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409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亚佐夫一时语塞,的确是亚纳耶夫不停的心理暗示才导致他误以为是要发动欧洲的攻势,但没想到这一切都是假的。

“师出无名的蠢事我不会去做,即便做了我又能得到多少的好处?”

亚纳耶夫开始和对方算计,自己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

“最后的结果不过是我们背上了欧洲祸端的罪名,更加巩固了东欧联盟的基础。马里奥的盘算就是希望我们可以直接出兵,他既可以大规模的贩售武器,又可以扶持一批反苏维埃势力,这是他希望见到的。即便是我们的坦克占领了满目疮痍的废墟,最后得到的不过是此起彼伏的造反与革命。阿富汗的亏吃一次就好,不要试图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小不忍则乱大谋,1990年的血腥内幕都忍了下来,还有什么无法容忍的吗?

“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放过他们,康斯坦丁内斯库对莫斯科的挑衅已经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我们的部队必须给予坚决的反击,否则的话炮火和子弹还会落在我们的土地上,人民还会受伤,国家也同样蒙受损失。”

“我们应该怎么做,亚纳耶夫总书记?”

亚纳耶夫没有说话,实际上罗马尼亚的愤怒情有可原,莫斯科曾经煽动被寡头统治压迫的底层民众站出来反抗政府,只不过最后变成了一场不彻底的闹剧而已。

“我保证罗马尼亚会自取灭亡的,但不是现在。”

他对布加勒斯特还有那么一丁点可怜的兴趣,这是他最终计划的关键一步。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康斯坦丁内斯库将成为灭绝东欧联盟最后的奠基石。他的存在注定了这项伟大的合作会变成付诸东流的笑话。

“康斯坦丁内斯库不止一次的发表过声明,摩尔多瓦应该属于罗马尼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罗马尼亚应该宣布对摩尔多瓦拥有自治权。这种论调从1994年开始就充斥在罗马尼亚的民间,经过这些年的发酵之后,这群混蛋终于流露出狰狞的面孔。试图在边境线上制造争端,或者引导罗马尼亚族越过边境线投入他们的怀抱。虽然莫斯科方面向罗马尼亚抗议过民众的越境行为,但是他们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的猖獗起来。这些账,我们还没有跟他们算。”

“1991年罗马尼亚军队曾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购买了一批重型武器,他们非但不知恩,这帮混蛋反而却将子弹和枪械提供给了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边境线上的极端的罗马尼亚民族主义者,并且煽动他们进攻驻扎在当地的苏维埃机关。造成了5伤1死的局面。当然,罗马尼亚政府方面把一切都撇得干干净净。他们认为这是罗马尼亚的人抗议而已。”

“还有1995年的罗马尼亚军演,两发实弹落入了摩尔多瓦的边境线城镇,造成一所小学多名儿童受伤,事后罗马尼亚方面虽然进行了赔偿和道歉,但是却普遍的认为这是一场挑衅。为了当时的局势,我们选择了容忍。”

罗马尼亚的每一笔新仇旧恨,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为的是有一天能够将狠狠的将巴掌扇回去。亚纳耶夫不是一个念旧的人,同样也不是一个心慈手软的人。

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挑动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出现。

“亚佐夫同志,现在你还认为,我在试图讨好康斯坦丁内斯库吗?”

亚佐夫没有想到总书记的内心里,对罗马尼亚怀着强烈的仇恨和愤怒。

“是我错了,亚纳耶夫总书记……”

他低下了头,盯着桌面上桃木的纹理花纹图案,精密的纹理像是冥冥之中某种暗示。他小声的说道,“为的就是等到某一天,我们的钢铁军团可以推翻了寡头共治的东欧,真正的建立民主的政权!”

“他们多行不义,必将自毙。”

第八百五十八章 灭族

多行不义必自毙。

准备一条路走到黑的康斯坦丁内斯库不会明白这个道理,他更不会明白亚纳耶夫此时的隐忍只是为了之后的动手做铺垫。甚至将莫斯科的好意看作是一种软弱。想通过看似声势浩大的东欧联盟将苏联恫吓在乌克兰的圈子内,死死的压制住了红色北极熊扩张的战略步伐,也不想想北极熊的领土范围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从莫斯科至远东,辽阔的国土是一场又一场的血腥战争,才获得今天的庞大领土。

摩尔多瓦境内的罗马尼亚人已经出现不耐烦的表现,摩尔多瓦境内罗马尼亚人占据了主体,相当一部分迫切的希望回到罗马尼亚这个国家,甚至将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故土并入到罗马尼亚境内。1991年的政治动乱让摩尔多瓦看到了希望,不过当车臣经历了屠刀的洗礼之后,已经没有哪个民族敢这么做了。

既然无法将从国家分裂出去,那么罗马尼亚民众就必须另寻出路,从一开始的逃难思想,到后来慢慢的演化成了抗争。而且在罗马尼亚政府的怂恿之下,摩尔多瓦境内的某些罗马尼亚人试图制造激烈的冲突来对抗苏联,只要能从这个国家分离出去,他们愿意做什么事情。

包括某些激进的手段,1991年的悲剧历历在目。

亚纳耶夫的耐心有限,和平谈判不是为了罗马尼亚和苏联之间的和平,而是为了煽动摩尔多瓦境内的一部分人进行激烈的变革。

好让亚纳耶夫有名正言顺的进攻机会。

苏联驻罗马尼亚大使向康斯坦丁内斯库传递亚纳耶夫的意见,充分的强调罗马尼亚与苏联之间友谊。

不过康斯坦丁内斯库只是将苏联大使托莫洛夫的话当做一个笑话。被东欧联盟吓得停止前进脚步的苏联也有资格和自己谈条件?简直就是笑话。

托莫洛夫说道,“在摩尔多瓦的问题上,苏联方面愿意退让一步,给予罗马尼亚民族充分的权利,允许罗马尼亚族在摩尔多瓦州和罗马尼亚边境之间的来回行动。同样也希望两国共同促进该地区的安全和平发展,不知道康斯坦丁内斯库总统看法如何?”

康斯坦丁内斯库冷笑了一下,苏联煽动国内民众反对自己政权这一件事还历历在目。虽然布加勒斯特街头的怒火逐渐平息了下去,但这并不意味他已经原谅了克格勃的所作所为。居然拿着罗马尼亚境内政治寡头和黑帮的事件来做文章,还害得康斯坦丁内斯库险些下台。如果不是议会绝大多数成员最终选择站在自己这一边,指不定就已经被社会民主党政变下台。

“关于摩尔多瓦的问题,我并不认为和平发展就是最好的选择。首先,摩尔多瓦是罗马尼亚族的主要聚集区。实行民族自治无可厚非,但是近年来苏联正在不断地压缩民族自治的权限,并且将民族自治淡化,试图制造一体化的苏维埃民族。不过按照往年的表现,克里姆林宫的计划遭到了强烈的抵制,甚至险些发生了阴谋和叛变。我想这都不是苏联最高领导人想要看到的结局吧?”

既然要跟苏联讨价还价,康斯坦丁内斯库自然准备好了充足的底牌。这张底牌就是罗马尼亚民族的凝聚力。斯特凡大公的子民,可是曾经屠杀异教徒的家伙。对于民主世界而言,亚纳耶夫就是可怕的异端。

“其次,罗马尼亚族归属感最强的是罗马尼亚这个国家,而不是苏联。这一点我必须要强调一下,抛开历史遗留的因素不想,但是莫斯科考虑政策问题的时候至少应该为罗马尼亚族民众思考一下,所以我们拒绝所谓的不完全的民族自治。”

托莫洛夫尽情的欣赏对方的表演,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在总书记的预测之下。

啰啰嗦嗦说了一堆,康斯坦丁内斯库终于要引出自己的话题,“所以我认为摩尔多瓦人民应该举行公投,自行决定是留在罗马尼亚还是留在苏联。这就是我们合作的底线,假如你们不愿意的话,对不起,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反对摩尔多瓦的自治,拉出了公投的标靶,康斯坦丁内斯库将亚纳耶夫所有底线都触碰了一遍。

苏联驻罗马尼亚大使甚至有些同情和怜悯的看着他,一个不知道斤两的人,试图用自己那点可怜的实力去挑衅亚纳耶夫的权威。却不知道他的那点手段早就被算计了进去。

“等亚纳耶夫给出答案之后,我的对话再继续吧。”

康斯坦丁内斯库信心满满,如果亚纳耶夫拒绝了自己,摩尔多瓦将永无宁日。

只要远在布加勒斯特稍稍的煽动一下他们的情绪,摩尔多瓦将变成萨拉热窝的导火索。到时候疲于应对战乱的克里姆林宫哪里还有机会腾出手来收拾自己。为敌人制造一点小麻烦,是罗马尼亚的本事。

“不用了,亚纳耶夫总书记的话我可以直接这里传达给你,不会很长的,大概也就几句而已。”

托莫洛夫大使已经将那几句话烂熟于心。

托莫洛夫竖起第一根手指。

“首先,摩尔多瓦永远不会割让出去,也不会公投,请布加勒斯特方面死了这条心。”

然后竖起第二根。

“其次,我们已经给予了罗马尼亚人足够优厚的待遇,罗马尼亚的造反纯属是受到其他人的怂恿,我们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最后,在康斯坦丁内斯库怒气冲冲的神情面前,竖起第三根手指。

“如果罗马尼亚方面愿意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话,苏联愿意对摩尔多瓦的罗马尼亚人网开一面,但是看到罗马尼亚的野心之后,总书记同志放弃了这个决定。他认为这是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威胁到乌克兰安全的炸弹。”

最后莫托洛夫微笑着对神情发愣的康斯坦丁内斯库说道,“他准备将试图闹事的罗马尼亚族,全部屠光,不留活口。”

第八百五十九章 起来,被压迫的人民

托莫洛夫的话点燃了康斯坦丁内斯库的导火索,他以为一切都会按照计划,苏联放弃摩尔多瓦的管辖权,让罗马尼亚人民实行民主投票自决,但是亚纳耶夫的一句话让康斯坦丁内斯库放弃了所有的设想。

摩尔多瓦属于苏联,他们半步不让。想要获得那片狭小的领域?就得靠自己的实力来拿。

康斯坦丁内斯库的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深处充满了对亚纳耶夫的怨恨。他以为一切都会像之前设想的样子,会让罗马尼亚族实行公投自决,最终并入罗马尼亚这个国家——在他的政治舞台剧本里原本是这么预想的。

但是他小觑了苏维埃中央对摩尔多瓦的掌控力。亚纳耶夫说一不二的性格不会让罗马尼亚乱来,即便是对方以东欧联盟作为交换条件,他也不会点头同意。

“既然这样的话,苏联和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好继续谈的了。托莫洛夫大使也麻烦你转告亚纳耶夫总书记,摩尔多瓦的问题不会后退一步,如果想改变两国之间的关系,请你拿出应有的诚意,在此之前,我会静候克里姆林宫的佳音。”

他已经考虑好如何应对来自苏维埃的危机,当初克格勃的混蛋怎么煽动民众,鼓动社会民主党的家伙要求重新投票选举,他就如法炮制的进行回击。搅乱摩尔多瓦的民族问题,虽然不至于重创莫斯科,起码也算是一张投名状,向马里奥总统试好的投名状,表示他对联盟的忠诚。

想到这里,康斯坦丁内斯库不禁流露出喜悦。

“对了,亚纳耶夫总书记也有一句话希望能够转告给你。”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