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149章

作者:陈家过河卒

进入会议室之后,罗季奥诺夫坐在之前舒什克维奇的位置上,他环顾了一下周围大气都不敢出的众人,笑着说道,“在处理完1991年的那场政治动乱之后,我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经历了戈尔巴乔夫时代的放纵之后,这些人终究会为自己的动乱行为付出代价。’但是显然某些人并没有学到深刻的教训,他们以为自己还能够在格鲁吉亚的土地上掀起一股西方自由主义运动的潮流,难道他们已经忘了。时代早就抛弃了这群人了吗?”

所有人都不敢说话,更别提别伊什维利这位始作俑者,他甚至不敢抬起头看一眼罗季奥诺夫将军。

“1991年格鲁吉亚和波罗的海三国事件中处理了许多人,甚至有些是在座各位同志的亲朋好友死在那场被你们称之为斯大林主义大清洗运动的事件之中,对此,我们表示非常的庆幸。”罗季奥诺夫特地用上了庆幸这一词,挑动了所有人的神经。

不过他的发言还没有结束,罗季奥诺夫用不大却又威严的声音说道。“庆幸1991年的时候,这群该死的家伙罪有应得,庆幸他们的覆灭拯救了高加索地区,庆幸他们的后代跟他们一样。不识抬举,准备跟随那些罪有应得者的后路,这样我们才可以彻底的稳定整个高加索地区的局势。用你们的死换来整个加盟国的万世太平,所有人都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你们咎由自取,我们松一口气,各取所需。”

“混蛋!”有人终于忍不住了。起身想要扑向罗季奥诺夫,却被身边的士兵一脚踹回到座位上,他咬牙切齿的望着眼前的仇人,如果可以他宁可与眼前的仇人同归于尽。

“你们就像波旁王朝的遗老遗少,对我们的制度不满,想要重新回到用资本代替世袭,掌控一个国家人民的时代?让人民用辛苦的劳动为你们一小撮人创造价值?简直做梦,在苏联,这个国家的权力不是莫斯科说的算,更不是你们所得算,而是属于整个苏联的人民。”

“不单单是你们,整个高加索地区的加盟国都会因为你们的政变而受到牵连。”罗季奥诺夫冷笑着说道。

“不单单因为我们是什么关系?难道你们布下的局不仅仅针对第比利斯的我们?”斯坦纳有些惊慌,他紧紧的握着拳头,尽量让自己保持镇定。从罗季奥诺夫发表长篇大论开始,他就隐约觉得这是一个阴谋,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

“难道你真的觉得,一个第比利斯的造反集团会值得我们这样苦心孤诣的设计布局?从拿到舒什克维奇同志的那封检举信开始,我们就完全有理由逮捕你们所有人,丢进克格勃的秘密监狱进行审查。”

“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你知道为什么吗?”罗季奥诺夫反问对方。

脑袋并不算太笨的斯坦纳一瞬间就明白了过来,他紧紧的盯着罗季奥诺夫,就像看着恶魔撒旦用颤抖的语气回答道,“难道你们希望我们发动叛乱,然后乘机在第比利斯,哦不,格鲁吉亚斩草除根稳定局势?天啊,你们的目标根本不是我们,而是整个格鲁吉亚。莫斯科甚至可以通过这件事将格鲁吉亚进行更加牢固的控制,比如说,撤销加盟国?”

听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再也忍不住的窃窃私语,如果真的是这样,莫斯科方面的手段可谓是恶毒至极,故意利用政变来对付格鲁吉亚,让这片土地上的人失去最后一丝独立的希望,彻底成为克里姆林宫手中玩物。

罗季奥诺夫摇摇头,斯坦纳一群人还是太过天真,真以为克里姆林宫的目标这群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亚纳耶夫的目光可是放的更加长远,里海与黑海之间,格鲁吉亚,车臣,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都是亚纳耶夫的囊中之物,哪个国家都不允许将自己的势力伸进来。

“这次的格鲁吉亚事件不过是一个引发高加索地区,甚至是引发克里米亚半岛,波罗的海沿岸的一场重大变动导火索,别以为苏联的野心就是只想着一个小小的格鲁吉亚。从收拾车臣的瓦哈比教派,将他们赶到北极圈,真的只是预防高加索地区恐怖主义泛滥吗?”

到这里,斯坦纳总算猜出来莫斯科方面的真实意图,如果真如他所想的那样,那么亚纳耶夫将作出一件史无前例的壮举,甚至是斯大林时代也没有过的行动。

罗季奥诺夫将军说道,“从这次的格鲁吉亚事件之后,我们将会加强对所有加盟国的控制,是的,就是从取消加盟国,将它变成苏联的自治区开始。”

第三百二十七章 裁撤与同化政策

这样的重磅炸弹丢进那群政变者之间,才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有多么的可笑,别说联系土耳其总统德米雷尔,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军事同盟化这样可笑的言论。人家克里姆林宫的眼光根本没有在自己的身上,格鲁吉亚民族分裂势力在他眼中根本没有资格称之为对手,他们是打量的是整个加盟国。现在想想亚纳耶夫当初所谓的大清洗镇压手段根本只是对加盟国异己分子的怀柔而已,他真正要做的可是从根源上的削弱加盟国势力。

将加盟国变成美国联邦式的加盟州,剥夺了一系列保留的国家政治权利。别伊什维利想起亚纳耶夫撤军的时候只撤销远东军区,而高加索地区,列宁格勒,中亚,基辅,白俄罗斯地区非但没有削减军队数量,还将撤销的远东军队调遣到加盟国地区。从苏联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亚纳耶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削减军备,而是在防备自己的加盟国!

但是别伊什维利明白的太晚了,就在他刚想明白这件事情的时候,就被投入到了沃尔库塔那座专门用来关押政治犯的监狱之中,他的余生都会在这座暗无天日的牢房里孤独地度过。没有执行死刑并不是莫斯科方面的仁慈,而是莫斯科对待他们的手段比死亡更加的痛苦。

以别伊什维利和斯坦纳为首的格鲁吉亚政治谋反集团案被宣布告破,此案一出举国震惊,谁都没想到格鲁吉亚在经历了两次的谋逆之后,居然还会铤而走险的进行第三次,果然是反对苏联统治的第一阵线。

所有加盟国的第一书记都抱着幸灾乐祸的目光盯着舒什克维奇,以为他会遭到莫斯科方面的严厉惩罚。

的确,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舒什克维奇就被亚纳耶夫叫到了莫斯科,不过他是在红场上以苏联英雄的身份受到了莫斯科的接待。

“感谢舒什克维奇同志为莫斯科所做的一切,我想中央会记住你的所作所为。舒什克维奇同志,真的辛苦你了。”亚纳耶夫握着他的手,微笑说道。内心却在思考着另外一件事,将这个令人讨厌的家伙调往哪个加盟国当第一书记会比较适合。毕竟这样狡黠的政客可不多见。

“那么之前我跟莫斯科方面的协议……”舒什克维奇小心翼翼的试探道,亚纳耶夫当初提出的要求是只要舒什克维奇愿意跟他们合作,那么莫斯科方面将既往不咎,他一如既往的坐稳自己的第一书记位置,享受着国家别墅,免费医疗的待遇。

“依旧生效。”亚纳耶夫点点头,“舒什克维奇同志,我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答应过你的要求一定会做到。不过你做出这样的事情,格鲁吉亚方面是待不下去了,那么我将你调往其他的加盟国地区如何?比如阿塞拜疆,比如亚美尼亚或者爱沙尼亚?”

舒什克维奇的心凉了半截,这可是比将功赎罪更让人难以接受,这些地区都是民族成分复杂或者独立诉求强烈的国家,带着叛徒身份的舒什克维奇到那里担任第一书记的职位,肯定会受到本地势力的排挤。

亚纳耶夫这一首借刀杀人的手段让舒什克维奇自己吞下苦果,这只老狐狸连话都说不出来。在亚纳耶夫的绝对权力和翻云覆雨政治手段面前,他就是毫无招架还手之力的小白鼠。

“感谢亚纳耶夫总书记的提拔,我一定会在加盟国尽力做到让莫斯科满意,让人民放心。”

“我相信你的能力,舒什克维奇同志。当然我也希望你能纠正一下说法,是先做到让人民放心,然后才是莫斯科方面的满意。还有从今以后都没有苏联加盟国这个说法了。有的只是苏维埃自治区。”

听到这里,舒什克维奇只能苦笑着答应了亚纳耶夫的全部要求,谁叫站在自己面前的是权力至高无上的苏联总书记呢。于是在众望所归之下,舒什克维奇被暂时停职。看似这是莫斯科方面对这位老狐狸的惩罚,实际上却是为他下一次在加盟国实行颠覆做准备。对于亚纳耶夫而言,舒什克维奇这样的人老狐狸即使不值得信任,适当的时候寄给对方一点利益却可以为自己铲除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这样的交易亚纳耶夫还是愿意接受的。

苏联各大报社都报道了这次的格鲁吉亚政治危机,亚纳耶夫还特地召集所有加盟国的最高领导人,跟他们召开一场深入人心的交流会议。当然不是和风细雨的友好协商,而是狂风暴雨的强烈责备。

亚纳耶夫的脸色非常的难看,在众多的加盟国第一书记看来就像是即将爆发的节奏。果不其然亚纳耶夫开口第一句就是强调了阶级和革命队伍的纯洁性。这种叫法虽然过时,但是一旦强调就意味着有事情发生。

“我再想如何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在所有人都不怎么将加盟国分裂当做一回事的时候,当所有人都在看着舒什克维奇幸灾乐祸的时候,当所有人都以为格鲁吉亚将要倒霉的时候。在座的各位难道就没想过,格鲁吉亚的事件,不会在你们所处的国家中发生。”

“我想我的手段的确是过于仁慈了,在你们称之为大清洗的行动中,我只是处决掉与事件相关的核心人物,对于那些有关联的人员一律放过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不过从这次的格鲁吉亚事件中我可以看出,不进行彻底的铲除行动的话,很难保证加盟国的长久稳定。”

“所以我希望各位回去能够好好的想清楚,你们是准备站在哪一边,是效忠苏维埃,还是跟随其他人沆瀣一气,苏维埃永远不会放过企图伤害自己祖国的敌人,永远不会。”

在各国代表阴晴不定的脸色中结束了亚纳耶夫单方面滔滔不绝的会议,他们隐约觉得亚纳耶夫在向他们释放一个隐晦的信号。

各国第一书记们返回各自的加盟国之后,先由莫斯科报发出第一条试探信号,克里姆林宫方面将要修改宪法,裁撤加盟国的国家地位,变成苏联的一个州。就像美国的联邦制度一样,只是苏联对州的掌控要远远比美国严格的多,中央集权牢牢地压制住地方的特权。

同时苏联的媒体也开始强调一个苏联统一民族关系,无论是俄罗斯,白俄罗斯,爱沙尼亚,立陶宛等各种民族,本质上都属于苏联公民,都是统一的民族。采用大统一民族方式来打压少数民族的独立性。

非俄罗斯族的特权被取消,这也是从斯大林时代之后下手最狠的一次。以前为了民族的团结,都是在打压主体民族,然后赋予少数民族优越的特权。而亚纳耶夫时代开始则一改传统,虽然对俄罗斯族保持着不冷不热的态度,但是对少数民族的高压政策便开始显现出来。亚纳耶夫高压政策是对所有民族,在他眼中只有国家母亲和社会主义体制两种东西,其他的民族独立狂热和大沙文主义都是统统该死的异端。

各大加盟国的第一书记不淡定了,这样的做法等同于断绝了他们的活路,指责亚纳耶夫的言论也纷纷扬扬起来,瞬间将莫斯科领导阶层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苏联又一次迎来了加盟国的危机。

第三百二十八章 坚持己见

之前苏联宪法规定加盟国拥有自由退出苏联的权利被亚纳耶夫用修改宪法的方式给无情的剥夺了,三个拥有一票否决权国家的权利也被亚纳耶夫一票否决。而现在亚纳耶夫又将魔爪伸向了其他的加盟国权利。

在有权同外国发生外交关系,同外国缔结条约及互换外交和领事代表,以及参加国际组织和拥有自己的领土和国籍这两条被莫斯科政府否决。这么大的动作是铁了心让加盟国变成牢不可破联盟的忠实部分,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分裂出去的国家。亚纳耶夫也是有的放矢,在削减政治权利的同时再加强各大加盟国的经济权利,参照特区的模式,将加盟国变成一块特区,让它成为莫斯科不可分开的附庸。

当然这样的做法迎来了几乎政治局同志绝大部分的反对声,他们从各个加盟国的首都赶往莫斯科,企图制止亚纳耶夫的决定。

“立陶宛共产党第一书记布罗基亚维丘斯,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古伦科,乌兹别克共产党第一书记卡里莫夫,摩尔达维亚共产党第一书记卢钦斯基,吉尔吉斯共产党第一书记马萨利耶夫,塔吉克共产党第一书记马赫卡莫夫,亚美尼亚共产党第一书记新任莫夫西相,阿塞拜疆共产党第一书记穆塔利博夫,哈萨克共产党第一书记纳扎尔巴耶夫,甚至是俄罗斯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波洛兹科夫。几乎所有政治局的委员们都到了。”帕夫洛夫忧心忡忡的念出名单上的名字,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冲着亚纳耶夫的政策而来,并且表现出一副莫斯科欠我一个解释的态度。

站在他身边的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也小声的劝告亚纳耶夫,“听我一句劝说,亚纳耶夫总书记。现在我们退出还来得及,趁事件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这样的政策动摇了太多人的奶酪,他们甚至会联合起来对付莫斯科中央,到时候我们将不亚于面对一场可怕的危机。这可是比波罗的海三国独立,比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骚乱还要糟糕的问题。”

“雷日科夫同志,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从1991年接任了戈尔巴乔夫的位置之后,我所做的一切有出过差错吗?或者说我有像戈尔巴乔夫那个蠢材,将苏联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吗?我有吗?”

雷日科夫摇摇头,“总书记所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英明而伟大。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丝的差错,但是……”

“那就对了。”亚纳耶夫打断了雷日科夫的话,“没什么但是,既然当初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那么我所做的这一步,也是正确的。只是我的计划你们并不理解而已,变革往往会带来血腥的过程,一场为了更多人着想的革命往往会将一小部分人吊死在绞刑架上,这一点,在斯大林时代已经证实过了。”

雷日科夫心想斯大林时代吊死的可不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啊。当然他心里着急又不能当年怒叱亚纳耶夫荒谬,只能转过头求助帕夫洛夫。谁知道对方也只是略带遗憾的摇摇头,表示亚纳耶夫现在决定的事情,他也没法说服对方了。

亚纳耶夫伸出手打断了雷日科夫和帕夫洛夫的发言,他做出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从座位上站起身,“关于那些吵闹的加盟国共产党第一书记,我从办公室里就已经感受到他们的不满了,这次我会亲自出面说服他们,能讲道理的,尽量跟他们讲道理。不愿意讲道理的,也就只好采取强硬的手段让这群人屈服。”

最后亚纳耶夫回头说道,“起码我要让这群人清楚,我所做的一切,没有半点的个人私心。全部都是为了这个国家。就算现在所有人都不认同我的做法,但是在未来,他们会知道我此时此刻的用心良苦。”

说到这里,亚纳耶夫突然有些自嘲的说了一句话。“我的付出注定无人理解,希望我的愿景与世长存。”

雷日科夫望着亚纳耶夫远去的背影,第一次感觉到这位至高无上的领导人,此刻是多么的无助和沉默。

会议室内已经吵得不可开交,对于莫斯科方面不与他们协商,甚至是一个通告都没有就直接采用这么粗暴的手段撤销加盟国政策。让所有人都觉得无法忍受,他们认为亚纳耶夫的所作所为是在造成加盟国地区和苏联政府之间的对立和隔阂,再这么下去,好不容易在这三年积攒起来的信任又会随着这一政策的实行而烟消云散。

“必须制止这种愚蠢的行为,我们不能让共产主义在加盟国之间失去民心。”古伦科在重新执掌了乌克兰的大权之后就开始采用刚柔并济的政策,一方面改善与民主派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大力的镇压企图夺权的其他党派。用古伦科的说法来讲就是我允许你监督我执政,但是绝对不允许你抢夺我的地位。

他担心亚纳耶夫此举会造成民族派系拥有光明正大的理由,竖起分裂独立的旗帜,挑起乌克兰的内战,这是他最不愿意见到的场面。

古伦科话音刚落,亚纳耶夫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内,原本嘈杂的会议室安静了下来,这些各个加盟国的共产党第一书记都在等待亚纳耶夫的一个解释。

上一篇:重生之抽奖空间

下一篇:游戏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