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464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新义州和清津港,这是朝鲜在他眼中唯一剩余的稍稍有点价值的玩意,作为进一步巩固远东的战略利益,金将军就必须拿它出来交换,如果不愿意的话亚纳耶夫也不勉强,反正朝鲜死或生都不管他的事情。

“我答应你。”

金主席脸上的横肉一直在抖动,最后也是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他知道亚纳耶夫要定了这两个港口,他可以选择不给,但是苏联也可以选择一系列的封锁,直接把站在悬崖边的朝鲜直接推下深渊。

“朝鲜愿意将新义州和……清津港提供给苏联……”

亚纳耶夫打断了他的话,“不是借,是租赁。我们之间所做的是平等买卖,并不是巧取豪夺。”

金主席忍住了愤怒,最终所有的悲愤也只在喉头之中酝酿后重新咽了回去。他小声的和站在旁边的朴义春部长叮嘱了几句话,示意接下来的一切安排由他来完成。

朴义春脸色凝重的点点头,显然这样的结局出乎每一个朝鲜人的意料之外。

亚纳耶夫摆出了大获全胜的笑容,当年在罗先问题上被摆一道的苏联在今天终于赢回了一局,并且向其他人骄傲的宣布,这就是墙头草的下场。

金主席黯然无色额离开克里姆林宫,一路上他都保持着沉默,对于莫斯科的愤怒和亚纳耶夫的不近人情。他理所当然的认为苏联应该提供低息贷款或者其他的补助。但是什么都没有,而且一开口就是要吞下两座重要的港口城市。

弱国无外交,朝鲜就像一张废纸,谁不高兴都可以过来踩上两脚,而他们却无法反抗。尤其是亚纳耶夫的最后一句话,醍醐灌顶的点醒了金正日。

当一个国家没有绝对的力量保障领土安全和主权完整的时候,他的下场是悲惨的。

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金正日心里涌现一个大胆的念头。这个高风险的念头很可能成就朝鲜在东亚的位置,也有可能毁掉父辈积累下来的资本。

发展核武器!

朝鲜一定要拥有核武器,否则就是任人鱼肉的下场,把朴义春留在谈判桌上是为了通过苏联来获取远程导弹的技术,并且为将来制造洲际导弹奠定基础。

想到这里,金主席的目光变得凝重起来,这一次他必须把握好机会,将朝鲜成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到时候,我会向苏联,向南韩,向日本,以及一切压迫过朝鲜人民的国家复仇。只有核武器,才能拯救朝鲜,才能解放整个朝鲜半岛。苏联已经不可相信了,现在朝鲜只有自己发展壮大了。”

这段深埋在他心里的话默念了好几遍,直到不再年轻的金正日盯着克里姆林宫的红星不再说话。

他已经决定好了。

“恩?朝鲜方面还想跟苏联再度达成一笔军事交易?”

亚纳耶夫对朴义春提出的方案感到有些意外,租赁两个港口的风波还没有解决,现在有想着跟苏联达成军火贸易,难道刚刚谈判桌上那个人已经气糊涂了?

“是的,包括伊斯坎德尔,山毛榉和萨姆在内的新式导弹。现在朝鲜的防空,岸舰防卫和中程导弹都是六十年代的产物。甚至萨姆2防空导弹还没有从我国边防部队退役。所以伟大的金主席希望能够借助这次的莫斯科之行,达成这笔协议。”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对金正日所说的话也许深信不疑,但是对于亚纳耶夫来讲,他对这笔导弹贸易抱着深深地疑虑。

参照历史上朝鲜的先军政策和核武优先政策,而且再加上购买的还是苏联各类先进型号的导弹,很难让人不怀疑他们背后的真实目的。

朝鲜在远程火箭发射问题上屡屡失败的原因是技术所困,在技术封锁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飞毛腿导弹来研究火箭发动机的推动。即便是将飞毛腿的潜力挖掘干净,他们依旧没有办法制造出适合的发动机。

“抱歉,伊斯坎德尔,宝石和口径这几种苏联暂时不对朝鲜出售。”

亚纳耶夫留了一个心眼,拒绝了出售巡航导弹和中程导弹,“但是我们愿意将道尔M1防空导弹和刚刚服役不久,并且在罗马尼亚战役中大放异彩的山毛榉-M1-2出售给朝鲜防空部队,不知道朴义春部长意下如何?”

对方并没有流露出什么失望的神色,或许金正日提出的导弹贸易只不过是试探而已。

“如果伊斯坎德尔不愿意出售朝鲜也不会勉强,有了新式的萨姆防空导弹对我们来讲已经是进步了。”

松了一口气,刚才他们没有在这个问题上争执下去就说明朝鲜并没有进行长足的打算。

亚纳耶夫避重就轻的选择了挖掘不出什么技术含量的防空导弹之后,就准备在会面结束之后通知克格勃提防朝鲜情报局最近的动向。

他心里有种惴惴不安的慌乱。

但愿不要在自己退休之前,搞出朝核六方会谈的幺蛾子来。

第九百三十一章 提防

金家是什么货色亚纳耶夫自然看的一清二楚,可能现在说出去其他国家领导人未必会相信,但是亚纳耶夫却一直警惕着金正日的手段。尤其是他们在军事科技项目上的发展。

当年毛熊的金牌打手现在沦落到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有些问题还真是风水轮流转。

朝鲜核试验是为了一举多得,对内强化体制团结,增加国家凝聚力;对外增加谈判筹码,争取同美国苏联一对一平起平坐。他的核试验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计划地进行的,现在还是处于萌芽的阶段,再过不久他们就会对国际社会的制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朝鲜从2006年开始就实施一系列导弹发射和第一次核试验之后,虽然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决议,对朝鲜的制裁措施,但决议并没有发挥任何效力,因为很多国家并未严格执行决议。与此同时,朝鲜却成功地将美国政府拉到了谈判桌前,迫使美国摘掉了朝鲜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帽子,并且促使六方会谈中的五国提供能源援助。

核武器讹诈或许一次两次还有效果,但是后来朝鲜就打错了算盘,它将核试验用作常用的谈判手段,获取更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在世界各国都遭遇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此举只能激起更大的愤怒,并导致自己进一步孤立于国际社会。当然有一个意外,就是有着世界最大核武器库存的红色苏维埃,它将全世界的命运与自身的和平绑定在了一起。

凡是试图制造核武器的家伙都没有几个有好的下场,从南非到利比亚,或许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美国和苏联对付想要制造核武器国家的家伙手段都是赶尽杀绝。

在总书记的提点下,克格勃把朝鲜试图制造核武器的流言蜚语透露给了美国中情局,希望对方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引起重视。

由美国盯着朝鲜,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金正日真的有制造核武器的野心的话。

对不起,苏联不是俄罗斯,他斩草除根的手段只硬不软。

只要金正日敢拒绝提出的要求,克格勃就敢对瑞士伯尔尼读书的次子下狠手。

亚纳耶夫不会在不听话的棋子上浪费半点的时间,斩草除根是最直接的手段。

中情局虽然对捕风捉影的事情置若罔闻,但是对于朝鲜试图向苏联购买中程导弹的提议却紧张了起来,虽然根据条约莫斯科并没有把导弹出售出去,但是却引起了中情局对之前那条传闻的怀疑。

联想到德意志民主复兴党的成功反杀,罗马尼亚局势被完全的搅浑,这样就不得不让人担忧起来。克格勃在某些秘密上的保密工作做得还是非常的敬业,完全让中情局那帮特工摸不着头脑。

“你是说朝鲜有试图往核武器方面发展的倾向,怎么可能呢?平壤那边有任何的情报回传过来吗?还是说朝鲜发展核武器只是捕风捉影的猜测?”

“没有,这一切只是基于对情报流传的猜测而已。但是我们认为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咳咳,特尼特局长我希望你能明白这点,美国的政治外交是根据中情局的情报展开的,如果连情报都不准确的话,我们很难向对方进行发难,懂吗?而且朝鲜还是苏联的附属,我不会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东西对亚纳耶夫进行任何的指责发难。所以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行动起来,我需要情报,情报。”

马里奥总统不会相信特尼特的推论,情报委员会之前才针对金正日进行了分析,并且声明现在朝鲜境内首要解决的应该是粮食问题,在国内情势没稳定下来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进行核武器研究的。

因为这条时间线的朝鲜还没有采取先军政策,所以情报委员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也就不足为奇。亚纳耶夫之前就是在一点一点的封锁着朝鲜,直到好几年之后他们才感受到了石油被限制的压力。

这时候以前埋下的伏笔就奏效了。

特尼特小声的说道,“朝鲜试图和苏联进行导弹交易……”

马里奥总统把情报委员会得出的结论放在他面前,说道,“如果说的是朝鲜和苏联进行导弹交易那档事的话,我们已经经过调查了,我们不能因为朝鲜准备购买一批新式的导弹而质疑对方。不过中情局还是在这件事情上多留一个心眼。现在的体系是当年我们和邪恶帝国签署核武器不扩散条约维持的利益局面,朝鲜没有资格打破现在的局面。”

虽然马里奥觉得这件事情非常蹊跷,但是在没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所以现在只能暂时的搁置在一遍。反正朝鲜真的有野心,美国和苏联都不会放过他,恐怕那位共产主义阵营的总书记杀起自己人,绝对不会有半点心慈手软吧。

马里奥总统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苏联和对朝之间的关系虽然越来越恶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和中情局就有机会推翻金家王朝。现在苏联以石油为要挟强迫对方借出港口,无疑是为了在远东扩张他们的影响力。

萨哈林-3项目启动的时候马里奥就感觉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日本会和苏联在石油方面合作可以说是预料之中,但是仔细想一下亚纳耶夫这些年在远东地区的行动,除了新油田发觉等运气因素之外,更多的还是围绕着远东在进行一系列的项目开发,完全是在打造一个新的经济圈。亚纳耶夫煞费苦心,肯定有着自己的想法。

进一步的发开远东么?

马里奥总统已经考虑到亚纳耶夫在进行某些动作,但是他现在还看不透对方的真正意义,在他眼里亚纳耶夫可能仅仅是为了开发偏远的远东城市,但是却又感觉对手在幕后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意图。

这种无法把握全局的恐慌,让他感到非常的不安。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