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风华 第133章

作者:丰本

  当时正好我接到了你父母想要去看你的签证申请,于是考虑到咱们私下的关系也不错,而你能够留在美利坚继续学习深造又是件让大家挺高兴的事儿,那么我也就同意了这个建议。”

  布鲁斯的声音中透着股好友聊天时的轻松,以至于郑建国望着电视的眼睛是不禁眨了眨,对方话里话外透着股咱们关系不错,我就帮你走了下后门,你要不要感激下我的意味,然而他现在的疑问的确是解开了一个,只是剩下的疑问还是很大:“这个EB-1A签证好在哪里?”

第261章 直白点来说

  话筒里的布鲁斯声音中依旧透着股莫名的轻松:“O-1签证有的资格EB-1A签证都有,因为它是绿卡,拿到它后你不用再去依靠麻省总医院的MD和PhD联合培训项目的证明,就能在美利坚任何一家医院任何的实验室内工作学习和研究——你的父母也就拥有了想来看你就来看你的身份,而不用像其他人那样去频繁申请签证。”

  “绿卡么?”

  郑建国陡然间感觉到有些牙疼,他好像知道赵亮亮为啥会那么急切了,只是这会儿电视机画面一闪,未来的演员总统开口说道:“我认为现任政府针对粮食贸易的禁令,是对于美利坚农业的严重伤害,卡特禁令只会给无数的农民造成伤害,而如果我当选总统,我在此承诺,我讲一定会废除这条禁令——”

  绿卡,顾名思义曾经就是个绿色的小卡片,只是郑建国手上的这个并不像以前那么绿,然而它的学名叫做Foreign Permanent Resident Card ID Card。

  中文全称叫做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享受公民权中除了投票和被投票的所有权利,工作什么的那都是基本待遇了,单是按照布鲁斯说的那样,郑富贵和杜小妹出入美利坚,那是真的不要太方便。

  曾经,郑建国是想着什么时候去申请下绿卡的,当时考虑的目的还真是为了郑富贵和杜小妹,而他之所以要发疯花上差不多9800万美元,买那么架可以从首都直飞波士顿的白天鹅,为的便是两位老人身体如果需要超高标准的医疗服务,就不用为了护照和签证什么的去发愁干等,便能直接从家里飞过来。

  飞机已经马上要交付了,却不想布鲁斯竟然不声不响的就把绿卡送到了手上,郑建国并不是没有经过世情的懵懂少年,相反以他上辈子经历过的底层市民生活来说,心中还真是有些小感动:“那你这个人情我就承的太大了,布鲁斯,你这样做不会为你惹什么麻烦吧?据我所知绿卡可是移民局负责的——”

  “麻烦肯定是有点的,当然前提是你不会去移民局廉政处举报你的I-140表格是他人代填的就行,至于I-693体检表上倒是你入学时真实的体检结果,

  只是在身高和体重上给你增加了两公分和七点五千克,由于你在境内的原因,所以I-485调整身份和面试也是他人填的,嗯,这么看来要是被人捅出去,那还真是麻烦——”

  听到郑建国体会到自己一直没说出来的付出,布鲁斯嘴上虽然在担忧他托人动的小手脚,语气中却没有任何郑重以待的样子:“如果不是为了撇清咱们俩的关系,我是真的想去蹭蹭你买的那架白天鹅——”

  “那以后肯定会有机会,当然前提是这个事儿别让人捅出去——”

  一瞬间,郑建国就知道这个事儿是没法挽回了,他总不能像布鲁斯说的为了证明自己去举报人家,更何况未来的十年内,他还真需要这个身份来做些事情:“不过不论怎么样,现在我是要谢谢你的!感谢你为我做了那么多!”

  “咱们是朋友,不是吗?朋友间从来都不需要谢意,不过我这边要吃饭了,你别忘了5号过来,知道了吗?”

  布鲁斯的声音中夹杂着些许背景音说过,郑建国也就看向了自己已经凉了的蛋炒饭和海鲜,于是开口道:“一定,我一定会到,那就不打扰你用晚餐了,咱们过些天见~”

  咔嚓挂上电话,郑建国从蛋炒饭和海鲜上收回目光,就知道布鲁斯这是用了不小的私人关系,否则作为美利坚政务院外交人员的他,想要去和隶属于司法部的移民局疏通,这可不是单凭职位就能解决的问题。

  三权分立的体制下,移民局要是真不鸟美利坚政务院,那是真的可以无视掉的存在,更何况还牵扯到了签证中心——

  好在郑建国知道这会儿申请移民都是用邮件往返,这也可能是布鲁斯没惊动他便申请下来EB-1A的原因,移民局的官员办事全部凭借手续进行审核处理,据他所知很多人从申请开始到拿到签证都没去过移民局,更别说是见到那里面的官员了。

  倒是基金账户终于是有着落了,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的郑建国神情轻松了许多,他现在的石油合约都放在和范戴琳杨娜几女的共同名义下,那么等到平仓结算后,自己也可以单独创建个基金账户了。

  想起自己那笔庞大的石油合约,郑建国心情不错的也就知道该给赵亮亮回电话了,于是按照通讯录上的号码飞快拨了过去,没想对面却是传来了个有些陌生的声音:“你好,这里是共和国大使馆办公室,请问有什么能为你服务的吗?”

  “嗯,我想找下赵亮亮,他换电话了吗?”

  郑建国眉头皱起的说了,以前他是不知道O-1和EB-1A的区别,然而这会弄懂了,最起码是要和赵亮亮说清楚的,当然等到对面换了自己要找的正主儿,他的说法就不是布鲁斯做过的手脚了:“赵哥,为了以后让我父母能够享受到这边最好的医疗服务,所以我在申请更换签证的时候,就申请了EB-1A的绿卡签证,这样以后他们过来时也方便点——”

  “嗯,原来如此——”

  电话线的另一头,赵亮亮面色微变的以轻松的语气说过,旁边的徐秘飞快拿起笔在面前的本子上写了行字,他也就按照这行字说了起来:“是,这边的医疗条件是比家里要好,对了,你的毕业访谈已经剪辑完了,可能这几天就会在电视上播放,还有过两天徐秘要去波士顿走访当地华商,你这也是在走访的名单内——”

  “过两天吗?4号下午我要去曼哈顿参加布鲁斯的邀请,6号一早才回来,我和他在过了年时就敲定了——”

  郑建国的声音透过桌子上按下的电话免提中传出,趴在电话机前的赵亮亮听到这里也就看向了旁边的徐秘,看到他飞快在本子上写了起,也就开口道:“哦,那正好,我们三号白天去,晚上正好去你家串串门,上次回来的时候江路还说,你连家门都没让我们进——”

  “呵呵,那时候家里人有点多,杨娜和她母亲还有范戴琳两口子,你们要是来了连凳子都不够坐的,不过现在没问题了,她们都去不列颠了。

  对了赵哥,要是我想委托你们买点古董瓷器字画什么的,咱们国内有没有这方面的规定,就是也不带出国,而是放在我那几个大院子里面——”

  电话里的郑建国一如之前沟通的做派说过,赵亮亮这回儿也不去看徐秘了,而是歪着头想了想关于文物商店的事儿,就见徐秘将本子推到了他面前,上面写着行字:“可以买,文物商店里明码标价的在卖,现在他想要内柜的文物也能随便挑——”

  “这个当然可以买卖,文物商店你应该知道吧,那都是明码标价在卖的,最贵的也就是三五万块,那可是真的以前皇家珍品——”

  踅摸着将徐秘的话说完,赵亮亮瞅瞅他没继续写下去的意思,这会儿电话里传来了郑建国的声音:“文物商店我知道,不过那都是宰国际友人的,我想说是在国内民间收一下,只是这方面我没有放心的行家,你帮我问问你那些朋友,看看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关系——”

  “这个我只能说是去问问,以前那个年月该砸的也砸了,该破的也破了,要说现在国内这方面的行家,可都是各个文物商店的国营职工,我可不敢给你打保票是行家。”

  听到郑建国一如之前异想天开似的做派,赵亮亮也就按照徐秘写的给他说过,单是这个事儿上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显然这货不知从哪引的又想起在买红酒白酒后惦记上了古玩,便听郑建国开口道:“那好,尽快帮我问问,我这边还没吃饭呢,你们3号过来再聊吧。”

  “好,那就不打扰你吃饭了,再见!”

  赵亮亮飞快的按下免提键挂了电话,便面带凝重的回过头来:“咱们担心的,可真出现了——”

  “郑建国这最起码还给了个过得去的理由,总比那个学期结束不愿回国也不愿露面,只让教授应付咱们的留学生好多了,那玩意是怎么通过政审的啊,据说家里还有老婆孩子——”

  徐秘扫过旁边的崔秘说着敲了敲桌子,郑建国并不知道先前他以为的陌生人,实际上便是在电梯里有过一面之缘的这位武官,赵亮亮听到这么个近似于抱怨的话也没敢接话,而是看了看两位的面色开口道:“那这个保卫,还派吗?”

  “我感觉这样也不错——”

  面色微黑的崔秘开口接了话,发现赵亮亮和徐秘齐齐看来后,也就继续开口道:“咱们先前担心他的人身安全,在想是不是找他做下工作,派个保卫跟着他,那是咱们不知道他已经拿了居留权。

  现在知道他既然拿到了绿卡,那么安全上来说应该是没问题了,再说以他现在的风头来说,对岸的人应该不敢冲他下手才对,只是要防着那边大张旗鼓的宣传这个事儿,因为那会让国内某些人脸上无光。”

  “绿卡也只是永久居留权,又不是更换国籍,虽然这样说他又向更换国籍近了一步——”

  徐秘拿着手中的笔在笔记本上戳了两下,郑建国不知道的是就在过去的这半个多月里面,他的名头已经因为提前毕业,而达到了名满天下的程度,全球各国的主流媒体都拿出了头版头条的待遇,对他提前两年半从哈佛医学院毕业,并且还拿到了物理学博士进行了报道。

  而为了避免有人拿郑建国当目标,崔秘都被人安排了评价他人身安全的活儿,所以这才有了和他接触过的徐秘和赵亮亮被集合到办公室的场面,却没想到他会这个点打电话过来,这才有了此番谈话。

  “直白点来说,郑建国这会儿现在是要钱有钱要名声有名声,现在连带着家人进出随意的绿卡都有了,那么我是想象不出来他加入美利坚是为了什么。”

  眼瞅着徐秘和赵亮亮还在绕圈子,崔秘倒是毫不客气的说出了这件事上最坏的结果,他和郑建国接触的不多,多数的消息都是凭借从报纸电视上看到,少数则是从面前这两位,特别是后者口中得知的:“当然,考虑到他和咱们接触到的所有这个年龄的年轻人都不同,他这么做是不是在表达什么不满?毕竟O-1签证足以让他继续留在美利坚学习,而咱们和美利坚又不可能在他父母过来这件事上刁难他——”

  “要说有的话,也只可能是孔教授和农少山的事儿了。”

  赵亮亮眉头皱了皱,他先前听到郑建国的解释时还真的有些相信了,然而随着崔秘的分析脑海中浮现出郑建国没搬家前谈起这两位来,他到现在还记得这货当时的笑:“那次到他在哈佛大学的宿舍里时,郑建国便笑着说起国内的孔教授还在上蹿下跳扯他生活上的事儿,农少山不敢到美利坚这边来起诉他造谣诽谤——”

  “嗯,这个事儿我记得,当时我还和上面反应了下,不过到现在还没动静传来——”

  徐秘手中的笔一停,看了眼旁边还在转动着的录音机,便感觉几人这样猜测下来,倒是很符合郑建国当时的选择了:“时间线上来看,他和咱们提起孔教授和农少山也是种目的在里面,想让咱们去帮他和国内反应这块情况?”

  “那郑建国拿到绿卡的事儿就别让这俩货知道了,不过咱们也控制不了,现在听赵秘重复的话显然是在表达不满,目前分析的情况也就只能到这里了。”

  崔秘点了点头算是对这次郑建国拿到绿卡给出个定性,徐秘转头看了看赵亮亮,接着开口道:“除了这两人之外,郑建国在国内的投资和计划都在稳步落地中,也没什么能促使他有移民想法的因素在里面。”

第262章 路上注意安全

  “那农少山的身份是美籍华人,凭借着被人揭露了学术造假后还在国内折腾,我感觉只有这点才能和郑建国的绿卡联系起来,而这货还是那边国立研究院的院士——”

  赵亮亮是当时郑建国冲农少山放对时的亲身见证者,他是直到现在想起两人当时的剑拔弩张,都能感受到郑建国对于对方打心底的那种厌恶感。

  当然,这种感觉也不是凭空而出,后来赵亮亮才知道这些根子都在那位国内的孔教授身上:“先前崔秘还说没什么原因能让郑建国有了移民的心思,现在咱们看看这位农少山在国内的待遇,再去换个位置到郑建国的角度去看待下,那么就能得出他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条件和钱——”

  “厚此薄彼吗?”

  徐秘下意识的开口说过,接着又飞快摇了摇头笑道:“以建国在世界上的名声来说,那可不是农少山能仰望的,不过咱们的任务又不是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把各自的意见拿出来,让上面的领导们去决定吧。”

  徐秘话音未落,崔秘却是露出了苦笑:“就是因为他的名声太大,这才让咱们头疼——”

  崔秘直嚷嚷着头疼的时候,放下了电话的郑建国也是想了好长时间的这个问题,好在这个从天上掉下来的绿卡本就是个意外,他没想多久也就回到了应答机旁,瞅了眼已经差不多凉了的米饭想想,还是把应答机抱到了沙发旁的桌子上,按了下一条留言端起米饭吃了起来。

  信号衰减的声音一出,好久没有听到过的蔡正元操着大嗓门便传了出来:“建国啊,你这个电话可真是又贵又难打,没打通竟然都要花钱,枉费我还想着你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客气,还和你的录音当真的聊了两句,没想到是录音留言啊!这真是让我吃惊于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万恶程度,也就怪不得老叶对于花花世界是那么的怀念。

  好吧,打这一次电话要花不少钱,我就长话短说了,你在美利坚癌症医学会议上的发言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重视,我说的这个学界不是医学领域,而是叶敏德教授的专业微生物方向,科学部的吉委员今天打电话到学院来,把你的联系方式给要走了——”

  “吉委员?吉施履吗?”

  脑海中飞快闪过个名字,郑建国之所以知道这个名字,还是在国内出来之前看到的,后来在面对农少山时,还用了他的研究结论进行佐证过。

  现在想来自己当时却真是年轻的可以,在没有做过吉施履研究的重复试验时,就敢拿着人家的研究结果当证据,却不想如果这个结果是假的,那么自己到时怕是也会被其他研究学者打上不严谨的标签。

  虽然,郑建国知道在本质上,农少山的研究和牛顿去研究炼金没啥区别,然而考虑到两人的学术道德水准去综合评价——却是天壤之别。

  郑建国当初的发言实际上是在倡议人体基因组计划,这个计划背后的含义就不用去说了,只要是对于生物分子学有着最起码了解的人,都能知道这是一项堪称举世瞩目的庞大计划。

  只是当引起学部委员注意的说法传来,郑建国脑海中闪过的却是不好的念头:“不说国内的环境了,单是资金上都是个大问题,这会儿国内的外汇储备,可是少的有些可怜,而人体基因组计划需要的资金量,却是以亿美元为单位——”

  郑建国有些想当然的忽视掉这个消息,然而没想到随着他按了下一条留言,操着口有些生硬普通话的低沉声音传来:“郑建国,你好,我是吉施履,这个电话说起来倒是有些冒昧,不过在今天生物研究所的成立仪式,与核糖核酸在发育和生殖中的第二次国际会议上,我从布兰科先生那里,得知了你的近况和你对生物研究所的支持。

  曾几何时,我曾幻想着能够凭借99%的汗水和那1%天赋,挤进由那些高贵的学术贵族们牢牢把持着的学术世界里的金字塔尖,然而直到我完成了学业开始了助教生活,却发现距离我所奢求的已是越来越远。

  学生时的成绩需要老师们的认可,研究员的发现也是离不开负责人的支持,我想说这些在学术范畴中看不到的压榨,并不是咱们国内所独有的,只是有些人做的过分与否而以,想必你已经有了些许的体会。

  从报道和传言中了解的你,是个和聪明不沾边,却善于观察和知道去计划的人,这点和我想象中的天才有些不同,牛顿在入学前像个坏学生,因为他有着坏学生所有的一切条件,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跟随文盲祖父母长大。

  然而他在进入学校便展现了学习上的天赋,而你是直到高中毕业回到家里,都是那种这片土地上无数平凡的学生模样,就好像你知道你的短处和长处,并且在每日社员的生活之余,还不忘学习那样。

  这是一种精神,处在黑暗当中依旧向往光明的精神,我想正是这种精神让你做好了抓住机会的准备,传言中说你原本为了考工而在学习,却遇到了国家恢复高考。

  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学生,研究生,留学生,成为激励无数年轻人的榜样!只是我在担心,担心你在乘着顺境的风,高歌着成名要趁早的曲时,千万别忘了当年你在黑暗中,向往光明时的精神!

  以前环境那么差,都没有让你耽误了学习和上进,现在据说你家财万贯出入都有轿车代步,这种时候就更不应该放弃学习和研究了,不知你意下如何?”

  “爹死的那么早,娘还改嫁了,最终还是被祖父母抚养长大,才在12岁上了学,倒是没想到牛顿这娃竟是天生的屌丝命——”

  郑建国脑海中转悠过这么个念头,直到应答机中的留言播放完毕,他才醒悟到这位学部委员竟是来给自己上课,还是上政治课的,便感觉这位老爷子说话还挺委婉的:“以前都那么刻苦的学习,现在就要半途而废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个RNA在发育和生殖中的作用第二次国际会议,是个什么会议?”

  心中有了疑问,郑建国自然是找出了笔记在了小本本上,这会儿他面前的蛋炒饭已经吃完,瞅着旁边已经凉了的海鲜拿过轻松解决,便起身收拾过放到了厨房里面,找出电话又给才通过话的赵亮亮打了过去:“帮我问问农少山参加这个会议了吗?”

  算是给赵亮亮又安排过活,郑建国倒是毫无自知之明的继续听起应答机,他每天下班后的主要内容除了吃饭外,便是要把这些留言清理一遍。

  于是端着咖啡坐到旁边按了下条,建国公司总经理左峥嵘的声音传来:“郑生,公司在全球分公司的组建已经开始,按照你的计划将在六月上旬完成,并随即启动全球海选的广告投放,其他工作还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左峥嵘作为建国公司的总经理,也是范戴琳帮着杨娜在不列颠寻找到的职业经理人,上次在郑建国毕业典礼时到了波士顿,却没有出现在他的典礼上面,只是在私下里安排了双方见过两次面,于是也就拿到了郑建国的联系方式。

  一切顺利,那就是再好不过的消息,郑建国心说终于来了条不用费脑子的消息,也就探手按了下条的按键,倒是没想到郑富贵的嗓门隐约传来:“他那哪是不认你,那叫留言,现在这个点,蝈蝈应该去上班了,你忘了咱们这边是头顶朝上的晚上时,他就是头顶朝下的白天?”

  “哦,我还真忘了,现在我给他说——”

  老爹郑富贵的嗓门隐约说完,杜小妹的声音清晰传了过来:“蝈蝈,你现在上班去了啊,那个,现在你爹每天去上班了,娘还得在家歇段时间,我就想着让你二表姐留在家里陪我说说话,你爹说这个事儿得给你说声,你现在知道了吧?”

  “大姐家在小王庄,二姐家远在微湖畔,三姐虽然离得最近,可每天还得去楼板厂上班,四姐又去了港岛,这样老爹去上班的话,老娘还真的挺寂寞——”

  脑海中飞快闪过家里的情况,郑建国倒是没整明白郑富贵为什么要让杜小妹专门给他打电话说这个事儿,好在他的疑问并未持续多长时间,电话中的杜小妹显然是冲着话筒说完了,转头便对着郑富贵说了起来:“姓郑的,我现在给蝈蝈说完了,这个事儿你就没什么说道了吧?”

  “我能说道什么,我不就是想让你给蝈蝈打声招呼吗?杜莹莹可是没办离婚手续就跑回来了,现在情况不明的要是她婆家找上门来,你总得给蝈蝈打声招呼,到时真万一起了纷争,也得让他心里有个谱,电话你怎么还拿着,放电话机上——”

  郑富贵的嗓门透过应答机隐约传来,郑建国也就明白老爹这是在顾虑什么了,二表姐杜莹莹如果没有办理离婚手续,事实上这个年月的社员中间闹离婚的不少,然而真正办手续的却是凤毛麟角,主要还不是女方不愿意办理,相反的是能撕破脸跑回娘家安身的,就已经算的上是感情彻底破裂了。

  之所以离不成婚,还是现实条件制约比较多,家里老人和公社只要有一个不同意的,那这个婚也是没办法离,这会儿可是没有身份证一说,集体户口的就要让大队开介绍信,而个人户口就都在老人们手里。

  想要离婚,就必须拿着户口本和结婚证去县法院申请,可五六十年代的社员结婚,又有几个跑去领证的?大多数都是在社队干部的见证下,冲着主席的画像见过礼,这算是办过手续。

  当然没有户口本和结婚证也可以离,只要所在公社大队出具证明介绍信,县人民法院也会审理,可这就算是又绕回来了,家里不同意的情况下,社队也是不会给人开证明的。

  至于放在二表姐杜莹莹身上,郑建国倒也清楚的很,连着两个闺女后怎么都怀不上孩子,这在社队里是挺让男人家没面子的事儿,再加上时下社员们的科学素养贫乏导致老观念作祟,认为生不出儿子都是女人肚皮的事儿——上辈子他就记得这个姐姐没能再生个一男半女。

  “现在都快奔四了,怎么可能再生的出来?”

  下意识的摇了摇头,郑建国却在摇完脑袋后陷入了沉思:“老娘这可是才去首都做过节育手术,这姐姐不会是跑来打着老爹当年算盘的吧——”

  前文说过,郑富贵之所以能够被时任卫生室大夫的林山选中,让他在培训后当了赤脚大夫,还是出于谈了杜小妹这个对象后的郑富贵,原本是想打听怎么生儿子来着——

  “可惜这个话题自己不方便说——”

  想起这姐姐可以到首都做个B超检查,郑建国想了想也就把这个念头扔出了脑海,当然他也是考虑到这个比自己大19岁的表姐都差不多40的情况,如果去给了对方希望折腾完,最后查出来依旧无法生育,那怕是会引出不必要的麻烦,再加上想起他那个二姐夫这时已经有了相好的,那么两人的关系就和上辈子那样分开算了。

  对彼此也都算是个解脱。

  倒是老娘的声音依旧是那么中气十足,姓郑的——

  呵呵,看样子恢复的不错?

  面上浮起个温馨的笑,郑建国看了看应答机又挨个听完,发现剩下的除了有个郝运留言外,竟然还有个办理信用卡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自己的个人信息被倒卖了。

  就在郑建国想着是不是拨打回去恐吓对方一下时,旁边的电话陡然响起,于是等他踩着第二声铃声拿起电话,便听话筒中的赵亮亮开口道:“建国,你让问的那场国际会议是农少山主持召开的,只是在会场上他公布自己的研究时,受到了两位以上诺奖得主和其他好几位专家们的质疑。

  其中有位诺奖得主评价他的研究像是在搞“炼金术”,当然他们还评价咱们用注射RNA的方法来治疗癌症病人,是很难判断出癌症患者的病程改进是基于RNA作用的结果,还是出于患者和环境因素的作用结果——”

第263章 祝你早日成功

  “农少山原本就是在搞炼金术。”

  郑建国没想到自己还真是猜中了,也就给出了评价结论后又聊过几句挂上电话,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几天后的5月3号,也就是星期六的傍晚走出物理实验室时,托马斯叫住了他后塞给他张了报纸:“路上注意安全,今天的这份《华盛顿邮报》你应该会喜欢的,记得看专栏作家马修斯的文章。”

  “专栏作家马修斯——”

  还以为自己今天要加会班的郑建国拿起报纸看了,然而等到他翻来覆去的找着马修斯的专栏文章时到了停车场,也就在上车前看到了行标题:“美利坚生物学家批评共和国科学家的工作!”

  瞅见共和国的字眼,郑建国飞快上了车后将报纸展开,只见一行报道飞快在眼前展开:“在上个月于共和国首都举行的RNA与发育和生殖的第二次国际会议上,诺奖得主、转录酶的发现者巴尔的摩教授和另一位诺奖得主吉尔伯特教授,一致认为主持了该场会议的原天普大学教授农少山是共和国的T.D.Lysenko,他将要把共和国的生物科学引向歧途——”

  飞快扫过这篇报道的专栏作家,郑建国第一个在脑海中冒出的念头,便是农少山怎么会在失去了大学的职位后,依然能够以会议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世界同行面前,并且还面对着这些随便挑出个都比自己强的同行们,去拿出自己像是炼金术的研究让人审评?

  这是谁给他的勇气呢?

  正常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特别是对于研究领域内的专家们来说,当大家都在说你搞炼金术的时候,怕是也只有牛顿大佬才会不屑于旁人的评论——他便是理会怕也不会开口去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