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274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亚纳耶夫抬起手看了一下手表,接下来奥加尔科夫元帅将会在拜科努尔导弹试验场进行一场半公开性质的实验,对外宣布是为了测试苏联的A135反导拦截系统,而实际上却是为了向其他国家公开伊斯坎德尔的存在。

很快这个带着欺诈目的的测试将会让所有的北约国家再度感到恐惧,完全颠覆他们的认知,没有什么比发现自己无法拦截敌人的导弹更恐怖的事情。

而且还是能携带战术核弹的近程导弹,苏联几乎将暴力美学发挥到了极致。

亚纳耶夫说道,“而且我相信,再过半天,保加利亚将会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

第六百零九章 欺骗世界的实验

苏联正在百科努尔进行一场欺诈性的实验,关于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实验。当然奥加尔科夫元帅不会向其他人宣布这是为苏联的新式导弹进行测试。他向外宣布准备测试苏联的A135反导系统。而那枚用来做测试的“靶弹”,就是奥加尔科夫元帅的得意之作,伊斯坎德尔导弹。

而且奥加尔科夫元帅还特地请来了军事报道的记者,让他为这历史性的一刻做记录。原本这种实验应该是瞒着任何人的行动,但是奥加尔科夫元帅却特地请记者到那枚靶弹面前,拍照留念,这一切都是他设计好的局。奥加尔科夫只会让西方看到他想让他们看到的东西。而记者对于他的采访,也是非常有误导性的。

“我们的A135导弹拦截系统,是用核暴来反制美国的导弹。53T6大气层内拦截弹与S-300V系统使用的9M82反战术弹道导弹相似。它是一种锥形单级导弹,带有固体助推发动机,通过气动控制进行机动。53T6的最大飞行速度达10马赫以上,可承受的横向过载和轴向过载是常规地空导弹的数。53T6导弹也放置在运输发射筒中,从地下井发射。发射后,导弹一经飞离发射井,立即通过气动控制转弯在最短距离上迎击再入的来袭目标。53T6拦截弹的表面采用了高强度低重量的铝钛合金和特殊的防热层,以免导弹被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引起的气动热烧毁。该弹的有效射程达80公里,其射程和最大作战高度分别是原设计指标的2.5倍和3倍。53T6与51T6一样,也装有AA-84热核弹头。但与51T6不同的是,53T6使用自己的作战管理雷达。可以这么说,A135是苏联目前为止,最能适应发展的拦截系统。”

奥加尔科夫元帅现在说的起劲,接下来的事情就越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伊斯坎德尔毕竟是短程导弹,反导拦截想要拦住它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在奥加尔科夫元帅的主持之下,伊斯坎德尔开始发射了,伴随着开始导弹开始升空,反导拦截系统也立刻忙碌了起来,A135已经知道了伊斯坎德尔的具体攻击目标,所以他们只要针对伊斯坎德尔导弹进行拦截就行了。

奥加尔科夫元帅不动声色的看着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等待着精彩的故事发生。

随即A135拦截系统发现伊斯坎德尔根本没有办法瞄准,他的飞行过程中数次变换弹道,最糟糕的是,这种巡航式导弹的射程只有500公里,速度极快。在反导系统还没有做出反应之前,已经击中了目标。

望着屏幕上突然闪耀而起的火光,奥加尔科夫元帅勾勒起得意的微笑,看来他的实验非常成功。只是旁边的记者则略显尴尬,因为之前奥加尔科夫元帅可是信誓旦旦的向他介绍了拦截系统到底有多么优秀。

不过一切内部主持这场实验的人已经看出了,奥加尔科夫元帅的意图根本不在A135的拦截系统上,虽然这名义上是对A135的实验,但实际上确实有着另一层不可告人的目的。至于这个目的,奥加尔科夫元帅不说,谁也不敢乱猜。毕竟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可是曾经的战略火箭军领导人。

“这……我应该怎么报道呢?”记者尴尬的挠挠头,总不能写上苏联反导系统居然无法拦截一枚靶弹这种情况吧。

奥加尔科夫元帅转过头,笑眯眯的对他说道。“你就如实汇报,苏联的反导系统无法拦截靶弹,苏联的防空系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记者嘴角抽搐了一下,小心翼翼的问道,“这能行吗?”

他的潜台词是,万一我这样写了,克格勃的秘密警察们是不是该找我上门聊聊天了?

奥加尔科夫元帅拍了拍年轻人的头,鼓励他说道,“别害怕,你看到什么情况就如实写上去就行了。我是谁,我可是苏联的战略火箭军领导人,主持这项计划的负责人,就算有什么事,也是我第一个扛下来,还轮不到你这位小同志。”

奥加尔科夫元帅作为老谋深算的老狐狸,自然每一步都在预料之中。记者如实写下并且报道出来,战略火箭军也好,苏联的天空军也罢,都可以以此为借口要挟国防部拨款更多的经费。当然奥加尔科夫这一手是跟着美国人学的,每次军方想要伸手拿更多的经费时,就鼓吹报纸宣传苏联的军事实力强盛。

当然最重要的目的是让西方情报机构误以为他们获悉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真的拥有他们无法抗衡和拦截的速度,以此作为一张要挟美国反导系统撤离东欧的底牌。

奥加尔科夫元帅非常有信心,他认为甚至不需要等到明天,就能看到西方情报机构惊慌失措的表情。

果然很快苏联大街小巷都开始报道这样一则新闻,百科努尔导弹试验场的反导拦截系统居然无法拦截一枚靶弹,苏联国土防空有着重大的纰漏。甚至连国防部部长亚左夫都站出来,强调苏联正在努力的完善防控体系,为这项计划造势。这样一来,国内的舆论都集中在反导系统无法拦截导弹这件事上,不过西方情报局则恰恰相反,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反导系统无法拦截的那枚靶弹身上。

而奥加尔科夫则是为这消息推波助澜的幕后黑手。也是引诱情报机构落入最后一个陷阱的猎人。

当中情局收到这则消息之后就开始慌了,尤其是看到照片上那枚导弹和高空侦察机拍摄的那枚一模一样时,特尼特局长终于相信,原来苏联人已经研究出可以无视防御系统的导弹了。

他颤抖着拿起电话,拨通了白宫专线,当马里奥总统接起电话时,特尼特局长以一种沉痛的语气向总统说道,“总统阁下,我们在东欧的战略部署,已经失败了……苏联人的确研究出一种可以克制我们的反导拦截的武器,而且在白科努尔发射场进行了实验……”

第六百一十章 钢铁的车轮

决定了亚纳耶夫这次保加利亚之旅结果的并不是他说得天花乱坠的威胁,而是奥加尔科夫元帅的A135弹道导弹拦截失败的实验。实验失败的消息经过宣传部门不留余力的策划宣传之后,几乎在一夜之间所有东欧国家都知道了这件事。经过苏联国防部上下都在强调着拦截系统的失败,不过习惯逆向思维的东欧国家却在想着到底是什么导弹居然连苏联的反导系统也无法防御。

准备跟美国签订反导合约的东欧国家留下了心理阴影,是不是意味着就连他们部署的反导系统也同样的失效?就在欧洲疑惑的时候,一份特别情报计划开始在欧洲情报部门里流传。里面的信息几乎就是苏联克格勃方面想要给西方国家看到的信息,包括伊斯坎德尔被夸张之后的效果,能够穿越任何的反导拦截。

当史托亚诺夫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亚纳耶夫还在保加利亚进行国事访问。他一下子就想起了之前亚纳耶夫所说的反导无效化论调。现在他总算明白过来,反导无效化是什么意思。

看来亚纳耶夫所说的,并不是假话。史托亚诺夫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必须与亚纳耶夫进行第二次的对话,以求和平解决问题。

等到史托亚诺夫第二次召见亚纳耶夫的时候,他的表情已经变得非常不自然,然而亚纳耶夫的脸上却是一副“我知道你会后悔”的表情。这次谈话亚纳耶夫胜券在握,因为史托亚诺夫已经没有任何的底牌可以打出来了。

“史托亚诺夫总统,我想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好谈的了,今天下午我将离开保加利亚,前往罗马尼亚。”亚纳耶夫故意后退了一步,表示自己态度强硬,同时也是向史托亚诺夫施压,告诉对方想要继续谈下去,就得放弃反导系统合作。

“既然你们已经开始准备在自己的国土上设立反导系统,我想苏联方面起码也要采取最基本的应对措施保障我们的国土安全,不然的话我们的盟友一边跟我们握手,一边将锋利的刀抵在我们的咽喉上,这让苏联感到非常不愉快。我并不是针对你个人,我是说所有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的国家,都是苏联潜意识里的敌人。”

史托亚诺夫抽动了一下嘴角,几乎快要哭丧着脸。早知道苏联拥有这样的导弹,他当初就不应该答应马里奥总统的要求。而且亚纳耶夫的话已经放在了这里,史托亚诺夫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

“保加利亚和苏联合作的前提必须是对方放弃针对我们国土安全的反导系统,否则苏联将保加利亚视为敌人,并且将反导系统部署在接壤的边境地区。以在第一时间打击保加利亚的反导系统。将来与美国开战,任何拥有反导系统的国家都将视为北约军队进攻苏联的前哨战,苏联将会对其进行核毁灭打击报复。”

亚纳耶夫的语气变得非常严厉,他就是先拿这位前共产主义伙伴开刀,让罗马尼亚和波兰意识到一件事。苏联的综合影响能力的确不如美国,但是战略威慑能力依旧能让不听话的东欧国家折磨的服服帖帖。

史托亚诺夫已经完全笑不出来了,幸好在场并没有任何的记者,否则一定会记录下这位保加利亚总统恐惧的表情,还有抑制不住的颤栗。

亚纳耶夫深吸了一口气,这种感觉真好,就像当初要挟波罗的海三个国家的领导人一样。根本不需要用任何的阴谋诡计,完全就是实力上的碾压。他们以为苏联沉默了太久,就不再是当初的欧洲压路机。但是亚纳耶夫用一个清脆的巴掌告诉对方,别说一个保加利亚,就算是罗马尼亚加上波兰,亚纳耶夫的核武器库都非常自信能将三个国家的军队核打击洗地三遍,让三国彻底变成东欧版本的切尔诺贝利。

“选择与我们和平相处,还是选择自取灭亡,这是史托亚诺夫总统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亚纳耶夫呼了一口气,用一种嘲讽的语气说道,“当然,苏联并没有将任何一个东欧国家看做的是对手或者敌人,我们只需要战略发展的空间。我们的敌人在远在千里之外的英吉利海峡对岸,在大西洋的对岸。他们拥有的战争机器是整个东欧国家之和,谁都不希望你们成为被他们利用的对象而已。”

“所以我们会将任何阻止我们崛起的国家看做的一体化的敌人,北约东扩也好,西方世界也罢。苏联会将所有阻拦我们前进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消灭,绝对不会停止。”

“攻破反导系统不过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才是我们反击的重点。苏联将会扭转东欧被动的局势,阻止北约的东扩计划!”

史托亚诺夫摇摇头,还在硬着嘴皮子说道,“没有人会再想回到共产主义的怀抱之中,苏联的反击不过是将东欧国家推向北约和欧盟的框架之内。难道这一点,亚纳耶夫总书记还没有看出来吗?你们已经是众叛亲离的局面了,昔日的盟友变成了现在的敌人,苏联还有机会翻盘吗?”

换做另一句话就是几乎东欧的前共产主义国家都将苏联视之为敌人,亚纳耶夫又该如何突破这一层的禁锢?

亚纳耶夫对史托亚诺夫的说法嗤之以鼻,任何国家的崛起都是在旧时代的尘土之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做到和平崛起,苏联的强大是百万红军用鲜血在冰天雪地的斯大林格勒,在战火硝烟弥漫的柏林街道里杀出来的,不是别人的恩赐。

所以亚纳耶夫信奉,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

他微笑着说道,“对不起,苏维埃的崛起从来不需要任何一个国家的同情。我们只凭借实力说话,实力碾压一切。”

“如果有哪个国家对我们所说的话有意见的话,可以站出来试试,我们会告诉他,什么叫做钢铁的车轮。”

第六百一十一章 他还没有死

亚纳耶夫用强大的气场和灵活的外交政策告诉保加利亚总统,你要是不愿意放弃反导系统的建设计划的话,就等着成为苏联核武器打击的目标吧。这是亚纳耶夫在波罗的海谈判之后首次展现出强硬的政治风格,不需要任何的阴谋阳谋,就是实力上的碾压,我看你不服,我可以用核武器要挟你,只要你敢投靠北约,你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既然知道东欧现在都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那么亚纳耶夫也没必要跟他们客气。既然跟周围的国家谈不拢,那就直接军事威胁,将航母开到你家门口,让舰载机直接威胁你的空域,到时候看看还有哪个国家敢说一声不?

大国崛起的过程是血腥的,苏联这么大的地盘,几乎都是当初用士兵的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所以亚纳耶夫在今天的谈判桌上才有这样的底蕴,敢跟保加利亚总统叫板。

“离保加利亚最近的不是德国,不是英国,也不是法国,更不是美国。”

“而是我们苏联。”

“所以我希望保加利亚总统在与其他国家签订合约之前最好想想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苏联从来不会对背叛者有太大的耐心容忍。”

从总统府出来之后,亚纳耶夫已经不再去想对方会有怎样的表情了,从最后一眼的惊恐和颤栗中,胜负已经知晓。亚纳耶夫凭借着强硬的外交手段硬是让保加利亚总统从原本的墙头草,成为了苏维埃的盟友。毕竟身边有一位实力强大的邻居,而且他还拥有着反制美国的武器,所以史托亚诺夫再怎么傻,也应该考虑一下苏联的实力。

返回下榻酒店的时候,亚纳耶夫一直在考虑另外一件事,最近访问保加利亚的时候,他的身体就开始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亚纳耶夫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会向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一样,病死在自己的岗位上。他咳嗽了一下,隐约感觉肺部有一股疼痛感。他恍然想起之前历史上的亚纳耶夫也是因为长期的肺病折磨,在2010年9月24日逝世。

不过不论如何,他都不能在这个时候倒下,亚纳耶夫决定通知外交部人员,结束接下来的访问安排,迅速回国接受治疗。起码在任期结束之前,亚纳耶夫还不能从苏共总书记的位置上倒下去。

关于亚纳耶夫仓促结束访问行程的安排,助理感到有些意外,但还是按照亚纳耶夫的意愿,给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外交部发布了一份声明,亚纳耶夫总书记取消接下来的行程。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