换了个身份回到家里,首先便到文物部门确认了明清家具不属于文物,可以随便买卖并且以工艺家具的名义带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