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风华 第424章

作者:丰本

  郝汉想了下还是选择这会儿直说了,因为如果他没打这个电话,还可能要等后面再说了,再加上这都第五天了还没消息,再不说就有些过了:“就是那天我让他连夜去余泉找你父亲。”

  “这都三四天了吧?”

  听到又是失踪不说,还已经失踪了五天,郑建国就有些蒙了,下意识的说了句后愣了有三五秒:“怎么早没告诉我呢?!”

  只是很快,郑建国说完后就明白这货是白说了,接着开口道:“那你要安抚好他的家人,在没有——结果之前,还不能放弃希望。”

  “这个我知道,大家都在找了,公安——”

  郝汉说过了寻找的情况,郑建国这边也就知道他没办法再说了,因为郝汉之所以会晚这么久才给他说,就是为了想把这个影响降低到最低,然而想起杨娜,他能做的便是等待:“那行,这几天辛苦你了,有消息就通知我,有什么需要我这边提供帮助的,你就直说。”

  “好的,那先挂了。”

  郝汉的声音消失后,郑建国也就放下了电话,旁边郑冬花看到他的模样后开口道:“怎么了?”

  郑建国面沉如水:“冯亮失踪了,失踪五天了。”

第707章 他们只要钱

  郑建国的面色有些不好看,这不是说他不满郝汉瞒着自己好些天,毕竟即便是当时就告诉他失踪了,他在这边能做的也就只有等待,等待那边确认是不是失踪了,还是去做什么了的结果出来。

  由于杨娜失踪案的原因,郑建国知道这个如果以消失24小时便算作失踪案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有八成的失踪案会在24到48小时内告破,不论是这些失踪者回来还是被人找到。

  而剩下的两成中,也有一半会在48到72小时后回家或者被人找到,所以全世界范围内的警方设置的报案要求,便是48到72小时这个范围。

  那么在警察没有立案之前,郑建国知道了也只能去干等着,这会儿可不比40年后有电话有摄像头,连大美利坚这边都才开始普及车载移动电话,在国内出门就等于失联。

  和郝汉关注的重点在那辆路虎上不同,郑建国眼里是冯亮和他两个手下的安全:“还有他的两个朋友,不过这事儿你就不要和其他人说了。”

  “这个当然不会。”

  对于建国公司在善县的经理,郑冬花当然也听过这个名字,不过她是从郑秋花那里听来的,面现关切道:“他们是朋友关系?会不会带钱跑了?”

  “这个,应该不会。”

  郑建国原本是想说不可能,这个时候的年轻人能在包子铺火柴厂找个工作,那就差不多是他记忆中考上公务员才能比,虽然建国公司比不得国企水平,可冯亮那百倍于公务员的收入也不是国企能比的。

  如果冯亮真放着这么优厚的待遇不要,拿着公司里的钱,冒着被拉去打靶的风险,跑路?!

  而且还是带着两个手下跑路?!

  这肯定不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

  只是,郑建国记忆中不乏脑回路与众不同的人和事,他便在话音未落时改了口:“现在等公安调查结果就可以了,咱们这边也使不上什么力——”

  “也是。”

  自顾自的点过头,郑冬花不知想到了什么后开口道:“不过这防人之心也不可无,你在国内那边的事儿也没怎么过问,我感觉你应该放点自己人,就像这次冯亮失踪都没消息过来,直到失踪这么久了才告诉你?”

  “这是出于成本管理的考虑。”

  郑建国没想到郑冬花会这么说,于是看了眼旁边的大约翰后继续开口道:“国内是个相对落后和滞后以及封闭的社会环境,绝大多数人,这里我说的是包括城镇职工在内,他们中间大部分人没有离开过居住地方圆百里,而且还很可能是一生都不会离开这百里地。

  那么就拿冯亮这三人来说,他们可能平时会占点公司的便宜,比如开上路虎车在善县周边溜达玩玩,再不然指示人从生活物资采购到订单合同中要点回扣,可涉及的资金能有多少?

  生活物资上,全公司上下每个月有1000块生活支出吗?而外贸订单善县也才拿到几十万美元,并且这钱还是直接打到外汇管理账户,他们想动点手脚也不可能,因为他们眼界不宽。

  即便是有那找了漏洞,放着阳光大道不走,而是去钻狗洞老鼠洞的人,那么现在国内涉案金额超过500块就是金额巨大,5000块就是金额特别巨大,按照刑法这都是10年以上20年的八大两待遇。

  说实话我不怕有人动手脚,因为这不是伸手砍手动脚砍脚了,而是搞不好要被拉去打靶的下场,现在建国公司内任何人只要敢这么做,我就会把他送到刑场上去打靶。”

  郑冬花眉头微挑:“可是损失能追回吗?你才说了出于成本管理——”

  “我有钱。”

  郑建国神情不变的歪了下头,望着郑冬花开口道:“我说的成本管理是对我来说的,完善的制度可以保证公司在不用我操心的情况下保持良好运行,而不是说有人贪污受贿侵占财务时要去处理,有那时间我睡个懒觉不好吗?”

  “资本家!”

  郑冬花瞥了眼郑建国嘀咕过,从道理上来说她也是认可这个说法的,只不过出于思维习惯还是开口道:“我还是感觉你应该放个自己人。”

  “这个真的不用,因为建国公司里的人对我来说,都是自己人。”

  再次拒绝掉郑冬花的建议,郑建国也感觉这么说太硬了,于是接着开口道:“里面只有优秀和普通以及不称职的区别,而你所说的自己人大多数都是不称职的,哪怕他们可以代替我的眼睛看着公司的运转,然而他们却不一定能够如实的将所见所闻传达给我。”

  郑冬花飞快的看了眼旁边的大约翰,郑建国也就继续开口道:“不过考虑到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我就只有花钱去找优秀的人才了,这是目前我亏钱的主要原因。”

  “你现在在亏钱?”

  一瞬间,郑冬花的注意力就转移了,郑建国想了想今年花钱的大头是齐善高速和买卫星,这俩加一起就接近20亿,如果再算上慈善那边的1亿左右,不用去细算就知道超过了20亿:“嗯,今年亏了不少,不过明年就可以赚钱了,今天忙的怎么样?”

  知道这是在问自己过来做什么,郑冬花飞快开口道:“国内的托福考试成绩出来了,胡大龙和林金梅没问题,倒是刘强没考过,还有我和寇阳在师专里的同学,噢,易金枝的朋友艾丽也通过了——”

  由于之前便做好了让佘正过来读个什么大学的打算,郑建国听到这里后也就点了下头道:“你让他们汇总个名单出来,我找朱红给他们疏通下。”

  朱红虽然不在美利坚大使馆工作了,可让她帮忙向签证官打个招呼却是没什么问题,毕竟与被总统提名的大使以及被大使提名的参赞们相比,朱红这种助理的工作则是由美利坚政务院委派,和其他使馆工作人员属于同事的范畴。

  再加上这几人还都通过了托福考试,郑建国相信即便没有他的这个招呼,这些人的签证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是该说的还是要说:“记得在面试官时不要露出向往美利坚生活,那会给签证官移民倾向,到时候可能会起反作用。”

  自打1978年年底以郑建国为代表的,共和国第一批留美学生到达美利坚以来,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也开启了两国民间的往来。

  所以,到了1981年这个时候,国内有渠道的已经知道了美利坚的发达情况,不少有关系的是砸锅卖铁也要到美利坚来。

  而等到这些人踏上美利坚的土地,也就会将所见所闻发给国内亲朋好友,从而让更多的人对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充满幻想。

  只是这会儿出国渠道比较单一,公安部在年初才放开自费留学的审批,美利坚这边又因为之前有留学生在签证到期后滞留不归,就在签证官面试中加入了对于移民倾向的审查。

  虽然郑建国已经决定给这些人打招呼,可考虑到他现在的身份来说,这种事情传出去就不怎么好听了。

  和他国外交人员私下交往过密,呵呵——

  郑秋花不知想到了什么面现狐疑道:“不是说这边是个移民国家了?”

  打量过这个姐姐的面颊,郑建国点了点头道:“美利坚当然是个移民国家。”

  郑秋花面现呆滞。

  发现这个姐姐满脸正色的问出,郑建国扯了下嘴角道:“副总统先生就没接这个话,而且后面也没再提这个事儿,因为这是个能够改变美利坚这个移民国家人口结构比例的数字,现在白牙哥们就是因为人口增加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

  面现诧异的郑秋花不知想到了什么,开口道:“只是这边那么多地,为什么美利坚人就不愿意多生点?”

  郑建国笑了:“这是资本深化后带来的影响,想要的更多就需要去更多的付出,那么时间就是金钱这句话便成了本质。

  比如参加了这次托福考试的人,有的人通过了有的人没通过,也就是你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你不付出是一定不会有收获。

  付出了没有收获的人就不说了,他们会继续向着这个目标大步迈进,即便是有了收获的人,像那些即将来到美利坚的同学们,或者说是现在那些研究生们。

  他们就像第一批到来的移民,看着这里充满了机会,并且顺利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生存下来。

  他们的后代就会生长在丰衣足食的环境中,别说韭菜和麦苗了,他们甚至想不出种地是什么样的。

  这就会造成巨大的代沟,他们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里不知民间疾苦,大多数人都会变成像美利坚这边的年轻人随波而流,当然这都是表面上的东西。

  实际上,美利坚这边是人间天堂和地狱,有钱人在这里甚至可以操纵国家,没钱人在这里会遇到人间最可怕的事情。”

  “可是这边的福利——”

  郑冬花想起这个国家的福利,贫困线以下的人群可以每个月都领到比国内最高工资还夸张的生活费,而有些失业的人更是可以领到国人一辈子都赚不来的救济金,这在她看来就比国内太幸福了:“纽约街头上都没有人要饭,他们只要钱。”

  “你知道为什么吗?!”

  郑建国挑了挑眉头问过,当然他这么问也不是想郑冬花会回答,确切的说是回答出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因为有我们共产党的存在,我们党虽然没有将红旗插在这块土地上,解救以亿计的被资产阶级压迫的人们,但是我们所追求的共产主义光辉,依旧带给了这块土地上工人们应有的权利。

  为了避免压迫太狠被挂在路灯上,资本主家们迫不得已改变了他们父辈长鞭加棍棒的办法,给工人们提高工资提高福利提高社会地位,虽然他们没这么说,却实实在在的做了。”

  面对着郑秋花的疑问,郑建国没去用内卷的说法去解释,因为在他看来想要的更多,就只有去通过比别人更刻苦更煎熬的付出,来获得。

  从吃穿用度到衣食住行,再到配偶子女人际关系的向好化,及至亲情爱情友情和生老病死等等等等,这些世界上人们的所有烦恼,都是因为求而不得!

  当然,这个烦恼是只要生物就都会有,便是郑建国这样百亿身家的,也有着念念不忘的诺奖和上月球,及其与秦始皇相同求而不得的愿望。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基本的生活问题解决后,也就是那句俗语仓禀足而知荣辱后,便会向着更高的吃好睡好目标前进。

  这句俗话对于资本家来说也同样适用,而且就其意义来说,还会比普通人更有效果,他们追求的是社会地位,甚至是代表了权利的议员总统。

  在国内的历史上,修桥铺路是农民对地主的最高褒奖,而在美利坚这边,资本家们干的就是撒钱和慷他人之慨。

  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在竞选时许下许许多多的诺言,没有当选的也就罢了,当选后的资本家们怎么也都会应付下当年许下的诺言。

  当然有鉴于美利坚的野心家们太多,在经过了六七十年代的思潮动荡后,现在美利坚已经有了群魔乱舞的迹象。

  所以,郑建国参考着记忆中美利坚的各种男男女女,男变女女变男,女男女,男女男,忽男忽女时男时女的再看这时,就感觉这正是资本家们刻意为之。

  因为不说别人,便是郑建国自己面对着反对白牙哥反对亚裔的,也只能藏起自己的真实想法,摆出副大度的样子来展现宰相肚量,这与别有心思的资本家野心家,也是没什么区别了。

  只是这些都属于能干不能说的范畴,郑建国便扔出了威胁论来解释美利坚的高福利:“不过这些资本家也不是什么都能答应的,上次参加罢工的航空管制委员会员工们,不就全部被总统给开除了?!”

第708章 重要的邀请

  郑建国的记忆里,美利坚的工会是极为强大的,可以和雇主要求这要求那,甚至有些人故意犯错损坏财物还不能开除。

  当时郑建国冒出的想法,就是这些不能开除的人,不知道是哪些人的七大姑八大姨亲戚,开除的后果严重就只能忍着,属于请神容易送神难的好汉。

  而这辈子到了美利坚,郑建国是直到前段时间才验证了这个想法,美利坚航空管制协会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到全美航空管制员,总共15000人的超级大罢工,全美都被波及卷入导致各大航空公司停飞机场关闭,最终几千架次航班取消。

  然并卵,焦头烂额的美利坚大统领直接扔出了个塔夫脱哈莉特法案,宣布如果次日结束前不回到岗位者,将会被开除并剥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内所有福利。

  于是随着法令颁布,原本士气高昂的万人大罢工顿时分作两派,少部分人感觉还是退休金重要,而大部分则认为演员大统领不可能那么强硬,进而拒绝接受这个要求回到岗位上。

  事实证明演员大统领的魄力还是有的,直接宣布开除了没有回到岗位上的所有员工,让各飞行学校里面的管制员顶替上岗,从而解决了这次波及到全国的罢工事件。

  此次事件里,美利坚大统领展现出了少有的强硬一面,毕竟这位自打参加竞选以来,就不时以亲民的形象示人的演员,也只有在对上苏维埃时才会露出严肃的表情。

  同样的,大统领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后,还强制法院解散了组织空管员罢工的工会,并将所有没有返回岗位的近12000人全部录入航企的黑名单,终身不得聘用。

  而且最诡异的是,全美利坚没有一家律师事务所接下这件案子,任由法院面对着不作为的援助律师判定罢工违法,将4名空管员代表送进了监狱,这背后所透露出的信息,也就太耐人寻味了。

  当然,这是对于美利坚的吃瓜众们来说的,在郑建国看来这表面上是触动了航空公司的利益,实际上却将美利坚大统领逼到了墙上。

  如果这次罢工答应下来的话,不光会得罪势力庞大的航空公司,还会让更多的罢工找上门来。

  于是,与其到时候没完没了的罢工将自己变成没用总统,倒不如趁着这次展现出强硬的一面,既维护了航空公司们的利益,也杜绝了以后各个工会用这个方式来和自己沟通的可能。

  所以在资本方航空公司的支持下,大统领便展现出了强硬的一面以及雷霆般的手段,罢工事件就像秋天的蚂蚱般,消失在了各大媒体上。

  不过,这个事情就不用和郑秋花说了,郑建国话音一转道:“不过这些你知道就行,也别和其他人说了。”

  默然点了下头,郑冬花突然开口道:“那我就给他们叮嘱下,不过寇斌的爸爸要调走了。”

  寇斌的爸爸?

  寇清凯要调走了?

  注意力瞬间收回,郑建国下意识的开口道:“他不是——”

  一句话只说了三个字,郑建国便把后面的给咽了回去,脑海中泛起自己成为高考状元时,寇清凯到大队给自己披红游街的场景,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四年已经过去!

  可为何感觉这些才像是昨天发生的?!

  郑建国沉默了下,自己都已经考上大学四年了,这位父母官也是该挪挪位置,如果算上他回家当了一年的社员,寇清凯在余泉任上干的时间,已经比得上一届大干部的任职时间。

  而且与上辈子不同,在自己这只蝴蝶翅膀的扇动下,余泉地区接连落下了影视基地和机场以及发电厂三个大项目,这还没算上连接齐市的高速公路。

  虽然,这些郑建国出钱又出力,可对于寇清凯来说也都是妥妥的政绩!

  上辈子里的寇清凯,好像就是这个时间调到省里去的?

  郑建国回想了下,却发现没有太详细的记忆,毕竟人家是地区里的大佬,后面之所以有印象,还是因为这位在后面调任了直辖市副职,算得上余泉地区父母官中最顺的那个,开口道:“说去哪里了吗?”

  郑秋花摇了摇头没说什么,郑建国也就知道可能她知道去哪里,只是现在这个环境并不方便说,毕竟在波士顿FBI和CIA眼皮子底下,传出去就是不大不小的泄密了。

  虽然,郑建国知道这个秘密泄不泄的,也没什么意思。

  然而,要求就是要求,特别是之前才经过的一箭三星泄密事件后的当下。

  接着想起郑秋花三女才在总领馆过了个圣诞,郑建国也就明白她的消息是怎么来的了,既然说不能说也就跳过了这个话题:“那既然你们玩完了,开学后就好好学习吧。”

  看到郑建国没有再追问,郑秋花便感觉这个弟弟是越发的稳重,就跟着说了句:“我感觉应该是升了。”

  下意识的瞥了眼这姐姐,才心生你这不是废话么,寇清凯在任上还是勇于任职的,再加上余泉地区工业化比较发达,财政上也有些积蓄,这个条件在齐省都算是优渥,不要说隔壁那俩兄弟省份。

  “铃铃铃——”

  刺耳的电话声传来,郑建国便见大约翰飞快走了过去,接起电话问了句后,转头看来道:“先生,是李丽君小姐——”

  “哦。”

  郑建国飞快起身到了电话旁,接过电话后开口道:“嗨,李姐,最近忙的怎么样?”

  “建国,我这么叫你,你不会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