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66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关于南边的邻居想要购买苏联的万吨水压机的事情很快的上报并且呈现到亚纳耶夫的桌面上,这种与国家重工业基础息息相关的东西原本就是不应该对外出售的秘密,但是亚纳耶夫直接示意雷日科夫,只要他们给出的价格合理,我们就达成这桩你情我愿的买卖。

远东的装甲部队被裁撤之后,南方邻居也放下了内心的忌惮,开始互通关卡。苏联以大量的优惠政策开始吸引着他国人民北上开发农业,而别的国家的政府也鼓励自己的民众走出国门,到北方的国家去,赚取外汇,提高收入。

现在的苏联就像一头气势汹汹的吞金怪物,无论是饮鸩止渴还是细水长流的方式,他都选择毫不犹豫的吞下一切能转化成金钱的利益,弥补长期畸形发展不平衡身躯。

而苏联的豪爽让南边的邻居隐约产生了一丝错觉,仿佛坐在对面的,已经不是那个炮管相向,企图用钢铁洪流平推自己的敌人。而是重新变成当初自己最困难的时刻,唯一愿意雪中送炭的苏联老大哥。

但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逐渐成熟起来的国家,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不求回报,勒紧腰带也要支援盟友的政权了。经历一群白眼狼的背叛之后,他比别人更加精于算计,精于阳谋阴谋。面对亚纳耶夫慷慨的时候,依旧按照规定和流程,付给苏联一笔可观的金额。只是与之前的交易唯一不同的,这一次他们没有选择与苏联讨价还价,而是一口应承了苏联方面提出来还算良心的价格。

只是谁都知道他们只剩下了利益合作关系,当初纯粹的革命阶级友谊早就随着中苏关系蜜月期的消散,消失在很多年之前。

亚纳耶夫望着手中早已泛黄的中苏关系友谊宣传画,心里有些五味杂陈。这本散落在民间的画册被辗转多手才达到亚纳耶夫的手中,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友谊时期,到后来的关系交恶,现在又重新开始了关系正常化。

他又想起之前会议上,一些人上反对苏联出售万吨水压机的时候,亚纳耶夫振振有词的反驳他们,“或许在这个世界,它是我们最后一个盟友了。难道诸位眼睁睁的望着苏联到最后孤身一人,像希特勒一样被世界各国包围吗?”

这些人并不是看不清现在的形式,只是长期被教条主义渲染的他们认为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与南方国家交好,但只有亚纳耶夫看得清楚,苏联拼命拉拢,势必会引起大西洋外另外一个国家的警惕。他们都相中了这个潜在的大国,还有他未来在世界政局中的地位。

亚纳耶夫继续说道,“欧洲战场我们已经从攻势转变为守势,我们的势力范围被西方逐渐的蚕食殆尽,每天打开新闻都能看到哪个国家又加入了欧共体,哪个国家又获得了西方的经济援助。这些敌视仇视苏联的国家会毫不犹豫的当一个马前卒,为西方权贵效命。”

“拼命想要推到那扇墙的内忧,还有手持攻城槌准备随时破门而入的外患。这一切,难道都是诸位同志想看到的吗?”

虽然政治讲求国家利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但是中苏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过微妙和复杂,虽然历史上曾经兵戎相见,但是在苏联解体的最后一刻,也就只有中国静静的站在曾经相遇的白桦林之中,在残缺的镰刀锤子墓碑之前惋惜那个指引自己前进的,已经逝去的红色帝国。

亚纳耶夫最终说服了所有人,向南边的邻居提供了他们急需要的万吨水压机,解决在工业制造方面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一次事件,被中苏两国称之为破冰之旅。

而刚好结束了中美蜜月期的美国看到这个新闻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中苏关系是不是又开始重新升温了。经历了1989年的东欧剧变之后,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两国蜜月期因为政治事件而彻底结束,此后中美关系变得平常化,不再像从前一样如胶似漆了。

摆在还未卸任的布什总统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拉拢中国,从中作梗破坏中苏关系的正常化。二是将中国列入制裁与打压的对象,进行经济与军事封锁,以求达到让中国屈服,与苏联断绝重新拾起友谊的机会。

一个野心勃勃正在崛起的国家,一个是虽然衰落但是根基犹存的帝国,两个国家联手的能力,足以跟西欧一群老牌工业国和美国分庭抗礼。

伊戈尔伯格将自己的意见摆在美国总统面前,“我们倡导欧盟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武器禁运,阻止另外一个红色国家的崛起。深受共产主义阴影折磨的西欧各国必然会大力支持。然后我们这边只支持武器禁运,但是依旧与中国保持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

“事实上也不全然算是武器禁运,我们可以将一些不涉及机密但是他们又欠缺的武器通过以色列出售到他们的国家。事实上共和国家依旧需要从我们国内进口大量的黑鹰直升机零件,所以这一点方面我们也可以考虑一下。”虽然八九年之后断绝了蜜月关系,但是伊戈尔伯格也绝不希望东亚之国彻底的倒向自己的老对手。

他们唯一能做到,就是让那个国家保持在不偏不倚的方向袖手旁观。

中苏关系融冰加上正常化,于是令美国产生了加大军售力度来挽留东亚国家的可能性。毕竟曾经西科斯基公司希望能售出大约一百架黑鹰直升机给东亚国家,只是随着一九八九年蜜月关系完结之后随之落空。

伊戈尔伯格知道经济上与新崛起国家合作的重要性,十三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也就只有欧洲那些没能从冷战思维中转过弯来的傻瓜们还在想着如何遏制新一轮红色主义的扩张。

“具体情况的话我希望伊戈尔伯格部长能拿出一份可靠的方案进行参考,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通过一些渠道向西科斯基公司的人透透风,让他们避开欧洲武器禁运法案,私底下通过以色列来将那些武器出口到东亚的国家。”

“好。”伊戈尔伯格点点头,这次他们准备要坑欧洲盟友一次,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决定将欧共体改称为欧洲联盟。条约规定,最迟在1999年1月1日,经欧洲理事会确认,如达到“趋同标准”的成员国超过7个,即可开始实施单一货币。这对一心要维持世界金融霸权地位的美国来讲,可不是一件好事。

“还有,我们也可以放风,准备给岛链国家提出新一轮的武器出售,用来遏制东亚国家的海军发展,将他们锁在大陆架上。这样一来,就算他们真的能从苏联的手中拿到欠缺的武器,也会在国家利益受损的时候,慎重考虑。”

“这就是我的计划,同样利用内忧和外患来逼迫他们,施加外交压力,布什总统。”伊戈尔伯格国务卿推了一下眼镜,镜片反射的光芒让人看不清他的眼神。

“很好。”听完伊戈尔伯格的计划之后,布什满意的点点头,现在距离下一次总统竞选还有五个月,他希望在这段时间能布下一个遏制中苏和欧盟发展的棋局,来保持住自己世界大国的地位。总而言之,如果顺利的话,这场局除了美国人之外,其他人包括欧盟都是输家。

“在下个星期之前,将详细的计划步骤提交给我,伊戈尔伯格。我想这一次,我们的盟友们要暂时为遏制红色浪潮的发展做出小小的牺牲了。”布什总统非常不要脸皮的说道。

第一百四十章 掺一脚的苏联人

亚纳耶夫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负责协调切梅佐夫和维克多两人之间的矛盾,虽然名义上切梅佐夫是维克多的上级,但是实际上切梅佐夫和维克多同样作为亚纳耶夫的左右手,有着不可分割关系。切梅佐夫维持着国家表面上的军火利益交往,而维克多则是处理灰色地带的军火收入,并且通过他特殊的死亡商人身份来搜集一些地下情报。

所以维克多向亚纳耶夫反应美国的西科斯基公司准备向中方展开一笔黑鹰直升机交易的时候,受到了切梅佐夫的阻拦,两人甚至在办公室中吵得不可开交。简而言之,这是一位贩卖军火的情报特工,并且喜欢时不时的恶心一下欧洲。

例如因为遭到铁娘子打压而规模日渐萎缩的爱尔兰共和军,维克多就慷慨的通过第三方平台,出售了一批C-4炸药还有雷管给他们。并且告诉这些人在伦敦地铁引爆能造成轰动全球的效果。至于之后哪天伦敦会引发一场大骚乱,那就不是他关心的事情了。

例如美国发动海湾战争之后,引起了中东宗教世界的反感,甚至有些极端主义者将苗头对准了美国和西欧,而维克多则乘机煽风点火,将大量的军火倒卖到伊斯兰世界之中。

“我告诉你,维克多同志,你说的这个事件我从未听说过。假设你这个完全无中生有的东西你在帮他说一遍,你等同于你自己也有责任的。”切梅佐夫生气的说道。他不可能凭借一面之词就将这个未经证实的消息告诉总书记,影响莫斯科的判断。尤其是现在两国关系处于一个微妙的状态之中。

“什么叫无中生有的东西。”听到这句话维克多就有些来气,本来他就是在战区里见过太多死亡的人,每天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这不是什么体面的工作,搞不好你下个月的薪水就会以遗产的形式发给你的家人。

“切梅佐夫同志,请你搞清楚一件事,你不过是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出门在外也有专车队伍跟随的人。我不一样,知道为什么我会被称之为死亡商人吗?因为每次进入战乱地区,负责陪同我的守卫人员最终活下来的人数,不会超过五人。”

“我每天拼命从前线搜集情报,为祖国提供最可靠的判断,这才是我要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你这种人服务!”维克多朝着切梅佐夫怒吼道。

“够了!你们两个,都给我安静点。”最后还是亚纳耶夫的严厉批评制止了这两个人的争执,他问道,“这消息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维克多插着口袋,满不在乎的说道,“我在西科斯基公司里有线人,所有的情报都是花价钱买下来的。最近我的一个老顾客想要通过我获得一些关于西科斯基公司的技术情报。而这条消息也是他顺手提供给我的。”

“准确吗?”亚纳耶夫问道。

“除非那家伙做好了下半辈子在美国蹲牢房的打算,上一个给我提供假情报家伙死在了沙漠里,到现在还没人能找到尸体。”维克多瞥了一眼身边的切梅佐夫,冷哼道,“某些人别整天拿着办公室的那一套要求来教育我,像这样的人在小说中最多活不过两个章节。”

“你!”切梅佐夫还想发作,却被亚纳耶夫一个眼神拦了下来,他双手交叉托着下巴,问道,“那么我们手头上有什么可以媲美黑鹰直升机的吗?”亚纳耶夫挠挠头,他也没想到时隔七年之后,西科斯基公司居然还会在跟中方交易。

只是恐怕这次所谓私底下的交易,其实都有双方政府在背后操持着吧。

不过维克多给了亚纳耶夫一个令人失望的答案,“很可惜,在苏联现役的直升机中,还没有哪一款能媲美黑鹰高原作战能力。如果硬要说的话,米-17或许会比较适合中方。服役证明米17适合在平原地区使用运输效率高。而且经改进基本满足高原地区使用。美国直升机在这方面,的确甩开了我们一大截。”

说完缺点之后,维克多也顺带提起他的优点,“米17的主要部件虽然工作寿命较短,但该机技术成熟、性价比很高,经济实用性好,机舱空间大、运载能力强。而且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我们的米17直升机比黑鹰价格低了三分之二,这就是我们的长处。”

“我们可以这样做,只要中国购买一架直升机,我们顺便提供一套可替换的零部件,这些东西的价格都算进总单价里面。而且我们也可以在头一二次提供免费的维修维护。虽然黑鹰性能更好,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在其他方面出奇制胜。”

“这倒是一个主意。这样吧,维克多同志,你以政府代表的身份去一趟喀山航空工厂,为他们提供这一笔大型订单,自从去年开始这家工厂就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但我们还不知道中方代表会不会买单。”维克多耸耸肩,“我只是负责提供情报而已。”

“那你现在又多了一个任务,去一趟京师接见一下那边的军方代表。苏联这边我会让切梅佐夫沟通一下,咨询一下中方的意见。”亚纳耶夫直接丢给维克多一个新任务。

“但是我们去年才出售了二十四架喀山直升机给他们,现在又去的话,会不会被直接拒绝?”切梅佐夫犹豫的说道。

“去年?”亚纳耶夫一拍脑袋,差点忘记了这件事,他闭上眼睛想了想,说道,“去年我们出售的都是普通型号的米17直升机。你告诉他们今年我们的直升机全部的专业制定的高原版本,自然不同了。更加能够适应恶劣的高原情况。而且高原改装项目我们原本就有现成的,不需要再度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发。”

看来为了搅黄美国的这单生意,亚纳耶夫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美国想阻拦中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亚纳耶夫第一个不同意。

“好吧,我会完成总书记交代的任务的。”维克多微微点头,跟亚纳耶夫道别之后就带上帽子之后转身出门,他是唯一一个允许自由进出克里姆林宫的秘密人物。

只是切梅佐夫有些不明白的问道,“总书记,为什么你要答应维克多的要求。要知道他只是一个贩售军火的自由商人。说难听一点,你我现在都未必能保证他的忠诚。”

“全世界这么多个国家中,为什么只有联合国五位常任理事国的军火销售额度最可怕?”亚纳耶夫没有理由的向切梅佐夫问道。

“呃?”切梅佐夫微微一愣,他也没搞清楚总书记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

“有时候在枪支上找到领导人的指纹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美国也好,我们也罢,都需要像维克多这样的自由商人,来为国家卖命。也只有这样,数额庞大可观的军火收入才能成为我们的一项重要财政来源。不然我们为什么能在经济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再次发动一场车臣战争?”

“还有,难道你真的以为我会百分百的相信他提供的情报吗?克格勃部门还特地建立了一个小组来监控维克多的一举一动,随着灰色收入的日渐庞大,我也很难保证维克多面对这样的利益的时候,不会动心。所以切梅佐夫同志,有些事情我处理起来会比你更加得心应手,你还是先做好手头上的工作再说吧。”亚纳耶夫语重心长的说道。

一时之间切梅佐夫有些无话可说。

亚纳耶夫托着下巴,慢慢说道,“可能我们跟美国人之间唯一不同的是,美国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集团,而我们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吧。”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