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民国 第589章

作者:大罗罗

  看到薄一波进来,毛泽东立刻就询问起南奥里萨邦的土地种姓革命来了,当听到南奥里萨邦各县普遍没有完成“指标”的时候,他的眉毛就渐渐拧了起来。当薄一波提出自己的建议后,毛泽东又满意地拍手笑道:“好!我看一波同志的办法是个好办法,一举解决了印度阶级斗争的短期和长期矛盾,就算是印度革命胜利了,也可以继续管上几十年,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也还是要有阶级斗争的,要阶级斗争就自然也要有斗争对象。我们如果现在把仅有的那么一点婆罗门、帝刹利都消灭了,以后的阶级斗争要如何开展?如果没有阶级斗争,又怎么能促进我们的各项工作快速发展呢?”说到这里,他又停下思考了一番,“此外,我们的土地种姓革命不仅要在印度教信徒中开展,就是穆斯林教徒、锡克教徒还有佛教徒中也可以开展,我们一样可以在伊斯兰教徒、锡克教徒还有佛教徒中找到足够数量的婆罗门、帝刹利富农阶级和吠舍富农阶级!共产党还要世世代代领导印度人民同他们斗争下去!”

第0893章 反围剿和长征(八)国共和谈

  “朋友们,来自新德里和布巴内斯瓦尔的朋友们。现在我们的话题,似乎也该也应该离开阶级斗争和民主选举,而回到和平上来了吧?”说话的人自然就是我们热爱和平的罗耀国元帅。就在蒋介石忙着追刹斯大林,毛泽东忙着帮助印度的贫下中农斗地主的时候,罗耀国元帅则在新加坡召开了一个“印度和会”,他和那位同样心肠软软的,爱好和平的俄国女皇阿娜斯塔西妮娅两个人一起。联名将印度国大党的主席尼赫鲁、印度共产党总书记鲁易,还有中共中央主席周恩来一起请到了刚刚成为中国领土的新加坡省省会新加坡的章宜海军基地里面,来讨论印度的和平事业了。

  虽然这两天斯大林的20来万残兵败将已经开进来俾路支斯坦,正和俾路支当地的部族武装在进行着一场残酷而毫无意义的战争,蒋介石和布柳赫尔也正趁着这个机会同卡拉奇的印度西北军区司令官斯利姆频繁用电报和特使进行联络,商讨着一个联合围剿的计划,准备动用18万中国军队,30万白俄军队,10万波斯军队,5万俾路支斯坦地方武装,5万阿富汗军队,还有50万印度中央军和20万印度地方武装一起,对斯大林的残部来个六国大会剿。眼看着南亚次大陆上,马上就要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了。但是对于已经来到新加坡的四国(两个印度加上中国、俄罗斯)五方(印度两党和中国两党还有俄国女皇)代表来说,和平似乎还没有到完全绝望的时候。至少在罗耀国的口中,和平是那么多容易获得,只要印度的两党可以搁置分歧,从印度民族的大局出发,新德里方面也不要谈什么民主统一,布巴内斯瓦尔一方也不要搞那么多阶级斗争,印度的两党还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几个人现在就在章宜海军基地里的一栋英式洋房的会客厅里面坐了下来,阳光从窗户射了进来,屋子里面显得酷热难当,每个人面前都放了一杯加了冰的饮料,一台吊扇在以最大的速度旋转着,将一阵阵热风送到屋子的各个角落。罗耀国用一块丝质的手绢擦了下额头的汗水,微微摇了下头,又道:“尼赫鲁先生,鲁易先生,你们双方都声称是为了印度人民,也都指责对方是卖国贼和印度人民的敌人。难道这就是你们双方唯一的共同点么?”

  “不!”尼赫鲁轻轻哼了一声,“我们国大党和印度共和国政府还想要和平!”说着他冷冷瞧了一眼一脸正色的罗耀国,咬了咬牙道:“我们印度人民向来是热爱和平的,我们从来都没有侵略过谁,征服过谁,我们只想要和平安定的生活!”

  “那是因为有几万万首陀罗和达利特充当奴隶,你们这些婆罗门统治者根本不需要通过对外扩张来聚敛财富。”鲁易的语气有些冷,他早就知道这个所谓和会不过是双方为了更好的准备战争而进行的骗人的把戏。

  尼赫鲁摇摇头,他大声叫道:“我们国大党和共和国政府已经在想办法改变种姓歧视了!在外面刚刚制定的《印度宪法》第15条就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第17条明文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而且只要印度实现了民主制度,占人口大多数的低种姓印度人完全可以通过手中的选票来选举真正为他们谋利益的政党上台。你们共产党人既然声称是代表首陀罗、达利特利益的政党,那为什么不肯让首陀罗、达利特们用选票来选举你们上台?”说着他狠狠瞪了一眼周恩来,“而是要依靠外国侵略者的力量,充当外国人的走狗呢?”

  鲁易脸上怒气一闪而过,他猛地站了起来:“谁是外国的走狗?是谁在英国殖民者的印度自治政府里面当官?又是谁在英国殖民者的扶植下上台?你们现在更是连英国殖民者压迫印度人民的工具——英印军队都全盘接受了,还怎么有脸指责别人是外国侵略者的走狗?”

  听到这个话,罗耀国和周恩来相互看了对方一眼,两人的眼神里好像都有那么点指责对方的意思。罗耀国叹了口气,开口道:“谁是外国侵略者的走狗这个问题可以慢慢研究,眼下的会谈还是讨论些别的问题,比如怎么帮助印度低种姓人民摆脱压迫吧。”说着他笑着对鲁易道:“国大党的尼赫鲁先生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民主和法制。不知道印度共产党有什么好办法么?”

  “我们的办法就是阶级斗争!”鲁易挥了挥拳头,大声道:“占印度人口约5%的婆罗门和占印度人口90%以上的首陀罗、达利特之间的斗争其实就是一场持续了4000年的阶级斗争!婆罗门、帝刹利等高种姓阶级必须要为他们对印度人民长达4000年的压迫和奴役付出代价!那就是被打倒!被消灭!永远被首陀罗和达利特踩在脚下!”

  “那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未来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以达利特最高贵,以婆罗门最卑贱呢?”俄国女皇这时用少有的冰冷声音插话道:“不,准确的说是以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这两个种姓最高贵,然后才是达利特、首陀罗、吠舍、帝刹利、婆罗门,再下面或许还有反革命分子吧?”

  “这不是高贵和卑贱!未来的印度是人人平等的社会,不过成分还是要讲的,因为那些曾经压迫过印度人民的婆罗门、帝刹利分子是不会心甘情愿退出历史舞台的……”

  “哼!成分和种姓有什么区别?不也是以人的出身来决定他们的高贵和卑贱么?这种事情在辅文元帅面前说说也就算了。在朕面前,哼!朕的大臣中间可有不少是苏联共产党在这方面的专家!你们所谓的替首陀罗、达利特翻身,不过就是想利用他们的力量,将你们这些印度革命者和你们的后代置于整个印度社会金字塔的顶尖!就像领导俄国革命的那些人一样!打倒沙皇只是为了自己成为新沙皇而已……”

  鲁易刚解释到一半,居然又被俄国女皇给厉声打断了。“成分论”似乎是这个以好脾气出名的女皇的逆鳞,说完这些,这个俄国女皇居然不理罗耀国微微有些发怒的目光,就站起身扬长而去了……女皇临走时的一番发泄自然也搅了今天这个和会的性质,鲁易和尼赫鲁在争吵了一会儿之后,也都双双离场了,只剩下罗耀国和周恩来两个人留在空旷的会客厅里面。

  房间里面陷入了沉默,罗耀国和周恩来好像也都因为阿娜斯塔西妮娅最后的那番话感到了一点尴尬。很显然,有些神圣的面具被这个不知好歹的女人给撕破了。虽然,罗耀国和周恩来也都是明白人。

  “恩来,”罗耀国郑重地望着周恩来,“我知道你们中国共产党人同苏联共产党和印度共产党是不一样的,你们是真心为了解放中国的贫下中农的,所以贵我两党才能免于兵戎相见,中国也才能得救,崛起成为世界上第一等的帝国主义国家,这方面贵党也是功不可没的。”

  周恩来没好气地横了罗耀国一眼,“我们可不想把中国变成帝国主义列强!”

  罗耀国苦苦一笑,“可是中国人民想当帝国主义列强的人民啊!”说着他站起身,朝二楼的楼梯走去,走到楼梯口又回头对周恩来道:“恩来兄,跟我来,有些东西想给你看看。”

  周恩来没有开口询问,而是默默跟在他后面,上了洋房的二楼,走进了一间挂着大幅作战地图的房间,周恩来仔细辨认了一番,才认出那是印度西北波斯东南和阿富汗南部的地图。前世界革命的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和他的二十来万红军,眼下就被困在那里。

  “围剿之势已成,辅文兄,你们是想要消灭苏联红军了吗?”周恩来浓眉微皱,苏联红军如果就这样被消灭了对印度革命可没有一点好处,也不是中共想要的结果。

  罗耀国笑着摇摇头,走到地图前,指着印度西部的两条封锁线道:“我们和俄罗斯帝国、波斯王国的60多万大军也不会进入俾路支斯坦地区,那里人烟稀少,道路设施简陋,我们这种重装部队很难通过。所以这不是什么围剿之势,而是印度政府军在堵截斯大林红军。

  为此印度军队设置了两道封锁线,他们的第一道封锁线是由少量地方武装和俾路支部落武装的力量为主的。他们的战斗力非常有限,只能起到骚扰的作用,是阻挡不住斯大林的二十万军队的,只能适当削弱他的力量。而真正起作用的就是沿印渡河部署的第二道封锁线。

  印度西北军区在印渡河两岸地区集结了大约70万军队,其中负责印渡河中上游地区防务的主要是马步芳他们所掌握的印度穆斯林联军,正规军大约只有10万军队,此外还有约10万人的旁遮普邦地方武装和俾路支民兵武装助战。而印度中央军的50万人都部署在印渡河中下游地区,其中卡拉奇和印渡河沿岸都部署了重兵。”

  周恩来这下全听明白了,罗耀国给他看的居然是印度军队的军事布防图!他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紧盯着地图,那上面印渡河中下游,从希拉姆亚尔汗往下,都是密密麻麻的部队番号和防御工事的标记。印渡河中游的防御则相对空虚了很多,似乎有很多漏洞可以钻!如果斯大林掌握了这张地图上面的情报,他完全可以找到印度军队防御上的空隙,突破“固若金汤”的印渡河防线。

  “这就是印度政府军的防御计划?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周恩来的语气冷冷的,好像是满不在乎,可是内心却吃惊不已。如果国防军总参谋部能够搞到印度伪军防御斯大林的作战计划,那是不是也能搞到日后,他们围剿革命根据地的作战计划呢?

  “这就是大概的计划,不过印渡河中上游部分是非常精确的。至于情报来源嘛,我不说你也能猜到几分。”说到这里,罗耀国停顿了下,又道:“这份地图你带回印度去,至于要不要给斯大林,就请斟酌着办吧。”说着他就亲自动手,摘下地图塞到了周恩来手中。

  ……

  而这时在俾路支斯坦的东部,长长的行军队伍正沿着一片沙漠的南部边缘缓缓前进。虽然烈日当空,还从沙漠深处刮来一阵阵裹挟着沙粒的热风,但是这支队伍显得有些乱糟糟的军队还是在滚滚向前开进。所有人都在尽最大的努力行军,和之前在波斯时候不同,斯大林的这支红军可是处于了“绝地”,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这十六、七万红军官兵还有五、六万随军家属处于了绝境。除了快速通过这片被野蛮的俾路支人控制的荒漠,是没有任何出路的。现在如果掉队,可不是落到好心肠的俄国女皇手中,而是成为那些野蛮人的俘虏!男人会成为奴隶,而女人当然是那些野蛮人的……

  而和1个月前相比,眼下的苏联红军倒是更像丧家之犬了,官兵们身上的军装早已经破烂不堪,除了少数高级军官还有件体面的呢子军服外,其他人身上都是一些破烂得布满了窟窿和补丁的军服。而这身军服下面的,则是一副已经被连日的行军作战和缺乏给养给耗尽了的虚弱躯干!而造成目前红军困境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些野蛮的俾路支人,这些野蛮人对付红军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坚壁清野加上游击战!和一百多年前库图佐夫对付拿破仑大军的办法差不多。或许在俾路支斯坦,这里的人们在千百年前就会这样做战了!他们转移好粮食牲畜,填埋了水井,然后焚烧掉自己的破草房,最后整个部落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自从斯大林的军队进入辽阔的俾路支斯坦荒漠之后,就没有遇见过几个有人类活动的村庄或是绿洲,大军随身携带的补给耗尽之后,就只能不断派出小队人马沿途搜索俾路支人的隐藏地点,“征用”粮食……当然,这些小队有时候会带回来粮食,有时候则整队人马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更多的则是在荒漠中转悠了一圈,什么也没有发现,空手而还了。

  到了1939年7月8日,这支正闹着饥荒的军队终于快要走出好像是无边无际的俾路支斯坦地区了!富庶的信德地区好像就在眼前。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封来自印度东部布巴内斯瓦尔的长电报却让苏联红军的高层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封电报的内容就是罗耀国交给周恩来的那份印度军队的布防图,而争论的则是关于正处于困难中的苏联红军应该选择哪里作为他们的突破方向。

  被斯大林倚为长城的朱可夫大将认为苏联红军目前的状况不适合同印度军队进行决战。因此红军下一阶段应该北进到印渡河中上游地区,在木尔坦以北寻找适合的地点渡河,进入旁遮普和克什米尔地区。可以在这片背靠喜马拉雅山的地盘上开辟革命根据地,给红军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而另一位红军高级将领铁木辛格大将却认为,最适合作为红军根据地的就是眼前的信德地区。红军不应该惧怕同印度军队展开决战,如果伟大的苏联红军连印度军队都要惧怕的话,那还有什么资格去印度核心地区开辟根据地?这里毕竟是印度,不是俄罗斯!苏联红军在这里多半会被当成是侵略者,除了用武力杀出一条血路,就再也没有生路了。如果不把印度军队打怕,红军根本不可能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而且现在红军的给养弹药都急需要补充,给养什么的还好说,可武器弹药呢?除了夺取印度军队手中的武器弹药,还有别的来路么?

  此外,铁木辛格还有一个担心,印度西北的所谓穆斯林联军的官兵大多来自中亚,武器装备又由中国提供,因此战斗力不弱!虽然人数不多,可是一但和苏联红军发生冲突,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获胜的,而印度中央军则将会北上增援穆斯林联军,最后变成十几万苏联红军同六、七十万优势之敌的总决战!

  相反,如果红军同印度中央军展开决战,不管战事如何,印度的穆斯林联军是绝对不会救援他们的中央军的。战斗将是16、7万红军对付50万印度中央军,别看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但红军的赢面却是不小的。因为红军方面已经事先得到了对手的兵力布防图!可以利用对手需要分散布防一大片区域的弱点,来个各个击破!然后在印渡河下游的信德地区建立根据地。

第0894章 反围剿和长征(九)爆发

  印度,胡兹达尔。

  一辆四轮驱动的轻型装甲车在夜色的掩护下开进了这座距离富饶的印渡河河谷地带仅一百多公里的山城。小城里面此刻已经是戒备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都是带着蓝色大檐帽的苏联内卫部队官兵!虽然蓝帽子已经洗得有些退色发白了,可是一颗捍卫苏维埃政权的红心……大概还没有变色吧?这支部队是眼下斯大林唯一可以信任的武力了,而看到这些苏联保卫者这样如临大敌的模样儿,就知道车里面坐着的一定就是斯大林本人了!

  斯大林坐在车窗里,借着夜色静静地看着外面的景象。感谢老天,这座小城并没有遭到焚毁,看来不是被那些俾路支人所控制的。看小城的规模,估计可以筹集到一些给养让军队可以饱餐一顿了。接下来可有一场大战役要打呢!看看外面那些面黄肌瘦的苏维埃保卫者,斯大林就是一阵阵的心痛。这些人可是可以得到优先补给的呢!那些只能吃内卫部队吃剩下的残羹剩饭的普通红军不知道现在已经困难成什么样了!这支英雄的部队一个多月前从德黑兰逃出来的时候,还有超过二十万人和十几万的随军家属,走在卡维尔盐漠边缘可是浩浩荡荡的!而如今只是仓皇逃窜了一个多月,并没有打过一场真正激烈的战役,就变成这副样子了……这没有后方的逃往日子,还真不好过呢。看来需要尽快给红军找到一块根据地才行!

  在他神思不属的时候,装甲汽车已经开到了原来的胡兹达尔的英国总督署前面,这里已经被当作了苏共中央的临时总部,门口的两个笔直肃立的蓝帽子卫兵见到斯大林从车里面钻出来看,都是啪嗒一个立正,这个姿势可一点不比克里姆林宫前的卫兵差。斯大林穿了一件短袖衬衫,两撇八字胡精心修剪过一番,嘴里还叼着他招牌似的雕花烟斗,还有一缕青烟从烟斗里面冒出来。贝利亚和波斯克列贝舍夫紧紧跟在领袖的身后,贝利亚的裤子口袋鼓鼓囊囊的,里面显然有一把手枪,贝利亚的右手放在口袋里里面,两支充满了警惕的眼睛四下张望。波斯克列贝舍夫手中拎着一个手提包,自从斯大林逃出德黑兰,这个黑色的皮包就由波斯克列贝舍夫随身携带着,谁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就连波斯克列贝舍夫本人也不知道,他只是从斯大林手中接过这个用一把小锁锁着的黑色皮包,至于里面是什么,他可没有打听,也不想知道。

  斯大林沉着脸大步的朝里面走了进去,穿过花园就看见朱可夫和铁木辛格还有一群参谋人员迎接了出来,铁木辛格朝斯大林行了一个军礼:“斯大林同志,您能到这里亲自指导我们的工作,实在是太好了,这回的信德战役看来是胜利在望了。”斯大林淡淡一笑,看了眼铁木辛格身边的朱可夫,“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你怎么看信德战役?我们能不能打败印度伪军?”

  朱可夫原本是反对在信德地区同印度中央军决战的,不过斯大林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作为军人的朱可夫当然只有服从命令。他啪嗒的一个立正,也朝斯大林行了军礼,“请斯大林同志放心,工农红军一定能打败印度伪军,解放三万万印度人民!”

  斯大林满意地点点头,挥手道:“好!我们进去说话!”

  在这个设在原英国总督府里的苏联红军总部的作战室里面已经挂满了地图,还摆了一个巨大的沙盘,电话线也拉得到处都是。所有的参谋人员看到斯大林走了进来,都立正朝他敬礼。斯大林也淡淡地还礼,然后大步走到沙盘边上,“你们的作战计划制定好了吗?”

  铁木辛格皱了下眉头,拿过一根教鞭对着沙盘向斯大林汇报道:“斯大林同志,计划已经有了,我们计划采取声北击南的战术,以大幅度的运动作战来拉扯印度伪军的防线,创造出最佳的歼敌机会。具体的行动计划就是以一部伪装成红军主力从胡兹达而东进侵入印渡河河谷,威胁海尔布尔、拉西姆亚尔汗一带。摆出一副准备在印渡河中游开辟革命根据地的假象,吸引印渡河下游的印度伪军主力北上增援。与此同时,我们以主力大举南下,急行军370公里突袭印渡河下游的大城市卡拉奇!”

  斯大林皱着眉头思索了一番,沉声问道:“有把握吗?”说着他又瞥了朱可夫一眼,“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你现在是工农红军总参谋长,你说说看有没有把握?”

  朱可夫从铁木辛格手中接过教鞭,指着沙盘开始讲解:“斯大林同志,根据中共方面所提供的情报,印度伪中央军在印渡河中下游近700多公里的防线上摆了10个军50万人,虽然兵力不少,可是分布在近700多公里的防线上还是非常单薄的,并不足以形成连绵横亘的防御体系,只是一个个孤立的屯兵据点,彼此之间相隔有10到50公里不等。整个防线漏洞百出,而且首尾难以呼应,给了我们很多可趁之机。因此,我们在信德地区开辟出革命根据地还是有把握的。只是……”朱可夫没有再说下去,反对在信德地区同印度军队决战的理由他早就说过了。

  短时期内开辟出一块根据地是没有问题,可是要在信德这样一块四面受敌的根据地上站稳脚跟却是很不容易的。到时候苏联红军不仅要面对来自北面和东面的印度伪军主力,还要防御来自海上的强大的中国军队!相比之下,在背靠喜马拉雅山的旁遮普和克什米尔地区就相对容易站稳脚跟了。不过斯大林和整个苏联红军,眼下都急于得到一块富庶之地,好好休整一番,实在顾不得那么长远的事情了。

  斯大林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只是一遍又一遍地看着沙盘上面的印度伪军部防情况,中共所提供的情报相当精确,印度伪军每一个团的位置都准确标明了出来。如果情报无误的话,红军此战的确是必胜的。

  他轻轻吁了口气,又问铁木辛格,“铁木辛格同志,谁将负责佯攻任务?”铁木辛格回答道:“我们想让副国防人民委员布琼尼元帅出任印渡河方面军司令员,指挥三个师的兵力,再加上我们红军总部直属的炮兵部队,向梅赫拉布布尔和根伯尔一线发起进攻。根据情报,印度伪军的防守重点是印渡河下游和卡拉奇周围,在梅赫拉布布尔和根伯尔附近只有一个印度步兵师,此外,在海尔布尔和拉希姆亚尔汗还部署了两个步兵师,这三个步兵师都是属于印度伪中央军第11军,该军军部就设置在海尔布尔城内。只要我们把他们打疼,印度人一定会从南边的卡拉奇地区抽调主力北上的,而我们的十三万大军就来个乘虚而入!拿下这个印度西部最大的城市!”

  斯大林又问:“这个军的战斗力怎么样?”铁木辛格嘴角处滑过一丝轻蔑地笑容,“印度人能有什么战斗力?不过就是仗着手中的武器装备还可以,每个师都有一个17磅炮兵营,军一级有一炮兵团,其中两个营配备英制17磅大炮,还有一个营装备有中国造的105mm榴弹炮8门。我们动用三个步兵师加上一个炮兵师绝对能打垮他们的!”

  听了铁木辛格的介绍,斯大林苦笑一声,喃喃道:“我们在打垮印度人的同时,如果还能从他们手中多缴获一些105mm重炮,以及其他的一些武器装备就好了。”

  这样的火炮在当年的苏联红军眼睛里根本不值一提,可是现在却成了宝贝了!从国内带出来的一些122mm和152mm的榴弹炮要么在战斗中损坏,要么耗尽了弹药成了一堆废铁(之前在同中俄联军的战斗中,红军炮兵还是出场的)。红军现在手里面也只有一些英国援助的17磅大炮和25磅大炮,其中17磅大炮差不多相当于75mm口径的野炮,目前红军师一级部队都有一个团24门。25磅大炮相当于105mm榴弹炮,只有红军总部直辖的一个炮兵师的区区48门!和波兰战役时动辄上万门火炮齐鸣的场面相比,眼下的苏联红军还真是落魄之极了。而且今后的武器弹药来源也只能靠印度阿三这样的“运输大队长”了。

  红军的作战计划得到了斯大林的首肯,然后迅速通过电波传送到了分布在俾路支斯坦和信德地区交界出的各个苏联红军作战单位。处于休整中的红军各部在得到命令之后,也都迅速行动起来。红军近卫第一师、近卫第四师、费拉基米尔·列宁师(为了鼓舞士气,这些红军残兵败将现在都得到了很好听的番号)、红军总部炮兵师组成了印度方面军,开始向印渡河中游河谷地区挺进。

  红军近卫第二师、近卫第三师、近卫第五师、近卫第六师、近卫第七师、共产国际师(由各国共产主义战士组成)、约瑟夫·斯大林师、近卫坦克师(没有坦克,由原坦克部队官兵组成)、近卫海军陆战师(由黑海舰队、里海舰队官兵组成)、内卫师(由蓝帽子骨干所组成,是斯大林的警卫部队)等10个师组成了中央方面军,由红军总部直接指挥,急行军南下,直奔卡拉奇而去。

  此外,共产主义青年师、劳动妇女师、红色少年师组成了预备方面军,和几万个不适合当兵的随军家属,苏共中央委员会,苏联部长会议、最高苏维埃、共产国际等机关一起留守在胡兹达尔等待前线的捷报。

  与此同时,发现了苏联红军动向的印度军队也开始了大规模的部署调整。一时间,整个印渡河的西岸,都是大队大队的军人在涌动,都是卡车、马车还有被强征来的印度民伕在输送着物资,苏联和印度的战争机器,同时开始高速运转起来了。

  印度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决战,爆发在即了!

  ……

  一场南亚次大陆夏季海边最典型的雷暴雨席卷了整个奥里萨邦,缓解了持续多日的旱情,也让气温有所下降了。毛泽东站在布巴内斯瓦尔城内的共产国际东方局顾问团驻地的办公室里面,看着外面大操场上面,覆盖着防雨布,整整齐齐停着的120辆民28型轮式装甲车,和8辆由民28年型改装而来的各种辅助装甲车辆。这128台装甲车不包括燃料和弹药,就花费了印度人民2560万法币的巨款!如果再算上由“红色资本家”张学良设在远东共和国的兵工厂用中国产军用吉普车改装的120辆轮式轻型装甲车,三十六门由中国生产的半履带装甲车拖拽的105mm榴弹炮,200多辆BMW牌的2.5吨卡车,还有6000多么“装甲步兵”所配备的全副新式装备,以及数量惊人的弹药、燃料等补给物资。这支“共产国际装甲师”的花费可是高达上亿法币!

上一篇:苏联1991

下一篇:天道图书馆